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发展”这个概念极其宽泛,人们可以在不同的意义上、从社会的不同层次和不同角度进行理解,这样人们所提出的社会发展理论也就大相径庭。但不管人们怎样提出社会发展问题,其背后的潜台词总离不开社会系统论的思想。这是因为,人们在提出社会发展问题的时候总是针对着社会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不同时空范围内发展上存在着的不协调、不平衡、  相似文献   

2.
今天,尼古拉·伊万诺维奇·布哈林的名字及其著作重新回到我国历史、科学和文化之中。认识布哈林丰富而多样的理论遗产,确立他在马列主义理论史及我国历史中的地位,是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一项任务。苏联科学院社会思想史学术委员会持续讨论了苏联20—30年代的哲学思想和社会思想(参见《哲学科学》1988年第8期),于1988年11月召开会议,以纪念布哈林诞辰100周年。学术委员会主席Б.B.波格丹诺夫教授在开幕词中指出了研究布哈林遗产的重要性,强调必须以公正严谨的科学态度研究马克思主义史。然而在苏联期刊中形成了一个假象——布哈林不同于“克里  相似文献   

3.
鲜为人知的布哈林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布哈林的最后一份手稿。确切些说,是他的最后一份哲学手稿。几个月之后就是终审判决,送交根据他起草的苏联宪法选出的最高苏维埃主席团的特赦呈文,射进后脑的子弹和秘密地埋葬…… 本刊这一期发表了摘自布哈林手稿《哲学彩屏》中的几个章节。手稿是他在鲁比扬卡的内部监狱里写成的。手稿最后一页的落款日期是:“1937年11月7—8日,于伟大胜利20周年的日日夜夜。”对布哈林本人来说,这些日子是不幸的。 关于在监狱里工作的情况,布哈林在1938年3月8日在法庭上的最后陈述中说:“我问心无愧地说,在坐牢的一年多时间里,我工作了,研究了,保持了清醒的头脑。”20年后,米高扬在与美国记者Ⅱ·费舍尔的谈话中声称,布哈林没有受过肉刑,他在狱中还在工作。但是谁也不相信布哈林本人的声明,因为精神和肉体的折磨是显而易见的;更不相信米高扬的说法,也不相信叶若夫就布哈林和李可夫案件在1937年联共(布)中央2月和3月全会上所做的副报告。  相似文献   

4.
对一种经典归因现象的新解释——“背景效应假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永芳 《心理科学》1997,20(6):563-564,,553,
1引言Weiner(1971)的一项经典研究表明:人们常把积极的结果(成功)归因于个人因素,而把消极的结果归因于环境因素。这种现象已被在多种不同的领域内所进行的大量的研究所证实。例如,在体育比赛中,运动员将他们的成功归因于技能和努力,将失败归因于运气不佳;在学校情境中,教师将学生成绩的改进归因于好的教学,将学生的差成绩归因于学生的能力欠佳或缺乏努力;在诸如赌博之类的投机活动中,人们常常为输而不是赢寻找外部原因;在政治角逐中也有类似的现象,政治家们常把胜利归因于个人特质,而把失败归因于政党支持不力等外部因素。…  相似文献   

5.
谈到“气“,不少人只认为它代表某种看不见的物质,却不知它在许多人的思想深处主要代表看不见的灵魂,代表超自然的神的力量和作用。在人类主观塑造的神灵世界,“气“始终扮演着一个特别重要的角色。神灵们总是从那神秘的“气“中出现,总是通过“气“施展各种魔法,总是踏着“气“自如地运行,也总是突然消失在神秘的“气“中。在人们与神交往的各种宗教仪式中,必须有“气(如烟)“飘动游荡、弥漫空间,因为“气“是人与神交往的工具。正如张荣明在《中国古代气功与先秦哲学》里所表白:“气可以沟通可见的人与不可见的鬼  相似文献   

6.
作者认为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界线是很不明确的,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也是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之一。这种研究方法虽然有片面性,但带来了研究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的整套技术。马克思主义社会心理学在研究态度和意见时,利用非马克思主义社会心理学的成就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发展这个领域内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条件。作者认为马克思提到的“自在的阶级”和“自为的阶级”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涉及社会心理学问题的一个例子。在普列汉诺夫和布哈林的著作中,则把社会心理学提得更明显。所以不能认为近几十年来马克思主义者很少研究社会心理学这一事实,应归咎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恰恰相反,这种疏忽正是由于违反了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产生的。然而,非马克思主义社会心理学只建议在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它不想去研究那些使一个制度变为另一个制度的基本冲突的规律性,所以有其局限性。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在利用非马克思主义社会心理学的成就时,必须抛弃这一学科把心理研究看作几乎是社会研究的主要方法这种观点,要克服它在主题方面的局限性;不要只强调经验性研究,而要对各种社会意识形式的传统理论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以及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关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理论,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作出的重大贡献。然而,在列宁创立这种理论之前,布哈林在1914——1915年写成了《世界经济和帝国主义》一书。列宁阅读了这本书并为之作序,对布哈林所作的研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不仅如此,当列宁在撰写《帝国主义是资本主  相似文献   

8.
我爱圣经     
<正>我与圣经的渊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当时十一二岁的我,正处在对一切充满好奇的年龄。我有个闺蜜,她的继母慈眉善目,对她如同亲生女儿一般。我们很多人都喜欢晚上到她家去。昏暗的灯光下,阿姨们聚精会神地诵读着圣经,很多字都是繁体字,她们读不下去的时候,我和闺蜜就会认真地帮她们查字典,每每认识一个生僻的字,阿姨们就会说好多祝福我和闺蜜的话,我和闺密总是相视一笑。  相似文献   

9.
研究系统概念,探讨系统规律和系统方法,近几年来在我国哲学界已经成为一种时髦。作为一门新的科学理论,系统论为人们提供了新的科学方法,开扩了科学研究的视野,促进了人们思维方式的变革,因而它理应受到人们的赞誉和推崇。但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来说,除了首先对这门理论本身的内容有深入研究外,还应对它赖以产生的哲学基础作出理论分析。这样做,无论对于弄清系统论同哲学的关系,还是对于理解系统论本身的意义和价值,都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孙中山对权力制约理论的卓越贡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谈到权力制约(或分权制衡)问题时,人们对孟德斯鸠推崇备至。这是因为孟氏充分地论证了权力制约的意义,完成了对国家权力的科学划分,并为世界各国所接受,引进了国家制度,被确立为国家权力运转的基本准绳(美国尤为典型)。由此,人们往往把孟氏关于权力制约的理论视为最终形态。  相似文献   

11.
胡庚辰 《天风》2006,(9):41
俗话说“儿孝还需媳妇孝”。的确.儿子有孝心, 如果媳妇不协同,这尽孝也是难度很大的。可不是嘛, 每当程姐妹谈到媳妇时.总是说“更比女儿好”!  相似文献   

12.
在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实用主义传统的哲学家们经常地谈到“新的神经衰弱”(newfailure of nerve)。他们打算用这个术语,来引起人们对于宗教和新正统派神学的复活的注意,他们把这种复活称作是摈弃批判性的智慧的一个信号。但是,实用主义的学者和注释者们,由于其没有认真地贯彻实用主义的独特的倾向,以及没有用皮耳士、詹姆士和杜威的精神来继续  相似文献   

13.
在自然科学研究和社会科学研究中,研究者形成了一种具有假说性质的理论之后,总是期待着该种假说理论能被进一步证实,并被人们所接受。那么,在何种情况下,人们才会接受一种理论呢? 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的理论。他指出,地球和其他行星围绕太阳运动;地球本身也有自转运动;月亮是地球的卫星并绕地球运动。他在提出日心说理论时,运用了关于日食、月食、  相似文献   

14.
《四川心理科学》2014,(4):12-12
“谈到基础教育,人们总是要讲到农村教育的‘空洞化’。人家都以为,由于福利待遇的问题,农村教师嫌工资太低,  相似文献   

15.
系统规律深化发展了唯物辩证法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系统论等横断学科的产生,表明在客观世界中除了具有数学所研究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之外,还存在着一些普遍关系。这些学科还提出了一系列研究这些普遍关系的科学认识方法。这对于人类理论思维和实践活动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了一些新的课题,需要从哲学上给予正确的回答。国外哲学界和科学界对系统论的哲学意义看法很不一致;国内哲学界和科学界对系统论和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关系,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究竟应该从系统科学中吸收什么东西,意见也不相同。本期发表的孙凯飞同志的文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作者认为,当代新的科技革命,“正在引起一场哲学革命”,“系统规律是本世纪人们发现的一条新的规律”,它“深化发展了辩证法的规律”,“把唯物辩证法规律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该文提出的问题是重要的。研究和讨论清楚这个问题,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很有意义。我们希望哲学界和科学界的同志撰文参加讨论。  相似文献   

16.
最近,我们的学者们多次谈到:哲学家同自然科学家的联盟是相当地削弱了。这个问题对于发展苏联科学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我们要研究它。首先,怎样来理解“削弱联盟”。有时人们以为情况是这样的:哲学家不够资格分析研究现代科学中带有原则性的重大问题;由于这些明显的道理,曾引起自然科学家的不  相似文献   

17.
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谈到黑格尔哲学的评价时提出过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整体比部分是否更实在?是否更有价值?他认为黑格尔对这两个问题都作了肯定的回答。我们撇开黑格尔哲学是否如此不论,就罗素提出的问题而言,是很有意义的,可惜这个观点并未引起学者们的注意。现代科学发展的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科学中的还原论与整体论之争、当代哲学的分析主义与系统论之争似乎在暗示着罗素提出的问题具有普遍的理论意义,促使我们重新审视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线索。  相似文献   

18.
哲学与时代     
哲学与时代江丹林,包霄林黑格尔在谈到哲学与时代的关系时悲观地认为,哲学的产生总是落后于时代,“密纳发的猫头鹰要等黄昏到来才会起飞”,哲学不能给现实以任何指导。作为科学家和革命家完美统一的马克思,则创立了“改革世界”的哲学,他把自己创立的新哲学形象地比作为人类解放报晓的“高卢雄鸡”。哲学确实有落后于社会现实的一面,但是,它又具有预见、指导、推动和改造现实世界的一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就在于具有强烈的时代现实感。这种现实感不但不与研究的学术价值相抵梧,而且为达到较高的学术水平所必需。那么怎样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具有强烈的时代现代感呢?笔者认为:1.立足现实,捕捉时代基本矛盾所表现出的重大问题。马克思之所以能给哲学带来根本变革,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无产阶级,就因为他是这样做的。列宁之所以能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推进到列宁主义阶段,也因为他是这样做的。今天,我们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推进到一个更高的阶段,也应当这样做。2.哲学要真正把握它的时代,就必须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而不断返回理论自身进行审视,即站在时代的制高点,对已经创立的理论进行自我评判,依据实践的新发展检验理论,修正某些已经过时的观点;挖掘以往为人们所忽视而又  相似文献   

19.
<正>表面看来,权力和人权似乎毫不相干,甚至相互反对。强大的权力犹如一把悬在人们头上的德摩克利斯之剑,给人以莫名的恐惧和无尽的威慑感。和权力的强大威慑力不同,人权似乎只是一个软弱无力的空洞口号,甚至不过是政治家们利用权力玩弄于股掌之中的托辞。与此相应,在对权力和人权的研究中,尽管进展深入而广泛,遗憾的却是:对权力正当性的思考基本上停留在人性或德性的模糊层面,鲜有从人权  相似文献   

20.
何习培 《思维与智慧》2011,(7):M0002-M0002
我与《思维与智慧》结缘,可以追溯到中考的那年。可是,把她确定为学生们的必读书目,却是前不久的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