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通过引文概括地介绍实用主义关于科学的思想,对于我们研究批判实用主义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不少资料,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作者认为,在实用主义的三个代表人物——皮尔士、詹姆士、杜威当中,在表述关于科学的思想方面,詹姆士没有多少值得注意的东西,在符号逻辑方面杜威虽然远不及皮尔士,但谈到关于科学的思想,杜威却比皮尔士“成熟”。所以,作者着重介绍杜威在这方面的思想。作者竭力替实用主义强辩,说什么实用主义“本身是最科学的哲学”,“是根本上处于与科学同质的地位的哲学”。他说:杜威的科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把科学理解为方法,而不是理解为题材;使题材的科学性归结为或从属于方法的科学性。杜威断言,“物理科学所要求揭露的,不是事物的内部本质……”。真理之所以为真理,其原因就在于创造和运用真理的方法之中。关于真理的工具性和制造真理的科学思想的工具性的说法,同这种思想的逻辑一起,构成杜威的工具主义的内容。作者根据杜威的观点,表示怀疑日本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和哲学家武谷三男提出的物理学发展三阶段论中的实体论阶段,并且认为“科学思想上的反映理论之类的东西是有害无益的”。作者还扬言:科学方法不外乎就是探索的方法;按照杜威的意见,探索是由观察、推断和推论这三个操作构成的。科学方法的特点,就是以上述三个操作之周期性的、连锁性的相互作用为基础的。研究科学史的方法必须具有象上述那样的逻辑结构;在这里,既不存在也不需要辩证法。真理的内容就是观念,因此,它必须由推断和推论的对象或者题材组成。  相似文献   

2.
本世纪以来,在我国研究科学哲学的为数不多的哲学家中,金岳霖是较系统地介绍和探讨早期科学哲学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知识论》就是这方面的一个范例。知识论,主要是对科学知识的研究。可以说它是当代科学哲学的先声。哲学从对一般认识问题的研究,转向对知识、尤其是科学知识的研究,是认识论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金岳霖正是在这个转折时期,从事知识论研究,这就决定了他在我国科学认识论研究中的重要地位,而且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他的研究顺应了世界哲学发展的潮流,获得了某种国际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西方哲学体现了一定的科学与民主精神。在西方传统哲学中,科学精神是指从认识论角度强调知识、理性和逻辑思维的作用和意义,以普遍性为真理,注意规律性认识,反对蒙昧主义和宗教神学。民主精神是指重视发挥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强调人的自由意志,反对专制主义和权威主义。古希腊哲学就是从原始宗教、神话的束缚下与科学同时诞生的。从文艺复兴开始的近代哲学,开创了理性时代、主体性时代。康德的哲学最完整地体现了科学与民主、自由的思想。他详细论证了科学知识成立的形式条件,最后提出知性的最高原理,构成自然科学的普遍规…  相似文献   

4.
在自然科学中,假说被看作是人的认识通向科学真理、建立科学理论的必由之路。正如恩格斯所说:“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自然辩证法》,第218页)可是,对于哲学中是否存在假说、哲学是否容许假说,有的学者却是持保留态度甚至加以否定的。其实,在哲学隶属  相似文献   

5.
费格尔(Herbert Feigl)是维也纳学派的创始人之一,后迁居美国,1940年起任明尼苏答大学哲学教授。此文是1954年他在科学的哲学国际大会上的一篇演说的修正和扩大稿。载《明尼苏答科学的哲学研究》第一卷(明尼苏答大学出版社,1956)。他首先简单地介绍了一下逻辑经验主义的历史,以及它在当前的三大趋向。然后着重讨论了科学的哲学运动中三个主要争论:第一个争论是关于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的区别是否必要的问题,作者认为是必要的,因为这是区别形式科学和事实科学的基础;第二个争论是关于经验主义的意义标准问题;第三个争论是关于科学是否需要形而上学前提的问题。讨论是极其烦琐的,但从讨论中也反映出逻辑实证主义的一些重要观点,如经验的证实,否认客观世界的规律性等等。最后作者指出了当前逻辑经验主义的一些特点:更加逻辑的、更加肯定的、更加经验的。  相似文献   

6.
为化解儒学与科学之冲突,唐君毅重建了"道德的形而上学",并从两维度予以阐释:以主体"性能"扩充"良知"本体,将科学理性纳入"新内圣",为科学提供"本体论承诺";以"道德真理"范导"科学真理",进而以"道德文明"主宰"科学文明",将科学知识、科学实践纳入"新外王"。在晚年,他进一步创建"本体境界论"以整合两维度之论域,完成对科学之终极统摄。此种儒家的科学解释学范式亦为思考科学时代之儒学价值提供了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作者(Henryk Skolimowski,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即将出版的《波兰的分析哲学》一书的一章,发表在美国《思想史杂志》1965年4—6月号上。翻译时删节了部分注解。在本文的第一部分中,作者从资产阶级哲学立场出发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波兰哲学的概况,同时提出波兰分析哲学的四个特征。在第二部分中,他追述了四十年代波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分析哲学的斗争,认为这种“冲突”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者受了分析哲学的影响”,最后形成了“分析的语言学的马克思主义”。这种“新型的马克思主义”经过了三个阶段:一、1951—1955年,二、1955—1958年,三、1958年以后。在第三部分中,作者说:“1956年被认为是波兰哲学和整个理智生活伟大转变的一年”;沙夫关于真理论的著作“吸收了许多分析哲学的概念”,他的关于矛盾的学说是“反对恩格斯和列宁的”;柯瓦科夫斯基“反对马克思主义道德哲学的过时的陈腐的概念”;克拉耶夫斯基把马克思主义分为“实证主义派的马克思主义和黑格尔派的马克思主义”,作者认为前者“在数量上和重要性上都正在增长着”。在第四部分中,作者专门评述沙夫的演变及其同存在主义、逻辑实证主义及语义学的关系。他认为沙夫是“一个卓越的实证主义者”和“正统的修正主义者”;沙夫所做的事主要是五个方面(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新领域;恢复语义学;把语言哲学并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等等);他在萨特尔影响下写了《马克思主义和存在主义》,企图“弥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人的哲学这个缺陷”。作者特别评介了沙夫的《语义学导论》及《语言和认识》这两本书。《后记》叙述了战后一直到1956年10月前后波兰分析哲学的状况及年轻一代哲学家的“分析倾向”。他说,“哲学的分析方法已经侵入他们(指波兰哲学家——译者)的心灵”,“所以,即使整个分析运动被完全消灭了,分析哲学将在他们的血管内运行。”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特别重视波兰年轻一代哲学家,高度赞赏他们的修正主义哲学方向,期待他们成为资产阶级哲学的继承者,他说:“如果传统要继续下去,年轻的一代就应该接过去”。可见资产阶级哲学家也正在激烈争夺年轻一代的哲学工作者。这是值得引起我们高度警惕的。从这篇文章中可以看到资产阶级哲学、特别是逻辑实证主义和存在主义对波兰哲学界的影响。同时也可以看到,以沙夫为首的修正主义哲学家如何追随资产阶级哲学,并且按照资产阶级哲学家的“最新”成就修正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8.
《哲学科学》杂志辟专栏讨论真理问题,引起学术界对至关重要的认识论问题的注意。已发表的几篇文章(作者为и.T.卡萨文、C.Б.克雷姆斯基和л.A.米凯希娜)无疑深化了真理的哲学概念。但与大多数著作一样,这些文章仍拘泥于对真理作认识论解释。苏联哲学一向仅就人的生命活动的认识领域分析真理。从一定程度上说,这顺应自亚里士多德以来的经典真理概念;从更高的层次说,则顺应了俄国式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取  相似文献   

9.
理性与理想:中国现代人文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引言理性与理想,真理与价值的分离可以说是西方现代哲学的重要特征,在哲学理论上则表现为:或者是着眼于纯粹理智的、逻辑的、客观的分析(认知),把人生价值问题从哲学的视野中清除出去,这是科学哲学和绝大多数分析哲学之所为;或者是一味地凸显主观的价值,以对抗来自存在方面(自然的和社会的)的种种限制,这是存在主义等非理性主义哲学之所  相似文献   

10.
美国阿肯色大学哲学系教授托马斯·S·弗农在《语言哲学入门》一书中,提出了可接受性真理论(acceptability theory of truth)。弗农提出这一理论的目的,或许可以说是为了澄清由于对真理意义和标准的不加区分的混用,而造成的对真理的误解。尽管弗农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匡正关于真理的说话方式(manner of speaking),但他的可接受性真理论并没有解决他所提出的问题,尤其是对传统真理论的批评更显得缺乏根据。他的可接受性真理论,从总体上说,是“不可接受”的。  相似文献   

11.
格拉尼埃的整体论哲学是一种深入分析当代核心问题的哲学,一种涵盖历史、思辨和存在的具有三重性的哲学:首先,它的建立使虚无主义哲学东山再起;其次,他思考并诠释了异常难解的问题(本体论、人类学、形而上学、伦理学、艺术、真理等);最后,他提出了一种针对我们生活的管理方法和一些管理原则。整体论哲学主张创建自己的有别于科学的哲  相似文献   

12.
美国艺术与科学研究院院士、英国科学院避讯院士、哲学期刊《认识》的编委亨波教授(Carl Gustav Hempel)今年4月16日应邀来我国讲学,先后到北京、上海、杭州、广州等地进行学术交流。4月24日下午,他在复旦大学哲学系作的题为《科学知识的基础和可靠性问题》的讲演中,介绍了当前西方科学哲学界对科学方法的看法。 亨波教授说,历来人们认为科学之所以成功应  相似文献   

13.
一M.邦格是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哲学教授和科学基础与科学哲学部主任。他原籍阿根廷,毕业于拉普拉他大学物理系,并在那里获物理数学博士和担任理论物理学教授。从60年代开始,他转入哲学,在欧洲、南美、北美的许多大学里担任过哲学教授。他知识的渊博,在当代哲学家中是罕见的。他从事过实验物理、数学物理、生物物理和理论物理的科学实验和理论研究,并取得相当的成就。他兴趣广泛,即使对生物学和心理学的最新进展,他都跟踪不舍,他自己就曾说过,在“各种各样的理论生物学杂志中,每年都有几百个生物系统的数学  相似文献   

14.
卡尔·雅斯贝尔斯(KarlJaspers,1883--1969),20世纪德国精神病理学家、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雅斯贝尔斯一生从事过多种专门科学的研究,最初由法学转向医学,继而转向心理学,最后转向哲学。本文回顾作者如何通向哲学之路,描述了作者跟同时代哲学家的关系,勾画了哲学思维活动的基本任务:“哲学必须指明真理,指出我们生活的意义和目标。”  相似文献   

15.
本文作者是苏联科学院院士,《哲学问题》杂志的主编。他于1963年秋随苏联代表团出席在墨西哥举行的第十三届国际哲学会议,本文是他在会议上所作的报告的补充修改稿,发表在《人和时代》(1964)一书中。全文分八节,这里译出的是头三节的全文,共后五节(“人和社会”、“人的精神世界”、“社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个人全面发展的条件”、“自由问题”和“社会主义的人在劳动中日臻完善”)未译。在第一节里,作者概述从古希腊到十九世纪西方著名哲学家对人的本质的看法。共中,他特别强调康德关于人应当是目的而不是手段的思想和关于战争与和平的见解,并且着重叙述了费尔巴哈哲学的人本主义原则。在第二节里,作者评述了现代西方资产阶级哲学家、特别是存在主义者关于人的问题的见解。他首先评述了叔本华、尼采和斯宾格勒的有关观点,其次以很大的篇幅论述存在主义者雅斯贝尔斯、海德格尔、萨特尔、马赛尔等人的见解,并特别吹捧法国存在主义,说什么“‘存在哲学’的法国变种发展到从人道主义立场否定战争,为和平而斗争,高度评价马克思主义哲学,承认马克思主义是发展哲学思维的良好的思想‘气候’。”最后,作者评述了出席哲学会议的某些托马斯主义者、唯灵论者的有关论点。在第三节里,作者阐述了所谓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即所谓“现实的人道主义”的观点。作者曲解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言论,抛弃具体的阶级分析,只字不提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革命,空谈抽象的人,说什么“把物质生产的一切内在可能性解放出来,充分发挥人的积极创造力”,就是人全面发展的现实基础,说什么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学说把注意力集中在人-创造者、人-劳动者上面,而且首先研究把人的积极的、创造性的、建设性的可能性解放出来的途径问题”等等。  相似文献   

16.
在本文中作者把他所谓的新哲学(又称之为科学的哲学)和旧哲学(或传统哲学、思辨哲学)加以比较。他认为新哲学的贡献乃在于对传统哲学所提出的问题作了科学的回答,他所举的得到回答的问题有:几何知识的起源问题,因果关系的有效性问题,物质的本质的问题,支配进化的原理的问题;逻辑的本质的问题,关于预言的知识的问题,外在世界和人的心灵的存在的问题,伦理学的本质的问题。作者用了较多的篇幅阐述他对伦理学的本质的看法。他认为要用类似于解决几何学问题的方法来解决伦理学的问题。他主张区分开伦理学的公理(或前提)和伦理学的蕴涵,认为只有蕴涵是能用逻辑证明的。他认为几何学与伦理学有一个基本的差别:几何公理可能成为真命题,含有经验的真理;而伦理学的公理完全不能成为认识的命题,不能根据任何一种解释而被称为真的,它们是意志的决定。  相似文献   

17.
拉图尔的科学哲学观——在巴黎对拉图尔的专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传统的科学哲学研究经过20世纪的蓬勃发展之后,目前,正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一方面,代表科学哲学研究主流路径的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论证方式,遇到了在原有框架内难以解决的内在矛盾,陷入了无法自救的困境;另一方面,随着一批人文学者运用人类学的方法和社会学的术语,对科学事实、科学实验、科学知识等基本概念的重新阐述,以及对科学知识产生的理性基础和科学家的认知活动的客观性前提的根本质疑,强烈要求更新传统的科学哲学研究模式。在这种背景下,为了全面了解西方科学哲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有选择性地对著名的科学哲学家与科学知识社会学家进行系列专访,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18.
前期西方科学哲学是作为传统哲学的对立面出现的,一概否定“形而上学”,强调科学和科学方法的唯一正确性。标志着现代科学哲学基本形成的逻辑实证主义和逻辑经验主义,则企图构建一个永恒的科学知识模型,以便把“形而上学”从科学中彻底驱逐出去。但不久就发现这类静态模型很难与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本身的性质相一致。卡尔纳普也承认他们的观点是在马赫、罗素和维  相似文献   

19.
西方知识论中的"知识"指的是"科学知识",即"真理"。西方知识论哲学和中西伦理道德学说的运思方式截然不同,它们具有不同的本质属性,属于不同的领域。如果任由西方知识论哲学以逻辑理性解构中西伦理道德学说的基础(诸如西方的宗教信仰或中国的儒家信仰),就会导致社会道德水平大滑坡。而这一点尚未引起中国学界的足够注意。事实上,中国学界在引入西方知识论哲学的过程中,应该立足于中国文化,认真进行"对接"问题的研究,以求在吸收西方知识论哲学精华的同时,规避其对中国社会可能造成的危害。可能的途径之一是创建一种整体意义上的"知识论"。这种"整体知识论"可以将中国伦理学说和西方科学知识论纳入同一体系,有效地规范它们的研究领域和互动关系,并为伦理道德学说保留科学知识论无法干预的空间。  相似文献   

20.
康德哲学是近年来我国西方哲学史界研究比较热门的一个领域。其中涉及到康德哲学的评价,康德哲学在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地位,康德的认识论研究,康德与现代哲学思潮的关系等问题。现将1978年至1987年学术界研究这些问题的情况,概述如下: 一、对康德哲学的评价对这个问题的见解很不一致,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观点。 (1) 康德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家中第一个强调和系统论证统一性以及人的主体性、自由本质的人。他讲现象界实为建立本体界;他限定知识和必然性的范围实为人的主体性和自由本质留地盘;他关于统一性的理论实系说明,一个真正的人或者说人的主体性,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