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教师职业态度量表建立的理论依据教师职业态度量表是根据态度测量的鼻祖,美国芝加哥大学瑟斯顿(L.L.Thurstone)教授关于态度测量的等差法而建立的。态度测量等差法的理论依据是心理物理学。在心理物理学试验中,常用等差法来测量人对物的轻重、色的深浅、音的高低等方面的知觉判断力。  相似文献   

2.
L·A·Blum(美)《友谊、利他主义和道撼》(Friendship,Altrulsm and Mora一ity),1980M.Fisk(美)《伦理学和社会:马克思主义对价值的解释》(Ethics and soeaety:A Marxist Interpretation of Value),1980A·H·Goldm几n(美)《职业伦理学的道德基础》(T加Mora一Fo朋dations of Pr  相似文献   

3.
城山是道教名山,鹤鸣山是道教发源地,都在成都市17个县(区)的区域内。但此二山,各在一地,一在灌县,一在大邑县,自古以来,都无异议,可是1981年出版的《宗教词典》却说“鹤鸣山是青城山的后山”,而将鹤鸣山这一词目抹掉。1981年出版的《辞海·地理分册·中国地理》、1983年出版的《辞海·宗教分册》在词句上虽没有明白表示接受“鹤鸣山是青城山后山” 的说法,但同样地也将鹤鸣山这一词目抹掉(按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哲学忍想研究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陈先达张康之·2 ·27)对认识如何可能的回答一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 纲》第二条新解(李淑梅.6,13)纪念列宁诞辰120周年理论讨论会在京举行(本 刊记者.6·4)辩证法的自在性与自为性一一关于列宁《哲学笔 记》的一个重要思想(孙正幸.6“9)《列宁传》简介(马林木·6·17)“列宁与社会主义,讨论会在京召开(王宝平 李毓英.7 .3)对《反杜林论》中一句译文的献疑(心页.8 .4)毛泽东哲学思想与当代社会主义实践一一第五届全 国毛泽东哲学思想讨论会侧记(本刊记者· 12一1) 哲学总论在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5.
<正>《菲格亥·艾克伯尔》是艾布·哈尼法(700—767)论述伊斯兰教义学的大纲,在伊斯兰世界流传了上千年的教义学文献。全书也是一部对伊斯兰教义学上的一系列问题,作出了符合伊斯兰教信仰原则的回答,也是他本人创制教法的思想和实践的指导。一、《菲格亥·艾克伯尔》的主要内容艾布·哈尼法所处的时代是公元7-8世纪,后来哈乃斐派的学者满俩·阿里·嘎里(?--1001)专门撰写了一本注释,全面系统地评注和介绍了《菲格亥·艾克伯尔》的思想内容。我国伊斯兰教经堂  相似文献   

6.
坚巴蒂斯塔·维柯(Giambattista Vico,1668—1744)是18世纪意大利的历史哲学家。维柯在西方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是在他死后逐步得到确认的。 在意大利,尽管维柯一直被视为这个国家最伟大、最富有独创精神的哲学家,但直到20世纪其思想才得到了较深入系统的研究。В·克罗齐和F·尼科里尼(Nicolin)编辑了8卷本《维柯全集》(Bari,1914—1941)克罗齐还写了《维柯的哲学》(Bari,1911)一书,迄今为止它仍是研究维柯的权威著作之一。克罗齐对维柯的许多看法是其把自己的思想强加  相似文献   

7.
《典论·论文》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较早的一篇专论,强调文学具有崇高的地位,重视作家文气对于文学本体和风格形成的作用,并把文体分为四声八类。在《典论·论文》中,曹丕站在文学的角度,以一种高瞻远瞩的态度品评文学,对文学依附于经史等外在功用说进行了有力的反驳,引领文学开始走向纯粹之路。  相似文献   

8.
要重新理解和翻译像《道德经》这种已经常常传用并被译成了许多种语言的著作,乃是一种需要一定证据的难以办到之事情,因此我们就把L'·D·贝尔纳教授那句朴实无华而富有意义的话放在本书的开头当作解释:“在有所发现中的最大困难,不是在于进行那些必要的观察,而是在于观察理解中要摆脱传统的观念”(《历史中的科学》,柏林1967年版,第38页)。《道德经》对于每个认真研究它的人来说就是一种发现。作者采用的那些概念  相似文献   

9.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获得了较大发展,人类战胜自然的能力加强了,人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日益显露出来,并逐步得到确认,表现在宗教发展史上便是怀疑天命鬼神和重民轻神思潮的兴起。叔兴反对“陨石于宋”是天降征兆(《左传·僖公十六年》)、子产反对禳慧星除灾(《左传·昭公十八年》)和反对榮祭龙免水灾(《左传·昭公十九年》)、弥牟反对取征于鬼神(左传·定公元年》)以及季梁的“夫民,神之主也”(《左传·桓公六年》)、太史嚣的“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左传·庄公三十二年》)  相似文献   

10.
R·G·克林伍德(Robin George Collinwood,1989—1943年),英国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和新黑格尔主义哲学家。其晚年尤为侧重于探讨历史哲学,由于他在历史哲学方面的成就和贡献,他被认为是英语国家中最重要的历史哲学家。甚至有的学者认为“近几十年来分析的历史哲学的发展和成就,部分地要归于克林伍德”。他的著作可以分为三组:第一组为其少年时代的作品,《宗教与哲学》(1916),《知识的图式》(1924)。第二组包括《哲学方法论》(1933),《自然的观念》(1934),及《历史的观念》(1936)的大部分。最后一组包括他的《自传》(1939),《形而上学说》(1940),及《新利维坦》(1942)。《艺术原理》(1936)则部分地与第二组接近,部分地和第三组接近。②其中,他的学生和友人T·M·诺克斯整理的在其死后出版的《历史的观念》一书集中体现了他的历史哲学的思想。下面我们对克林伍德的历史哲学的主要观点作一简介,并综述一下对其历史哲学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文题按栏目分类编排,作者后面括号中的阿拉伯数字为文章发表的期数、页码。 经书典翰《古兰经》翻译概述 ”·“·”·“·”一努尔曼·马贤(1.2)马复初《道行究竟》一书的哲学思想 ..........·.....·····……马枚云(1 .13)马复初的《祝天大赞》 ·.·..·.··············……纳国昌(合刊.2) 教义教史“臣卜尔兹”与“虎土白”…‘·····”·“·“·”·”一穆白(1.10)做个真实的穆斯林……杨连恺(合刊.25)江苏省伊斯兰教文史工作座谈会在苏州举行”一”·“·····一上海市伊协(1.41)徐州伊协编写《徐州回族、…  相似文献   

12.
要重新理解和翻译像《道德经》这种已经常常传用并被译成了许多种语言的著作,乃是一种需要一定证据的难以办到之事情,因此我们就把L′·D·贝尔纳教授那句朴实无华而富有意义的话放在本书的开头当作解释:“在有所发现中的最大困难,不是在于进行那些必要的观察,而是在于观察理解中要摆脱传统的观念”(《历史中的科学》,柏林1967年版,第38页)。  相似文献   

13.
这个专号(1962年第29期)中选登了社会主义阵营各国的控制论专家的十篇文章,题目如下: (1)A.别尔格:《机械·自动控制·控制论》。本文是苏联社会科学研究院与莫斯科自动化和遥控力学研究所联合召开的一次会议上的讲稿,曾收集在苏联的《控制论哲学问题》一书中,原来俄文题目是《控制问题和控制论》,这篇文章对控制论作了全面阐述。作者是苏联科学院控制论问题学宋咨询委员会主席。  相似文献   

14.
殷、周之始祖契、稷的出生故事见于《诗经》中《大雅·生民》《鲁颂·閟宫》《商颂·玄鸟》《商颂·长发》四篇,本文通过对考察郑玄、王肃对诗义的不同见解,来澄清郑、王对天子始祖之所自出的不同认识。在圣人出生的问题上,"三家诗"主张殷周始祖皆无父感天而生,而《毛诗》云稷契为帝喾之子。郑玄与王肃又在此基础上各有发明。郑玄虽然注《诗》宗毛,但在此问题上却取"三家诗"之说,但他又进一步认为,虽然殷周始祖实质上是感大微五帝之精(即五天帝)而生,但这并不妨碍圣人有父;王肃在此问题上宗《毛诗》,以为圣人皆有父,且皆为黄帝子孙,以五行为次相继王天下。  相似文献   

15.
评介金世润的保罗基督论·······································……柳东仙(指导老师:王尤、刘美纯)一个颠覆的故事—对《马可福音》7:24一30的再思···……应小霞(指导老师:王芜、刘美纯)提摩太前书二章九至十五节关于妇女的论述············.·.……潘海洁(指导老师:王尤、刘美纯)“第二以赛亚书”中创造和救赎的观念及其相互关系······……张岭峰(指导老师:黎新农)从《但以理书》看以色列多种神学传统的合流···············……靳新元(指导老师:黎新农)“…  相似文献   

16.
一净土三经(《无量寿经》二卷,康僧铠译;《观无量寿经》一卷,畺良耶舍译;《阿弥陀经》一卷,鸠摩罗什译)是日本净土宗开祖法然上人所定该宗的根本经典,也是日本现在净土教各宗派尊奉的正依经典。中国佛教大德对《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和《阿弥陀经》虽然历代都有分别疏释弘扬,但把这三经并称为“净土三经”,可能是在明末清初。近代中国净土教广为流传的却是《净土四经》或《净土五经》。《净土四经》是指三经之外再加上《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净土五经》则是四经之外再增加《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相似文献   

17.
保加利亚科学院荣誉院长托·巴甫洛夫在今年第1期《九月》杂志(文学月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可以争论的和不可以争论的》文章,批判一些保加利亚哲学家和艺术家,说他们是“革新派”,他们在一些问题上的观点已经背离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观点。一、批判阿·波利卡罗夫等对当代各部门科学的新成就给予了过高的估价,从而轻视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和物质的哲学定义;一些年青哲学家走得更远,从而导致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修正。如日·热列夫等人说,“客观实在是物质的非本质的特性,物质只是作为人的意识的客体才获得这种特性”;“不应教条地理解列宁关于物质是客观实在的定义,因为这不是对所有时代都有效的教科书定义”等。巴甫洛夫认为这是关于物质的哲学概念的“修正主义观点”,是“修正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的整个哲学思想基础的基础,是修正列宁的反映论”。二、批判多·斯巴索夫、阿·加夫里洛夫等人为了“革新”和“创造”,同新实在论者、雷姆克分子一样,把托·巴甫洛夫等人宣布为“模写实在论”代表。他们把认识说成是“物质的人对物质的世界的关系”,是“主体对客体的关系”,否认观念是客观实在事物的主观映象,因而实际上他们也同雷姆克分子一样把概念同事物本身混在一起。三、批判边·丹切夫等人是美学革新家”。丹切夫等人认为艺术的思想性是“艺术家(对事物)的主观态度的表现”。这“实际上就从艺术形象中抽掉了一切有认识意义的内容,因而也就抽掉了任何思想性。”托·巴甫洛夫文章发表后,被他批判的哲学家之一多·斯巴索夫在《人民文化》报上发表文章反击,接着该报又接连发表了托·巴甫洛夫、基·瓦西列夫、包·参科夫等人的三篇争论文章,《哲学思想》今年第3期又发表了米·扬科夫的争论文章。这些文章争论的中心问题是:事物的最普遍的结构及共规律性应否作为哲学的研究对象。一部分人(多·斯巴索夫、基·瓦西列夫)认为应作为哲学的对象;而另一部分人(托·巴甫洛夫、包·参科夫、米·扬科夫)则认为应作部门科学的对象。因限于篇幅,本刊特将托·巴甫洛夫的文章详细摘译介绍,还将持相反意见的多·斯巴索夫和基·瓦西列夫的两篇短文全部译出,以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一、《教典诠释》与艾什尔里教义《教典诠释》是艾什尔里(全名艾卜·哈桑·艾什尔里)教义思想的代表作,是流行最广的伊斯兰教义学(认主学)著作。《教典诠释》(??????????????),亦译《教义学大纲》,原著音译为《阿嘎伊德·奈赛斐》。作者是奈智门丁·艾卜·哈福赛·奈赛斐(1067—1142),全名欧麦尔·本·穆罕默德·本·艾哈迈德·本·易司玛仪·鲁格曼·哈乃斐·奈赛斐,号称欧麦尔·奈赛斐、奈智门丁、艾卜·哈福赛。欧麦尔·奈赛斐勤  相似文献   

19.
唐·库比特的《空与光明》(2001)是他最新三部曲的第三本书,最近已经由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此前两本分别是《哲学自己的宗教》(2000年)和《改革基督教》(2001年)。这三部曲,按照唐·库比特自己的说法,是致力于建立一种不同于以往的、以柏拉图哲学体系为理论起点的“反实在”类型的宗教观。唐·库比特是近年来西方最著名的宗教哲学家和基督教神学家之一,也是欧美宗教哲学界代表反实在宗教哲学的领袖人物。他一生致力于建立一种新的宗教哲学和伦理学。在《空与光明》出版之前,他已经做了大量的思考,在这两方面最有成效的代表性著作分别是《告…  相似文献   

20.
亚当·斯密与"亚当·斯密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聂文军 《哲学动态》2007,17(6):17-23
一“亚当·斯密问题”的产生与斯密的自相矛盾1.“亚当·斯密问题”的产生“亚当·斯密问题”即关于亚当·斯密的人性自利与利他以及经济学与伦理学之间的关系问题。这一问题源于19世纪中叶的德国历史学派,他们认为斯密最初在《道德情操论》中主张同情或利他是人的本性,而在后来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中却改变了对人性的看法,转而把行为动机归结为利己或自私,由此造成了《国富论》与《道德情操论》之间(经济学与伦理学)的对立。从学术思想产生的宏观历史背景来看,这一问题的产生源于资本主义落后的德国与先进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