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哲学笔记》是列宁的一部重要哲学著作。它是列宁研究哲学时各种读书笔记的汇集,其中包括三十二篇读书笔记和五篇读书批注。写作年代从1895年开始到1916年为止,但其主要部分写于1914—1916年。就内容看,《哲学笔记》中除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神圣家族》一书的笔记外,列宁大量阅读了资产阶级哲学,哲学史、自然科学等著作。列宁最注意的是黑格  相似文献   

2.
最近,为纪念列宁的伟大著作《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出版50周年,苏联《哲学问题》、《共产党人》等杂志均出版了专辑或辟了专栏,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莫斯科大学等科学研究机关,还出了纪念文集。在《哲学问题》杂志1959年第5期纪念专辑中,除礼论“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与现代思想斗争”外,还发表了十五篇内容丰富的论文,其中有莫·罗森塔尔的“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伟大贡献”,莫·卡马里的“列宁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符·凯门诺夫的“列宁对马赫主义的批判和现代资产阶级艺术的危机”,阿·叶戈洛夫的“列宁的反映论和美学中的修正主义”以及哈里·威尔斯的“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与反对美国实用主义的斗争”,等等。  相似文献   

3.
在列宁的哲学遣产中,关于我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和理论的著作占着特殊的地位。正是这些著作以巨大的力量表现出了作为伟大的思想家和战斗的无产阶级领袖的列宁的天才,表现出了列宁所特具的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和革命实践的有机统一。革命的辩证法乃是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它贯串着所有这些列宁的著作,并构成这些著作真正的核心。作者在本文中仅仅企图着重考察列宁在关于十月革命的著作中对辩证法的运用和发展的几个问题,并且把注意力集中在其中那些在我国科学文献中很少加以研究的问题上。  相似文献   

4.
今年4月22日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诞生一百一十周年。 列宁留给我们的哲学遗产是丰富的、宝贵的。他写作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哲学笔记》和其他许多有关的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光辉文献。他在俄国的民  相似文献   

5.
(1979年3月26日至4月25日) 马列主义经典作家著作研究 怎样理解马克思说的“亚细亚生产方式”?志纯等世界历史1979年第2期 恩格斯著作中的经济利益问题〔苏联〕兹·兹多罗文科经济学译丛1979年第3期 客观世界的物质性与辩证性—学习《自然辩证法》札记潘龙海延边大学学报1979年第1期 评恩格斯关于《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若干修改林加坤历史研究 19 79年第3期 在小生产占优势的国家怎样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柳植陕西师大学报1979 年第1期 列宁论经济利益〔苏联〕兹‘兹多罗文科经济学译丛1979年第3期 列宁论新社会建设中经济和政治…  相似文献   

6.
在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中,功能论证是联系人、理性、德性和幸福的重要论证。但是亚里士多德在《欧德谟伦理学》和《尼各马可伦理学》中给出了两个在结构和论证方式上大不相同的功能论证。以柏拉图在《理想国》第一卷中提出的功能论证为基础,比较亚里士多德在两部伦理学著作中给出的功能论证,会为我们提供重要的线索来恰当地理解这个核心论证本身和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观点的发展,以及亚里士多德在两部伦理学著作中展现出的自我反思和修正。  相似文献   

7.
索仁·克尔凯郭尔无疑是西方思想史上极重要而又极难理解的一个人物。他的著作在生前不被任何人理解,在他身后也多半是被误解了。这在一定程度上要归咎于他的著作形式:匿名著作。而这种形式又与他的重要思想:间接传达分不开。 克尔凯郭尔把他的著作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美学著作,包括他1843年出版的三部著作:《或此或彼》、《恐惧与颤栗》、《重复》以及《焦虑的概念》(1844),《生活道路诸阶段》(1845),《致死的病》(1849)等;第二类是哲学著作,包括《哲学片断》(1844)和《最后的非科学的附言》(1846);第三类是宗教著作,包括《爱的功课》及大量“启迪性谈话”。第一类著作采取匿名形式;第二类著作仍采取匿名的形式,但克尔凯郭尔以编者的身份出现,第三类著作用的是真名。克尔凯郭尔与他的匿名著作是一种什么关系,他到底想通过匿名著作传达什么,这对研究克尔凯郭尔的思想至关重要。这个问题,西方学者一开始是忽视的,后来注意到了,却很少严肃对待,直到最近,美国学者M.Holmes Hartshorne才给予正确的解释。  相似文献   

8.
列宁把恩格斯的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译者)称为“现代社会主义主要著作”之一。这本书是把对历史问题的深刻的理论研究同工人阶级革命解放斗争的迫切任务结合起来的光辉典范。该书的研究对象,似乎是与实际革命活动相隔很远,但是,全书都贯穿着强烈的坚定的党性和对资本主义制度不可调和的仇恨,对工人阶级最终胜利的坚定不移的信心。与资产阶级学者“死啃书本”完全不同,恩格斯认为研究人类远古史是理解现代资本主义的很多实际现象的钥匙。恩格斯在家庭关系的历史中,在国家和它的机构产生的历史中,找到了国家(少数剥削者压迫大多数被剥削者的工具)必然要灭亡的证明材料。  相似文献   

9.
一百年前在莱比锡初次问世的恩格斯的著作《欧根·杜林先生在科学中实行的变革》,是一部划时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论战性著作。列宁认为这是一部“内容十分丰富、十分有益的书”,“它分析了哲学,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中最重大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  相似文献   

10.
彭加勒在《科学的价值》一书中阐述的基本观点至今大体正确,但长期受到人们的误解和曲解。在苏联、东欧、日本和我国出版的学习经典著作辅导材料和有关自然辩证法论著中,凡提到物理学危机,几乎千篇一律地认为彭加勒的看法是错误的,其依据就是列宁在《唯批》中所引用的彭加勒关于物理学危机论述的片言只语。其实列宁的有关引文没有全面反映彭加勒的基本观点,为了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有必要比较列宁著作中的有关引文和彭加勒的原文,并对该书的某些结论,作出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孙乐强 《哲学研究》2012,(11):16-22
<正>在传统学科视域中,《资本论》往往被理解为经济学著作或唯物史观在经济学领域中的具体运用,在这种理解中,《资本论》的哲学意义和历史地位被有意无意地遮蔽了。而在当代西方学术界中,又出现了另一种相反的趋势:他们认为,《资本论》的方法论和历史观仍然停留在西方近代形而上学的思辨之中,进而将《资本论》判定为一部充满神话预言的虚构小说,结果《资本论》的革命  相似文献   

12.
我们所要评论的这本书——列宁军事政治科学院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教研室编写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论战争和军队》集体著作的第二版——系统地阐述了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组成部分的关于战争和军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学说。本书中十分注意我们时代中出现的新的并且  相似文献   

13.
尹景旺 《哲学动态》2012,(10):68-73
1745年休谟(1711-1776)在哲学著作《人类理解研究》中就已表明,他的注意力转向了历史问题。1752年休谟开始写作《英国史》,1756年出版第1卷,前后共写了六大卷,在时间跨度上该书从公元前凯撒入侵一直写到1688年光荣革命,是休谟所有著作中耗时和篇幅最长的著作。《英国史》的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劳动解放理论的基础既不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逻辑,也不是《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分工理论,而是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脱离了这一点,将无法准确理解劳动与自由的辩证法。然而,在机器大生产的定位上,《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和《资本论》又存在重要差异。在前一著作中,马克思并没有建立科学的劳动二重性理论,而是基于直接劳动来阐述机器大生产的哲学效应,并由此论证了资本主义崩溃和劳动解放的可能性,这整个逻辑还存在重要缺陷。而《资本论》则全面克服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的不足,建立了科学的机器大生产理论。也是在此基础上,马克思诠释了劳动解放的双重内涵,不仅揭示了劳动从资本关系中解放出来的现实基础,而且也诠释了劳动从手段变为目的的可能性,厘清了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的辩证关系,颠覆了贬低劳动或仅仅将劳动理解为手段的西方哲学-经济学传统。  相似文献   

15.
《哲学笔记》是列宁在一九一四——一九一六年深入地研究哲学,尤其深入地研究了黑格尔的著作时所写的读书摘要、札记、批注和短文的汇集。它在认识论、辩证法、逻辑的同一,对立统一规律,认识的辩证过程等很多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列宁留给我们的一份珍贵的哲学遗产。是我们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不能不读的书。但是,由于《哲学笔记》摘录了哲学史上许多哲学家的言论,特别是摘录了许多黑格尔  相似文献   

16.
列宁主义学说对中国的革命和建设曾经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改革以来,对列宁哲学思想的研究有了许多突破性的进展.在此,将近十年研究概况略作评述.首先为人们所关注的是围绕列宁的《哲学笔记》而展开的关于辩证法的研究.在这方面,第一本研究性的著作是黄楠森著的《〈哲学笔记〉与辩证法》(北京出版社,1984年版),该著不仅对《哲学笔记》中关于辩证法的研究做了许多史料性的考证,更引人注目的是他对辩证法体系所做的大胆探索,构架了一个别开生面的六类范畴表(整体范畴、并存范畴、层次范畴、过程范畴、社会范畴、认识范畴),对以往通用的教材进行了突破,从而开创了列宁《哲学笔记》研究新路子、新局面.尽管他提出的体系并未被广泛采纳,但这一研究的重要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相似文献   

17.
列宁指出:虽说马克思没有遗留下‘逻辑’,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1]正因如此,辩证逻辑在《资本论》中的运用为人所熟知,学界对此也有许多研究。相比之下,对马克思其他著作中辩证逻辑思想的研究就少得多了。实际上,从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之始,就运用了辩证逻辑的方法,其  相似文献   

18.
(1979年1月26日至同年2月25日)马列主义经典作家著作研究马克思《资本论》创作史〔苏〕维.维 戈德斯基经济学译丛1979年第2期资产阶级权利初析—学习《资本论》的 体会李绪蔼厦门大学学报1978年 第4期卜·终极真理体系的破产一学习《反杜林论》 的一点体会王端林山东师院学报 1979年第1期列宁斯大林论法制在经济管理中的作 用全志敏教学与研究1979年第1 期列宁论生产社会化和计划性的统一‘〔苏〕 莱·别洛乌索夫经济学译丛l盯9年 第l期列宁和全俄电气化计划闻一世界历史 1979年第1期列宁的再生产表式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 一些问题〔苏〕伏…  相似文献   

19.
对思辨逻辑的认识论加以辨析,是阐发《资本论》中认识论和辩证法思想的重要一维。本文从列宁《哲学笔记》中"不理解黑格尔的逻辑学就不理解马克思的《资本论》"这一观点出发,尝试探讨三个问题:一是通过阐释黑格尔的逻辑学,可以为理解《资本论》中认识论和辩证法思想提供哪些资源;二是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认识论属于何种认识论,作为辩证法的认识论属于何种认识论;三是如何通过《资本论》所展现的超越资本逻辑的辩证法,来认识社会主义的发展实践。  相似文献   

20.
何畏同志在《马克思创立的是历史唯物主义一体化哲学》(载《哲学研究》1983年第6期)一文中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历史唯物主义。为了论证这一见解,何畏同志考察了“辩证唯物主义”这一术语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和列宁、狄慈根、普列汉诺夫的著作中的使用情况。通过考察认为,不但马克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