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开心一刻     
坐吃山空 吃饭时,儿子不肯坐下,妈妈奇怪地问:“你今天怎么啦,干嘛老站着吃饭?” 儿子:“今天语文老师说“坐吃山空’………” 依次类推 父亲:你负责教好你弟弟。 儿子:如果他不听我的话呢? 父亲:那就证明你无能。 儿子:如果我不听你的话呢? 父亲:那就证明…… 遗传学 母亲:孩子,你是哥哥,怎么天天和妹妹吵架? 孩子:遗传学嘛?  相似文献   

2.
诡辩是种技巧,自然,能玩诡辩的孩子特别聪明。不信,请细细思考以下事例。其一:爸爸对睡懒觉的孩子说:“快点起来,早起好”。儿子问:“为什么早起好?”爸爸回答:“因为小鸟起得早才能捉住小虫。”儿子反驳:“可是,如果小虫不起那么早,不就安全了吗?”爸爸哑然。其二:妈妈对兵兵说:“千万别跟丁丁玩.”兵兵问:“为什么?”妈妈回答:“因为丁丁是个坏孩于。”兵兵问:“那么,我要是听您的话,我就是个好孩子了,是吗?”妈妈点头:“是的。”兵兵又问:“那——是不是大家都应该限好孩子玩?”妈妈点头:“是的。”兵兵;“…  相似文献   

3.
企业的智慧泰国寓言说,老虎看到农民使唤牛耕地,十分奇怪:“牛这样的庞然大物,又有锋利的双角,为什么心甘情愿被人牵着鼻子干活?人到底有什么神通呢?”  于是,趁农夫不在,老虎私下请教牛。牛回答说:“虽然人的个头比我小,但他有智慧,比我聪明,有本事,所以我只得为他工作。”  老虎听罢,非常想知道智慧是什么玩艺儿。老虎找到农夫:“先生,您不用害怕,我不会伤害您的,我只想知道,智慧到底是什么东西。”  农夫听罢,心生一计:“哦,亲爱的,我把智慧忘在家里了。”  “那您回去拿来给我看看,行不?”老虎哀求说。…  相似文献   

4.
《天风》2020,(2)
正晚上儿子突然要散步,久久不肯回家。走得我实在不耐烦了,就强迫他马上回家。回家的路上,看他样子不怎么开心,一直不说话。快到家的时候,他突然说:"我想绕地球走一圈。"我说:"好,妈妈陪你。等我把房子卖了,我们就出发。只是担心我们还没走完,钱就花完了。"他说:"我的意思是只是走,我们不坐车、不坐船,就纯走。"我说:"那晚上睡觉要住旅馆的  相似文献   

5.
吴紫薇 《天风》2002,(6):15-15
在十字架下我们看到这是怎样一位母亲。她在生命中经历了这个不寻常的儿子的诞生与成长,她也是耶稣施行第一个神迹的见证人之一。对于这位母亲来说,最让她难以理解的莫过于耶稣属天的身份以及他在地上属天的事业。从12岁起这个儿子就宣称:“难道你们不知道我当以我父的事为念吗?”在成长过程中,他显然聪明过人,处处表现出非凡的人格魅力,出众的智慧与能力,在他所教导的人群中曾有人高声喊着说:“那乳养你的是有福的!”  相似文献   

6.
别出心裁而见智慧,在生活中屡屡发生,经历其中,无异于一次智慧的洗礼,那耀人的智慧之光让人久久难忘.1.利用思维惯性别出心裁.我们知道,思维是有惯性的,即有了某种想法、思路,要急速改变思维方向,往往难以实现,总要朝前滑动.这种思维惯性,是由某种定势而产生.利用一般人思维皆有的特点便可以别出心裁地表现出自己的智慧.有这样一则故事:某国君跟两个臣子一起闲谈,谈到人的智慧问题时两臣子皆言自己聪明.国君说:“这好办,你俩谁能让我从这屋子里出去,谁就更聪明.”国君问其中一个,他想了一会,摇摇头,认为这不可能.  相似文献   

7.
年轻的母亲,不幸患上癌,生命无多的日子里,她最放心不下的,是她4岁的儿子星星。从儿子生下起,她与儿子就不曾有过别离。她不敢想象儿子失去她后的情景,曾试着问过儿子,要是不见了妈妈,星星会怎么办呢?儿子想也没想地说,星星就哭,妈妈听到星星哭,妈妈就出来了。  相似文献   

8.
儿时的辫子     
十一黄金周,回到母亲身边,就像孩子一样偎在妈妈的怀里撒娇。多大了,都半百的人了,可回到家里就是一个孩子。晚上,陪着妈妈一起看电视,说说这说说那,仿佛有说不完的话。突然,妈妈对我说,找到了我小时候剪下来的辫子,问我要  相似文献   

9.
去年,我在城里买了房子,想让母亲来小住几天,母亲因为家里有忙不完的农活,一直没有成行。前天,母亲忽然来了,我下班回家时,她正坐在门口,我惊异地说:“您来怎么不提前打个招呼,我好去接您,您是怎么找到这里的,费了不少事吧。”母亲站起身,笑吟吟地说:“不费事,鼻子底下长着嘴,我会问路,人家可热情了,大娘长大娘短地称呼我,恨不得把我送列这里来。家里丝瓜结得多,吃不了,给你送点来。”  相似文献   

10.
李爱莲 《天风》2014,(10):48-48
加加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紧接着又追问:“那么,爸爸是个‘好玩’的人吗?”前阵子在整理出国行李时,小女儿加加突然凑过来问:“妈妈,在您去过的地方之中,您觉得哪里最好玩呢?”我想了想,脑海中闪过许多画面,便对女儿说:“其实妈妈觉得,只要跟‘好玩’的人在一起,那么不管到哪里,都是最好玩的地方!”  相似文献   

11.
女佣住在主人家附近,独自带一个四岁的男孩。主人也曾留她住下,却总是被她拒绝。因为她非常自卑。那天主人要请很多上流社会的客人吃饭。主人对女佣说,今天您能不能晚些回家。女佣说,当然可以,不过我儿子见不到我,会害怕的。主人说,那您把他也带过来吧。  相似文献   

12.
有一个老人,临终前把家里的土地和财产“二一添作五”平均分给了两个儿子。老人过世后,小儿子想:“我独自一人日子容易打发,可哥哥拉家带口,日子过得比较艰难,我应该把自己的那一份,再分一半给哥哥才对。”他有这个想法,又怕哥哥不接受,便趁着夜黑风高,把自己分得的苹果和玉米,搬了一半偷偷地送到了哥哥的粮仓里。住在另一边的大儿子心里也想:“老爸不在世了,弟弟孤单一人,日子咋过呢?  相似文献   

13.
有这样一则幽默老师:打猎时为什么要闭上一只眼睛?学生:如果两只眼睛都闭上就什么也看不见了。为什么学生的回答会让人觉得好笑呢?显然,学生的回答大大超出了老师的思维指向。按一般人的思维习惯,学生应作“是为了更利于瞄准目标”之类的回答,但学生却未遵循这一思维习惯,透过这则幽默,仔细分析就不难发现,这里面蕴含着两种思维技巧。第一,学生的回答不是正确的,而是用“如果”这一词从反面进行了假设性的回答,正是这一反面假投产生了幽默的艺术效果。学生的这种反面思考问题的方法,从思维角度来看,实际上是一种思维技巧,我…  相似文献   

14.
有一个老人,临终前把家里的土地和财产“二一添作五”平均分给了两个儿子。老人过世后,小儿子想:“我独自一人日子容易打发,可哥哥拉家带口,日子过得比较艰难,我应该把自己的那一份,再分一半给哥哥才对。”他有这个想法,又怕哥哥不接受,便趁着夜黑风高,把自己分得的苹果和玉米,搬了一半偷偷地送到了哥哥的粮仓里。住在另一边的大儿子心里也想:“老爸不在世了,弟弟孤单一人,日子咋过呢?  相似文献   

15.
正年轻的母亲为了验证她教子有方的成果,把两个苹果喜盈盈地给了年幼的儿子,接下来,她等待儿子把苹果送一个给妈妈,可是儿子接住苹果后,看都没看她一眼,就一个苹果咬了一口,年轻的母亲当然非常伤心,正要发火训斥儿子的自私贪婪。谁知道就在这时,童稚的儿子奶声奶气地说:妈妈,你吃这个苹果,我尝过了,不酸!妈妈的眼泪瞬间就流了下来。有时候,我们之所以愤怒是  相似文献   

16.
一天,母亲用小推车推着她4岁的儿子去公园游玩。当他们来到公园的滑梯前时,儿子舞动着小手对妈妈说: “妈妈,妈妈,我要滑滑梯。” 于是他们便停了下来。儿子欢天喜地地跑到了滑梯前。他爬呀,爬呀,可费了好大劲,却仍然未  相似文献   

17.
隆冬季节,黄叶飘零,落在圣母山脚下,四周静寂,人的心情似乎也清凉了。家乡曾有人来说:“你妈想你了,老落眼泪。”初时我只当玩笑——修道五年了,不该再有思念、留恋了吧! 妈妈!五年前,我和您一起工作,您知道我修道的决心已定,有人说:您的女儿要去修道,您真有福气,您真舍得!也有人说:不要让  相似文献   

18.
停一下好吗     
那一天,带着儿子匆匆赶路,由于匆忙,眼神无暇他顾。忽然,儿子用稚嫩的声音喊我:“妈妈,停一下,好吗?”我站住脚,他伸出小手,指着近旁的街心花园,对我说:“你看,那棵树上,开满了花。”我抬起头,循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在我们触手可及的地方,一树泡桐花正在绚烂绽放,一朵挨着一朵,淡紫的,开得热烈奔放。  相似文献   

19.
那天坐在老乡家的热坑头上,和同修们用录放机一起听净空老和尚讲经说法。门帘一掀进来一位挺魁悟的壮年汉子,笑着向大家问好。乡亲告诉我,这就是他们的村领导老隋。 老隋不老,四十几岁的样子,四方大脸,一派男子汉的气势。说起家常话,却是一付慈悲心肠。老隋十几岁就没了父亲,一家老小塌了天,母亲痛哭不止。小小年纪的他跪在母亲跟前哀求:“妈您别哭,我这当儿子的就是要饭吃也得先给您!”为了让母亲宽心,他说:“妈,您不用发愁,把家里的房产分给哥哥他们吧,我不要,将来娶媳妇房子俺自己能行,这样妈就没心思了啊!”老隋媳…  相似文献   

20.
正台湾文学大师林清玄,是一个幽默风趣、自信谦和的人。林清玄幽默风趣,人们总结为"林氏幽默",其一大特色是善于自嘲。林清玄在四川师范大学作演讲的时候,一开场就拿自己开涮:"我儿子小时候写作文,题目叫‘我的理想’。儿子在其中写道,我想做科学家,想做医生,想做教师,想做水手,想做企业家,想做的职业太多,所以一时还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