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论当代西方基督宗教伦理思想研究中的三大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德智 《哲学动态》2001,(11):41-44
基督宗教伦理原本是基督宗教中的一个根本问题。《圣经》中就曾明确地把基督宗教的基本伦理原则 ,即“爱主”与“爱人如己”规定为“一切道理的总纲”[1] 。至现当代 ,随着基督宗教的精神化和世俗化 ,基督宗教伦理在基督宗教中的地位更为突出。新正统派神学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布鲁内尔曾提出过“以基督宗教伦理学代替神学”的口号 ;美国现实主义神学的主要代表人物莱·尼布尔不仅把基督宗教社会伦理规定为其神学的基本内容 ,而且把“爱的律法”规定为其神学的最高原则 ;弗莱切尔的“境遇伦理学”尽管实施“相对主义的策略 ,却依然把“爱”或…  相似文献   

2.
曲跃厚 《哲学动态》2001,(12):30-34
过程神学是一种哲学神学 ,其主题是上帝论。过程神学起源于 2 0世纪 2 0年代中期怀特海在哈佛大学讲授哲学的时期 ,经 30— 50年代哈茨霍恩和芝加哥学派 ,特别是 70年代以后科布和格里芬的发展 ,迄今已成为在西方颇有影响的一个神学流派。但中国的过程神学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一、国内过程神学研究的现状中国的西方宗教神学研究可以从不同角度考察。从教派的角度 ,可以划分为天主教神学、新教神学、东正教神学和犹太教神学 ;从和传统神学的关系的角度 ,可以划分为正统派神学、新正统派神学和自由派神学 ;从其神学特征的角度 ,可以划分为希…  相似文献   

3.
其广义的概念是指关于人的本性(本质)的学说;其狭义的概念是指廿世纪上半叶西欧哲学界中特别盛行于德国的一个流派,该派别发源于唯心的“生的哲学”观念(韦·狄尔泰)和埃德蒙特·胡塞尔等人的现象学,它通过对各种不同的学科(生物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的资料的运用和解释,力图重新创立一种关于人的完整概  相似文献   

4.
在当代西方伦理学中,出现了一股抨击批判现行道德观念的潮流,力主建立一种新的伦理观。这种批评之中,彼得·辛格(PeterSinger)堪称是最为活跃的伦理学家,本文就他提出的生命伦理的新观念做一探讨。彼得·阿尔伯特·大卫·辛格(1946-#),出生于澳大利亚墨尔本,现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人类价值研究中心生命伦理学讲座教授。他的代表性著作:《动物的解放:我们对待动物的新伦理学》(1975年第1版;1990年第2版),使他成为动物权利运动的精神领袖;《实践伦理学》(1979年第1版;1993年第2版)已成为应用伦理学领域最负盛名的教材;《生与死的再思考》于199…  相似文献   

5.
“梵二”会议是当代天主教神学从新 托马斯主义为一统转向多元神学的分水 岭,“梵二”会议前后的天主教神学运动表 现为一种在纷杂多变的社会中为信仰寻根 的向度。天主教神学家爱瑞克·普茨瓦纳 (Erich Przywara)的十字架神学就是这 种神学理论的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6.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哲学的未来”国际研讨会于1989年10月8日—14日在联邦德国举行。这次会议是由“国际费尔巴哈研究者协会”(S.s.h.c.c)主办的。西班牙、意大利、西德、波兰、瑞士、挪威、中国、南朝鲜、苏联、东德、日本、匈牙利、芬兰、美国和捷克等国家的四十八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论文提要四十六篇。担任这次会议组织、领导工作的,有国际知名学者、费尔巴哈研究专家汉斯—马丁·萨斯教授(联邦德国)、汉斯—于尔格·布劳恩教授(瑞士)、弗兰塞斯考·托玛索尼博士(意大利)以及维尔纳·舒芬豪埃尔教授(民主德国)。会议研究、讨论了下述五个方面的课题:(1)自然(费尔巴哈的自然概念与现实环境问题);(2)宗教(“宗教的死与不死”);(3)人道主义  相似文献   

7.
应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的邀请,美国密执安大学政治哲学教授卡尔·柯恩(CARL.COHEN)于4月9日至21日来京进行了为时两周的学术访问。柯恩教授在京期间,就西方伦理学问题进行了三次专题讲学。三讲的内容分别是:1、现代西方伦理学理论、流派的一般介绍。主要介绍了现代西方,特别是美国的一些伦理学理论和流派。侧重分析了伦理学中目的论和义务论的区别和代表人物,分析了规范伦理学和原伦理学划分的理论依据和各自的主要哲学家。2、当前美国医学和科学研究中所存在的伦理学问题。主要谈到了医  相似文献   

8.
苏联伊·谢·康主编的《伦理学辞典》,最近,已由王萌庭、周纪兰、赵可、邱濂译出,王萌庭、李先焜、赵可校订,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本辞典共有四百余条目,既有伦理学一般名词概念的简明解释,又有伦理学家和各种伦理学流派的扼要介绍。它是为了适应广大群众和干部了解  相似文献   

9.
汉斯·昆(Hans Küng)自70年代中期以来,发表了一系列大部头宗教哲学著作,很快为广泛的知识层阅读,由此成为当今最有影响的宗教哲学家,并被许多大学授予荣誉博士。汉斯·昆于1928年出生在瑞士,1948年至1955年在罗马格利高里罗马教皇大学攻读哲学和神学。1954年被授予牧师职,1955年以后,又在巴黎  相似文献   

10.
朱丽晓 《宗教学研究》2006,7(2):203-207
雷茵霍尔德·尼布尔(Reinhold Niebuhr,1892-1971)是二十世纪美国最著名的神学家、思想家,是新正统派神学的代表,是基督教现实主义的奠基人。本文着眼于尼布尔思想中的三个重要概念———人的自由、罪与爱———的分析,并简略地阐述它们之间的关系。自由是人的本质属性,罪因自由而成为可能,确定了罪的不可避免性。同时,人的自由又展现出爱的可能性。在尼布尔思想中,人的自由、罪与爱三者彼此纠缠,处于巨大的张力之中。  相似文献   

11.
伽达默尔与20世纪新教神学的关系可以通过他对布尔特曼的“解神话化”的评论反映出来.这个评论围绕着“自我理解”的问题展开并纳入到伽达默尔的游戏论中来加以深化,它表现出伽达默尔的解释学立场有一种综合布尔特曼的新自由派神学和巴特的新正统派神学的倾向,而这又同他将海德格尔前期和后期思想相结合的学术道路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2.
托马斯·阿奎那(ThomasAquinas)是13世纪著名的哲学家、神学家。其学说在1879年被教皇利奥十三世正式定为天主教的官方神学和哲学,他本人被尊为“天使博士”。对于托马斯这样一位在哲学史和神学史上有如此重要地位的人物,面对他所留下的卷帙浩繁的著作,后世学者倾注了大量心力,研究成果可谓是汗牛充栋。一中国大陆对托马斯·阿奎那研究可以分成三大部分也可称为三个角度:其一是有关著作的翻译;其二是中世纪哲学神学研究中包含的阿奎那研究;其三是单独对阿奎那本人的研究。1 有关著作的翻译中国人最早认识托马斯·阿奎那得益于来华传教士对…  相似文献   

13.
亨利·西季威克(1838—1900)是十九世纪末西方伦理学界颇有影响的功利主义伦理学家。他的直觉功利主义伦理思想对本世纪各个伦理学流派,特别是直觉主义伦理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纵观西方伦理思想史的发展,他的伦理思想处于近现代伦理学的交接点,在一定意义上,也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鉴于我国伦理学界对他的伦理思想缺乏系统研究,我们有必要深入细致地研究他  相似文献   

14.
今年 7月 19日到 2 3日 ,“国际企业、经济学和伦理学学会”( ISBEE)在巴西圣保罗举行了第二届世界大会。由学会与圣保罗大学工商管理学校共同举办的本届大会以“全球化的伦理挑战”为主题 ,来自世界五大洲 4 1个国家的 378位代表出席了大会并就不同专题作了发言和讨论。“国际企业、经济学和伦理学学会”成立于 1989年。它的宗旨是促进国际经济伦理研究和实践的发展。美国圣母大学经济伦理学教授、社科院经济伦理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乔治·恩德勒博士现任该学会副会长和秘书长。世界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傺·森也是学会的…  相似文献   

15.
吴耶乐  马宏志 《天风》2005,(6):16-17
应中国基督教两会的邀请,由瑞士新教教会联盟大会主席韦伯·托马斯·阿尔弗莱德牧师带领的瑞士新教教会联盟代表团一行9人, 于2005年4月28日访问中国基督教两会总部。  相似文献   

16.
应中国基督教两会的邀请,由瑞士新教教会联盟大会丰席韦伯·托马斯·阿尔弗莱德牧师为团长的瑞士新教教会联盟代表团一行9人,于2005年4月28日访问中国基督教两会总部。  相似文献   

17.
儒家内圣之学与应用伦理学[香港]罗秉祥一、儒家伦理学之核心是内圣之学所谓内圣之学,就是“为己”之学(“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荀子·劝学》),也是“修己”之学(《论语·宪问》)。(参刘述先,1987;Tu,1979:17-34...  相似文献   

18.
普遍伦理学的出发点:自由个体还是关系角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①见朱熹集注本《孟子·万章章句上》。 ①《圣经·马太福音》10:35-37。 ②《圣经·马太福音》22:37-40 ①《论语·子路》,朱熹《论语集注》卷七 ②参见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人民出版社,1980年修订本,第一册,第132页 ③有学者认为,“如果从深度伦理学上来看,……孔子的直德亦有其根据。”也就是说,有一种深度伦理学,从这种深度伦理学出发,不管父子干什么罪恶勾当,他们互隐都是合理的。(参见《也谈“子为父隐”与孟子论舜》,载《哲学研究》2002年第10期。)普遍伦理学的出发点:自由个体还是关系角色?@黄裕生$中国社…  相似文献   

19.
姚燕 《哲学动态》2006,(5):53-59
彼得·乌尔利希(PeterUlrich,1948~)现为瑞士圣·加仑大学经济伦理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当代德语国家地区经济伦理学代表人物之一,曾任欧洲经济伦理网络组织执行委员、董事等职。曾多年从事企业咨询顾问工作,有丰富的经济活动实践经验。他的整合性经济伦理学自树一帜,在德语区的经济伦理学和企业伦理学界占有重要地位,在德国深有影响。他著述丰富,主要代表作有《整合性经济伦理学———服务于生活的经济学之基础》、《经济理性的转变———现代工业社会进步的远景》、《失去魔力的市场———经济伦理的定向》,2005年出版《文明化的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新正统派神学做了简单的梳理和介绍,并重点阐述由神学家巴特开创的新正统神学在历史发展中并未保持其原初思想。新正统神学在不同的神学家手里,不同的文化处境、不同时期里形成了神学家各自不同的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