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的教材之一,由詹石窗教授、盖建民教授主编的《中国宗教通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计49万字,以下简称《通论》),循序渐进、条分缕析地介绍中国宗教的主要流派、要素、特点、存在基础和基本功能,对于刚刚从事中国宗教学习的人文社科专业本科生、硕士生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通识教材。以下就该书的结构安排、主要内容和思想特色作一扼要的介绍,让广大读者能够有一个直接、鲜明的印象。一、结构与内容:详略得当,简洁明了《通论》一书由上、中、下三编构成,外加引言、后记,每编凡六章,共计十八章…  相似文献   

2.
我的挚友吕大吉教授自著《宗教学通论新编》(以下简称《新编》)最近出版,这是宗教学研究上的一件大事。我来为这部书写书评,本来是难以胜任的。因为我的学术工作偏重于中国思想史和中国宗教史,虽然对于宗教理论也做过若干思考,但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无法对这部他半生心血凝结成的理论巨著做出并非空泛而能言之有物的精当评论。不过我还是愿意写这篇评论,原因不仅在于我与他是知己朋友,了解他的研究工作,还在于我曾经参与过《新编》的前身《宗教学通论》(以下简称《通论》)的写作,对于从《通论》到《新编》的过程也有所了解,觉得有些话需要向…  相似文献   

3.
汉传因明研习在十九世纪末于中国复苏,“五四”以后逐步形成唐代之后的又一个高潮。太虚的《因明概论》是“五四”以后出版的第一本因明著作,只是写得简略。吕澂的《因明纲要》出版于1926年9月,这本书对我国因明研究发生深刻影响。熊十力的《因明大疏删注》(以下简称《删注》)写作于《因明纲要》之后,出版略早于吕著。书中常有对《因明纲要》的评述。《删  相似文献   

4.
钱广荣教授的《中国道德建设通论》一书(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出版,以下简称《通论》),是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道德国情研究”的最终研究成果《中国道德国情论调》的姐妹篇而撰写的。广荣教授一直着力于对中国的道德国情和道德建设问题的研究,先后发表了近30篇专题论  相似文献   

5.
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回族民俗学概论》(以下简称《概论》),在荣获了第二届北方十五省区民间文学专著一等奖、第十届北方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图书奖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五届文学艺十作品一等奖之后,其第二版再次获得第六届中国图书奖这一国家级大奖,这不仅是回族民俗学领域的一件喜事,也是中国民俗学领域的一件喜事。 《概论》的作者王正伟,是一位从事民俗学研究的著名回族学者,他是“含着对回回民族天然的亲切感情和治学者应有的严谨态度完成这个课题的”(林松《序》),因此《概论》不只是开创了回族学者研究本民族民俗的一部先河…  相似文献   

6.
由于某种机缘,当延边大学潘龙海等同志编著的《中华民族爱国主义通论》(以下简称《通论》)一书尚在校样时,我们就有幸先读到了它。先睹为快,这总是令人庆幸的;然而,当我们掩卷沉思,特别是当我们想诚恳地把这本书推  相似文献   

7.
朱汉民先生的《宋明理学通论》 (以下简称《通论》)一书 ,鉴于中国思想史具有综合性特点 ,作者主张从文化或文化学的视界、框架去理解、解释思想史。在把文化分为经验性层面、理性知识层面、信仰层面之后 ,作者指出 ,与此相应 ,“道”、“学”、“术”这三个概念几乎可以涵盖中国思想史的所有内容 :“道”是表现为形上信仰方面的思想 ,“学”是表现为知识体系方面的思想 ,“术”则是表现为操作技能 (经验性 )方面的思想。 (该书第 1 0页 )由此展开的研究给人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本书从结构上共分四篇 :依次为总论、北宋理学、南宋元代的理…  相似文献   

8.
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两个文明”抵制各种精神污染的客观需要,也是当代青年迫切的要求和十分关心的问题。因此,广大青年和宣传教育工作者都很希望在这方面有一本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书供他们阅读和参考。由齐振海、甘葆露、李春秋三同志合写的《共产主义人生观教育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人生观教育》)的出版,正是适合这一需要的好书。 说《人生观教育》是一本好书,首先是因为它旗帜鲜明地对人生观问题上的种种精神污染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近年来,在关于人生观问题的讨论中,有人提出了一系列错误论点。如:“人的本质是自私的”、“合理利己主义”、“主观为自我,客观为别人”、“大公无私是不现实的”等等,在青年中间造成了极坏的影响。不批判和清除这些错误的  相似文献   

9.
陈颐 《学海》2003,3(3):208-208
科学出版社 2 0 0 2年 12月 ,2 2 9页  为了借鉴国外的经验和教训 ,促进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 ,自上世纪 90年代以来 ,我国已有相当数量的介绍、研究国外 ,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著作和论文问世 ,其中不乏对外国学者的译注。在这数目繁多的同领域论著中 ,姜守明、耿亮合著的《西方社会保障制度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是颇有特色的一本。特色首先在于它的篇幅。以往同类论著中 ,有的过于概括简明 ,难窥全貌 ;有的又鸿篇巨制 ,巨细无遗 ,难得要领。当然这和作者研介宗旨有关 ,本无可厚非。而《概论》仅 3 0万字 ,由总论 ,而…  相似文献   

10.
写一本具有特色的好教材,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教材要有“特色”,就得跟上实践的需要和学术的进展;教材要“好”,就得好在符合教学的实际要求。马佩主编的《普通逻辑教程》(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教程》),虽然是一本适用于师范专科学校的教材,却正是一卓有特色的教材,因此值得向人们广泛推荐。做为一般的课堂教材,不适宜提出过多的学术探讨的问题,但是有重点地跟上或反映学  相似文献   

11.
多玛斯在教会神学上的地位一向是很高的。特别是1879年良十三世颁布《永生之父》通论,为他大吹特吹了一番之后,他就成了教会神哲学的最高权威。良十三世在该通论里将多玛斯置于一切“教父和圣师”之上,在多玛斯的许多著作中又将他的《神学大全》摆在第一位,要大家像对待圣经和教皇通论那样地去对待它,要大家在反对当代社会的各种“危险思想”时,到《神学大全》中寻求教益。这一事实说明,《神学大  相似文献   

12.
宗教是人类历史上一种古老而又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也是至今依然存在,在社会和人生的各个方面发挥着重大影响的客观现实。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宗教进行综合性的比较研究,建设马克思主义的宗教学体系,这是理论、教育战线和实际工作向宗教研究者提出的任务。由吕大吉同志主编、十位中青年学者集体写成的《宗教学通论》(以下简称《通论》),在长达七年的艰辛历程之后于1989年终于问世,在我国具有开创性和填补空白的意义。《通论》  相似文献   

13.
(9) 10 33页:“武康令,吴分乌程、余杭立永安县,晋武帝太康元年更名。”按:《宋书·自序》:“晋武帝平吴后,太康二年,改永安为武康县。”与此所云“太康元年更名”相差一年。(10 ) 10 34页:“繁昌令,汉旧名,本属颍川。”按:检《汉书·地理志》(以下简称《汉志》)、《续汉书·郡  相似文献   

14.
《云芨七签》,北宋君房编辑。它是《大宋天宫宝藏》(即张君房领修的《道藏》)的辑要,是一部道教类书。由于《大宋天宫宝藏》已佚,故《云芨七签》的学术价值更显得重要。本文仅就《云芨七签》卷数的标示和统计,谈点自己的看法。 今见《云芨七签》有两种版本:一是《正统道藏》(以下简称《道藏》)本,包括它的各种影印本;一是《四库全书》(以下简称《四库》)本,见“子部三六七道家类”。两本的标目均为122卷,诸家著录亦为122卷。“122卷”之说,既是错的,又是对的。辨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最近,认真阅读了林铭钧等同志的文章《充足理由律不是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以下简称“林文”)和李先焜同志的文章《充足理由律在形式逻辑中的地位和作用》(以下简称“李文”。上述两文均载《哲学研究》1979年第3期),本文是我们对这两篇文章的一些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16.
由河南大学马佩教授主编、全国七所高等院校集体编写的《逻辑学原理》(以下简称《原理》)一书,已由河南大学出版社于1987年7月出版发行。这是一本富于创新和改革精神、适合高等院校逻辑教学的好教材。该书有如下特点: 首先,《原理》的编著者顺应逻辑科学发展趋势,改革教材内容,打破了传统  相似文献   

17.
《逻辑与语言学习》杂志1985年第4期上发表的争鸣文章“分析概念间的关系应注意语言环境”(以下简称“《分析》一文”),对《(形式逻辑)辅导》一书(以下简称《辅导》)中的一道逻辑题的答案提出了异议。这道题要求读者指出下列句子中标有横线的概念之间具有什么关系,并用图形表示之。这句话是:  相似文献   

18.
(一) 很高兴地读到朱训同志的《找矿哲学概论》(地质出版社1992年出版。以下引该书只注页码)。这是作者多年从事“找矿”工作的总结,也是自新中国建立以来,几代地质工作者从事“找矿”工作的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19.
杨寿堪教授的新著《黑格尔哲学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是近年来国内学术界研究黑格尔思想的一个重要成果。本书对《精神现象学》、《逻辑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的基本内容作了全面的考察、概述,对黑格尔哲学的主要理论观点作了有见地的分  相似文献   

20.
《美学正说》(以下简称《正说》)出版了。有人问:文集何以命名《美学正说》?“正”在此究竟所指什么?言下颇有责备之意,似乎“正”字暗示着某些不该有的东西。 然而,这显然有点想得多了。 实际上,“正”在这里只是“本所应有”之意,从而《美学正说》也只是指一种“美学本所应有的理论形态”。为什么要产生那么多不必要的联想呢? 什么是一种“美学本所应有的理论形态”呢?《正说》主要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加以具体体现的。 一.另辟蹊径,有所创新 任何学术研究都在有所突破,有所创新,从而不断推动学术的发展和前进。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