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中国伦理学会和韩国伦理学会共同主办的"第20次中韩伦理学国际学术大会"于2012年4月23日至25日在韩国学中央研究院召开,近百位中外学者参加了会议. 一、从理论视角看现代社会的伦理问题 (一)关于现代社会的特征 中国社会科学院孙春晨指出,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消费主义.通过符号消费,消费主义强化了身份伦理,加剧了社会阶层的分化.中国政法大学赵庆杰指出,现代性社会以世界祛魅、个人主义、价值多元、未来主义为主要特征.同济大学邵龙宝指出,当下中国社会的价值困惑主要表现为知识观的分裂、荣辱观的倒错和成功观的迷惘.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从消费者社会需求层面,探讨在中国新奢侈品会给哪些人带来优越感,什么样的产品可以带来优越感,以及为何会带来优越感等问题。本研究使用一个混合设计的实验,结果发现:(1)相比较非社会排斥状态,社会排斥状态增加了消费者的身份消费需求。(2)在产品炫耀性大时,相比较传统大众产品和奢侈品,社会排斥增加了消费者对新奢侈品的购买意愿。而在产品炫耀性小时,社会排斥的影响不显著;(3)社会排斥、产品种类和产品炫耀性三者的交互作用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中介变量是消费者感知的产品身份价格比。结论表明,相比较传统大众产品和奢侈品,炫耀性新奢侈品以相对低的价格满足了社会排斥消费者的身份消费需求,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获得优越感的渠道。  相似文献   

3.
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上有党内民主,下有社会基层民主。党内民主是全社会民主实践的火车头,起着领导、带动和示范作用;社会基层民主是全社会民主的根本,是民主建设走向纵深的基础。二者各有优势,各有特点,可以形成互为呼应、互为促进之势。政治体制改革的路径有两条:一条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自觉的体制内路径;一条是通过市场经济改革所逐步发现的、从不自觉到自觉的体制外路径。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和路径选择,应当是党内民主与基层民主的结合,体制内改革与体制外改革的结合。做好这“两个结合”的大文章,将会有力地推动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4.
党内民主:政治体制改革的引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尧 《学海》2003,1(4):131-138
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经历了体制外和体制内、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探索 ,但并没有真正找到一条能够推动中国政治发展的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中国现代化事业的领导核心 ,这一特征决定了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从党的改革和建设开始 ,党的改革关键在于党内民主建设。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推动中国的民主化建设 ,是适合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大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全球文化快速交互中,我们很难再见艺术流派的聚集成形。如今,艺术呈现出的是多元发展的态势,艺术家们拥有各自的绘画创作风格、表现手法及审美追求,倘若从艺术风格的角度将其归为同一则显得过于牵强,但我们仍能以画家群体基于社会中的不同分工作为划分方式的一种,从而探究出画家群体对文艺生长所产生的影响。将对文艺发展起内部推动作用的江苏省体制内画家群体作为此次课题的研究对象,运用科学的社会学调查法,以客观数据为主要依据,分析出当下体制内画家群体的生存现状、基本职责与义务,以及他们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三、艺术家/科学家与社会 (一)矛盾的社会位置 科学家与艺术家,同整个大社会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我从结构和心理两个层次来谈.在结构方面,根据社会学家布迪厄(pierre Bourdieu)的关于社会场域的构图,科学家和艺术家是属于广义的"知识分子"圈,他们和国家、资本家、社会大众形成依赖和抗拒的矛盾关系.知识分子的出路,主要为包括国家、学院、产业界、经纪商等的赞助或雇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公共艺术(从1949年起)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集合,在社会主义体制下以各类形式广泛存在于社会环境中。公共艺术会间接改变或潜移默化地影响群众的文化观念与审美趣味,是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简要梳理中国公共艺术的发展脉络,研究当下中国公共艺术的现状,结合实例分析,促进中国公共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油画在西方国家社会历史以及美术史当中承担的价值线索进行探讨以期分析油画在当代社会中的历史身份,存在环境,价值体现以及就中国当代油画的现状问题和艺术家本身在油画当代性问题上的辩证关系进行了一些分析,提出了一些对当代油画在发展上的见解和看法。  相似文献   

9.
谭渊明 《美与时代》2014,(8):109-109
摇滚乐是后现代主义的艺术结晶。但在时下,仍然身处于传统文化这个大环境下的中国,摇滚乐无法得到大众的认可和重视,它仍然在逆境中艰难生存,用摇滚特有的反叛精神窥探和控诉着这个世界,肩负着特殊的社会使命。用真实反映出当下的中国文化,绽放出一朵朵怒放的伤花。  相似文献   

10.
工人阶级形成:体制内与体制外的转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叶萍  石秀印 《学海》2006,(4):27-39
随着中国变成世界工厂,马克思意义上的工人阶级形成问题被提到了日程。本文根据实证材料,分析了工人阶级形成的两种前景,以及何种因素决定着会走向哪种前景。如果工人的行动被导向体制内,为现存体制所容纳,那么工人阶级就不会形成;如果工人的行动被导向体制外,与现存体制对立,那么工人阶级难免会形成。决定工人行动导向的是社会体制能否对工人的诉求进行合理回应,能否在回应困难的时候对现存体制进行修改,以期实现工人所期望的社会公平。鉴于目前体制的合理回应能力与动力之不足,工人阶级的形成过程已经被启动。  相似文献   

11.
在20世纪中国美术的发展中,传统美术的现代转换一直是中国大多数艺术家所追求的目标,他们的理想是在中国传统美术资源的基础上,吸收现代西方美术发展的成果,建立与中国文化身份相一致的、能代表中国文化身份的中国现代美术。在这种文化语境中,西北及甘肃区由于有丰富的汉唐历史文化资源而被艺术家所重视。甘肃由于其丰富的美术资源成为20世纪以来中国艺术家构建新的美术体系及现当代中国艺术样式的资源挖掘地,特别是在雄强艺术风格的追求方面。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英美兴起的波普艺术,打破了艺术长久以来的精英状态,消除了大众与艺术之间的界限,波普的出现让世人不得不重新对艺术进行定义。而在90年代的中国,一些艺术家也搞起了波普艺术。由于中西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不同,中国波普艺术有其自身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3.
正泰国是一个多宗教多民族国家,宗教信仰以南传上座部佛教为主,民族构成以泰族为主。伊斯兰教是泰国第二大宗教,穆斯林人口约占泰国总人口的4.29%。(1)从族群身份看,可分为马来穆斯林、泰族穆斯林、华人穆斯林、印度穆斯林、占族穆斯林等,其中,马来人既是泰国穆斯林的主要构成者,也是泰国主要的少数民族;从地域上看,穆斯林在泰国绝大多数府中均有分布,但也呈现出地域性,  相似文献   

14.
依托于web3,0时代,信息以高度综合的形式呈现在大众面前,而作为信息载体的媒介亦以丰富多样的形式给大众提供了一个“个性化”的阅读平台,身处大数据时代的大众,在这些新元素的包装下,阅读方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综合起来讲,大数据时代浅阅读的主要表征包括:阅读内容以快餐式和图像化为主;内容特点以浅显化和碎片化为主;阅读功能以提供信息和娱乐享受为主。本文将以浅阅读为代表对大众阅读形态作出尽可能全面的解析。  相似文献   

15.
作为社会媒介之一的影像与传统绘画既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又以各自鲜明的特色共存于这个时代。素以视觉创造为己任的艺术家们借助传播媒介中的影像元素,通过对社会焦点事件或个人生活片段的绘画表现来表达对社会现实或历史事件的理解与态度,秉承并发展了现实主义传统绘画观照当下社会现实、观照历史的传统,推动着绘画语言与形式的创新发展,成为既有公共图像的集体记忆,又具有绘画的独立性和深刻性,更兼艺术家个性绘画语言拓展的新型图式。影像绘画是媒介时代视觉文化发展的历史必然,它的历史观正是在对当下社会现实和个人生活体验的关注中体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16.
《学海》2021,(2)
在当下数字时代,传统上以地域、物理现实为基础来对公民身份进行定义的方式,可能会遭遇一系列的挑战。在全球互联网时代,一张把全球联系在一起的信息空间网,促使我们去重新思考我们的公民身份及其相对应的政治行动和存在方式。数字时代对我们日常生活所带来的创新和变革、机遇和挑战,无不吸引我们去对公民身份以及公民的存在方式展开讨论。本文从公民在线下和线上的两副身体出发,来讨论数字时代公民、公民身份和社会行动所具有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法音》2012,(10):14-16
佛教历来有致力于公益慈善以利益大众、回报社会的传统。千百年来,佛教界人士的一袭僧衣始终是温暖社会、温暖人心的一抹亮丽色彩。在世界一体化、社会文化多样化的当下,中国佛教的公益慈善事业路在何方?除了继承历史传统,还能有哪些创新?怎样才能走出一条适合时代和社会发展需  相似文献   

18.
任雯  彭琳 《美与时代》2013,(6):23-25
后现代艺术反对庙堂化的高雅艺术,主张将其从博物馆里赶出来变成下里巴人的玩具。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这种看似激进的想法并非是痴人说梦。然而,立足现阶段,实现高雅艺术的通俗化却是当下无法一蹴而就的。既然社会组织的消亡遥遥无期,那么,政府的扶持、社会团体及个人的资助、艺术家个体的探索三者的合力显得尤为重要。我们期待高雅艺术离大众近些,再近些,希望在自己生日那天,也会有漂亮的蛋糕刀具为高雅的生活锦上添花。  相似文献   

19.
我国当下有很多种版本的中国美术史类书籍,虽写法不同,但都呈现出一个共同的特点:被写进美术史的女性艺术家极少.可喜的是,已有少数学者觉悟到美术史中女性艺术家的缺席或附属地位有失客观,他们正以力求客观的态度、觉醒的意识撰写《中国美术史》.在文化新常态下,书写美术史的性别视角亟待创新.  相似文献   

20.
在大众参与的媒体时代,建筑师的社会文化身份发生诸多变化。青山周平,一个成为网红建筑师身份的,并与大众品牌绑定,成为建筑师身份IP化的典例。探讨在众媒时代下建筑师职业身份发生的转变,对建筑师职业前景提出新的思维方式,并说明新媒体时代环境中,建筑师要借助媒体互动性,用户业务数据化,提升职能身份识别性,主动回应在商品经济中弱势的地位,完成建筑市场中"身份"的重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