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在现代设计中,主题文化餐饮空间受到很多人的喜爱。日式空间设计讲求自然、简约,崇尚"禅"文化,将这种文化融入餐饮空间的设计,可以增加设计文化的可识别性。在餐饮空间中融入日式设计文化,可以通过室内的采光与光照系统、室内空间材质的使用、造型和空间的划分方面来表达,最终实现日式文化在餐饮空间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以地域文化为背景进行研究,将餐饮空间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现代的设计手法将江南文化融入到餐饮空间中去,以提升餐饮空间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陈设设计是餐饮空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餐饮空间的再创造。从家具样式到艺术品的风格为创造空间环境气氛起到了极大的作用。餐饮空间是体现文化的一种方式,而当那些具有浓郁文化特征的陈设品附属于这个空间时,就体现出餐饮空间的文化特征。餐饮空间的陈设设计应根据不同的空间类型及其对环境功能的要求,创造出富有特色的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4.
就当前地域文化在餐饮空间中的应用为研究背景,分别对长安大排档、素心茶坊、醉长安餐饮空间进行调研,从餐饮空间的空间布局、家具陈设风格、照明与灯具及饮食习惯、民俗文化等方面,分析了关中地域文化元素在餐饮空间设计中的体现,用一种更直观的思路探讨餐饮空间中地域性设计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5.
通过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多方面的考察调研,介绍了巴蜀的地理与文化特点,详细梳理了餐饮空间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巴蜀地区餐饮空间的发展现状以及餐饮空间设计与巴蜀城市发展效应,概括了餐饮空间的设计原则,呈现了巴蜀地域文化在餐饮空间设计中的表现手法,旨在探究餐饮空间设计中巴蜀地域文化的表达思路与途径。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饮食的需求已不再满足于温饱,而开始更多地追求饮食文化的感受和体验。因此,餐饮空间的设计也不应当仅仅考虑用餐本身的功能属性,还要在提高餐饮场所的主题性上寻找新的突破口。文章基于此背景从餐饮空间主题性的涵义入手,进而分析主题性餐饮空间设计的内容和原则,旨在为餐饮空间主题设计提供可借鉴的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乡土特色是室内设计的一个重要范畴,广泛应用于各种室内设计中。对乡土特色的研究已经不是一个新话题,对乡土特色进行研究,并总结运用到餐饮空间是本文所要研究的内容。本文先从当代餐饮空间设计的概念和乡土特色的定义进行分析,阐述了乡土特色在餐饮空间设计中的现实意义。乡土特色主要在餐饮空间中力求表现悠闲、舒畅的田因生活情趣,创造自然质朴、幽雅的空间气氛。在设计手法上,本文在空间、装饰、材质、色彩等层面提出相应的设计手法和原则,不断运用实际案例进行论证。本文是将乡土特色运用到餐饮空间的一次理论尝试,结合收集整理并归纳的一些餐饮空间的实际案例,希望对以后的这方面设计及研究带来启发。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心理空间尺度对西餐厅空间环境设计的作用和意义为切入点,并从人的需求感受主体出发,提出了西餐厅空间氛围的创造和心理学本身有很大的关系。一方面,可以通过有效划分心理空间尺度来营造一个风味餐饮的空间。另外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探索出心理空间的尺度来增强餐饮空间环境设计中的尺度,并将融入餐饮过程中的艺术表现力更好地激发出来,最终对于塑造丰富而舒适的空间有着很大的实用性意义。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智能餐厅设计在国内外都得到较快发展,越来越多的数字化、智能化设备进入餐饮空间当中。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利用智能化技术让餐饮空间具有信息化、技术化、自动化等特点,积极开发低能耗设备,利用生态设计原理控制好水、光、电的有效利用,降低能耗是智能餐厅设计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典元素种类繁多、寓意丰富。在现代餐饮空间设计中,中国古典元素的应用,虽然能够表达别样的中国餐饮文化,但是使用不当,则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设计师在餐饮空间设计过程中,一定要充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古典元素以及现代餐饮设计的基本需求。不仅表现在文字、色彩与图案三个方面,餐饮空间设计中所用的材料,亦是中国古典元素设计风格的重要体现之一。设计师在现代餐饮空间设计过程中,只有将中国传统文化面面俱到,才能创造完美的现代餐饮空间,体现完美的中国餐饮文化。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的提高。因此,在现代高等教育高校中的学校食堂,已经不仅仅只是为了满足提供学生餐饮的这一需求,而是要向着更加全面的、多态、集包容性及设计性于一体的高端学生餐饮空间发展。将设计和适用的原则完美协调,为学生提供了优雅舒适又不缺乏实用性的餐饮空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学生教师的审美要求会更高,对设计的观念也更加了解,室内环境的设计也会是当代大学食堂的主要提升目标对象。对辽宁科技大学中的食堂进行设计改造,对食堂进行一定的功能性协调,涉及模式食堂中的设计理念的理解,希望能对学校中的食堂空间有一定的帮助,不再局限于现在的环境。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传统文化历史长廊里,餐饮文化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社会产生独特而又深远的影响。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在体验餐饮的同时,对装饰室内空间的精神需求、文化需求和个性化需求明显增强,室内装饰中陈设对于个性化餐饮空间营造具有越来越重要意义。文章以常见的室内装饰中陈设设计为中心展开,以"非鱼餐饮"的室内装饰陈设为例,通过对室内装饰中陈设运用的深入探讨,分析室内装饰中陈设运用对个性化餐饮空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酒吧空间是人们进行社会礼仪、感情交流的重要场合之一,酒吧消费更是现代人享受不同品位餐饮娱乐文化的生活方式。优秀的酒吧设计能有效地提升空间的美学品位和艺术审美效果,获得一种闲情雅致的体验和文化情趣美。现在酒吧设计也在经济发展浪潮的推动中和时尚文化的洗礼中异军突起,在餐饮娱乐空间设计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品质及审美水平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周围生活空间,更多是想寻找多样化和多方位的空间。同时,餐饮空间已经不只是单一的就餐地方,更是人们开展交流互动、休闲娱乐等活动的重要场所。在餐饮空间设计中,除了以调整空间布局、提升设施材料质感及改变实体物摆放等方式营造空间氛围之外,灯光也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灯光的运用对于餐饮空间气氛的营造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梳理照明艺术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照明艺术在餐饮空间中的各种表现形式,探讨照明艺术在餐饮空间不同地方的不同表现手段,以使照明艺术在餐饮空间中得到巧妙的应用,让餐饮空间的用餐氛围得到明显改善,从而丰富餐饮空间层次关系,营造优美的就餐环境。  相似文献   

15.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始终对传统装饰文化保持着一份特有的感情。餐饮空间的设计被人们越来越重视,通过各种传统装饰材料来维系人们的历史情结。它以其传统、自然、亲切的特征于此扮演着重要角色。传统装饰材料的魅力值得今天的设计师去挖掘和丰富,体现餐饮空间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16.
灯光设计是餐饮空间设计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在餐饮空间中灯光起着表现材质及色彩、划分及界定空间、烘托及营造气氛三个方面的作用。餐饮空间中的灯光设计可依据餐厅的风格特点、地域特色,灵活多变地展现灯光的功能及照明效果,以达到餐厅的空间艺术要求。很多时候,其在被欣赏的基础上兼有了使用价值,既符合了人们对空间合理利用的心理,同时也增加了装饰性。因此,灯光设计在餐饮空间中的使用价值是无限的。  相似文献   

17.
在当下多元化的社会生活中,餐饮空间作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前提下,也需要提升氛围感,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多样化要求,给予人们更多样的空间体验。餐饮空间设计中,可通过巧妙的设计手法来传递故事和情感,提升顾客的就餐体验,从而达到吸引客流量的目的。探讨餐饮空间设计中叙事性表达的应用及其创新与发展趋势,分析如何根据餐厅主题通过对灯光色温、颜色、材质、声音等的巧妙安排进行叙事性表达,结合叙事性表达的理论基础、实践案例分析,揭示叙事性表达在餐饮空间设计中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地方传统纹饰的运用能够体现餐饮空间的地域特性,提高餐饮空间的档次。齐瓦当纹饰独树一帜,是齐文化的有力代表。齐瓦当纹饰以树木纹为母题,以自然、生活场景为主要内容,这些纹饰运用现代审美法则加工后,运用于博山菜系的餐饮空间中,将产生餐饮企业和消费者双赢的效果。结合餐饮空间功能定位对纹饰形态的影响,探究功能理论和形式审美下的齐瓦当纹饰形态,找到适宜的运用方式,以齐瓦当纹饰为代表,将齐文化渗透于餐饮空间,用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  相似文献   

19.
餐饮文化的逐渐盛行,促使餐饮空间设计的形式、风格不断发生变化。主题性的餐饮空间,不仅能满足消费者的基本就餐需要,还能满足其精神文化层面的需要。设计师通过空间造型、特色符号、色彩、材料等因素能够营造出各种想要表达的主题环境。人们通过感受主题性餐饮空间的环境氛围,能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进入期望的主题意境。  相似文献   

20.
在餐饮娱乐空间的设计中,餐厅色彩的设计、灯光的设置安排都是构成这一空间的重要组成元素,对客户的整体消费及印象有很大的影响。过去的餐饮娱乐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如今人们不仅仅看重的是饭菜食物的好坏,更多考虑的是就餐的环境。因此,餐厅在具体的设计中要达到自然舒适又充满趣味且让人身心愉悦的目的,就要有好的空间设计及规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