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访日纪行     
应日中友好宗教者恳话会、日中友好佛教协会和高野山真言宗的邀请,中国佛教协会派明哲法师等三人,于一九八四年十一月十四日至二十七日,前往日本参加日中友好宗教者恳话会成立十七周年庆祝活动和在高野山建立的赵朴初会长汉俳碑揭幕仪式,并在东京、奈良、大阪、京都等地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2007年12月26日晚,应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和中国佛教协会的邀请,韩国佛教太古宗总务院长云山长老一行、韩国韩中佛教协会影潭法师一行和日本日中友好宗教者恳话会会长持田日勇长老一行、日本佛教临济宗妙心寺派则竹秀南长老一行、净土宗远忌局长伊藤光慈先生一行专程来北京观看了在国家大剧院演奏的首部中国佛教交响乐《神州和乐》。  相似文献   

3.
李贺敏 《法音》2009,(9):64-64
9月3日,日中友好宗教者恳话会名誉会长小野琢几澄长老率日本真言宗各派总大本山会第25次友好访华团一行48人拜访中国佛教协会,受到一诚会长的热情接待。  相似文献   

4.
《法音》1992,(4)
据日本《中外日报》报道,设立于日本临济宗相国寺派大本山相国寺山内的承天阁美术馆,一九九一年十一月一日至十二月二十七日间举办了临济、黄檗各宗派管长及茶道三千家家元(指日本茶道流派三大家即表千家、里千家、武者小路千家的传人——编译者注)等高僧大德、文化人的书法作品展览、义卖会,参展作品达百余件。发起这次活动的是临济、黄檗宗各派联合组织——日中友好临黄协会(理事长为冈平笃道、事务局长为有马赖底)。所得收益将充作该协会援助复兴中国径山万寿寺资金。径山万寿寺与日本临济、黄檗宗因缘殊胜。临济宗东福寺开山圆尔辨圆曾于该寺从师无准师范,受印可。黄檗宗祖隐元禅师的嗣法师费隐通容也曾在万寿寺修禅多年。万寿寺因年久失修,现仅存钟楼和大香炉。日中友好临黄协会成立以来,每年派遗访华团参拜祖庭,与中国佛教界进行友好交流。一九  相似文献   

5.
《法音》2017,(10)
<正>本刊讯9月20日至28日,应日本日中临黄友好交流协会邀请,以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江西省真如禅寺住持纯闻法师为团长,江西省青原山净居寺住持妙安法师为秘书长的中国佛教代表团一行6人,赴日本参加第12届中日禅僧友好交流活动。20日中午,日本日中临黄友好交流协会秘书长中川弘道法师前往机场迎接。当天下午,中国佛教代表团在中川秘书长的陪同下,抵达临济宗大本山瑞鹿山圆觉寺,临济宗圆觉寺派管长横田南岭法师主持了盛大的欢迎仪  相似文献   

6.
日本的佛教是从中国传入的,然后日本从中国学到了佛教,才有了一千几百年后日本佛教繁荣的今天。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过去日本留学僧曾经学习过的古刹,或者年久失修,或者只留残堂孤塔。正因有此殊胜因缘,我协助中国复兴这些古老的寺院,而且一干将近二十年。时至今日,已完成三座,今年年底,亦将有座古刹得以修复。(-)初访“澄灵塔”1980年,我是随口中友好临济黄协会访华代表团第一次访问中国的。日中友好临济黄粱协会成立于1979年,由妙心寺、建长寺等临济宗十四派及黄粱宗万福寺共计十五座本山组成。访华团一行当时参拜了地处河…  相似文献   

7.
李贺敏 《法音》2000,(11):37-38
本刊讯 赵朴老生前与日本佛教界整整交往了近半个世纪,为促进两国佛教界的友好交往和缔结“黄金纽带”关系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卓越贡献,赢得了日本佛教界人士的普遍尊敬。自今年5月21日赵朴老不幸逝世以来,日本佛教界各宗派和友好团体的负责人和生前友好,不仅拨冗来京出席赵朴老追悼法会和遗体送别仪式,而且日本天台宗、真言宗各派总大本山会(简称“各山会”)、日中友好宗教者恳话会(简称“日宗恳”)、日中韩国际佛教交流协议会等宗派和团体,纷纷举行追悼法会,深切缅怀赵朴老。 5月27日,即赵朴老逝世后不久,在被誉为日…  相似文献   

8.
李贺敏 《法音》2004,(10):55-56
9月13日下午.以小野琢几澄会长为团长、持田贯宣理事长为秘书长的日本日中友好宗教者恳话会(简称“日宗恳”)第九次友好访华团一行12人拜访中国佛教协会,受到圣辉副会长、学诚副会长兼秘书长的热情接见。  相似文献   

9.
2007年5月28日至6月2日,应日本“日中友好宗教者恳话会”(简称“日宗恳”)的邀请,国家宗教局叶小文局长率中国政府宗教工作者代表团,出席  相似文献   

10.
李贺敏 《法音》2014,(4):38
正本刊讯3月25日至27日,以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学诚法师为团长的中国佛教代表团一行8人前往韩国首尔,出席第十七次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预备会议,代表团中有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张琳、常藏法师、国际部主任普正法师等。以观音宗事务总长泓坡法师为团长的韩国佛教代表团一行11人及以日中友好净土宗协会事务局长馆宪雄为团长的日本代表团一行8人出席了此次会议。  相似文献   

11.
以川本弘龙先生为团长的日本弘法宗日中友好亲善弘龙佛教访华团一行10人,应中国佛教协会邀请,于3月11日至19日在北京、西安、上海进行了友好访问。日本弘法宗,渊源于日本高野山真言宗,是日本北陆地区的一个新兴宗教组织,信奉空海大师,立宗以来,已有57年的历史。该团此次访华,主要为拜访中国佛教协会和到西安朝拜空海纪念碑,以增进中日友好。  相似文献   

12.
川中光教 《法音》2022,(12):11-13
<正>我是川中光教,自2019年11月起担任净土宗宗务总长兼日中友好净土宗协会会长。今年恰逢日中邦交正常化50周年,请允许我代表日本净土宗向大家表示祝贺。长期以来,我宗与中国佛教协会保持友好法谊,续写了殊胜因缘。今天,能够与各位齐聚云端,我感到十分高兴。  相似文献   

13.
我们专程从中国来到东京,与日本朋友一起共同隆重纪念“日中友好宗教者恳话会成立四十周年”,回顾“日宗恳”为增进中日两国佛教界乃至两国人民友谊作出的贡献,纪念那些作出过卓越贡献、已别我们而去的日本佛教界的大德先贤,同时展望中日两国佛教界友好交流的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14.
日本净土宗是以我国善导大师为高祖,由法然上人( 1133-1212)所开创的一个重要宗派。该宗派是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后第一个建立中 日佛教友好团体(日中友好净土宗协会)的日本佛教宗派。水谷幸正先生现任日本净土宗宗务总长、佛教大学教授,本文是他为日本信众所作的一篇讲演稿。为了增进读者对日本净土宗的了解和中 日两国佛教思想的交流,本刊特请中国佛教协会国际部的同志译出此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常妙 《法音》2007,(6):50-53
本刊讯5月28日至6月2日,以学诚副会长兼秘书长为团长的中国佛教代表团一行6人,应邀赴日本参加日中友好宗教者恳话会(以下简称“日宗恳”)成立四十周年庆典活动。  相似文献   

16.
根据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关于加强三国佛教交流的精神,由中国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联络委员会和日本日中韩国际佛教交流协议会共同发起,由河北赵县柏林寺和日本日中友好临黄协会联合举办的第三次中日禅僧互换交流活动,于2001年10月1日至10日在河北省赵县柏林寺举行,获得了圆满成功。根据双方的协议,中日禅僧互换交流活动自1998年开始举办,迄今为止已经举办了三次。第一次是由日方派遣七名禅僧到河北省赵县柏林寺体验修行生活,第二次是由柏林寺派遣五名僧人分别到日本临济宗的相国寺、东福寺和曹洞宗的永平寺体验修行生…  相似文献   

17.
友好往来     
《法音》1981,(4)
日本京都清水寺上寿会访华团四月二十七日至五月十日,以稻俊田秀为团长的日本京都清水寺上寿会访华团一行二十八人,应中国佛教协会的邀请来我国访问。客人们先后在北京、太原、西安、洛阳、南京、扬州、上海等地参拜了佛教胜迹,受到我国各地佛教界人士的热情接待。上寿会是清水寺信徒为大西良庆长老祝寿的组织。该会是第一次派团访问我国。(力星)日中友好净土宗协会领导人访华团为了商谈有关西安善导大师塔内布置和日中两国佛教文化交流等事宜,日本净土宗特派以宗务总长、日中友好净土宗协会会长武田(大周)彦为首的  相似文献   

18.
杨笑天 《法音》2002,(4):37-44
根据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关于加强三国佛教交流的精神,由中国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联络委员会和日本日中韩国际佛教交流协议会共同发起,由河北赵县柏林寺和日本日中友好临黄协会联合举办的第三次中日禅僧互换交流活动,于2001年10月1日至10日在河北省赵县柏林寺举行,获得了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9.
《法音》1992,(8)
应日本自治大臣盐川正十郎、北法相宗管长(药师寺住职)高田好胤和日中友好宗教者恳话会(下称日宗恳)的邀请,赵会长一行4人于5月16日赴日本进行为期两周的友好访问。 5月16日下午,赵会长一行离京时,日本驻华大使馆领事部参事官赤仓、日航驻首都机场事务所所长上谷等日方代表和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副局长赤耐等领导前往机场送行。当天下午8时(日本时间)到达大阪机场。北法相宗管长高田好胤、执事长安田英胤、日中友好佛教协会理事长松本大圆、佛教大学事务局长宫口龙雄、龙谷大学上山教授、日莲宗南常男等数十人到机场迎接,“日宗恳”理事长小野塚几澄从东京专程来大阪机场,迎接赵会长一行,并向赵会长和陈邦织同志献花。  相似文献   

20.
现代佛教史上光辉的一页———1978年中国佛教代表团访日纪实张琳1978年4月10日至28日,应日本国“日中友好宗教者恳话会”、“日中友好佛教协会”的邀请,以赵朴初为团长的中国佛教协会友好访问团一行对日本进行了友好访问。日本佛教界对这次访问做了充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