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界对乡饮酒礼的起源问题尚缺乏深入讨论。甲骨文与金文中的相关资料表明:乡饮酒礼萌芽于原始的对饮,至殷商时期发展为由商王主导的饮酒仪式,称作乡酒或乡饮酒;到了西周初期,周人继承了这种饮酒礼仪并有所损益;中期以后,随着乡遂制度的产生,出现了由乡大夫主持的乡饮酒礼。至此,《仪礼》所记载的乡饮酒礼最终定型。乡饮酒礼之乡,其字义完成了由飨宴至乡遂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3.
苏联历史学博士Ю·Н·谢苗诺夫著《婚姻和家庭的起源》一书,由蔡俊生译、沈真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12月出版,现已公开发行。全书二十三万九千字。这是一本吸收了现代的民族学、考古学、古人类学、动物学等多学科的新的科研成果,基本上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科学著作。该书用历史和逻辑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地阐述了婚姻和家庭的起源以及发展,其中对于摩尔根的一些已经过时的概念作了某些修正。谢苗  相似文献   

4.
根据《尧典》记录,我们可以读出和睦的家庭取代和睦的氏族关系成为尧以降的政治伦理学的第一义。正是在尧的时代,家庭伦理已经开始得到普遍的确立和认同,并成为后世政治伦理的规范和正统,《尧典》为我们提供了上古社会形态转变的文化痕迹。  相似文献   

5.
唐代僧人曾揭发道士刘无待仿拟佛教盂兰盆会伪造《大献经》,指出《大献经》倡导的中元节原非道家节日。近现代学者普遍都同意这个说法,只有个别人持相反的意见,认为佛教盂兰盆会模仿道教中元节。本文认为二说皆为片面之说。如果从仪式和日期两个方面仔细考察,会发现道教中元节一方面的确仿效佛教盂兰盆会,另一方面与道教本身的信仰或教制也不无关系。道教中元节其实是糅合佛、道二教因素而创造的宗教节日,它是中古时代佛道融合的典型例证。  相似文献   

6.
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立足于唯物史观,体现了政治经济学方法与人类学方法的交叉与分野。这部著作中两种方法的转换既在理论广度上将唯物史观拓展到了人类学研究领域中,又在理论深度上增加了资本主义批判的家庭维度和性别向度,从而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不过,这部著作在方法上仍有其局限性,这集中体现在它对共产主义社会中家庭关系的感性预设、人类学研究的单线传统、世界历史共时性维度的缺乏上,从而总体上呈现出历史理性的未完成状态。据此方法研究当下中国还需以中国具体实际为根基。  相似文献   

7.
异化新探     
异化概念作为马克思早期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基本构架,长期来是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领域里引人注目的、突出的问题。尤其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发展史上,是研究马克思本人思想发展的中心所在,也是东西方探讨和评论马克思学说中争论的焦点。国内哲学界公开发表的著述并不多,观点上却存在着较大的分歧。这里,就异化问题的探讨,提出几点肤浅的看法,求教于诸位老师,若有不当之处,乞望指正。  相似文献   

8.
列宁把恩格斯的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译者)称为“现代社会主义主要著作”之一。这本书是把对历史问题的深刻的理论研究同工人阶级革命解放斗争的迫切任务结合起来的光辉典范。该书的研究对象,似乎是与实际革命活动相隔很远,但是,全书都贯穿着强烈的坚定的党性和对资本主义制度不可调和的仇恨,对工人阶级最终胜利的坚定不移的信心。与资产阶级学者“死啃书本”完全不同,恩格斯认为研究人类远古史是理解现代资本主义的很多实际现象的钥匙。恩格斯在家庭关系的历史中,在国家和它的机构产生的历史中,找到了国家(少数剥削者压迫大多数被剥削者的工具)必然要灭亡的证明材料。  相似文献   

9.
关于艺术起源问题在学术界一直是个难解之谜,设计的起源当然也不例外,至于艺术起源与设计起源这两者的关系问题,长期以来在艺术界一直争论不休,众说纷纭。事实上,设计和艺术既存在区别,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在当前艺术与设计的结合愈加紧密的大背景下,我们没有必要孤立地去讨论艺术的起源和设计的起源究竟谁先谁后。  相似文献   

10.
徐夷的起源     
徐夷也称为徐戎,是中国古代赢姓部族的一支,长期居住在古代徐州地区内。他们建立的国家,称为徐氏、徐方,也简称为徐。学术界对这个赢姓徐夷的起源,已经进行过广泛的探讨,提出了多种看法。有一种看法,认为徐夷即徐(余)无、徐蒲,起源于北方,说:“徐无(徐蒲)即徐夷生息于北方的一部分。古有徐无山,在今河北玉田县,此山当由余(徐)无之戎(徐蒲)定居  相似文献   

11.
信仰的起源     
一、信仰与终极问题相联系提起信仰,人们总觉得它是很遥远的东西。信仰离生活太远。另一方面,信仰问题好像随时会钻出来,折磨着每一个不仅沉于生活而且思考生活的人。无论在哪个时代,哪个国度,一旦“我生活有什么意义?”这个问题与人照面,  相似文献   

12.
起源与灾变     
从罪恶的起源到语言的起源,从理性的起源到社会的起源:起源问题是卢梭一以贯之的思考主题。本文通过考察卢梭所说的谱系学工作的哲学内涵,试图重新理解卢梭的起源概念所蕴含的自然与历史、差异与对立、连续性与非连续性之间的丰富张力。  相似文献   

13.
李自章   《心理科学进展》1989,7(2):68-708
诸多心理学著作在讲到言语活动的种类时,一般都是按言语的外部化或内部化的特征,将言语活动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外部言语。如口头语(包括对话和独白),书面言语,一类是内部言语。如苏联彼果斯洛夫斯基等主编的《普通心理学》等等,就执此说。或者,按在某一言语活动中哪一种分析器占主导,或言语是以哪一种分析器开始的,把言  相似文献   

14.
荀子的"性恶论"是以特定的人性的内容为基础的。事实上他并不关心"性"是否让人成为了人,而只注重这"性"让人产生了怎样的行为。在荀子看来,属于性的东西有两种:人本身具有的基本能力(如目辨白黑的能力)和欲望。而荀子所谓的那种人本身具有的基本能力是无法推动人产生行为的,因而行为产生的原动力就落在人的欲望上,而"恶"也最终落脚在欲望上。因此,人的弃恶从善也最终转化为如何对待欲望。  相似文献   

15.
对孔子天命观如何评价,众说纷纭,未有定论。今不揣浅陋,试抛管见,冀求正于前辈,并俟商榷。 一 历来人们在研究孔子的哲学思想时,都把目光集中到孔子关于天、命、鬼神的言论上,来  相似文献   

16.
西方伦理思想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伦理思想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 ,在当前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 ,需要以新的视角加以再探讨。本文通过分析、研究西方伦理思想的演变和主要特点 ,探索其中对我国道德建设有用的理论因素和教训。  相似文献   

17.
起源及综合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讨论比较心理学史的一些情况,并阐述比较心理学及社会生物学之间一个特殊的接触点,它可作为把这两门以及有关学科整合起来的焦点。我们探索的思路是  相似文献   

18.
城市的起源     
关于城市的起源,中外学者众说纷纭,有不同的看法。大致有1、防御说:认为古代城市的兴起是出于军事防御的需要。2、私有制说:认为城市的产生是私有制出现和发展的结果。3、集市说:认为是商品交换扩大化经常化,导致居民和经济活动的集中而出现了城市。4、地利说:认为城市的兴起得益于其所在的地形状况、山川形胜,自然资源便利。无疑,这些观点对于理解城市的起源问题大有裨益,但是还不够深入。探讨城市的起源问题,要刨到城市的根,问出城市的底,要打破城市这个“砂锅”看“纹”到何处。到今天,乡村大约有一万余年历史,城市不足六千年的历史,而人类的历史已经几百万年了。前面提到的几种关于集中城市起源的解释,都无法回答下面的问题:在一万年以前的几百万年的时间里,先民们的居住形态是怎样的?人类为什么最终选择了定居?城市的孕育过程是怎样的?催生城市诞生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  相似文献   

19.
礼的起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礼”起源于原始交往。“礼尚往来”,“礼不下庶人”的原始涵义不同于现在的一般解释。“礼不下庶人”谓“庶人贫无物为礼”,即贫者无以为报的意思。作者考察了郭沫若、唐兰、杨树达及近年来学术界有关原始物物交换及土地买卖的各种观点的得失,得出结论说,原始社会的“礼尚往来”,实际上是货物交易;封建社会初期的交换带有浓厚的“礼仪”性质;自周公、孔子始,“礼”的涵义才完全摆脱了原来的意义,去掉了“礼仪”中的商业性质。  相似文献   

20.
类比模式或公式是类比这一逻辑方法的重要内容,借助模式能使类比推理过程显示得更加清楚明晰。但长期以来类比方法的传统模式是不是真实的反映、囊括了类比过程的思维特征,类比的定义是否严密、准确等问题却少有人研究。在一些前辈学者鼓励下,笔者曾对此进行了初步的探索(见参考文献)。本文即是对这些探索成果的进一步深化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