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大量事实和调查数据表明,随着数学内容的逐步深化,高中女生数学能力逐渐下降,他们越学越用功,却越学越吃力,出现了部分女生严重偏科的现象。因而,对高中女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
初中数学学习作为以下基础阶段,包括数学学习、数学应用和进行数学创新,初中数学学习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决定在9年义务教育中。尤其在当下新课改制度的引导下,教育教学模式以学生作为主体早已成为重任在初中教育教学中。于是,对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进行培养就显得更加迫切,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是很复杂的一项工程。以下是如何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口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年级是打好口算基础的重要时期。一年级虽说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起始阶段,但孩子们多多少少早有接触,如何激发孩子们数学学习兴趣,并使兴趣保持,基于这种考虑,对于计算课教学我进行了一些思考与尝试,以下是我在计算课教学中进行的一些思考与尝试。  相似文献   

4.
取某普通中学初中学生129人,使用修正的Stroop任务,测试被试对积极关联词语、消极关联词语和中性词语的颜色命名的反应时间,结果发现,初中学生对成就关联词语的反应时间比中性词语长,特别是在消极关联词语方面,差异显著,表现出了典型的Stroop干扰;学习好的同学在所有词语方面的反应时间都比学习成绩差的同学反应时间长,特别是在成就关联词语方面,差异极显著,学习好的同学表现出了更加明显的Stroop干扰.学习成绩与成就关联词语的反应时间有显著的相关.女同学对所有词语的反应时间都比男同学时间长,特别是在高成就反应时间上,二者差异显著,女同学比男同学有更加明显的成就Stroop干扰.  相似文献   

5.
一、总述 珠心算是计算活动,属于数学范畴。学前儿童如何学习数学?教育部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规定:“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对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总体要求是什么?教育部在《小学生数学教学大纲》中强调:“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四则计算能力,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育部“九五”课题于课题——《珠心算在基础教育中的作用》课题组经过三年的科研实践,得出如下结论,珠心算在培养儿童陕速心算、开发儿童图象形象思维能力方面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陈京军  吴鹏  刘华山 《心理科学》2014,37(2):368-372
采用学业情绪问卷、数学学业自我概念问卷调查了370名初中学生,以探讨初中生数学学业情绪特点及其与数学成绩、数学学业能力自我概念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除积极高唤醒情绪外的其它数学学业情绪在性别上差异显著,除消极高唤醒外的其它情绪在年级上差异显著。(2)数学成绩通过数学学业能力自我概念间接预测四类数学学业情绪。结论是,初中男生数学积极情绪多于女生,女生数学消极情绪多于男生,积极情绪随年级下降,消极情绪随年级上升;初中生数学学业能力自我概念在数学成绩和数学学业情绪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分析了初中数学教学中阻碍探究式学习有效开展的问题,基于问题分析提出了有效的探究式学习方法,并以此对其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实践探索。希望为广大初中数学教学工作者提供一套行之有效并可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祝孝亮  赵鑫 《心理学报》2023,(5):696-710
选取812名三~六年级的儿童,采用相关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考察了各执行功能成分在不同年级儿童三种数学能力中的作用。结果显示,在低年级阶段,工作记忆广度是数学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最重要的预测因素;在高年级阶段,工作记忆广度对三种数学能力的预测作用下降,而工作记忆刷新和认知灵活性对数学能力的预测作用提升。这表明,各执行功能成分对不同数学能力的预测作用存在差异,并将随儿童年级的增长而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9.
你在数学学习中遇到过具有挑战性的题目吗?你感受过各种类型的考试压力吗?你是否感到焦虑呢?在数学学习中感受到压力和焦虑是常见的现象。在了解压力和焦虑对数学学习影响机制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掌握一些有效的方法,减小压力与焦虑带来的消极影响。一、压力和焦虑影响数学表现的机制压力和焦虑影响数学表现的关键在于工作记忆。  相似文献   

10.
“高中数学难,难于上青天”,这是很多高中生的心声.许多初中数学学科的优等生,进入高中以后,第一次考试就在数学上栽跟头,他们重视数学的学习,越来越努力,却越来越吃力,最后出现严重的偏科的现象,从而自信心不足,慢慢地有了放弃学习的念头.  相似文献   

11.
采用数学能力实体观量表、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消极学业情绪量表(羞愧、厌倦)和数学学习投入量表,对1064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数学能力实体观、学业自我效能感、羞愧、厌倦和数学学习投入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学业自我效能感、厌倦在数学能力实体观和数学学习投入之间的中介作用均显著;且学业自我效能感-厌倦的链式中介作用也显著。这表明,高中生的数学能力实体观不仅可以直接预测数学学习投入,也可分别经由学业自我效能感、厌倦的中介作用、以及二者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数学学习投入。  相似文献   

12.
康丹  曾莉 《心理科学进展》2018,26(9):1661-1669
执行功能是个体对复杂的认知活动的自我调节和以明确目标为导向的活动过程, 对早期儿童的数学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早期儿童数学学习与执行功能呈显著正相关, 执行功能是儿童数学学习的重要认知加工机制。早期儿童执行功能和数学学习之间存在着相互预测的关系, 执行功能可以预测数学成绩, 数学成绩可以预测执行功能。高质量的早期数学教育可能具有发展儿童执行功能和数学能力的双重价值。未来研究可以明确执行功能的界定和统一测量工具, 提供更可靠的证据证明早期儿童执行功能与数学能力的因果关系, 以及进一步探究语言、数学以及执行功能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试图通过对“信息技术”与“探究式教学”进行审视,从初中数学教学实践出发,对教学平台与教学理念有效整合,以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为依托,积极探索如何以信息技术为载体,有效开展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可行途径,从而迭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的同时,又增强学生探究与创新的能力以及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水平的教学效果。因此,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有着极高的研究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堂,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为此数学教学既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建构的过程.这种主动建构必须是学生对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体验、反思的基础上实现的.从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认知、情感、能力等多方面得到发展.学生都是有着丰富的人格、丰富个性的活生生的人,在倡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当今课堂上,越来越呼唤“体悟”教学.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来谈谈“体悟”教学.  相似文献   

15.
选取3-6年级数学学习困难和数学学习正常的儿童共458名,比较了两类儿童空间能力的发展特点。结果表明:(1)正常儿童的空间能力优于数困儿童,二者空间视觉化能力均优于空间定向能力;(2)正常儿童与数困儿童的空间能力均随年龄增长而提高,但二者不同空间能力快速发展的时间点不同;(3)单纯数困儿童的空间能力优于混合数困儿童,后者空间定向能力发展滞后;(4)正常儿童的空间能力在发展过程中对数学成绩的作用量为26.17%,数困儿童为28.43%。  相似文献   

16.
为了考察不同数学能力水平儿童的执行功能差异,根据331名学前儿童的数学能力得分选取了潜在数学学习困难儿童组、低分组、典型发展儿童组和数学优秀组等4个实验组。首先分析了各组儿童的执行功能差异特点,之后使用判别分析进一步探索了各执行功能子结构对儿童早期数学能力差异分组的贡献。结果表明:相对于典型发展儿童组,潜在数学学习困难儿童在执行功能的更新、抑制和转换方面普遍缺损;低分组儿童则仅表现出数字更新能力不足;数学优秀组在数字更新和有时间要求的认知转换方面比典型发展组有明显优势。进一步判别分析表明,对早期数学能力差异分组贡献最大的并非独立执行功能子结构,而是更新和转换的共同因素结构。  相似文献   

17.
一.数学建模教学的重要性 二十一世纪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加强综合性、应用性内容,重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逐步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纵观近几年高考不难推断,数学应用题的数量和分值在高考中将逐步增加,题型也将逐渐齐全。而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数学建模正是数学素质的最好体现。目前中学数学教学现状令我们担忧,相当一部份教师认为数学主要是培养学生运算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应用问题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至于如何从数学的角度出发,分析和处理学生周围的生活及生产实际问题更是无暇顾忌;为应付高考,只在高三阶段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因学生平时很少涉及实际建模问题的解决,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在中学加强学生建模教学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8.
双语双文教学促进小学生数学能力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测量法,考察了我国西南部缺乏汉语环境的少数民族地区,双语双文教学方式对小学生数学能力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双语双文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这种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掌握和运用上。小学四年级和五年级阶段这种促进作用明显,但到六年级促进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19.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的热情,是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而且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挖掘学习潜能,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笔者的几点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20.
俗话说“根深叶茂”。初中阶段是人生学习的重要基础阶段。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正处在从童年向青年过渡的时期,此时,他们尚未脱离天真幼稚之气息:活泼好动,是非观念模糊,但又不乏向上心理。如何引导他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自我管理,不断健全人格,是班主任工作的首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