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用吴佳辉、林以正编制的中庸思维量表对随机抽取的大学生、调解员、其他职业的成人三种不同群体进行测量,对553个样本的人口学变量和中庸思维得分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不同的职业群体之间的中庸思维强度不同,调解员表现出最强的中庸思维特质;年龄、文化程度、调解员的担任年限都与中庸思维之间呈现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双因子模型:多维构念测量的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顾红磊  温忠粦  方杰 《心理科学》2014,37(4):973-979
双因子模型是一种既有全局因子又有局部因子的模型,近年来有了许多应用。本文讨论了双因子模型和高阶因子模型在数学模型、参数之间的关系,概念上和应用上的差异;概述了双因子模型在信度研究、平衡量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项目反应理论中的应用。作为例子,在Rosenberg自尊量表结构的研究中,通过双因子模型分析了自尊特质效应与项目表述方法效应。  相似文献   

3.
张军伟  龙立荣 《心理学报》2014,46(8):1161-1175
采用问卷调查法, 以50名直属主管和298名员工的配对数据为样本, 考察了员工宽恕的前因与后果。跨层次分析结果表明:(1)宽恕氛围对员工宽恕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中庸思维对宽恕氛围与员工宽恕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员工的中庸思维越高, 宽恕氛围对其宽恕的积极影响越大。(2)真诚和谐对员工宽恕与其人际公民行为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 对于高真诚和谐的员工, 其宽恕对人际公民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而对于低真诚和谐的员工, 其宽恕对人际公民行为并无显著影响。(3)表面和谐对员工宽恕与其人际公民行为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 对于高表面和谐的员工, 其宽恕对人际公民行为无显著影响; 而对于低表面和谐的员工, 其宽恕对人际公民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基于资源保存理论和社会角色理论,选取武汉市492名大学生为被试,以问卷方式测量了大学生中庸思维、同伴冲突以及网络成瘾。结果显示:(1)中庸思维与同伴冲突、网络成瘾呈显著负相关;同伴冲突与网络成瘾呈显著正相关;(2)同伴冲突在中庸思维与网络成瘾的关系之中起中介作用;(3)性别对中介路径“中庸思维→同伴冲突→网络成瘾”的前半段路径有显著的调节效应。对于男性,中庸思维可以负向预测同伴冲突;对于女性,中庸思维不能预测同伴冲突。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同伴冲突中介中庸思维与网络成瘾的关系;但是,中庸思维与同伴冲突的负向联系只存在于男性之中。  相似文献   

5.
张严文  刘拓 《心理科学》2020,(5):1103-1110
中国性少数群体普遍存在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家庭是其最大的压力来源。在性少数压力模型的背景下,本研究基于Bifactor模型探究父母消极教养方式对中国性少数(LGB)心理健康的特殊影响。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抑郁-焦虑-压力量表和金赛量表对649名LGB进行网络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父母消极教养方式的Bifactor模型存在部分差异;(2)对于LGB心理健康,父母消极教养方式的一般因子和拒绝特殊因子具有损害作用,过度保护特殊因子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杜旌  冉曼曼  曹平 《心理学报》2014,46(1):113-124
中庸是一种价值取向, 它倡导在全局认知基础上采用执中和适度的方式, 达到个体与环境的和谐。以49个企业团队的413名员工为研究对象, 采用多层次线性模型考察中庸价值取向在不同情境下对员工变革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当员工具有高变革认知时, 中庸价值取向对员工变革行为有显著促进作用; 当团队中存在高同事消极约束时, 中庸价值取向对员工变革行为有显著消极作用; 模范带头作用没有显著情景作用。研究揭示了中庸价值取向影响员工变革行为是依据情景而变化, 从而达到个体与环境的和谐。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用中文修订版罗森博格自尊量表(RSES-R)考察随机截距因子分析模型在控制条目表述效应时的表现。用RSES-R和过分宣称问卷组成的量表调查621名中学生。结果表明,随机截距模型在建模时,拟合指数良好、因子方差与负荷合理,自尊因子分与RSES-R总分有极高相关,表明该模型能有效分离RSES-R得分的特质与表述效应。分离的表述效应因子分与受测者的自我提升水平具有显著但较弱的相关,表明表述效应与自受测者的社会赞许性有共同的成分。  相似文献   

8.
"中庸"除了作为儒家的德性观念外,还呈现为一种特有的儒家式的思维结构。作为思维结构,"中庸"存在于认识活动中,它为认识主体和认识对象之间建立起一种开放性的生存关系。在这一开放性的生存关系中,通过对认识对象的体认,又加强了"中庸"在儒学思维中的普遍性依据。以"思维结构"为切入点,可以为理解"中庸"及儒学的独特思维方式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同时,也为中国哲学的研究方法提供去除"非哲学化"倾向的哲学创作力。  相似文献   

9.
采用10项目反刍思维量表(Ruminative Response Scale, RRS-10)和贝克抑郁量表对山东省两所医科院校8019名新生进行调查,使用多组验证性因素分析检验RRS-10在不同性别和抑郁症状医学院校新生中的测量等值性。结果发现,抑郁症状阳性组的RRS-10总分、强迫思考和反省深思因子分显著高于抑郁症状阴性组;RRS-10在男性和女性、抑郁症状阳性组和阴性组样本间的形态等值、弱等值、强等值和严格等值模型均成立。结果表明,RRS-10的二因子结构在不同性别以及抑郁症状医学院校新生间具有测量等值性。  相似文献   

10.
"中庸"之道,既是一种中国传统时代主体性地由儒家倡导的哲学方法和力求通过礼义途径实现和谐之治的治道原则,同时,若从当代发掘传统管理智慧的层面上来说,也是中国传统管理文化领域有代表性的一种管理思维,也更是一种管理道德和管理精神。"中庸"管理既不能被简单地理解为一种平衡术和权衡术,更不能被仅仅看成为一种思维方法,它代表着古代中国人关怀天下的博大胸怀,代表着他们要尽人之性、尽物之性的人文主义精神,代表着他们追求管理和谐的使命意识和由此而需要建立起来的道德知识体系。这种"中庸"管理思维、管理道德和管理精神集中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真善美合一"及"知行合一"的大传统,高度凝结着实践理性向道德理性的回归。  相似文献   

11.
全信息项目双因子分析作为一种重要的统计方法,使得双因子模型在近20年得到重新认识和广泛应用。首先详细介绍了全信息项目双因子分析方法的概念、特征、模型基础以及参数估计中体现的维度缩减思想,然后例举全信息项目双因子分析在分析测验结构、分数解释和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中的应用。全信息项目双因子分析中双因子模型符合大量心理、教育与医学测验的结构特征,其维度缩减方法能显著降低计算量,因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结合当前研究现状对全信息项目双因子分析的相关研究,如:参数估计、模型特征、拟合检验、量表连接、项目功能差异及其在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中的应用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坏心情与工作行为:中庸思维跨层次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旭  严鸣  储小平 《心理学报》2014,46(11):1704-1718
本研究探讨工作中坏心情与3种工作行为(组织公民行为、反生产行为和任务绩效行为)在个体内水平的关系, 以及中庸思维在二者间跨层次的调节作用。采用经验抽样方法, 通过对72名员工历时两周的追踪调查, 获取被试每日心情状态和每日工作行为的数据。HLM 6.02分析表明:(1)每日坏心情显著地负向影响每日的组织公民行为和任务绩效行为, 而对反生产行为无显著影响; (2)中庸思维在“心情-行为”的联系间发挥调节作用, 高中庸思维者的坏心情对组织公民行为的负向影响较弱, 低中庸思维者的坏心情对组织公民行为的负向影响较强; 高中庸思维者的坏心情对任务绩效行为产生正向影响, 低中庸思维者的坏心情对任务绩效行为产生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3.
文章探索地域文化与城市品牌形象之间关联的纽带,将地域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品牌形象建设的方方面面,促进城市品牌形象提升与发展,为城市品牌形象建设与地域文化融合提供新的思考方式,引用"双钻石模型"的非线性思维方式,从宏观的角度思考地域文化与城市品牌形象建设中的关联之处,通过反复研究和验证,最终完整、系统地建构了地域文化视角下城市品牌形象建设的"双钻石模型"。文章致力于找寻更贴合地域文化的城市品牌形象建设方式,为城市品牌形象建设增添新的理论研究案例,为城市自身发展带来新的助益。  相似文献   

14.
顾红磊  温忠粦 《心理科学》2014,37(5):1245-1252
项目表述效应是指由项目表述方式的差异引起的与测量内容无关的系统变异,项目表述效应模型的统计本质是一种双因子模型。本研究以核心自我评价量表(CSES)为例,探讨项目表述效应对人格测验信效度的影响。采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和积极情感消极情感量表对340名“蚁族”进行测查。结果表明,CSES在核心自我评价特质以外,还存在一个反向题项目表述效应因子;忽视项目表述效应对CSES的同质性信度和效标关联效度有重要影响:高估CSES的同质性信度,低估核心自我评价与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的正相关,高估核心自我评价与消极情感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中庸:实现社会和谐的正确思想方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儒家所倡之中庸,往往被人们误解为折中主义、老好主义和保守主义。实际上,它是宇宙万物运动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客观规律,是恰如其分地把握事物、协调矛盾的有效手段,是一种充满科学理性的正确思想方法。儒家在政治、经济、伦理道德、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等方面所提出的贯彻中庸精神的主张和要求,对小至待人处事,协调人际关系,大至治国安邦,实现全社会的和谐,都有重要的现实价值。而因事取中、因时求中、权变得中、礼义达中、以节致中,则是掌握运用中庸的基本要领。对于中庸在追求目标至善、手段至当、效果至佳的同时所反映出的局限性,也是今人在借鉴利用时必须注意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乐观人格、自我和谐与心理控制源的关系。方法:采用生活取向量表修订版(LOT-R)、自我和谐问卷和心理控制源量表对28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的乐观人格与自我和谐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大学生的乐观人格和自我和谐与心理控制源各因子之间呈显著相关;内控性和机遇对乐观具有预测作用,内控性、有势力的他人和机遇对自我和谐有预测作用。结论:大学生的心理控制源能显著地预测乐观和自我和谐。  相似文献   

17.
杨睿娟  游旭群 《心理学报》2017,(9):1184-1194
付出-回报失衡作为职业健康心理学领域的重要模型,具有跨文化、跨职业、跨时间的一致性,能够显著预测心理健康,但经济报酬对心理健康的影响鲜有研究。本研究基于付出-回报失衡理论,采用格兰杰因果分析方法,检验了48712名教师症状自评量表横断历史分析的结果和薪酬统计数据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1998~2009年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下降,9个因子均值上升了12.7%至18.5%,躯体化、抑郁为中等效应,其余因子为大效应;2009年之后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改善,除敌对因子外,其余8个因子均值下降了0.1%至2.8%,躯体化、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为小效应,其余4个因子未达到小效应。性别对教师心理健康影响不显著,职业类别对教师心理健康影响显著。(2)经济报酬显著影响心理健康。经济报酬与强迫等心理因素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第N期的经济报酬显著影响第N+1期的人际关系、焦虑、敌对、精神病性因子和第N+3期的强迫、偏执、抑郁因子。本研究应用症状自评量表横断历史分析结果及薪酬统计数据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揭示了经济报酬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单向因果关系。在经济社会发生剧烈变化的较长时间内,经济报酬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不仅显著,而且呈现出平稳性,研究结果推进并丰富了付出-回报失衡理论。  相似文献   

18.
以《大学》、《中庸》文本为学理典范,儒教奉持内圣外王、伦常当位基本价值观与天人合一、道则中庸基本思维方式。儒教基本价值观以内圣外王为框架纲要,以伦常当位为内在把柄,以性善论与民本观为学理依据。儒教基本思维方式则以天人合一为框架纲要,以中庸之道为内在把柄。自觉体认与践履儒教基本价值观与思维方式,即是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内在复兴固本培元、清源畅流。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双37高射炮兵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临床症状自评量表,对143名"双37"高射炮兵的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进行了测量、统计与分析。结果:双37高射炮兵SCL-90的总分、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敌对因子得分显著高于中国军人常模;积极和消极应对方式的得分均低于全国常模,且其消极应对方式均分达到了显著性差异;消极应对方式均分与SCL-90各因子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双37高射炮兵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其心理健康状况受应对方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孔子的中庸范畴主要是道德范畴,但又包含着执两用中的思维方式,它具有一定的合理因素,值得通过批判地改造而被继承下来。毛泽东是从哲学范畴上对中庸的合理性加以肯定的。他从难物辩证法的高度对中庸的内容进行新的解释,保护其合理方面,指出其局限性方面,从而赋予中庸以新的意义,并把中庸这一道德范畴拓展为一般哲学范畴,变成一个重要的哲学思维方式。 1、毛泽东以质量互变律的原理为指导,指出中庸的内涵是要求人们“去肯定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