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讯在台湾、日本、新加坡佛教界鼎力相助下,全国重点开放寺庙江西庐山东林寺莲池复建工程,日前破土动工.莲花是净土宗的象征物.庐山东林寺是净土宗的策源地,开山祖师慧远亲手"凿池种莲",邀集中外僧俗123人,于晋太元十五年(390)结莲社,故净土宗又称"莲宗".东林寺莲中外闻名,每株有130余枚花瓣,花色清白,丰满清香.公元1321年,日本澄圆法师到东林寺求道,特意把莲种带回日本,先后种植在吉祥寺等13座净上宗寺院.历史上谢灵运、江淹、李白、韦应物、自居易、苏东坡、岳飞、朱熹等许多名人留下了吟咏东林寺白莲的大量诗篇,尤以唐代白居易《东林寺白莲》诗有名,  相似文献   

2.
《法音》1991,(10)
7月23日,庐山东林寺佛乐悠扬,梵音同唱,海内外诸山大德、群贤信施,及江西省、市领导、各界来宾千余人,在此举行莲花盛会,共庆莲池修复,古莲盛开。莲花是净土宗的象征,故净土宗又称莲宗。东林寺是莲宗发源地。东晋太元十一年(387),慧远法师在庐山东林寺安徒接众开凿莲池,净植白莲,并与当时高僧名士123人,结白莲社,专修净土,莲宗由此得  相似文献   

3.
《法音》2016,(2)
正慧持(337-412),俗姓贾,雁门楼烦(今山西宁武)人,中国佛教净土宗的初祖、庐山东林寺的创建者慧远大师的胞弟,曾与胞兄一起师从道安法师。太元六年(381),因为北方战乱,慧持随兄慧远南下,打算去广东罗浮山潜修,路过浔阳(今江西九江),爱庐山之清静,于是驻锡龙泉精舍,后在江州刺史桓伊的勷助下建成东林寺并定居于此。慧持还同慧远、慧永等123人共同创建白莲社,被举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香港中华总商会永远名誉会董叶嘉星先生以满腔的爱国之心和护法热忱,去年12月30日在香港向参加香港大屿山宝莲寺天坛大佛开光的东林寺住持果一法师表示,将为净土宗祖庭庐山东林寺敬铸一口万斤铜钟(包括钟楼建设、约需人民币37万)以庄严净土祖庭,并当场捐赠一期工程资金人民币10万元。叶先生是位信佛40余年的虔诚的佛教徒,乃果一法师皈依弟子,前年观摩龙舟赛时,他兴致勃勃参加了能仁寺云安法师升座庆典,为该寺维修大胜宝塔,捐资一万元。叶嘉星为东林寺捐铸万斤铜钟@叶平  相似文献   

5.
在驰名中外的庐山东林寺后的文殊阁内,珍藏着一部卷帙浩瀚的佛教丛书——《中华大藏经》,这是以日本国法然院贯主桥本峰雄、欢名寺住职铃木信光两位法师为首的日本十二大寺院的贯主和主职,于1984年5月8日奉赠给东林寺的。以表示对净土宗祖庭的无限追仰,并对东林寺的复兴充满热情和希望。也是中日宗教文化交流的纪念珍品。  相似文献   

6.
1995年8月28日,第一次访问了中国佛教念伟的发祥地——庐山东林寺和西林寺。经过整修以后的东林寺的伽蓝堂宇,庄严整齐、令人眩目。东林寺由果一法师(1922-1994)全力复兴,现在的住持是传印法师。这次就是应传印法师的邀请而参拜庐山的。十几年前,传印法师曾在佛教大学研修,与现任增上寺法主的藤堂恭俊先生有着师生之缘。佛教大学的师生员工借此胜缘,组团访问了庐山东林寺。庐山东林寺因慧远建立白莲社、倡导念佛而知名。我曾从家本善隆先生的讲课和著作中得知,因而一直向往着有机会参拜东林寺。但在十年前,狮子谷法然院的前住持…  相似文献   

7.
演觉 《法音》2023,(4):18-19
<正>人天眼灭,莲社潜辉;泉音绝响,四众同悲。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中国佛学院名誉院长传印长老,于2023年3月10日安详示寂。今天,我们在庐山东林寺庄严举行传印长老圆寂追思会。我谨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向长老的法眷、弟子和东林寺常住致以诚挚慰问。  相似文献   

8.
简讯     
《法音》1982,(1)
庐山东林寺由中国净土宗初祖东晋时慧远大师开创的庐山东林寺,是一座风景优美、历史悠久、驰名中外的净土宗祖庭,自1979年修缮殿堂、恢复寺庙体制以来,国内外前往朝拜参观的人日益增多。寺内僧众过着正常的佛教生活,庙像庙,僧像僧,党的宗教政策在这里得到了生动的体现。为了培养僧材绍隆佛种,该寺干1981年11月14日至27日为寺内沙弥及在家二众共五十余人举行了传戒仪式,由该寺住持果一法师主持法事,传戒期间。有日本、美国和加拿大朋友前来观礼,日本友人还将传戒的部分仪式拍了电观。法会圆满,四众欢悦。  相似文献   

9.
佛教新闻     
《法音》2002,(2)
庐山东林寺隆重举行阿弥陀佛像奠基仪式本刊讯2001年12月31日(农历十一月十七日),江西庐山东林寺隆重举行四十八米露天阿弥陀佛像奠基典礼,来自海内外的诸山长老、各界嘉宾、护法居士数千人参加了盛典。计划在东林寺后山顶上建造的阿弥陀佛像,是东林寺前任住持果一老和尚在圆寂前一年(1993年)发起的,得到了海内外诸山长老、护法居士的积极响应和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区党政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国家宗教事务局专函批复同意修建江西庐山东林寺露天大佛。在奠基仪式上,中国佛学院副院长、北京市佛教协会会长、东林寺方丈…  相似文献   

10.
五月八日,江西庐山东林寺为重建的净土宗初祖慧远大师墓塔举行了开光典礼。东林寺方丈果一法师拈香说法,四众弟子虔诚诵经,祈愿国泰民安,法轮常转。日本佛教界组成以净正寺住持多贺谷崇峰、欢名寺住持铃木信光为首的庐山慧远法师奉赞会代表团一行八人,前来参加了开光仪式。  相似文献   

11.
<正>2023年3月17日上午,知名爱国宗教人士,中国佛教界杰出领袖,德高望重的当代著名高僧,净土宗巨擘,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中国佛教协会第八届理事会会长、中国佛学院名誉院长传印长老追思会及荼毗法会在江西庐山东林寺净土苑举行。该活动由中国佛教协会主办,江西省佛教协会、九江市佛教协会和庐山东林寺协办。  相似文献   

12.
唐思鹏 《法音》2005,(1):45-45
本刊讯2004年12月28日,江西庐山东林寺佛旗招展,人头攒动,48米高的铜铸阿弥陀佛圣像建造开工庆典暨阿弥陀佛圣诞报恩法会在这里隆重举行。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长老,香港大屿山宝莲禅寺方丈圣一长老,江西省政协主席钟起煌、省民族宗教事务局副局长张国培,九江市委副书记林兴富、副市长卢天锡等各级领导莅会祝贺。庐山东林寺住持传印法师及诸山长老、社会各界知名人士、佛教四众弟子近万人参加了庆典活动。庐山东林寺48米高铜铸阿弥陀佛接引圣像,象征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是已故方丈果一法师生前发愿兴建的,已经国家宗教事务局正式批准建造。据…  相似文献   

13.
净土宗是唐代僧人善导实际开创的中国佛教宗派, 因专修往生阿弥陀佛净土法门得名。此宗奉东晋庐山慧远为初祖,因慧远曾与人结立“白莲社”,发愿往生西方净土,所以,净土宗又名“莲宗”。  相似文献   

14.
性慈 《法音》2002,(2):42-42
2001年12月31日(农历十一月十七日),江西庐山东林寺隆重举行四十八米露天阿弥陀佛像奠基典礼,来自海内外的诸山长老、各界嘉宾、护法居士数千人参加了盛典。  相似文献   

15.
王丽心 《法音》2004,(3):37-37
本刊讯2月15日上午,果一法师往生十周年纪念法会在净土宗祖庭——江西庐山东林寺隆重举行。中国佛学院副院长、东林寺方丈传印法师,江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辉悟法师、妙安法师、印空法师,湖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慈学法师等诸山长老,九江市人大副主任王际民、市政协副主席林耀兴、市  相似文献   

16.
滑红彬 《法音》2023,(2):59-64
<正>自东晋慧远大师创建东林寺之后,庐山就成为闻名遐迩的佛教圣地。至宋代,庐山佛教更是繁盛。陈舜俞《庐山记》中记载:“山北,老子之宇二,佛之宇五十有五。……山南,老子之宇九,佛之宇九十有三。”[1]据此可知,北宋时期,庐山寺院计有148所。庐山佛教之繁盛,可见一斑。其中尤以十大禅刹最为突出。《舆地纪胜·南康军》载:“庐山十大禅刹而山南居其六,曰归宗、开先、万杉、栖贤、罗汉、慧日是也。”([2])在这些名刹之中,  相似文献   

17.
综观南北朝的道教,大体而言,南朝以吸收佛教为主,北朝以排斥佛教为主。自北魏的寇谦之(365—448),南朝的陆修静起,对佛教的态度各有不同,而同在因佛教教义日在发展,当有以改革道教。寇谦之结合崔浩,合儒道以排佛,陆修静创立三洞,已在庐山有以吸收慧远东林寺的仪规。(慧远于公元386定居庐山,陆修静于公元453入庐山)于明帝太始七  相似文献   

18.
慧远(公元334—416年),东晋名僧,俗姓贾,雁门楼烦人。慧远一生的活动可以分为三个时期。334年至354年,四处求学,为日后广行教化奠定了理论基础。354年至382年,追随道安,辅助弘法。383年至416年,离别道安后独立在庐山东林寺建立弘法道场。在这一时期,慧远遁迹庐山,孜孜于道,务在弘法,聚徒讲学,率众行道,创立莲社,观想念佛,组织译经,撰论著述,并与天下名僧及当政者深相结交,为僧团创造了宽松的弘法环境,为天下创建了“道德所居”的模范道场。由此,慧远僧团所居庐山成为南方佛教中心,与鸠摩罗什僧团所居长安,南北呼应,中分天下,使中国佛教呈现…  相似文献   

19.
宏度 《法音》2000,(5):43-43
本刊讯 4月 24日至 27日,应新加坡净宗学会净空法师、新加坡佛教居士林李木源居士的邀请,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刀述仁居士、张琳副秘书长、国际部宏度法师三人对新加坡进行了为期四天的工作访问,受到新加坡净宗学会净空法师、新加坡佛教居士林李木源居士和四众弟子的热烈欢迎。 4月 25日下午,刀述仁副会长一行与净空法师、李木源居士及正在新加坡净宗学会学习的十几位中国学僧进行了座谈。刀述仁副会长介绍了佛教在中国发展的简史、中国佛教现状以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重大成就和现行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并勉励学僧…  相似文献   

20.
《法音》1983,(5)
中国佛学院派出本科学生德宗、定基、圆辉、隆藏四人,前往日本京都佛教大学学习,已于七月二十六日离京赴日。这是日本净土宗继一九八一年接受中国佛学院派出的传印法师和姚长寿居士两名进修人员之后,再次接纳中国佛学院派遣的四名留学生,也是中国佛学院成立以来第一次派出的正式留学生。这批留学生将在佛教大学主修佛学和日语课程,学期四年,留学期间的膳宿等费用均由日本净土宗资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