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英国,唯心主义退居于分析之后了。但是作者并不认为这两种“哲学”是互不相容的,以及前者主张哲学是一种知识而后者则反对这种说法。真的,弥尔纳特别描述了唯心主义还没有得到与分析哲学同等价值的一个方面:道德理论和政治理论。作者阐发了四位“唯心主义者”的思想——而由于这种“阐发”,我们认为作者把这四位“唯心主义者”引到他们本人未曾作过的更远的地步去了。这四位“唯心主义者”是布拉德雷、格林、鲍桑葵和路易斯。在作者心目中,介绍路易斯是适当不过的,原来路易斯向他提供了他在组织一个完整而连贯的唯  相似文献   

2.
怀特海和列维纳斯的哲学思想并不总是相关联的。怀特海是著名的美国哲学家,早期致力于研究数学和逻辑分析哲学,而后成为系统的形而上学家。列维纳斯是著名的法国哲学家,主要研究胡塞尔和海德格尔,他的哲学目标主要致力于探讨:在不可避免的俗世世界中“超越”是否可能。本论文是对列维纳斯和怀特海的一个比较,通过比较,我们察觉到了他们在某些领域的重合。尤其在以下两个领域中,可以把列维纳斯和怀特海视为对话者,或者甚至是思想上的互补者:第一个是“作为第一哲学的伦理学”;第二个是对“他者的注释”。尽管把两位思想家的深思视为等同或归纳到一起,这样的做法可能并不恰当,但是我们认为探寻两位思想家之间的一致性、共鸣,也还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宋化玉 《孔子研究》2023,(5):106-116+159-160
孔子的政治思想中有两条线索。备受学界关注的“从周”与“正名”的思想线索,接续的是春秋霸政时期以礼维护层级秩序的传统,并非单一维护君主集权。而“小邦君子政治”的思想线索,依托于春秋末期出现的邑宰政治,是由君子在底层担负政治责任,以实现良好的政治局面。与孔子维护“君主本位政治”的传统看法不同,这两条思想线索皆为“君子本位”。它们构成了孔子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其中“小邦君子政治”的思路,是孔子政治思想中尤其值得重视的一个面向。  相似文献   

4.
古印度有个著名的寓言《聪明人和他的两个学生》写道:一个聪明人收了两个学生,一天晚上他各给了他们一块钱,吩咐道:“我给你们的钱不多,但是要你们立刻买样东西来,能够把这间黑暗的房间完全塞满。”这真是个难题!一块钱能够买什么东西呢?怎么能够买这许多东西把这大房间塞满呢?但是,他的两个学生,都立刻遵命出去买。隔了  相似文献   

5.
焦裕禄同志是无产阶级革命干部的典型代表,他在兰考担任县委书记不到两年的时间,就留下了很多为政清廉的感人事迹,至今仍为兰考人民群众传颂着。他们说,提起焦书记,“我们想不起他有一处染上‘尘土’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西满,我有一件事要向你说……一个债主有两个债户:一个欠五百德纳,另一个欠五十。因为他们都无力偿还,债主就开恩,赦免了他们二人。那么,他们中谁更爱他呢?”西满答说:“我想是那多得恩赦的。” 耶稣对他说:“你判断的正对。”(路:七,41-43) 这是一个十分感人的比喻,它说明天主对我们是何等慈悲、何等慷慨大方。他见我们无法偿还欠债,他不但不追究,而且永远宽恕我们。赦免我们。 但想了解这则比喻的真谛,我们必须先知道耶稣讲这则比喻的前因后果。 依据路加圣史的记载,当时有位名叫西满的法利塞党人,他可能为了好…  相似文献   

7.
有一天,两个学生去请教他们的希腊老师。“老师,究竟什么叫诡辩呢?”希腊老师望望两个学生,想了一会儿,说:“有两个人到我这里作客,一个很爱干净,一个很脏。我请两个人洗澡,你们想想,他们两人中谁会洗呢?”学生a脱口而出:“那不用说,当然是那个脏的。”希腊老师连连摇头说:“不对,是干净的去洗,因为他养成了爱清洁的习惯;而脏人却不当一回事,根本不想洗。你们再想想看,是谁洗澡了呢?”学生连忙改口:“爱干净的!”“不对,是脏人,因为他需要洗澡。”老师反驳后再次问学生,“这么看来,谁洗澡呢?”“脏人!”学生只好又改…  相似文献   

8.
莱布尼茨的哲学思想体系,在苏联文献中一再详细地阐述过。但是,莱布尼茨作为一位社会思想家却很少为我们读者所了解。其实,社会政治问题在莱布尼茨的著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以至有些历史学家首先把他看作是一位政治家,而后才是哲学家和数学家。然而问题决不在于在莱布尼茨的遗著中政治和哲学各占何“比重”,问题在于政治和哲学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莱布尼茨的社会观点是他的整个理论体系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甚至像这样抽象的哲学著作“单子论”和纯粹神学的论文“神正论”,都有其“实用”的社会目的,都是与莱布尼茨的政治纲领相协调的。本文就是打算对莱布尼茨哲学的和社会的观点之间的有机联系作一番考察。  相似文献   

9.
该厂厂长等少数领导干部,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一些知识分子在厂里受到歧视、压抑。有两位复旦大学六十年代初期毕业的大学生,长期在光学车间当镀膜工。后来虽然调到技术部门工作,但仍不注意发挥他的专长。后来他以优异成绩考取上海交大研究生,但是厂里仍另眼相看。1982年7月4日《文汇报》:《知识分子政策为何不落实》前面明明说“两位”,但后面却连续说“他”,“他”。“他”只能指代“一位”,不能指代“两位”。以上摘引的这  相似文献   

10.
徐复观与儒家的政治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现代新儒家的徐复观,其对传统儒家思想的独特贡献之一,就在于他细致而又令人信服地阐述了儒家政治哲学思想中与现代民主政治思想、法治思想相通之处。他认定孔子“创发了中国的自由社会”,孟子开启了“民主政治原则之端绪”,荀子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却蕴含了专制之倾向,陆象山提出“尊重人格之尊严”,实为现代民主政治奠定了思想基础。徐复观看到了儒家思想对现代民主政治的补充意义,却忽视了两者之间的根本不同。  相似文献   

11.
上中专时,我们班主任老师长得很丑:一半脸儿白一半脸儿黑。可是.就是这样一位其貌不扬的教书先生,却有一位很漂亮的太太,这让我们大跌眼镜,也让我们对他们夫妻的结合怀有浓厚的兴趣。年终岁末,班里组织一年一度的联欢晚会,在联欢会上,我们就问起老师的恋爱经历,希望他能毫无保留地向我们“坦白”。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对于宗教及其本质的深刻揭示早已深入人心 ,成为一种常识 ,但当代中国文化中的宗教及其本质却正在成为一个问题。在学术界的某些“普适性的”“价值追求”中 ,对西方宗教尤其是基督教的“精神”和“价值”的大胆肯定也并不鲜见。这些“普适性”的追求与某些关于文化与价值的“多元化”的羞羞答答的议论 ,已把所谓“普适性”和价值“多元化”变成了某种“现实性”要求和“价值一元化”的文化寓言 ,并正在步入其自身设置的陷阱。本文的两位作者提出要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考察当代中国文化中的宗教问题 ,在思想与时代的关系和价值观方面揭示出一些发人深醒的问题 ,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阳明与甘泉是明代颇有深交的两位心学大师。早年,他们曾“一见定交,共以倡明圣学为事。”(《王文成公全书·年谱一》,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下引该书,只注篇名)中岁以后,他们既相唱和也相切磋问难;到了晚年,他们之间虽不像“见如冰炭”的朱陆,却也“各立门户”、相互批评。如果说“一见定交”,是他们“倡明圣学”的共同起始,那么,随着思想的成熟与发展,他们的相互批评则表明了其分歧的公开化。考索阳明与甘泉的交往历史,他们之间曾发生过两次争论:其一是关于儒佛关系的争论,其二即关于格物的争论。由于有关儒佛的争论属于“…  相似文献   

14.
科际整合的哲学与方法──评成中英、傅伟勋的跨学科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科际整合研究”是港台和海外华人学者常用的一个术语,相当于我们所说的“跨学科研究”。成中英、傅伟勋是知名的海外中国文化学者,对于他们的文化观,人们较为熟悉,而对他们的跨学科观,大家了解甚少。这里,我们对傅伟勋的“科际整合哲学”和成中英的“科际整合方法”做一扼要评析。一、傅伟勋科际整合哲学评析傅伟勋明确提出了“科际整合哲学”(PhilosophyofInterdisciplinaryStudies)的思想。他认为,从现代哲学的观点考察,科际整合可以说是一种“回到亚里士多德”的学术理念探索运动,他称…  相似文献   

15.
近几十年来,在当代社会一政治思想领域里正在顽强地出现一种倾向,即制造各种思潮。这些思潮本来主要受到旧的思想运动的影响,却想把自己说成与它们是有区别的。其中有一种思潮是有来源的,却偏又加上一个“新”的前置词来夸耀一番。不久前,在巴黎有一个曾参加过一九六八年五月青年学生运动的青年著作家集团,他们自命为“新哲学家”,打算不仅革新一个思潮、一个学说,而且还要革新基本的哲学。换言之,他们向人们介绍  相似文献   

16.
儒学在魏晋南北朝跌进了衰颓的底谷,至唐又逐渐发展宏大起来,唐太宗对宏扬儒学起到了重大作用。他尊儒崇经,其政治思想主要是儒家的“仁政”学说,他推行的则是“王道”政治。然而,史学界不少论者却将唐太宗作为法家人物看待或者过分强调了他对于道、佛的推崇,这是有悖于历史事实的。因而,我们有必要对唐太宗的尊儒崇经及其儒家政治观作一剖析。  相似文献   

17.
作者同意《内篇》为庄子所著的传统意见,所以本文主要以《内篇》作为论证依据。在后人眼里,庄子一直是位隐士的形象。郭象说读了《庄子》,可以使人“去离尘埃而返冥极”(《庄子序》),远离人世。冯友兰先生说庄子是“一个著名的隐士,……他从‘为我’的观点而‘终身不仕’。”(《中国哲学史新编》)但这都只是庄子思想的一个方面,他的思想还有另一方面;他不仅有自己的政治理想,而且还有具体的政治措施和伦理主张,这些政治措施,有的与他的无为思想一致,而有的则流于权谋,明显地背离了他所标榜的清静无为的政治原则。庄子总的政…  相似文献   

18.
死亡的名字     
有这么一则英文故事。有三位年轻人在一个小镇上看到一支送葬的队伍。他们打听到死者原来是他们的两位朋友:一位叫“友谊“,一位叫“快乐“,他俩被一个外号叫“死亡“的人谋杀了。三位中一位年龄最小的人对他的两个朋友说:“这个外号叫‘死亡’的家伙到底是谁?咱们一起去找他,为咱们的朋友报仇!“  相似文献   

19.
提起“小儿锦”,不但年轻的穆斯林不知所云何物,即使中老年人,也多是只闻其名,未见其实,原因是,它离我们已经很久了,并且渐渐地被历史的长河所淡漠。笔者有幸,曾经目睹过这一中国伊斯兰教史上独特的文化现象———“小儿锦”。那是在50年代末,我去大西北执行任务,在甘肃的一个小山村,认识了一位姓马的牧羊人。提起他的家世,他非常自豪地说,他的曾祖、祖父,都是本地清真寺的阿訇,可是由于“单传”,人丁不旺,家道总也红火不起来。他父亲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不但阿訇当不成,连羊也不会放,殷实的人家一下子衰落下来,到他…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第一届佛教协会副会长释能海,是一位修习藏密格鲁派的大师,他不但精通显密佛法,而且还是一位爱国僧人。他一生对弟子要求严格,自己也始终严格遵守戒律,而且特别重视僧团内部的团结与和谐,主张建立“六和相亲”的僧团组织,认为僧团不和就是法灭的先兆。特别是他关于“六和合”的思想,对于当前我们“和谐社会”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