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班牙画家达利,20世纪西方画坛上的一位奇才。无论是他的人生还是他的艺术都充斥着矛盾:个性放荡不羁,但对艺术创作却坚持执著而严谨的态度;生在现代社会却对腐朽的古典主义技法着迷,而他用古典主义技法所描绘的却是现代艺术所表现的心理的骚动、压抑、苦闷、悲伤、神秘等时代主题。达利,在一定意义上,真正做到了超现实——超越自我、超越理性、超越时间,自始至终遵循着超现实主义的主张,抛弃理性,像仪器一样记录着理性之外的精神状态,创造属于他自己的超现实主义绘画,堪称是超现实主义唯一的真正代表。  相似文献   

2.
地景雕塑是当代艺术家关注自然环境的一种表现形式,它的出现让艺术家们找到了一种与自然对话的方式,然而最重要的还是透过这一件件作品,让大家思考它所带来的现实意义,和得到人们对自我生存环境的一种认知。它让人们得到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那些被工业化和人类其他活动破坏的地方可以被艺术化地再利用,它所造成的社会价值将会是巨大的,它启示着我们一切艺术都来自自然,而艺术也可以回归自然!  相似文献   

3.
王杰泓 《美与时代》2007,(12):24-27
"85新潮"以降,中国艺术界骤患强迫症,艺术开始"有思想"、开始有追求"自我身份认同"的冲动了.尤其是在被命名为"中国观念艺术"的先锋实验领域,种种迹象表明,作为"后社会主义"阶段或精神上刚刚从政治意识形态中解脱出来的艺术形态,其最后仍然不过是一则包含着巨大反讽与悖论信息的暧昧的"寓言".它浓缩了所谓"本土当代艺术"建构的最大真理,同时也承载着这一建构本身所天然蕴藏的最大的谎言.  相似文献   

4.
梅康钧 《天风》2007,(5):20-21
2007年1月,第四届中国基督教艺术作品展假南京美术馆隆重揭幕,在此次展出的100多幅(件)作品中,那些出自女艺术家之手的独特而深蕴着灵性隐喻的剪纸艺术作品,令人观后思绪万千。通常艺术这个字眼只是与“造形”或“视觉性”艺术相连。但艺术的发展,又要求艺术家以自己文化体验赋予艺术真正负载。使艺术在一种特珠的表象性符号传递出人类的情感。  相似文献   

5.
艺术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体现了人们的理想与追求。它通过美的形象和令人愉悦的形式,感染着人们的心灵,陶冶着人们的情操,丰富着人们的情感。艺术美并不是孤立的形象,它必然反映真理,并用真挚的情感来表达,当人们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美并追求它时,就会产生追求真理的动力。而音乐作为艺术的一个特殊门类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产物,是统一广大群众情感的一种工具,一种组织力  相似文献   

6.
论行为哲学     
推论性理论思维(自然科学的和哲学的)、历史描述和审美直觉有一个共同方面,对我们当下的任务来说这个重要的共同方面是:所有上述这些活动表明的都是这样一点,即在该行为-活动的内容-意义与其存在的历史现实、与其实在而唯一的可体验性之间存在着根本性的割裂,这种行为因此而丧失自己的价值、丧失生命形成和自我规定的统一性。唯有作为一个整体的这种行为才是真正实际存在的,参与这一唯一的存在一事件,唯有它才存活着,完全而永恒地存在着——生成着、完善着,它是事件-存在的真正活生生的参与者:它与这种实现着的存在所具有的那种唯一的统一体共生并存,但此种共生并存性并不贯穿于它的内容一意义方面,因为后者试图完全和彻底地在某些意义领域(如科学、艺术、历史)的统一体中得到自我规定,而这些客观领域,除了参与其中的那一行为之外,就其意义来说并不是实际存在着的,正如我们曾指出过的那  相似文献   

7.
郑冬冬 《美与时代》2003,(10):54-56
工艺美术是一种生之有道,同时又以所创之器物为主要表达方式的艺术形式,它作为这样一种艺术形式,既反映着时代的思想,又直接体现社会的生活方式。在工艺美术的不断发展中,道与器一直以相互支持相互演进的方式并存着。  相似文献   

8.
佛教圣地五台山,在其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曾有数以万计的民间艺术家默默无闻地耕耘在这块“佛光灵迹”的厚土上,创造出琳琅满目、灿若群星的大量艺术珍品。其内容的丰富、风格的独特、成就的巨大,不仅在我国艺术发展史上占有相当重要地位,而且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与世界艺术史上的瑰宝。岩山寺壁画作为五台山佛教艺术宝藏中璀灿夺目的一颗明珠,它展现出八百多年前艺术的光辉遗影,使我们感受到古人的伟力、活力、想象  相似文献   

9.
花鼓灯主要播布在道家思想十分活跃的淮河中、上游地区。它的文化传承场既受到道家思想理论的长期影响与滋养,也保留着淮畔民众对道家思想践行者如大禹“疏川导滞”顺应水性治国理事的集体记忆和历史记忆,呈现出鲜明的道质道性特征。同时,作为这一特定文化传承场滋生、发展、成熟的汉民族歌舞艺术,花鼓灯以歌舞语汇的原生特点、望风采柳的抒情方式和自然天成的艺术之美等等充分凸显了本真和谐的道家审美文化特质。花鼓灯所弘扬的道家思想文化对消解当今“人类中心主义”主客体二元对立窘境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黑格尔在思想体系内部扼杀了艺术,丹托通过对概念的瓦解终结了艺术.然而,艺术仍在滚滚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那么,艺术终结论究竟为何意?从哲学意义上来说,艺术终结论是真正发展的眼光,发展的理论.如果不是艺术终结论的提出,也不会引起人们对艺术发展的高度关注和热烈讨论,从而更强地激发艺术的生命力.所以,终结并不意味着死亡,终结意味着发展.  相似文献   

11.
法国画家让·杜布菲(Jean Dubuffet,1901-1985)是19世纪后半叶当代画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主张的原生艺术也成为当代艺术的焦点之一。他通过在早期的原生艺术中学习精神病患艺术、儿童艺术以及巴黎街头的涂鸦,以及学习在《原生艺术笔记》发行后,再次定义的原生艺术概念中精神病患者、囚犯、通灵者、社会边缘化人士、自学者或者被文化排斥在外的人的艺术。正是在这些不受重视的边缘化文化影响下,他逐渐形成了反西方文化的立场,同时也进行多元化和以反叛为目的原生艺术创作。  相似文献   

12.
我的老师,一位老教授、老学者,在离休后,仍然孜孜不倦地继续着自己的研究,以十多年默默无闻的功夫,陆续在中华书局等权威出版社出版了古代某著名诗人的诗文笺注、年谱、评传等系列著作,仅<笺注>就有近百万字,征引宏富,评断恰切,可以说在这个领域是毫无愧色的领先水平.鉴于他的精神和成就,有人提议给他开个学术研讨会,他却笑着说:"你的提议,我只能说四个字:不合时宜."  相似文献   

13.
在物质和精神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思想越来越前卫,越来越与时俱进,越来越重视对美的要求,不论是现代主义艺术还是后现代主义艺术,是保守还是开放,都会被广大人们所接受,装置雕塑由此得到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多的流行元素被加入进来,使得雕塑艺术得到全面飞速的发展。它作为一个立体抽象的艺术,能够直观地表达出人们所要表达的情感,给人以心灵和视觉上的冲击震撼,更加完美地诠释了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美。将装置艺术与雕塑艺术完美结合,使得雕塑不仅仅局限于静态上的表达,更是运用多重效果把实实在在的雕塑从某个角度上展现出它的动态美。  相似文献   

14.
空白是艺术意境的最高表现,是艺术意境的虚空要素所形成的特殊结构和奇妙现象。而传统中国画立足于意,注重于意境的营造,构图简约、含蓄,计白当黑。在马远的《雪图》与《寒江独钓图》里,巧妙地利用画面上的“空白”来表现辽阔深远等意境。这一艺术表现手法对后世也产生了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孙子兵法》这部充溢着智慧神光的“兵学圣典”已被视为“企业最优秀的教科书”,探寻这部圣典中的精髓思想为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借鉴是一项很有价值很有意义的工作。近读新千年元月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的青年学者程美秀同志撰写的《孙子“十胜”思想与现代企业制胜》一书,得知这项工作的确有人在踏实地做,在认真地做,在默默无闻地做。  相似文献   

16.
探索课题研究的前提性问题是从事任何一项真正意义的学术研究不可缺少的准备性工作。内隐自我信息加工方式研究是社会认知心理学领域的一个前沿性课题,它是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对人在无意状态下自动地加工与自我有关信息的过程和方式所进行的整体性研究。这一研究不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而且具有其他研究无法替代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7.
强烈的现代意识使西方现代派美术走向自我表现,它体现了主观表达上的真实,即作品中表现出现代人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感觉、体验,记录着他们的情感变化,它所表现出的情感是欣赏者解读它所代表的时代特征的通道。它以肯定主体的表现是美术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因素的独特方式,肯定了人的自由,渗透着对自然、社会、生活的深刻感受和理解。  相似文献   

18.
曹原 《美与时代》2004,(7):70-71
海报设计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这种视觉传达形式从产生之日起就和时代的发展息息相关,它忠实地记录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进步与繁荣,反映着人们生活情趣和精神文化追求的品位与方向.我们回首那些优秀的海报作品,就会被其精美的艺术手法折服,被华丽的艺术形式所打动,会在海报记载的历史事件与文化生活中流连忘返.  相似文献   

19.
刘杰 《美与时代》2007,(2):74-76
艺术化的语言不同于一般生活中所运用的语言,它是需要艺术地提炼和巧妙地运用的.在从事声乐教学的过程中较好地运用艺术化的语言可以更好地启发学生对声乐艺术的感知能力,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歌唱的技巧.  相似文献   

20.
武艳 《美与时代》2004,(12):67-68
上个世纪的80年代,中国经历了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舞蹈艺术本体需要产生一种新的艺术样式来表达当时社会心理和人物内心的需要。这时,西方现代舞的观念传入中国,它成为产生中国现代舞的一剂催化剂。经历了二十载后,中国现代舞走过荆棘丛生的剑业路程,它正向着具有民族特色的道路前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