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Continental Philosophy Review -  相似文献   

2.
Simone de Beauvoir has written of the sense of excitement that marked Jean-Paul Sartre's first encounter with the thought of Husserl and Heidegger. Perhaps no work of Sartre's communicates this excitement, and the reason for it, quite so transparently as his brief 1939 essay on Husserl's notion of intentionality. Husserl here appears as a revolutionary, almost as a saviour, who has provided the necessary key for putting philosophy back in touch with the ordinary experience which both French realism and French idealism had vainly sought to characterize. Realism and idealism alike had been guilty in effect of a reduplication of things in consciousness, dependence on an often unexpressed correspondence theory which made mental surrogates for the real the only reality available to man. But if the present essay testifies to Sartre's attempt to return French thought to immediate contact with things, it enters into a fascinating dialectical tension with another of Sartre's chief motives—to purify immediate experience of its deceptions through a highly reflective, analytic mediation. The essay first appeared in Nouvelle Revue Francaise, LII, January 1939. (Tr.)  相似文献   

3.
4.
9.问题三,胡塞尔悬置了标讣陛(indication)——如今我们称它为标示性(indexicality)。这是胡塞尔把符号的表达性维度分离出来,并且赋予优先地位,强化意义与指称之间的对立、甚至意识与世界之间的对立的必要步骤。既然表述行为这种现象为《逻辑研究》提供了可以通达主体性的本性的地点,胡塞尔就必然被导向关于思想(mind)的再当下化理论。在这种理论中,任何对世界的实际的因果关联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欧美学界一般认为,胡塞尔本人出版的著作代表了他的现象学思想。这种看法几乎成了解读胡塞尔现象学的标准。但是胡塞尔本人却一直把他的研究手稿看作其思想的主要代表。随着胡塞尔手稿在《胡塞尔全集》(Husserliana)中的陆续发表,欧美一批学者开始努力通过他们对手稿的批判性研究扭转这一局面。本文就是对“胡塞尔标准解读”的分析批评和对这一正在进行中的“非标准的”胡塞尔解读的阶段性总结。  相似文献   

6.
7.
胡塞尔现象学中的“意向性”的三层可能的解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意向性是胡塞尔现象学中的重要概念,而且主要是被作为意识的一个特点来加以阐发的.但是胡塞尔本人对意识的意向性的说明并不很清楚.从胡塞尔的说明中我们至少可以引申出对意识的意向性的三层可能的解释.  相似文献   

8.
9.
10.
11.
12.
13.
张昌盛 《哲学动态》2006,1(2):17-23
现代经验论在进行语言的逻辑分析时,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科学理论的意义问题和理论对象的本体论问题。按照科学哲学的提问方式,问题就为:科学理论如何获得意义?科学理论具有什么样的本体论地位?科学理论具有真理性吗?本文尝试以胡塞尔现象学的思路和方法,来探索科学理论的意义问题、本体论问题和真理性问题。按照现象学的提问方式,问题则变为,科学的超越世界如何奠基于生活世界?作为一种自由的意向构成物的科学的理念体系,如何能揭示生活世界的普遍本质结构?科学的抽象理念体系是否具有彻底的直观明见性?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要转向“科学理…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拟通过对哲学意义上的现象学和宗教现象学核心概念的整理,考查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试图从哲学现象学的角度反观宗教现象学,重新思考宗教现象学的可能性及宗教研究的方法问题。  相似文献   

16.
17.
道德信仰的演变既表现为共时态的亢进律、波动律、蜕变律,又表现为历时态的崇拜、服从、自由。两交织使道德信仰的演变呈现出复杂性。  相似文献   

18.
胡塞尔的意义理论是其现象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胡塞尔对语言意义及其作为观念之物的本性和作为指称中介的作用的看法,几乎完全与其同时代的哲学家哥特洛布.弗雷格相同。对于胡塞尔来说,语言意义和意向相关项的意义是同一的。因为,在胡塞尔看来,每一个语言意义都是一个被表达的意向相关项的意义,而每一个意向相关项的意义从根本上来说都是可表达的并且因此就是语言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