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欧阳萍 《学海》2011,(5):167-171
工业革命的爆发和发展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也使自由放任原则成为英国政府在制订经济发展战略时的主导思想。由于经济形势的变化,20世纪初英国政府掀起了一场影响深远的关税改革:大幅度提高外国商品的进口税,并且在帝国内部实行帝国特惠制,逐渐摒弃贸易自由主义而转向保护性关税政策。这场关税改革表明英国政府在制订经济发展战略时重心发生了转移,从自由放任原则逐渐向国家干预主义转变。改革不仅为此后英国经济复苏形成了重要的推动力,而且还为二战后国家全面干预经济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工业革命时期,英国面向普通民众的教育主要由教会提供,政府到了19世纪30年代才插手小学教育,对部分学校进行经济援助,由此开始了英国政府创立国民小学教育体制的进程.但是,围绕着教育控制权,教会和政府展开了长期的斗争,阻碍了国民教育体制的形成.直到1870年教育法的通过,教会最终退出世俗教育的舞台,政府成为普通小学教育的承办者,英国国民教育体制才正式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3.
张瑾 《学海》2022,(6):116-123
作为工业革命的起源国,英国在科技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英国科学家及其科技成果对现代经济社会有着突出贡献。20世纪上半叶英国政府未能适时调整科技教育政策和科技发展政策,导致教育和科技事业落后,在国际上失去竞争力。“一战”后英国政府虽然意识到教育和科技的落后局面并力图改善,但因重视不够、投资不足和决策失误等原因而错失良机。20世纪上半叶英国的科技人才政策处于起步阶段,国家层面的引导不成熟、不系统。尽管如此,作为科技活动主体的科技人才发展并没有受到局限。英国皇家学会等组织和各行业的科技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一定程度提升,对英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到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4.
王皖强 《学海》2006,1(2):56-63
二战结束后,英国社会各阶层在民主、阶级、福利、文化等一系列问题上的态度都出现了趋同现象。从政策和政党政治层面看二战后英国出现的“共识政治”的实质是资本主义国家承担起新的义务和责任,政府运用各种干预手段对经济和社会生活进行广泛的干预。然而,但英国的政治体制并没有随之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5.
阶级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对英国当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史学家爱德华·汤普森的阶级理论作了系统评述 ,指出汤氏的阶级理论反映了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对工业革命的英国的阶级和阶级社会的新看法 ,也代表了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发展的新趋势 :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6.
英国作为设计史开篇最早的国家,自19世纪就开始了对现代设计①的探索,它是以不断回溯自身传统,不断修正工业文明的弊端与局限的路径进行的.特别是在社会基础发生巨大变化的维多利亚时期,英国设计面临着工业革命带来的全新课题,设计师和理论家进行了一系列设计改革,有的希望回归中世纪哥特文化,有的用新教伦理进行社会改良,也有的主张从机械文明内部来构建现代设计.本文通过探讨维多利亚时期设计变革背后的信仰、改良和功利三重推动力,来解析英国早期现代设计的自我建构和自我修正.  相似文献   

7.
杨玲  余文杰 《学海》2015,(4):189-192
19世纪工业革命完成后,英国社会面临诸多社会矛盾,威廉·莫里斯用艺术的视角对之予以批判和梳理,并强调用"艺术道德"的意识形态来改造社会,作者以这种独特的社会主义思想来改造现代社会,对于丰富社会主义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作为18世纪英国最具影响力的油画家和版画家之一,威廉·荷加斯"社会道德题材"的作品,不仅深刻的揭露了当时社会不公正的现象,还充满了辛辣的讽刺意味。荷加斯的作品虽与当时英国流行的画风相去甚远,但他却是英国风俗画的奠基者,是摆脱国外绘画对英国绘画影响的突破者,创造了英国独特的绘画风格。究其原因,这一独特风格的诞生,与当时英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革息息相关。18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不仅使英国的政治、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对英国的社会文化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以此入手,试分析荷加斯"社会道德题材"创作产生的背景。  相似文献   

9.
怀特的生态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文杰 《学海》2006,(3):158-161
英国18世纪生态思想家吉尔伯特·怀特从生态学的角度考察塞尔澎村在英国工业革命及其之前生态状况与历史变迁,进而显示出18世纪英国学人的生态思想与人文关怀,展示出近代思想家对于生态文明的追求。怀特的生态思想揭开了近代人类生态思想的序幕,对于当代世界历史补救工业技术文明带来的缺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教育干预的整合取向和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检验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可塑性及整合性教育干预模式的有效性。方法:采用实验组-对照组、前测-后测的等组实验设计,对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为期半年的整合性教育干预实验。首先对208名流动儿童(实验组108名,对照组100名)实施前测,包括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和积极/消极情感量表;然后,对实验组实施13周的整合性教育干预训练,包括心理健康专题活动课、团体心理辅导、个别咨询辅导、家庭间接辅导和教师专门辅导;最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被试实施后测。结果:(1)经过整合性教育干预训练,实验组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显著提高;(2)整合性教育干预对心理问题较为严重的流动儿童(即心理疾患组)的干预效果更为明显;(3)整合性教育干预对流动儿童的主观幸福感的促进作用不明显。结论: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具有可塑性,对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整合性教育干预是可行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研究以移情和后果认知为训练内容,运用个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咨询等教育干预手段对有欺负行为的18名儿童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教育干预。结果表明:综合性的教育干预能够有效地减少儿童的欺负行为。  相似文献   

12.
爱心投资     
英国一家跨国公司董事长爱迪逊因热衷于福利事业30年,资助养老院、福利院和贫困家庭失学儿童,总汁金额达1200多万英磅,被英国爱心机构称为二十世纪最有爱心的人。当问及她对儿子幼时的教育进行了哪些投资时,她平静地回答:“只有一项,那就是爱心投资,”接着她讲述了下面的故事。  相似文献   

13.
行为矫正的目标、方法与原则述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岑国桢 《心理科学》2001,24(3):342-343
心理问题多种多样。行为矫正是对心理问题的干预途径之一。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最早对行为矫正作出了科学界定,以斯金纳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学习心理学家及临床心理工作者则对行为矫正作了大量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并使之成为心理干预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全面认识行为矫正特别是其目标、方法、原则诸问题,对正确运用它进行心理干预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英国是现代临终关怀的发源地,经过多年努力,逐渐摸索出一套有效并广为借鉴和效仿的辞世教育方法。圣克里斯多夫宁养院主要通过“学校计划”对中、小学、医学院校学生进行教育培训,通过音乐会、图书馆和书店、临终事务联盟、预先照顾计划等多种形式进行公众教育,带动了整个英国的辞世教育。医学院校医学生的辞世教育是以当地的临终关怀专业机构...  相似文献   

15.
以传播宗教价值为主要目的的宗教教育在英国教育发展的历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宗教教育在英国经历了从垄断学校教育到成为学校道德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演变,在这一演变过程中宗教教育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一直积极地改变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当代英国宗教教育在世俗化、多元化及公民教育兴起的背景下,依然对英国社会发挥着导向、凝聚、整合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李鹏涛 《学海》2007,(3):206-207
对于英国而言,19世纪不仅是工业革命完成、社会财富急剧增加的时代,而且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改革时代”。在改革进程中,自由主义逐渐上升并居于主导地位,因此霍布豪斯将这一时代称为英国的“自由主义时代”。威廉·E.格拉斯顿作为19世纪“自由主义”的领袖人物,在英国自由主义史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哈耶克将他称作19世纪英国自由主义原则的“生动体现”。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术界对于格拉斯顿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些论著主要存在着以下三方面问题:其一是偏重于对19世纪60年代以后的格拉斯顿的研究,轻…  相似文献   

17.
庇古的"福利经济学"理论、凯恩斯的国家干预主义、贝弗里奇报告是英国福利制度产生的理论依据.不仅其建立本身的立足点是道德的,而且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也是道德的.英国福利制度理论的道德基础在于:英国福利制度追求社会公平,缩小贫富差距,消除贫困,保护弱势群体的价值诉求主要体现在如何对待老人、儿童、残疾人、单身母亲以及失业贫困人员等身上.从积极方面看,英国的福利制度是由国家立法而建立起来的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消极方面看,其社会福利政策建立的初衷是为了社会公正,但结果却很可能造成新的不公正.尽管英国的福利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实践存在许多问题,但也给我们提供了极为丰富的伦理启示:社会发展应当更加突出对弱势群体的关怀;社会福利制度在注意努力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动态平衡时应更加注重公平;建立完善的福利制度有助于整个社会的道德进步与和谐.  相似文献   

18.
沈熙 《学海》2002,(4):153-158
英国福利国家的建立 ,依国家干预的程度和范围 ,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自由主义阶段 ,这一阶段国家对社会福利的干预极其有限 ,主要是由政府设立济贫机构对一部分社会成员进行救济 ,除此之外 ,社会成员则以自助或互助的方式寻求救济 ;第二阶段是国家部分干预阶段 ,这一阶段对社会贫困等问题逐渐形成了新的认识 ,国家也逐步对社会成员的生老病死承担起必要的责任 ,西方学者所说的“社会服务国家”① ,即2 0世纪初自由党的社会立法时期 ,就属于这一阶段 ;第三阶段则是国家全面干预阶段 ,二战以后英国建立了一整套“从摇篮到坟墓”的…  相似文献   

19.
轻度智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干预的形式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琴娣  张福娟 《心理科学》2007,30(2):408-410
轻度智障学生具有学习焦虑、孤独感、好责备自己、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等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有个体因素、父母教养因素和学校教育因素等。针对这些问题,教育者使用多种辅导形式和方法进行干预,使轻度智障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得以提高与改善。本文最后提出了在进行教育干预时需注意的一些问题,为学校开展该方面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王宇博 《学海》2005,32(3):203-204
近代英国的社会进步表现为自近代工业革命以来,伴随着城市社会的发展,英国社会的政治制度形式、社会道德标准、思想意识形态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进而构成了英国现代化发展中的诸多要素与内容.而英国妇女探索自身价值与争取自身权利的活动--争取妇女选举权运动则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马克思就此的论述是:"每个了解历史的人也都知道,没有妇女的酵素就不可能有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女性(丑的也包括在内)的社会地位来精确地衡量."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