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克运 《天风》2014,(8):55-55
在研究《罗马书》的众多著作中,《会遇〈罗马书〉——一个神学的探索》是美国贝克书房创新系列中的一本,是定位于较高层面的圣经研究类教材,旨在引导读者回到圣经世界,更好地理解圣经,并对当下的人说话,目的是将圣经真理合理地运用在处境中,以指导我们的灵命和生活.  相似文献   

2.
在我没有认真学习圣经之前,圣经摆在我面前就是一本厚厚的书,翻了几页,看不进去,也看不懂。圣经放在那里,封面上慢慢地落了一层灰,我的心灵也渐渐被灰尘罩住。我曾经有过一段刻骨铭心,又不堪回首的生活经历,正如耶稣在传教时所讲的荡子的比喻(路15:11-32)中的荡子一样,我离开了天父,不读圣经,不尽教友的本分,多年在外游荡,挥霍了  相似文献   

3.
坐拥书城     
我喜好读书。退休了,有了时间,更可以美美地读书。有时不看不读,也喜欢踱进书房,转几圈儿,巡视我的书。进了书房会有多种感觉。  相似文献   

4.
迟到的喜爱     
<正>上帝只是宣告: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这样的圣经很美圣经对我来说既是熟悉的,又是陌生的。家里存着的第一部圣经是1996年买来的,已经不记得是在哪里得到的,只有扉页上自己写的日期提醒着我,它随我搬了三次家,陪伴了我二十多年。可我一直没有好好地读它,我对教会的了解也仅仅是过圣诞节时感受一下氛围,看个热闹满足一下好奇心。一本拇指索引版圣经开启  相似文献   

5.
梁抒晓 《天风》2003,(1):39-39
我开始看圣经时并没有想到什么得永生的问题,只觉得看圣经感觉很好,心里很平安……就这样,我坚持天天读经、祷告直至现在,这对于办任何事都极易半途而废的我来说,不能不说是件奇妙的事。 上高中后,由于交结的朋友都较贪玩,我也渐渐染上不爱学习的坏毛病。我变得浮躁,不再是以前那个沉静,爱学习的女孩子了。虽然我每天仍看圣经,但只是形式而已,因为我的心灵得不到丝毫灵粮的喂养。 高考成绩单寄来了,意料之中我落榜了。痛苦之后我冷静下来,回首这三年间所走过的路,这是怎样的三年啊?!想当初,我是以全校第二名的成绩考入这所重点高中的,老师和父母都对我寄予了  相似文献   

6.
应美国圣经公会的邀请,以郭金才主教为团长的中国天主教代表团一行于2012年10月23日至31日对美国进行了友好访问。代表团在美国期间,拜访了美国圣经公会,并与圣经公会就全球对圣经的关注、圣经学术研究、福音在今日人类生活中的传播,让人人都能够阅读圣经等共同关心和关注的事宜进行了座谈和交流。双方一致认为,加强沟通与合作,交流与互访有助于教会在各方面的发展,有利于消除误解,增进彼此的了解。郭主教向圣经公  相似文献   

7.
<正>打从孩子能够坐起来以后,我就每晚给他们读圣经故事。孩童的理解力有限,能被编进儿童圣经的故事也不多。陪孩子们看了大概两年后,儿童圣经里的故事我们都读过了、讲过了。虽然孩子当时还在幼童阶段,喜欢重复听同一个故事,  相似文献   

8.
一次分享福传经验时,一位在堂区主持慕道的热心老教友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他的慕道班里有一个年轻的慕道者经过长时间的慕道学习,已懂了不少教会道理,信仰也一天天地不断成熟。忽然,有一天年轻人向这位教友请教:“我怎样才能看见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呢?” 老教友送给他一本圣经说:“基督在《圣经》里,只要你静下来用心去看。”过了一段时间,这个年轻人又对他说:“您说的很对,基督是在《圣经》里,不过我还想看得更清楚些。”教友便邀请他:“你和我一同去参与弥撒吧!基督就在弥撒中,只要你去很投入地用心灵去看。”弥撒结束…  相似文献   

9.
杜鹏  吴新望 《天风》2018,(1):36-37
2017年12月15日上午10时,中国基督教两会在本会举行《圣经(研修本)》首发式,美国十字架之路出版社、联合圣经公会、英国圣经公会、爱德基金会和《圣经(研修本)》中文审读小组的嘉宾应邀出席首发式。首发式由中国基督教协会副会长单渭祥牧师主持,在赞美诗《赐我圣经歌》中开始,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徐晓鸿牧师祈祷,感谢上帝的带领和祝福,赐给中国教会一本新的圣经注释书。  相似文献   

10.
冯奎备 《天风》1995,(4):14-14
安徽阜阳市口孜基督教会是1983年成立的农村聚会点,现有信徒2000多人。其中有三分之一的信徒没有上过学,他们虽有圣经,多数是放在家中。1992年教会办了一个福音书房。  相似文献   

11.
《天风》2003,(9):24-25
从路加福音第15章看圣经的全面观点 看圣经应该用全面观点、发展观点、精意观点,这是大家公认的。我认为这三个观点中,全面观点是基础,因为没有全面观点,就谈不上发展观点,更谈不上精意观点。所以全面观点是十分重要的。全面观点反对我们读圣经断章取义,反对我们抓住圣经中的一句话无限夸大。全面观点也能保证我们顺利地运用发展观点和精意观点。在路加福音第15章里,主耶稣讲了三个比喻,综观这三个比喻,我们会发现上帝的爱是何等广大,何等丰富,其长阔高  相似文献   

12.
《天风》2016,(7)
正2016.07傅先伟长老出席联合圣经公会全球大会本刊讯(顾梦飞供稿)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傅先伟长老于2016年5月12日至19日,参加在美国费城举行的联合圣经公会2016全球大会,并出席美国圣经公会成立200周年庆典活动。傅长老向全球约150个圣经公会的负责人介绍了中国教会的圣经事工和发展现状,对联合圣经公会与中国基督教两会30多年来的合作予以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3.
一步又一步     
陈缅 《天风》2018,(11):36-37
圣经走进我的生命,我也进入了圣经的世界。阅读圣经,体会过一种心窍被打开的喜悦,也经历过味同嚼蜡的无味:我与圣经有亲密,亦有疏离:有生涩,亦有甘甜。我与圣经的故事。或许可以用“望、闻、问、切”来总结。  相似文献   

14.
翁雅各 《天风》1996,(12):42-43
怎样看《圣经》?以怎样的认识用《圣经》?这关系到基督徒的灵命与侍奉,关系到信徒在《圣经》面前得益还是受损等问题。 17至18世纪,西方受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随着古籍考证学的发展,对《圣经》章句开展核查,纠正前人在抄传《圣经》与翻译《圣经》过程中所造成的错误,恢复《圣经》原貌,对于更好地高举《圣经》权威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5.
我爱圣经     
有人问我:“你为什么爱圣经?”我不一定要讲:“圣经已翻译成多少国家、民族、地区的文字,在全世界范围内,已出版和将出版其若干亿万册 如把圣经一本本连接排列起来,可环绕地球多少周等等,但我仅简简单单地答两点:我之所以爱圣经,因为(1)圣经对我有助,(2)我用圣经助人。  相似文献   

16.
吉学军 《天风》2007,(12):9
我生长在农村,了解到许多作传道的义工平时很少看圣经,读灵修书籍或搜集与时代有关的时代信息、材料。一到星期六晚上或星期天早上才去翻圣经,甚而主日还有上台持《天风》、《讲道集》或《函授教材》宣读的。在平时没有准备,到证道时才“临阵磨枪”,我深感这是打“无准备之仗”,无论如  相似文献   

17.
今天,我想在众教会面前谈一个最平常的问题。我常到各地教会领培灵会,跑了不止上百个教会,凭我的经历来说,有些教会聚会的秩序是比较好的,但不少的教会在聚会秩序方面就很差。 当我从传道书第5章1至2两节圣经所看  相似文献   

18.
《天风》2016,(3)
正12岁那年,我有了自己的第一本圣经——新约全书(附《诗篇》)。还没有递到我手里,妈妈便千叮咛万嘱咐,告诉我一定要好好爱惜,然后又滔滔不绝地讲这本书有多么神奇,里面记载着上帝的话语,只要阅读就能得到好多祝福,甚至还能医病赶鬼之类,而如果不好好读会受到上帝的惩罚,惊讶得我张开的嘴巴半天都合不起来。15岁时,我拥有了自己的第一本新旧约圣经,打开一看,竟然是繁体字竖排版。虽然当时  相似文献   

19.
母子圣经情     
正我的第一本圣经是母亲送给我的。母亲没有读过书,连自己的名字也不会写,但是她能读圣经。她的圣经是一本繁体的《和合本》新约附《诗篇》。母亲爱圣经的心,从她认真的、画在圣经中的红笔记号就可以看出来。一直到八十多岁回归天家,母亲一生记了很多圣经金句,也常用圣经的话语劝勉我们。母亲自幼失去父母,在困苦的日子里,她和相依为命的姐姐认识了主耶稣。父母离开她,耶和华收留了她。风雨沧桑,母亲经历了  相似文献   

20.
这里的《圣经》指希伯来语《圣经》,在内容上相当于《新旧约全书》中的《旧约》。《圣经》不是典型的哲学著作,因为它在形式和内容上主要不是哲学的。从形式上看,《圣经》的表述方式主要是叙事和诗歌性描写,而不是逻辑论证;从内容上看,哲学的或逻辑的思维要求思维的一贯性和不矛盾性,而《圣经》中则矛盾丛生。但是,说《圣经》不是典型的哲学著作,并不减损其意义和价值。作为宗教经典,《圣经》的目的不是教人以哲学,而是教人以信仰和律法,让人知道应该做什么样的人、如何做人。它的对象是普通大众,不论男女老少、聪明愚昧。对于大众来说,至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