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平经合校》拾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明先生编著的《太平经合校》,对后汉道教典籍《太平经》的校理确已精核完备,堪称不朽之作,为研习道教者所熟知。只是由于《太平经》长期无人整理,文字错倒衍漏较为严重,王先生初加恢复原貌,勘正错误,白璧微瑕,亦方家不免,今拾其遗漏,连缀为文,未敢自信,悖谬所在,候诸斧正。 (1)上善臣子弟子为君父师得仙方诀:“五霸之臣最上功伪文祸,无有一真道,故多夭死,是明效也。”下文:“多教功伪,以虚为实,失其法,浮华投书,治事暴用刑罚”。又下文:“人家且衰,子孙不好为真正道德,反好佞伪浮华,功邪淫法,即成凶乱家矣。”(俱页140)  相似文献   

2.
《太平经》是流传至今的最早的道教经典,问世于东汉顺帝时(126~144年),对早期道教的形成和发展有重大影响。关于这一点,前人著述备矣。本文试图论述《太平经》中的一些思想,为道教教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后世道教的基本信仰正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形成的。 我们知道,道教的教义,上及老庄,中述神仙,下及符籙,其内容十分丰富。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组成部分:(1)对于宇宙的看法,即道教是如何认识宇宙生成的,如何解释物质的本原。(2)对于社会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道”、“气”、“神”三位合体论是《太平经》天道观的思想核心,也是《太平经》藉以统 摄其庞杂内容的根本观点。《大平经》以这种根本观点来指导其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社会实践,提 出了以奉天地、顺五行、协调阴阳、崇尚道德为纲领的杜会治平思想。这种社会治平思想的提出, 是以当时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经济基础为其历史根源的。  相似文献   

4.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不宁,天灾人祸不断,救治太平成为社会普遍愿望。与当时各种救世方案相较,《太平经》从一个独特角度提出了自己的方案正文正辞。本文试图从以下两个方面揭示《太平经》正文正辞以治太平的具体内涵(1)欲治太平,必当随顺天地之格法,而《太平经》即是天地格法的最高代表。故以《太平经》为真文正文而案行之,即可治太平。(2)“身国同治”为《太平经》的一贯思路,在具论“治身”、“治国”的过程中,《太平经》又表现出相当的“文书”崇拜意识。  相似文献   

5.
《太平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成系统的道教典籍,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美学思想,并通过论乐的方式将这些思想展示出来。一方面,在形而上体系中它构筑了相对完整的音乐本体论框架,太平气成了音乐的本源。另一方面,在形而下层面它也建构了以世俗喜乐为旨归的价值论系统。尤为重要的是,《太平经》又借助以类相动的方式,将其乐论思想与文论思想相勾连,形成了以正言正文为主的文学文质观,从而最大限度地彰显了其美学史和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6.
《太平经》继承了道家关于“道”的思想,并对其进行了宗教化改造,形成了神秘的思想体系。《太平经》的“道”是一个多元化结构,由“自然之道”、“阴阳之道”、“神明之道”、“养性之道”和“治国之道”等因素构成,融哲学、伦理、宗教和政治思想为一体。这种充满矛盾的多元结构,体现了其道论正处在道家向道教的过渡阶段,是道家思想向道教理论转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7.
宋晶 《中国道教》2003,(3):24-26
《太平经》是道教最早行世的经典之一,出现于汉顺帝时(公元126-144年)。初由于吉授之宫崇,尔后襄楷、张角曾有此书。《太平经》一书共有一百七十卷,内容庞杂,主要是承继老子之道和传统的天神信仰,吸收阴阳五行说和仙家方术,运用神道设教的方式,宣扬天人合一及善恶报应思想,宣扬帝王统治艺术和封建道德观念,以实现“太平世道”为理想目标。①在《太平经》提倡的道德观念中,以“孝忠诚信”为天下大事。该书反复强调诚信的重要性,反对奸猾欺诈。本文拟从天道至诚不欺,诚信可以感动天地、至诚为善自有善报,诚信是衡量历代治乱的尺度、是维系社会…  相似文献   

8.
李刚 《哲学研究》2012,(2):54-60
<正>正义问题是当下中国社会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义。说到科学发展观,人们会马上想到生态环保、绿色GDP、调整结构保增长,以及可持续发展等等。其实,这些都还不能说是科  相似文献   

9.
一、《太平经》与道教的创立《太平经》是道教的第一部经典,出现于汉顺帝时(公元126—144)。初由于吉授之宫崇,尔后襄楷、张角均曾有此书。因它是道教最早行世的经典,所以我认为它的出现与传播,实际上即标  相似文献   

10.
《太平经》是最早的道教经典之一,包含着丰富的养生思想,是后世道经养生思想之源。养生即是顺应天道、顺应人性而为《太平经》的养生思想是从《周易》继承与发展而来。乾坤两卦为《周易》中最基本之卦,二者是阴阳之象征与根本。《易·象传》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乾为纯阳之卦,具至刚之性,为  相似文献   

11.
何立芳 《宗教学研究》2007,1(4):199-202
"公平"、"大乐"、"无灾"的太平世道是《太平经》描述的理想社会。为实现这一理想社会,《太平经》阐发了"三合相通"、"承负"、"乐生"、"好善"等思想,要求人类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保持天地万物的和谐,人与人之间要诚信友爱,体现了道教有关个人身心、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生的思想。这些思想对今天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也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巫以歌午降神。《周礼·司巫》:“若国大旱,则帅巫而舞雩”。《尚书·伊训》:“恒午于宫,酣歌于室,时谓巫风”。古时的巫师,以歌午作为“娱神”、“悦神”、“降神”的方法,故巫同古代的音乐有密切关系。《诗经·小雅》:“琴瑟击鼓以御田祖,以祈甘雨,以介我稷黍,以谷我士女”。《易经·豫卦》:“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古时各种祈神的祭祀,莫不作乐,故各种宗教仪式也都同音乐有密切关系。道教远源于巫祝,继承了“巫以歌午降神"的传统,同时道教  相似文献   

13.
我们古老文明的祖国,远在战国时期医学便已达到相当高度,出现了体系较完整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数千年来,我国的医学积累了广博丰富的文献资料,就现有书目记载便有五、六千种,至於散录於经、史、子、集、文艺作品以及《道藏》、《佛藏》中的,更是丰富多彩。东汉出现的《太平经》,里面便包含有古代医学方面的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14.
毛丽娅 《中国道教》2006,1(4):19-22
世界是人、社会、自然的复合生态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维持着整个世界的和谐。成书于我国东汉中期的《太平经》,又称《太平清领书》,是道教早期的重要经典。我国传统思想中的“天人合一”的基本命题和这个命题所表现的“体用一源”的思维模式,熔铸了一种独特的宇宙人生理论。汤一介先生称之为“普遍和谐观念”①。这种“普遍和谐观念”在《太平经》中至少包括四个层次,即自然界的和谐、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我身心的和谐,本质上体现为一种整体和谐观念。一、自然界的和谐《太平经》继承并发展了老子《道德经》“道生一,一生…  相似文献   

15.
一《太平经》是一部原始道教的经典。从总体上看,这是一部宗教神学著作。因此,它的哲学思想,从整个体系来说是属于唯心主义的。但是,产生于东汉时期的原始道教,究竟与魏晋以后的正宗道教有所不同,它还带有某种原始的、朴素的性质;它也曾为起义农民所利用,当作他们思想的旗帜。原始道教的这种特点在它的经典《太平经》中多  相似文献   

16.
《太平经》是中国道教的一部经籍,因文本的艰深晦涩,有些语词的训释各注本仍存在一定的分歧,有些词语的意义不为人所熟知,今择取数例略作阐发。  相似文献   

17.
我国早期道教的一部重要经籍——《太平经》(即《太平清领书》),据说出自东汉于吉之手,后来传给琅邪人宫崇。全书原有170卷,以“十天干”为部,每部17卷,但由于年代久远,该书在流传过程中已有缺佚,现存明代《正统道藏》中的《太平经》仅57卷。今人王明先生据《正统道藏》本的《太平经》残部以及唐人闾丘方远的《太平经钞》,编成《太平经合校》,这是目前最为完备的本子。  相似文献   

18.
褚伯玉与《太平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覃江 《宗教学研究》2005,1(1):15-19
本文通过对有关<太平经>在南齐流传的一条资料进行考辨,旨在说明<上清道类事相>和<南岳总胜集>关于南朝隐士褚伯玉曾读过<太平经>的记载是不可信的.因此,一些以此为据来说明<太平经>在南齐时流传情况的论著也就是站不住脚的.但是,从文献的蛛丝马迹中,似乎又让人觉得褚伯玉与<太平经>有很多关联.文章以文献梳理为线索,试图展示其中细微之处,为确定<太平经>的成书年代和了解南朝<太平经>流传情况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9.
《太平经》又名《太平清领书》,是早期道教的重要典籍之一。通常认为,《太平经》的成书时间不晚于汉顺帝时期(125-144)。据《后汉书·襄楷传》记载:“汉顺帝时,琅玡人宫崇诣阙,献其师于吉于曲阳泉水上所得神书,号曰《太平清领书》。”此即《太平经》。  相似文献   

20.
《太平经》的生态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平经》是早期道教的主要经典,其中包含了丰富的生态思想。它提出“大和即出太平之气”,强调自然界的和谐,把《道德经》的“三生万物”诠释为天地人共同长养万物,主张顺从天道自然,并且提出“天父地母”概念,认为天地能够对人类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予以惩罚,抛开这些理念的神学面纱,其与当今的生态学思想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