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诚禅师(1927-2017),字悟园,湖南望城人。1949年,在湖南长沙县(今望城县)黄金乡洗心寺剃度出家。1956年,在广东省南华寺受戒。1957年,一诚禅师"安单于云居山,随众止住,诵习禅坐。"[1]于性福大和尚座下承嗣沩仰法派为第十世传人。旋得虚云老和尚代传观本明一和尚法派为临济宗第四十五世传人。1985年升座荣任云居山真如禅寺方丈。"此后业行身先、刻苦修持、勤事农禅、精育僧才、重肃道风、严行规矩,数  相似文献   

2.
一条曲折清幽的山径通往氤氲的重光山,山麓坐落着文福禅师费15年心血拓建而成的重光寺。在一个阳光灿烂的上午,笔者与年近花甲清癯矫健的文福禅师于寺后殿二楼禅房里品茶话禅,闲谈间涉及其巧定姻缘、断发拒恋、垦荒苦修和两地建寺等种种传奇式前尘往事。  相似文献   

3.
鼎簋制度作为社会存在的一种反映,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把用鼎规格普遍、有序的提升归结为僭越有形而上学之嫌。春秋中期至战国中期,中原高级墓葬一般随葬数套列鼎,是鼎簋制度的套鼎时期,也是鼎簋制度的高峰期。以往多认为战国中晚期是鼎簋制度的瓦解、崩溃时期,实际上,这一时期随葬列鼎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鼎簋制度并没有瓦解,其瓦解期应在秦汉。由于历史、地理等原因,山东地区的鼎簋制度与中原地区存在较大差异:一是山东多数地区没有严格推行鼎簋制度;二是山东地区鼎簋制度的基础较为薄弱,瓦解现象出现较早,瓦解速度也较快;三是春秋中晚期至战国早、中期普遍流行于中原的套鼎现象,山东地区基本没有发现。  相似文献   

4.
青年与禅师     
一个青年去请教弹师如何做人。 禅师说道:“你看看我,再看看自己,就知道怎样做人了。”  相似文献   

5.
据《杭州净慈寺志》及《清一统志》载:道济为南宋(1148~1209)天台人,李氏子,就灵隐寺出家,示现神通,饮酒食肉,人称济颠僧,又称济公,后居净慈寺,火发寺毁,道济行化严陵(今浙江绍兴地区),以袈裟笼罩诸山,山木尽拔,浮江而出,报寺众曰:木在香积井中,六丈夫勾之而出,盖六甲神也。他临终作偈曰:“六十年来狼藉,东壁打倒西壁,于今收拾归来,依旧水连天碧”。入灭后,有僧遇于六和塔下,复附  相似文献   

6.
丰干禅师,不知何许人也,或云邑人,为丰尚书之子。贞观初年,居于天台山国清寺。天台山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也是道教的“洞天福地”之一,还是佛教天台宗的发祥地,故有“佛宗道源,山水神秀”之誉。国清寺是天台山首屈一指的大寺,也是我国佛教天台宗的祖庭。唐时,该寺佛教相当兴盛,香烟缭绕,高僧云集,法会不断。  相似文献   

7.
东汉魏伯阳所作《周易参同契》分上、中、下三篇。在下篇《鼎器歌》一章中将三篇之要旨全部总括于其中。现作试论,以供参考。 圆①三五,寸一分,口②四八, 两③寸唇,长尺二,厚薄均。 ①圆:指鼎的圆周。 ②口:因鼎座是方形,故以口标示。 ③两:指座的厚度。 本节经意是讲鼎器的规模,鼎器分上下两层,上层为鼎,圆周有一尺五寸,厚度为二寸。鼎和鼎座各自的厚薄都是很均匀的,这和做饭的锅灶是一个道理,锅是圆形在上,灶是方形在  相似文献   

8.
经文:■鼎:元吉,亨。初六:鼎颠趾,利出否,得妾以其子,无咎。九二:鼎有实,我仇有疾,不我能即,吉。九三: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方雨亏悔,终吉。  相似文献   

9.
2006年7月,世界遗产第30 届年会将在立陶宛召开。这事与中国的司母戊鼎发生微妙的联系, 那就是——要让司母戊鼎在出土的地方多留些日子,为河南安阳殷墟加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鼎”力相助。司母戊鼎,国之重器。是青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禅宗史上,赵州从谂以其禅机玄妙,辩才无碍,被誉为“赵州古佛”。其玄言法语斩断葛藤,直下承当,天下参禅学佛者无不悚然信服。形成风靡唐宋、独步一时的“赵州门风”。赵州一生行履,曾九游圣地五台山,为五台山禅宗丛林的兴盛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清凉山志》卷3《高僧懿行》特为赵州辟传,列为五台高僧。赵州行履赵州(772—897),唐代禅僧。曹州郝乡(山东菏泽)人,一说青州临淄人。法号从谂。幼时性情孤傲不介,“越二亲之羁绊,超然离俗”(《宋高僧传》卷11)。于曹州扈通院(一说青州龙兴院)出家,从师披剃。受具足戒前,听说普愿禅师道化翕如,言满天下,便赴池阳(河南南阳)  相似文献   

11.
宏度 《法音》2002,(12):37-37
本刊讯应中国佛教协会的邀请,以法国佛教联合会会长一行禅师为团长的法国佛教联合会代表团一行60人,于11月8日至12月1日在广东、海南、福建、四川、河北、北京等地参观访问。一行禅师1926年出生于越南,16岁受沙弥戒。后弘法于欧洲,著有《故道白云》、《步步安乐行》等著作近百种,其信众遍及欧美各国。一行禅师为禅宗临济传人,视我国禅宗道场为祖庭,曾多次率其弟子访华,与我国各地佛教界进行友好交流。此次一行禅师所率代表团成员来自法国、越南、新西兰、澳大利亚、巴西、英国、美国、加拿大、芬兰、德国、荷兰、西班…  相似文献   

12.
志勤禅师是晚唐禅宗名僧,佛教史籍对其生平的记载互有出入。本文通过考证,认为志勤的俗籍是福州长溪(今福建霞浦),法号“源寂”;师承灵皊,开悟于湖南沩山,《联灯会要》、《五灯会元》将志勤禅师列入大安禅师法嗣之列以及有关志勤禅师的机缘语句方面的记载是后人篡改的。志勤禅师至迟于大中六年之前就返回闽中,咸通初年开创闽县灵云山,乾符元年开创仙茅院(属唐闽县与连江县地),乾符五年开创连江县东灵应院,志勤禅师住东灵应院达20年之久,约于光化年间(898~900年)外出云游,卒于外地。  相似文献   

13.
明尧 《法音》2003,(1):28-33
“在现代社会里,我们大多数人不想与自己接触,我们只想与其他事物接触,如宗教、体育、政治、书籍等等,我们想把自己忘掉。任何时候只要我们有空闲,我们就想邀请其他事物进入我们的心灵世界,让自己对电视开放,让电视来对我们进行殖民统治。”“在《局外人》这篇小说中,阿尔伯特·加缪描写了一个几天以后将被处以死刑的人。他独自坐在单人牢房里,顺着日光,他注意到一小方蓝天。他平生第一次看见了蓝天。一个成年人怎么可能是第一次看见蓝天呢?事实上,很多人就是这样活着的,他们被囚禁于愤怒、沮丧和相信幸福与安宁只存在于未来的…  相似文献   

14.
《五台山研究》2007,(2):F0004-F0004
德慈禅师,少林寺31代传人,湖南九疑山永社寺禅书院住持,广东新兴龙潭寺住持,五台山研究会特邀顾问,俗姓路,名振环,1941年生于北京,曾任中国第一保健研究所所长,研究员,1989年皈依佛门,拜嵩山少林寺素喜大和尚为师,法名德慈。  相似文献   

15.
天然函昰禅师是明末清初岭南曹洞宗的高僧,在他的弘化下,曹洞宗风大振,僧俗奔凑如云。本文从函孟禅师的悟道因缘及其阐教并、重的宗趣观入手,说明他之所以能在明末清初之际摄受数千僧俗,乃是因其具有深彻的悟境和圆满的见地,非人们所谓“以忠孝节义垂示及门”所能范围。  相似文献   

16.
《法音》1991,(2)
我于1990年10月4日至12日作为宁波市友好代表团顾问到日本益田市等进行友好访问,顺便参拜了日本曹洞宗大本山永平寺等,受到优礼款待。代表团一行6人,由徐季子任团长。我们是应益田市神崎治一郎市长和永平寺监院上月照宗长老的邀请,前往参加“雪舟之乡”纪念馆落成和雪舟禅师铜像揭幕仪式的。同时应邀参拜永平寺。当我们乘机到达福田机场时,益田市政府代表桐田和三埔专程赶来迎接。益田市大谷治久副市长在代表团下榻的福岗航空宾馆前迎侯,并陪同我们拜会益田市政府、市议会和日中友好协会。益田市长神崎治一郎、议长吉田春美、日中友协会长右田升以及副市长、副议长以及市政府其他官员举行盛宴,热烈欢迎代表团。5日下午参观被誉为“日本画圣”的雪舟禅师出家和游历过的三禅寺,瞻仰了雪舟禅师的遗物和书画。6月上  相似文献   

17.
永嘉玄觉禅师(665—713)是唐代高僧,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俗姓戴,字明道,号永嘉玄觉。他八岁出家,博探三藏教典,尤通天台止观。后于温州龙兴寺侧岩下自构禅庵,独居研习佛学,常修禅观。因受左溪玄朗的激励,于是生起游方之志,与东阳玄策一起游方寻道。至韶州拜谒曹溪慧能,与慧能相问答而得其印可,慧能留之一宿,翌日即归龙兴寺,时人称之“一宿觉”。  相似文献   

18.
楚山绍琦禅师是明代初叶,振兴佛教特别是四川佛教的禅门巨匠。他具有生死一如的生死观和参禅念佛无二的禅学思想。  相似文献   

19.
年少时,他听父亲说起弹,很高深、很神奇的样子,且一副敬畏的神态。他问父亲:“什么是禅?”父亲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却说:“禅,在禅师那里。”  相似文献   

20.
一佛法自西汉传入中国后,总的说来,一直受到历代帝王的一致尊崇与鼎力护持。著名的,如梁武帝立佛教为国教,四次舍身佛寺,布施大量财物。他倡导茹素,下诏编制《梁皇宝忏》,对佛教文化影响甚深。唐太宗李世民,虽首重儒学,但对佛法及高僧亦礼遇有加。他支持玄奘的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