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郑筱筠 《中国宗教》2022,(12):32-34
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着眼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而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治理制度,是指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在认识宗教属性、处理宗教问题、做好宗教工作中形成和确立的宗教治理制度体系,包括党对宗教工作的领导制度、政府对宗教事务的治理制度、宗教组织自身的管理制度。长期以来,作为党和国家规范宗教关系、进行宗教治理的主要依据,其显著优势主要体现为:党对宗教工作之领导优势,宗教界坚持中国化方向之主动优势,党和政府的积极引导与宗教界的主动适应之互动优势;其发展完善主要聚焦在:强化党的领导制度保障,健全积极作用发挥机制,推进宗教组织内部建设;其现代化转型主要落脚于:宗教与现代化具有兼容性,宗教治理制度与宗教治理效果具有统一性,宗教治理与社会治理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王帅 《中国宗教》2022,(12):14-15
2022年12月1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智库论坛(2022)暨“中国立场与世界视野:深入推进中国特色宗教研究智库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通过线上会议的方式成功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智库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国宗教学会联合承办。来自中央统战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等单位的80余位专家出席了本次论坛。  相似文献   

4.
话语体系的建构问题本质上是一个关乎文化自信的问题,建构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必须特别注意坚持文化自信。从文明论视角来看,一个国家和社会能否坚持文化自信,主要取决于它所代表的文化与文明是否在国际竞争和文明博弈中具有足够的综合实力;在“后西方”时代讲文化自信,就是要打破“西方中心主义”的思维习惯,从根本上肯定各大文明都有其不可替代的文化传统、经验智慧尤其是创新能力。因此文化自信必然表现为敢于进行各种创新行动,包括建构一套既有其文明特色又具有普遍性的话语体系,这既是文化自信的体现,又可反过来增强文化自信。在建构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时坚持文化自信需要特别强调三个方面,一是充分利用中国传统学术的思想资源,二是深刻体认和阐发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三是自觉养成中国学术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5.
《学海》2018,(3):125-131
中国社会工作的话语体系构建,是社会工作本土化、专业化和职业化的重要表征。作为一种舶来品,中国社会工作发展较晚、基础较差,话语权力较弱,在中西学科对话中尚处于边陲地位,这是中国社会工作话语体系构建的外生性约束;社会工作与西方历史传统和本土思想资源的断裂,以及与民众生活的区隔,是中国社会工作话语体系构建的内生性约束。政学两界主导的社会工作话语体系构建,在社会工作行政性和专业性之间呈现出一种持续的结构性张力,而社工实务界的失语和服务对象的遮蔽,又扭曲了社会工作话语体系构建的实践回声。因而,如何基于理论自觉的高度,从主体意识、实践主体和思想根基出发,提高社会工作的话语权力,倾听社工实务界与服务对象的声音,促进社会工作话语体系的生活化传播,成为中国社会工作话语体系构建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6.
构建有效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的到来,高校毕业生数量迅速增加,人才市场竞争日趋加剧,就业指导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作用越发重要。文章通过分析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提出了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的必要性。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校必须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努力探索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7.
《学海》2018,(1):54-62
中国比较政治学话语体系的建构既要按照经典政治学的规范进行知识的积累,也要力求发现被经典政治学尤其是西方政治学所忽视的问题和领域,同时还要对一些重要的、带有西方印记的概念进行创新,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与方法的创新,最终形成对世界政治发展进程尤其是各种发展模式的解释。当前这一建构主要集中于经验层面而非理论层面,处于知识及概念积累阶段,主要集中于对中国发展模式的解释层次上,在企图阐述中国这一个案的典型意义或理论意义方面还缺乏深入而广泛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8.
赵迟 《中国宗教》2020,(5):14-15
宗教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必须处理好的重大问题,宗教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性,宗教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突出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加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9.
《学海》2019,(1)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可有多途,其中之一是构建儒家的人文与社会科学,发展儒家哲学、儒家伦理学、儒家教育学、儒家政治学、儒家经济学、儒家法理学、儒家社会学、儒家民族学、儒家心理学、儒家国际关系学等等。此为儒学当代发展之内在需要,亦为中国人文与社会科学发展之内在需要,而儒学恰有此能力。若能成其功,则对人类探索更为普遍、更具解释力的人文与社会科学体系有重要助益。  相似文献   

10.
中国颜色体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概述了用颜色立体模型表示物体颜色,并做定量表示的颜色体系研究的理论意义及应用价值。介绍了国际上影响较大的颜色体系理论和编制原则的特点。中国颜色体系研究是在对国际上其它颜色体系的理论分析和对颜色样品测试的基础上,确立其理论依据和编制原则,开展了中国人眼对明度、色调、彩度等间距排列的视觉评价实验,建立了中国颜色体系理论模型。同时研制出《中国颜色体系样册》。该项研究于1993年7月通过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召开的成果鉴定会,并得到良好的评价,又于1994年6月通过国家标准审查。该项研究的完成和推广,不仅能为我国国民经济各部门的颜色控制、标定和交流提供科学的颜色定量手段,同时也是对实用色度学的发展和颜色标准化工作做了有益的工作,产生了积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宗教经济是实践宗教信仰的经济基础和宗教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揭示宗教经济的运行规律是宗教经济学的目的和任务.本文通过对宗教经济的本质属性及其规律性的研究,力图构建宗教经济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2.
《中国宗教》2023,(3):58-59
近年来,江苏省南通市民宗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全国、全省宗教工作会议精神,通过加强基层宗教工作组织领导、加大普法宣传力度、提升宗教干部能力、夯实基层基础等举措,不断提升基层宗教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切实打造形成“主体在县、延伸到镇、落实到村、规范到点”的宗教事务管理新格局。  相似文献   

13.
雷宝 《中国宗教》2018,(5):58-59
2018年5月21日,"党的十九大精神与构建中国特色宗教学学科体系、话语体系专栏专题学术研讨会"在四川大学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四川大学等30余位国内高校和相关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大会,共同深入学习探讨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与构建中国特色宗教学学科体系、话语体系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4.
《学海》2019,(1)
改革开放进程的持续推进激发了行政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运行的知识需求,为中国公共管理学科提供了历史发展机遇。本文以中国公共管理学科构建为主线,回顾了中国公共管理学科发展历程,总结了公共管理学科建设中所取得的成就,强调用科学理性思维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学科知识体系。在构建中,要注意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和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新思路对公共管理学科发展提出的新要求,要始终立足于中国公共管理实际,在汲取整个人类历史上公共管理优秀理论和文化基础上,不断探索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之道,从研究指向、核心理论、研究范式、研究方法等方面去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学科知识体系,推动中国公共管理学科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5.
《学海》2019,(6):15-21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治理体系变革经历了前后相继、创新发展的三大阶段:国家总体控制阶段、国家放权改革阶段、特色制度整合阶段。这种变革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而且是政治领导核心以人民利益为中心,把握客观要求、转变治理理念的行动结果。当前,我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国家治理体系变革仍需要坚持"特色制度整合"的原则,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从而调动、规范和统合国家、市场和社会力量,以有效应对社会经济发展及其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构建中国特色科技创新伦理观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科技创新在人类活动和社会生活中的巨大功用日益凸现。正确的科技创新伦理观不仅对于实现科技创新与伦理道德的协调发展必不可少,而且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意义深远。本文探索并阐述了构建中国特色科技创新伦理观的相关问题和对策,期望使之促进我国科技事业健康发展,发挥科技创新伦理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造福人民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张志强 《哲学研究》2021,(5):13-22+127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五周年。这一重要讲话对加快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更高要求、设定了更高目标。我们认为,立足当代实践,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的深厚土壤之上,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亟需创发出凝聚中华文明价值和中华民族力量,回应人类共同命运的中国特色哲学体系。为此,我们需要以"文化自觉"锻造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体系的主体性,以人民至上的道理贯通中华文明史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知行合一的实践本体论,以体用一如、综合融通、古今贯通、守正创新的态度,以中、外、马哲学彼此贯通的视野,构建新时代广泛而统一的中国特色哲学体系。我们相信,新时代中国的哲学一定能够熔铸新时代的精华,为人类文明的未来提出中国的哲学方案。  相似文献   

18.
国民教育体系确立了一个国家教育发展的基本指标,是一个现代国家教育发展水平的综合反映,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前途.和全国一样,当前江苏在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因此,如何正视和超越江苏国民教育体系所面临的困境,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要将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由"比较完善"发展为"更加完善"的奋斗目标,这不仅是江苏教育研究者和社会公众共同关注的话题,也是对江苏建设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提出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9.
黄爱宝 《学海》2012,(3):102-108
剖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政治的基本蕴涵,既是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政治学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也是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诉求。笔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政治的基本蕴涵应是聚焦自然生态政治领域、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以及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中国特色的生态政治。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新社会治理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法手段,我国社会治理取得巨大成就,宗教治理体系同样逐步完善,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