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有关科学发现的哲学问题,日益引起国内学者的重视。由于科学发现(包括科学理论的发现)在科学发展和科学认识史上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所以,探讨科学发现问题,对理解科学发展的模式和科学认识发展的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将会推动哲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研究进一步的深入。这是科学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说:“科学在马克思看来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即使它的实际应用甚至还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但是当有了立即会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产生革命影响的  相似文献   

2.
皮亚杰对科学与哲学的关系的看法,以及他的科学认识论和科学之环的思想,在他的整个学说中具有出发点和方法论的性质。研究这些思想,对于我们全面正确地理解、评价和借鉴他的学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对这些思想做点评介,以期引起大家的重视和深入研究。一(一) 科学与哲学的关系皮亚杰认为:“从古希腊时代的数学一直到十八世纪末的实验心理学,所有科学都是从哲学中分离出来的”,“这是一个普遍的历史过程。”(《心理学与认识论》第5章:“科学与哲学的关系”,企鹅出版社1972年英文版。以下引文凡不注明出处者,均出于此)他认为,正是哲学  相似文献   

3.
现今科学哲学中的自然主义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科学哲学中的自然主义倾向愈益突出了。有人认为,现今科学哲学的特征就在于它转向了自然主义。一、现象科学哲学中的自然主义包括自然化(或自然主义化)科学哲学和部分自然化(或自然主义化)认识论。前者试图把科学认识作为一种自然现象用科学的方法加以研究,后者则试图把科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人们正确地处理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亦即指导人们科学地认识世界和革命地改变世界的强有力的理论武器。但是,马克思书义哲学不是某种凌驾于人与世界的关系之上,或超越于现实的社会实践和科学认识之外的绝对精神。恰恰相反,它同人与世界的关系的开放性展开,同社会实践和科学认识的开放性发  相似文献   

5.
保加利亚科学院院士、哲学研究所所长、哲学协会主席C.加诺维斯基在苏联《哲学问题》(1978年)杂志上发表了《马列主义哲学在保加利亚发展的现状和前景》一文,全面地叙述了保加利亚哲学界的情况,并提出了各门学科的具体任务。他说:保加利亚哲学思想的主要成就在于,对认识论问题和科学认识的方法论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探讨了  相似文献   

6.
今年9月,全国第三次科学哲学学术讨论会在北京香山举行。会议围绕科学哲学的任务,科学哲学的对象、内容、方法和历史、现状、趋势等问题广泛地交换了意见,着重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科学哲学研究的对象 比较一致的意见认为,科学哲学的研究对象是科学认识论、科学方法论和科学逻辑。  相似文献   

7.
运用科学哲学、后现代主义哲学、后殖民批判关于科学认识论、方法论问题的观点,讨论了中医药存在的合理性和价值问题,认为中医是对生活世界和主体性的回归,是另一种科学或文化范式,中西医都是各民族原创的具有同等地位的元叙说方式和文本。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切严肃哲学活动的基本展开方式,柏拉图的辩证法不是一种单纯的哲学方法论,而是方法论、存在论和认识论的统一,是理念论形而上学框架中的辩证法。而早期亚里士多德在避免承诺理念论形而上学的前提下,仍然坚守哲学活动或哲学性科学探究中辩证法在方法论上的主导地位。不过,这种意义上的辩证法,在活动领域、起点、程序和目的等方面,都对前者进行了重要革新和发展。并且,这些革新与发展,深深渗透着亚里士多德对哲学性科学和辩证法的关系,乃至对整个人类知识图景的重新思索。  相似文献   

9.
对怀疑问题的认识论探讨李校利近来年,不少学者感到,把怀疑范畴引入认识论,探讨其在科学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一、关于怀疑的哲学内涵及其基本特征什么是哲学意义上的怀疑?没有多大实质性分歧,具体表述上有些出入。陈新...  相似文献   

10.
<易传>通过吸取道家的天道观、承袭儒家的伦理观,利用阴阳家的阴阳学说,建构了兼具自然主义和人文主义色彩的天人合一哲学,完成了该哲学的世俗化历程.本文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角度探讨了该哲学的基本理论,指出,<易传>天人合一哲学的基本精神是道德伦理哲学.它对中国封建法的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费多谢耶夫院士的这部新著,是《科学、世界观和生活》丛书之一。它阐明了可以揭示哲学在世界观中的作用的许多问题。正如本书序言所表明的,作者的出发点是:马列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的一般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基础,是形成先进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积极的生活  相似文献   

12.
论哲学观念的转变——哲学探进断想之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形态的哲学。作为科学的思维方式,它在今天并没有过时。不仅如此,我们只有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才能正确回答当今时代出现的各种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不断发展的理论。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发展,是这一哲学区别于教条式的思辨理论的根本特点,也是它具有强大生命活力的根本所在。而要发展哲学理论,就  相似文献   

13.
最纯粹的编史学模型是一种普遍的而不仅仅是我们的某些哲学史专著或教科书所依据的哲学史观。其主要特征是:(1) 把方法论理论主要当作一种哲学活动,而不是一种科学活动;(2) 倾向于靠留心伟大哲学家的著作来确认科学方法论的历史演变的中心论题,它仅对为数极少的一些科学家的方法论贡献表示赞许;(3) 倾向于想象每当方法论信念发生变化时,这些变化一定是基于形而上学或认识论方面的居先替换,因而,合理地采纳或放弃某一种方法论主张主要基于哲学方面的考虑。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引进认识论,并把唯物辩证法应用于认识的过程和发展,从而创立了科学的认识学说。实践是多种矛盾的统一,因此,我们不仅要唯物地而且必须辩证地理解实践,才能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充分发挥这个强大理论武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胡塞尔被西方一些人捧为“非常伟大的哲学家”,他的现象学对现代西方哲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胡塞尔的思想在几十年中有较大的变化,其文又晦涩难懂,这给人们对它的研究和了解造成了一定困难,深入研究胡塞尔的哲学是很有必要的。一胡塞尔不赞成实证主义对哲学的看法。实证主义者贬低或否认哲学,通常是认为哲学只有认识论或方法论的意义,如马赫认为哲学是科学的认识论,分析哲学认为哲学只是为科学提供一种分析方法。胡塞尔极力想提高哲学的地位,认为否认哲学具有本体论意义、否认哲  相似文献   

16.
阿尔文·普兰丁格是当代美国著名的宗教哲学家。本文力图从分析哲学的方法、有神论认识图景、复合型认知结构和改革宗的认识论四个角度,扼要勾画普兰丁格的宗教认识论的基本特征,从总体上把握其学说观点,并从一个侧面揭示当代基督教哲学认识论思想的潮起潮落。  相似文献   

17.
反映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唯物主义、意识的实践活动性质的思想、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功能是与对反映论的论证和发展联系着的。因此,在阐述认识论的所有著作中以及在该时期出版的辩证法理论著作中,反映论问题都这样或那样地涉及实践。象从前一样,在这个领域,最有前途的是把分析反映的历史一哲学传统与概括具体科学  相似文献   

18.
当前,西方哲学界通用“爱因斯坦——波普尔科学哲学”这个名称,这就反映了卡尔·波普尔在现代科学哲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近几年来,我国哲学界对卡尔·波普尔的哲学也展开了研究,书刊上陆续发表了一些评介文章,内容涉及波普尔的认识论、方法论、“世界3”理论、政治哲学等等,普遍认为他在许多领域中提出了新观点、新理论。现将近期我国哲学界关于波普尔认识论的讨论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从研究经历、元问题研究、问题认识论研究和问题方法论研究四个方面比较毛泽东问题观与波普尔问题观。在元问题研究方面,通过对波普尔的"问题困难说"、"问题张力说"和毛泽东的"问题矛盾说"进行分析、比较,指出问题矛盾说比问题困难说和张力说能更好地理解问题。在问题认识论研究方面,比较了波普尔以科学知识增长"四段模式"为核心的科学问题认识论和毛泽东以广义问题解决过程模型为核心的一般哲学问题认识论,指出了它们的之间的差异和互补性。在问题方法论研究方面,通过比较波普尔的"猜想——反驳方法论"和毛泽东的广义问题解决方法论,分析了波普尔问题方法论的局部深刻性,指出了毛泽东问题方法论的丰富性和全面性。  相似文献   

20.
意向解释的自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科学哲学的发展趋势而言,“科学哲学的各个领域都在寻找一种跨学科的结合”,这意味着,“第一,各个学科的本体界限在有原则地放宽;第二,各个学科的认识论疆域在有限度地扩张;第三,各个学科的方法论形式在有效地相互渗透。”(郭贵春,第4页)特别是随着科学哲学的方法论性从给定的学科性质中解构出来,方法论的大融合与大渗透已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向。在这样的背景下,更多的方法在科学研究中异军突起,在其科学地位重建的过程中,展示出它们独特的、具有启迪性的哲学魅力。心理意向分析方法便是在这一趋势中凸显出的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