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的总体性和人的主体性张曙光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人;研究社会机体不应忽略人这个主体,把握人的主体性,也不应撇开社会的总体性,──这是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中包含的重要理论信息。马克思认为,社会有机体的发展是一个向着完整全面、自满自足的统一体系进化的总体化过程。这个总体化过程是人类力求把整个自在世界变成属人的世界,从而在空间和时间两个向度上全面地肯定和发展自己的需要所使然,而人的主体性也正是在人们推动社会有机体向总体运动的生产和交往活动中生成和发展的。因此,对于人的主体性,不仅应当在与对象的客体性相互对待的意义上来理解,而且应当在统摄客体性从而指向全面性、总体性的意义上来理解。马克思在共时态和历时态两个方面对社会有机体辩证性质的分析说明,第一,人类个体与社会有机体的关系是相对独立而又互相规定互相贯通和过渡的,人类个体具有社会有机体的总体性,社会有机体也具有人类个体的主体性;第二,社会有机体向总体的发展具有自为因果、自我超越的性质,这是人类自身的自因性和自主性的体现。而人类既作为无数自主的个人又象一个人一样地自我发展自我超越,才是向总体运动的社会有机体在整体和部分真正有机统一情况下的自为因果、自我决定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哲学思维方式,其实质就是建立在实践观点基础上的主体性思维方式.这是由实践的本性:目的性、自为性、能动创造性——即主体性所决定的.这种新的思维方式,把人从虚幻、抽象的天国拉回到了具体感性的现实世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30年来,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得到了深入的探讨,并由此引发了主体、主体性及主体间性等问题的多维度、多层次的研究.应该说,主体性问题在东西方哲学界都是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在近代西方哲学的认识论转向中,主体性问题被凸现了出来;后现代思潮消解主体性的话语、使主体性问题成为更具争论性话题;坚持还是颠覆主体性,在哲学和其他学科中造成了新的学派分野.后现代思潮颠覆主体性的诉求,一方面要面对内部重构后现代主体性的人的分庭抗礼,另一方面要面对传统主体论者的批评,反而使主体性的不可消解性得到了彰显.在当代,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诸多学术流派论说纷呈、观点林立,学派之间既有借鉴又有批判,把主体性哲学推进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国内哲学理论界在研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性问题上,大多围绕马克思主义创立时期的哲学著作.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系统化时期的恩格斯晚期哲学中的主体性思想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探讨.因而在某些同志中产生了一种误解,似乎恩格斯晚期哲学中忽视或者没有主体性思想.个别同志甚至认为,恩格斯晚期把精力放在自然辩证法和事物本来面目的研究是“深化旧唯物主义的永久性基础”,背离了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马克思学说关注人,恩格斯学说关注物”.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恩格斯晚期哲学中仍然非常重视主体性问题,而且在马克思早期著作主体性思想的基础上又前进了一大步.研究恩格斯晚期哲学中的主体性思想,有助于全面、系统、准确、深刻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性思想.  相似文献   

5.
夏林 《现代哲学》2005,42(4):51-56
主体性形而上学与传统异化逻辑的对峙是主体-客体对立的必然理论后果,二者之间的张力维持有赖于启蒙以来的时代精神也即抽象主体性的支撑。一旦抽象主体性被消解,主体神话被揭穿,异化就自然而然僭越为本体性存在。惟有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才能走出主客二分的主体性与传统异化逻辑对立之悖论。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已经对传统异化逻辑做了初始性的突破。  相似文献   

6.
如何理解马克思哲学的性质 ,把它看作现代性的哲学还是具有后现代向度的哲学 ,这不仅是一个如何理解马克思哲学性质及其实践观的理论问题 ,而且是一个用什么样的思想指导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实践问题。从理论上说 ,如果把马克思的哲学看作具有后现代向度的哲学 ,那就意味着在否定主体性和工具理性的哲学基础上考察马克思 ,就意味着马克思把现代资本主义的问题归根于由启蒙运动所倡导的主体性和理性 ,就意味着马克思倡导以否定主体性和理性来解决资本主义的矛盾。而如果把马克思的哲学看作现代性的哲学 ,那就需要把马克思的哲学放在德国…  相似文献   

7.
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经济学,其学术立论的基础在于经济的主体性这一命题。经济的主体性是指在生产力中起决定作用的人的因素的存在,即具有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的人是经济活动的主体。人本主义导向的中国现代经济学的发展,必须从个人的主体性、企业家的主体性、制度变...  相似文献   

8.
主体性是马克思新哲学的根本特性之一,它同马克思新哲学的实践性、科学性、阶级性等特征密不可分,构成辩证的统一的关系。一、关于实践性和主体性的关系。在马克思新哲学中,实践性和主体性的关系是很密切的,辩证统一的,可以比喻为双锋利刃的关系。一方面,实践性表现为马克思新哲学的方法论,另一方面,主体性表现为马克思新哲学的目的论。实践性是马克思新哲学的方法论,是指马克思据以探讨新哲学的概念,范畴如现实的人、主体、客体乃至建构新哲学体系,是以从实践出发的方法论去论证的,人的主体性也是通过实践形成、表  相似文献   

9.
人的非理性和主体性胡敏中非理性是指不受人的理性所支配的人的无意识、直觉和情感等精神因素和精神过程,它是作为人的精神因素和属性而存在的,它和理性一道共同表征着人是一种精神存在物。人的非理性、理性以及自然性和社会性共同构成了人的总体的和一般的性质,即人本论意义上的人性。主体性是指作为主体的人在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动性、自主自为性和创造性,它表征的是人在和客体的相互关系中处于支配、控制和统治的地位。人的非理性是和人的理性相比较而得以规定自身的。人的理性具有自觉性、抽象性和逻辑性等特征,而人的非理性则具有自发性、突发性、瞬时性、非抽象性和非逻辑性等特性。以上说明,非理性和主体性分别是在不同的参照和定义域中来规定自身的含义的。然而它们又都是规定人的,都是人的特性,相互间有许多相通之处。具体表现在:主体性是建立在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精神性之上,并且是它们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相互作用的产物和集中表现出来的特征。仅就人的理性、非理性因素和主体性而言,如果说人的能动性和自主自为性的发挥主要依赖于人的理性,那么人的创造性的发挥则主要依赖于人的非理性。在科学和艺术发展史上,许多重大的发现和发明总是和人的无意识、直党这样  相似文献   

10.
论坛荟萃     
田盛颐:马克思的自由观马克思自由观有4方面的基本内容。一、自由的领域。自由既不在人的意志里,也不在人的理性里,而是存在于实践的人为世界里。这个世界是以客观世界为基础实现了人的目的和意向的世界,是自然的必然性不能产生的世界。这个世界体现了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展现了人所特有的性质。二、自由的特性。一是主体性。人有了主体性,就开始有自我意识,看到人和物的区别,摆脱了客观直接性的束缚。二是目的性。目的性代表着未来,也代表一种超越自然和现实的可能性。三是创造性。创造性的自由体现在在两个方面:一是主体摆脱外在需要的束  相似文献   

11.
试论人格袁贵仁我国学术界现在主要在三个不同领域和意义上理解和运用人格概念。(一)道德人格。在哲学伦理学范围内,人格被理解为道德人格,指人的道德品质,相当于“人的品格”。(二)心理人格。心理学、教育学的人格接近于“人的性格”。(三)法律人格。在法学中,人格是一种权利,类似于“人的资格”。在哲学看来,真正的人是在生理因素基础上由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构成的完整的人,是在历史中行动的人,是作为活动主体的人。在哲学意义上,人的规格,就是具备基本素质、能够从事现实的活动。人格,也就是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资格。所谓道德人格、心理人格、法律人格,实际上不过是对活动主体资格的伦理学、心理学或法学的表征或评价。把人格理解为人的主体资格.是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规定联系在一起的。人的主体资格是人的主体性的集中表现、凝结和升华。人有了主体性,符合了主体规格,才具有主体资格和人格。在哲学中.主体性是人作为活动主体在客体的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自主性和自为性。人格总是能动的,人格主体必然是能动的活动主体;人格的基本特征也包括自主性。“自主”离不开“独立”,所以人们常把自主的人格又称为独立人格。人格的基本特征还  相似文献   

12.
道德生活是人们通过正确处理相互之间的利益,实现自身价值,获得自身幸福的过程.它具有自为性、精神性和创造性的特点.道德生活蕴含于现实生活之中又超越现实生活.道德生活的实现既需要借助一定的外在条件,更有赖于其内在要素,而连接外在条件与内在要素的桥梁和中介则是道德教育.道德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加以规范和引导,使人们在追求幸福中过上一种有道德的生活.  相似文献   

13.
<正>就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这一维度来看,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试图用人本主义的主体性话语来批判斯密、李嘉图所肯定的社会经济现实,这是一种人学现象学的批判立场  相似文献   

14.
问题何在     
马克思认为,人的能动性和自主性,主要不是表现在思想中,而是表现在实践中。正是由于实践,才使人与世界之间建立了为我关系。所谓主体性问题,要研究的正是这种为我关系的内容,主要不是指主观方面的这种或那种特性。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为我关系:一是主客体的相互分化和生成;二是主客体的双向两重化。  相似文献   

15.
主体及其双重实践特性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性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的前沿,国内近十余年的讨论,已将问题集中在关于主体性的概念规定及其本质特征上.我赞成这样一种观点,即认为“主体性是主体在对象性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特性,即实践的特性,是主体的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是主观性和客观性具体的历史的辩证统一.”这个观点突出了马克思将“实践”引入认识论的划时代意义,但是如何深入论证能动与受动、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辩证统一”,还需要找出深层分析的突破点.我认为这种突破点应有三个层次:  相似文献   

16.
实践的社会性问题是当前哲学研究的生长点傅国强实践既有客观性、又有主体性,还有社会性。实践的客观性本质上是指,实践所改造的对象是物质的,它所依据的规律性内容是客观存在的。实践的主体性主要是指实践主体为实践对象、手段、过程和结果等方面所唤起的全部精神内容以及主体的各种能力在实践的作用和影响。实践的社会性从根本上说,是指特定实践对社会的适应性或社会对它的接受性。客观性、主体性和社会性内在于实践过程,决定了人类实践活动的特殊本质。抽掉客观性,只承认主体性,就等于把人变成神,把人类生产实践看作是上帝凭观念创造世界。只承认客观性,把客观性推向极端,否认实践的主体性也是错误的。忽视实践的社会性,只强调它的客观性和主体性,也不符合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对实践观的伟大功绩在于,他通过对现实的确切理解和把握,在思想理论上把实践的客观性、主体性和社会性有机地统一起来,实现了哲学观的全面变革,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我国哲学界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研究不断深化和发展,从前,为了避免主观主义和唯心主义嫌疑,过多关注实践的客观性,忽略了实践的主体性。80年代以来,有了重大转机,突出地研究了实践的主体性问题。然而实践的社会性问题至今没引起人们普遍  相似文献   

17.
悟性:主体性研究的视角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对客体、人对世界的认知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突出逻辑推演的理性分析方式;另一种是凸显主体投入机制的悟性整合方式.尽管没有进行意义的严格界定,但我们通常的主体性研究所阐释的多是主体“感知一理性”认知模式中的主体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然而,根据现代科学认识范式建构者(如爱因斯坦等)的观点,真正的主体性、主体内在创造力的真正展现不是在人对世界把握的理性分析活动中,而是在那种包括直悟(直觉)、顿悟(灵感)和体悟(意会)在内的、作为人以其内在认知图式去整合经验材料和外部信息,从而直接地、有机地把握对象并生成性地形成关于客体世界知识的悟性整合机制中.因此,我们的主体性研究的视角就应该在以下两个方面发生转换: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学者通常把马克思《资本论》中的"拜物教"概念理解为主体性的社会意识范畴。个别学者一直试图挖掘其客体性社会存在内涵,但囿于旧的翻译术语依然陷在一种有理说不清的困境之中。本文欲从《资本论》"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及其秘密"一节标题的翻译问题入手,对马克思的"Fetischismus"和"光线"比喻的客体内涵展开词源学和语用学分析,提出新的翻译,以便于证明"商品物神化"指的是商品关系的镜像化形式之谜,不属于主体性社会意识范畴,而属于客体性的社会存在范畴;不属于一种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批判理论,而属于一种揭穿"商品的形式之谜"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批判理论。  相似文献   

19.
1 什么是主体性?笔者认为,主体性是与主体紧密联系的一个概念。研究主体性不能同主体这个概念相分开。这是首先必须明确的一个问题。 关于主体性概念,目前有多种不同的规定。有一点则是相通的,都从活动的主体出发来定义,这是共同的合理性。但似乎均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认为主体性就是主体人的特性或属性,除指明主体是人之外,别的什么也没说;又比如,把主体性理解为实践的特性,实际上就把主体性与实践的特性混作一谈了;第三种观点则突出了主体性的观念性,忽视了主体性的物质性,认为主观性是主体性的集中体现,类似于某些文学评论家所说的“内宇宙”,“内心世界”,这也令人难于同意;夏甄陶教授比较准确地道出了主体性的本质。他认为,主体性就是主体在同客体发生关系的活动过程中的一种功能表现,即主体势作用(所谓主体势,是指主体相对于客体所具有的一种主动的,能动的、自觉自为的态势、状态)。但这个界定似乎着重于活动过程,未曾涉及活动结果,似应补充回答,主体性能否对象化在客体上,以对象化的形式标示在作为产品的存在物中?因此,主体性的内涵规定还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20.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主导逻辑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二重逻辑。交换价值所建构的客观抽象的"一般劳动",是这一文本的重要批判基点。这种通过交换和货币所建构的"一般劳动"是一种客体性的"一般劳动",从而不同于《资本论》中价值概念所代表的主体性的"一般劳动"。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还出现了三种不同的主体性的"一般劳动",尤其是在对机器大工业的研究中,马克思指出了机器生产所建构的两种不同的一般劳动形式。这些概念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得出科学的价值概念奠定了基础,也推动马克思在解读视角上完成了"从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运动"向"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运动"的过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