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一则故事:一个后生从家里到一座禅院去,在路上他看到了一件有趣的事,他想以此去考考禅院里的老禅者。来到禅院,他与老禅者一边品茗,一边闲扯,冷不防他问了一句:“什么是团团转?” “皆因绳未断。”老禅者随口答道。 后生听到老禅者这样回答,顿时目瞪口呆。 老禅者见状,问道:“什么使你如此惊讶?” “不,老师父,我惊讶的是,你怎么知道的呢?”后生说,“我今天在来的路上,看到一头牛被绳子穿了鼻子,拴在树上,这头牛想离  相似文献   

2.
某天,我去表姐家作客,刚走到门口听到屋子里面孩子的哭声,大人的叫声。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我急急推开门,才四岁的小外甥坐在地上大哭,他的妈妈(我的表姐)一边在训斥他.一边在流泪;而他的爸爸则在旁边叹气。我扶起小外甥,从他母亲那里了解到,小外甥看到电视中的“王子饼干”广告就要买“王子饼干”,看到“小龙人奶糖”广告就要买“小龙人奶糖”,然后又是什么巧克力啦,等等;前几天看到“××牌儿童  相似文献   

3.
路平 《天风》1998,(10)
近月,在《天风》编辑部,我听到从福建基督教两会妇女事工组的一次交流会上,传来一个消息:尤木花姊妹在村民直接选举中,以绝对多数票当选为村长。 我十分高兴听到这个消息,并感到:这不是一条“小新闻。”从一滴水可以看见太阳。这反映了当前农村在经济建设和民主建设方面的发展。在基  相似文献   

4.
正那一年,我十六岁,面临着人生第一次真正的抉择。少年的我,有点儿小聪明,但更多的是叛逆,脑袋里满是兄弟义气,整天戳东捣西,和一帮不学习的小子厮混在一起。自然,初中三年是没有认真读过书的,但凭着那点儿小聪明,成绩在那个乡下中学倒也不是最差的。中考结束后,我的成绩可以上个普通高中,但离重点高中的门槛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填志愿的前一天晚上,爸妈让我交个底,要么就不上高中了,学个汽车修理啥的也可以混口饭吃;要么就好好上学,砸锅卖铁也要上个重点高中,以后  相似文献   

5.
我的一位挚友,体格健壮,精神饱满,精力充沛。我和他交往10多年,从未听到或看到他得过病。那年隆冬,白雪皑皑,寒气袭人,他到我单位宿舍借宿,当时北风正紧,我裹着褥子斜躺在火柜里看书,他进屋后,脱得剩一条裤衩,拿一条浴巾,径直朝露天的水龙头走去。当我明白是怎么回事时,暮色中,  相似文献   

6.
器皿自白     
印金标 《天风》1996,(9):33-33
我是主人所造的器皿。他为何造我?如何造我?这些问题对我来说几乎是一个谜。也许主人以为我暂时不必知道好。我确实也不能知道,或许主人仅要我知道:我是器皿,为主人所造。 于是,我就成为具备了特质、形体和功用的器皿,被摆放在主人方便想到、看到和拿到的地方。主人理所当然地拥有、使用我。他人若未经主人许可,擅自占用,轻则他会因为心虚,用“我”不当,坏其好事;重则恐怕他会落个“窃贼”  相似文献   

7.
器皿自白     
我是主人所造的器皿。他为何造我?如何造我?这些问题对我来说几乎是一个谜。也许主人以为我暂时不必知道好。我确实也不能知道,或许主人仅要我知道:我是器皿,为主人所造。 于是,我就成为具备了特质、形体和功用的器皿,被摆放在主人方便想到、看到和拿到的地方。主人理所当然地拥有、使用我。他人若未经主人许可,擅自占用,轻则他会因为心虚,用“我”不当,坏其好事;重则恐怕他会落个“窃贼”  相似文献   

8.
我的朋友在大学里做心理咨询工作。一天,我跟他聊起心理咨询,他告诉我这样一件事:有一天我坐在心理咨询室里,看到窗外有一个女孩在远远地向这边张望。我觉得好像在哪里见过她,仔细地想想一一不错,是见过她。那是上一个星期五我值班的时候,她打着一把小伞低着头在小雨中徘徊了很  相似文献   

9.
正在江南,无论什么季节,我们都要不厌其烦地出演“和雨不期而遇”这个片段。有时候,一件雨事还未晾干,另一件事就又要被雨淋了。以至于,生活舞台的背景上,永远弥漫着这挥之不去的烟雨。想说的,是那个时期里,一件被雨打扰的往事。初恋吗?应该不是,因为花的心,一直藏在蕊里,自始至终都未曾抛头露面过。彼时的我们,只是非常内敛的,做着一种貌合神离的朋友。那天,我和他相约着,去操场散步。至于谁先提议的,我记不清了。总之,那是我第一次无所事事地和一个男生走在一起,感觉很怪异,也有点儿美妙。两  相似文献   

10.
正几天前,文友阿明和我在微信上聊天。他说:"大学毕业后,自己在上海挣着刚够房租和生活费的工资。这次过年回家,看到和我一起长大的小伙伴们,要么结婚生子,要么有稳定的工作。"我说:"要不你也留在家乡别回去了,让你父母想办法给你托托关系,谋一个相对稳定的工作。"阿明叹了一口气:"他们啊,根本不关心我,再说也没什么关系。"我分明听出阿明言语间对父母的不满,说:"或许他们比你还急,只是无能为力罢了。"  相似文献   

11.
“没扎着”     
正侯宝林先生是当之无愧的相声宗师,他的言谈举止无不透着幽默智慧的光芒。记得曾经看到过发生在大师身上的这样一件事:一次,在全国人大会议期间,代表们看到了相声表演艺术家侯宝林,等到休息时,大家就要求他说个段子,活跃一下气氛。侯宝林说:我的老搭档郭启儒先生不在,我就说个谜语吧。大家齐声赞成,侯宝林便抑扬顿挫地讲了起来。  相似文献   

12.
爱的约定     
我们知道,天主是爱。我们从创世纪第二章可以看到,天主是一位既善良又美好的天主。天主造亚当之后,又给他造了一个做伴的女人,并且把他们安置在无忧无愁美好的乐园里。天主造人的目的就是为了爱人,天主造了人类,愿意让人很好  相似文献   

13.
康先生信箱     
康先生: 我从朋友那里听到了有关心理咨询的事,我也想去看看心理医生,请问进行心理咨询应当注意些什  相似文献   

14.
学会宽恕     
洪天凑 《天风》2002,(7):24-25
曾经看到这样一则故事:某日,吉伯和马沙这两位朋友结伴旅行。途经一山谷,马沙不慎失足,吉伯眼疾手快,伸手拼命拉他,将他救起。马沙遂在一石头上刻下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救马沙一命。二人继续前行,来到一河边,吉伯与马沙因小事争吵,吉伯怒不可遏,打了马沙一耳光,马沙很是委曲,跑到沙滩上写下: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打了马沙一耳光。后来,有人知晓此事,好奇地问马沙为什么要把吉伯救他的事刻在石头上,将吉伯打他的事写在沙上?马沙的回答甚是巧妙:“我永远都会感激吉伯救我,至于他打我的事,我会随着沙滩上的字迹的消失而忘得一干二净。”掩卷沉思,心潮起伏。它留给人的是太多、太  相似文献   

15.
在武汉市的各个媒体上,经常能看到关于无偿献血冠军陶智雄的报导或专访。但很少人知道他是一位有天主教信仰的教友,一个身材憨实且并不什么起眼的小伙子。在一个主日的弥撒后,我邀他一起小座,谈起他献血的事来,他的话语中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气慨,也没有高亢、美丽的词汇,平平淡淡,再平常不过了。回到家,他的话在我脑海里翻来覆去,使我有一种要拿起笔来写点什么的冲动。真正要写,又不知从哪儿下笔,只得冠一  相似文献   

16.
11月9日,北京音乐厅举行了一场“净化之夜”佛教音乐会。赵朴初会长对于这场演出十分重视,特地从医院请假到剧场观看。观众发现赵朴老来了,都很高兴。在演出开始前、幕间休息中,总有人走到他边上祝愿朴老健康长寿。一直到演出结束,还有人来到车门旁表示他们的心意。这种祝愿我常常听到,当他们对朴老表示祝他长寿时,他总是回答:“为了佛教我一定争取多活几年。”这话使我想起了一件事。1947年太虚法师突然给当时只有四抬岁的赵朴老来了~个电话,请赵朴老去看他。见面时太虚大师给了他一本自己写的《人间佛教》的书,并说:“希望你…  相似文献   

17.
张正 《思维与智慧》2014,(12):21-21
昨夜,一场暴风雨不期而至。当时我在室内,没有感觉到风雨有多强烈。今天早上,天气放晴,我出门去公园散步,才发现,夜里的狂风暴雨摧折了不少大树。看到许多处,都是钵口粗的大树,要么被拦腰折断,要么被连根拔起,至于被刮得倚靠在旁边另一棵大树上的,断枝折权的,更是不计其数。  相似文献   

18.
一次,我回老家听到了这样一件事。说是一个青年见火葬场的尸体站起来了。我好奇地打听一下,才知道这个青年是该场的工人,夜里有事途经停尸房外,见里面灯亮了,听到有“立正“、“稍息“的喊声,还听到有打  相似文献   

19.
母亲的眼泪     
施比受 《天风》1995,(12):25-26
母亲,一生坎坷,多遭患难。从我懂事起,不知道有多少次听到她哭泣的声音,看到她掉泪的情形。母亲的泪在我的记忆中特别深刻。 第一次听到母亲的哭声是在37年前。当时,礼拜堂被关闭,我们一家六口被赶出了礼拜堂,一时上无片瓦,下无寸土。后来借住在一位主内弟兄的两间房里。最初的每一夜。  相似文献   

20.
小时候,我非常钟爱国画。碰巧,我家楼上住着一位画家,他闲暇时喜欢和我爸聊天。一天,他看到桌子上一幅我画的国画《凤尾鱼》,惊喜地问我爸是谁画的。我爸回答说:“是我儿子画的。”于是画家当即表示愿收我为徒弟。那天下午放学后,我和小妹回到家,爸爸就对我们讲了画家要收我为徒的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