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庄国民 《天风》2004,(6):42-43
"如果我能完整唱一首歌,那将是对你的感恩和赞美;苦难中你给我安慰,彷徨时你给我智慧,虽然我不能开口唱一首歌,我却要对你献上真诚敬拜;每时刻你的手牵引我,你慈爱使我开怀。天上的云雀哪!会歌唱的人们啊!你们可愿意代我,歌颂上帝无比之美?我愿用耳倾听,我愿用心共鸣,这发自内心深处最美的声音--哦,主啊,我真爱你!"这首脍炙人口,催人泪下,使人奋进,发自内心深处的心灵之曲是黄美廉姐妹所作。黄美廉姐妹从小患脑瘫后遗症,说话不能自如,手脚不太灵活,然而她却得神的真爱,从她内心深处发出对神的感恩和赞美。这首歌被漳州东坂后堂聋哑人(天音)诗班弟兄姊妹们引吭高歌,而且是在2003年圣诞赞美会上扬声赞美,使全会堂二千多人听后无不为之感动、流泪、深思……  相似文献   

2.
葛大威 《天风》2014,(5):20-21
"如果我能完整唱一首歌,那将是对你的感恩和赞美,苦难中你给我安慰,彷徨时你给我智慧……"由台湾天韵诗班演唱的《如果我能完整唱一首歌》,是一首深受广大基督徒喜爱的赞美诗。也许很多人知道它的歌词作者是黄美廉,却并不知晓她是一位无法亲口演唱这首歌曲的残障人士,更不知道她是美国加州大学的艺术博士。  相似文献   

3.
《天风》2015,(1)
<正>"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怎么爱你都不嫌多……"若问2014年哪一首歌最"火",那一定是这首"神曲"《小苹果》了!也许因歌词直白、节奏明快、情感炽烈,这首歌一时间唱遍大江南北,满街滚的似乎都是"小苹果"。"摘下星星送给你,拽下月亮送给你……从不觉得你讨厌,有你每天都新鲜……"听!多么富有诗意,多么忠贞不渝,把爱情唱得如此淋漓尽致!不过,听着听着,就发现太多的流行歌似乎总是拿"吃的"作比喻。从前几年的《老鼠爱大  相似文献   

4.
荣归主颂     
沈承恩 《天风》2009,(12):4-5
《路加福音》2章14节是第一个圣诞夜,在举行的第一个圣诞音乐崇拜上,由天使天兵组成的唱诗班献唱的第一首圣诞歌曲。有的教会在圣餐礼拜最后要唱这首歌,还给这首歌起名叫“荣归主颂”。这首颂歌虽然很短,只有两句话,但内涵极其丰富,讲了惊天动地的两件大事:一件在天上,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于上帝;一件在人间,在地上平安归于上帝所喜悦的人。  相似文献   

5.
陈恩光 《天风》2003,(11):48-48
我的妻子是一位普通的农家女子,她心眼好、殷勤、劳苦、朴素、乐意接待客人,孝顺公婆,尊老爱幼,勤俭持家。但由于我们家庭贫穷,兄弟姐妹多,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我们结婚不到半年就与父母、哥弟分居,建立一个小家庭。以后妻子更是劳苦,只因我大部分时间为了教会的工作都不在家。所以家里一切农活及家务都落到她的肩上,体弱多病的她从未发过一声怨言,而且还经常对我说:“你安心地为主作工,上帝会帮助我们的。”听  相似文献   

6.
“主的话语,我铭刻心间,灵程路上去攀登,基督就是那标竿 为主作工,我情愿做光做盐,遵行天父旨意,永向前……”随着这歌声,我们踏进安徽毫州市大寺基督教堂,见到正在教唱这首歌的作者耿素玲姊妹 她的歌声,唤醒了多少沉睡的人们悔改归主;她的歌声,激励、鞭策、教育了多少个弟兄姊妹;她这歌声,是发自她内心的肺腑之言,也是她“甘做仆  相似文献   

7.
正有一个小女孩,从小聪明伶俐,家境优越,父母视若掌上明珠,请最好的老师教她练钢琴。小女孩从小学练到中学,勤奋刻苦地练了八年。有一次,她再去练琴时,老师却不客气地对她说:"凤仪,你练了八年了,居然连一个音都听不准,你完全没有音乐细胞,你回去吧,别再浪费我的时间、你爸爸的钱、你的努力。"小女孩回去对父母说了老师的评价,父母无奈地让她放弃了。小女孩在放弃学习钢琴后,努力学习经济学、文学和历史,积极进军商界,很快就成为香港  相似文献   

8.
心灵的歌     
在裁的心间有一芍生命的领歌在阳光替照的晌午和雨后初晴的日子回放屠一遴又一迪主的孩子们哪你在倾听从天币来的天报之告么了多么欢粤多么悠扬听,那是天使在歌唱姜个音符备段旋律每用主的爱讲成主的降生、受死、复活沿书圣乐的起伏一路欢然演译在这冷冷的深伙心灵的领歌依然久唱不息唱不完的感激唱不完的爱主啊我愿在你台前欢然歌领一路咏主是你给了我永生的生命所以放将赞美你不休,心灵的歌@婷婷!甘肃~~  相似文献   

9.
甲:(手提书包,口唱圣歌上) 乙:(身背书包上)喂,同志,听你口唱圣歌,看来你是个信耶稣的吧? 甲:是啊。 乙:感谢主。同道,你平安?今天你到哪里礼拜呀? 甲:我到××教会。走吧,我们一块儿去。  相似文献   

10.
万菊来 《天风》2006,(2):48
值此华东神学院建院二十周年校庆之际,我自然而然地想起了在校时唱的一首赞美诗《奉献身心歌》,这首歌,曾给了我强烈的震撼。那是1986年秋季,华东神学院开学后的一个主日,上海沐恩堂安排我们第二届学生上台献唱,我们唱的是《奉献身心歌》。献唱时,我用眼睛扫了一下台下,只见楼上楼下满堂礼拜的人,齐刷刷地用眼睛注视着我们。当我们唱到“感激主大爱,愿听主呼召,奉献我一切,来随主引导”时,许多弟兄姐妹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我被这种热烈的气氛所感染,眼睛也渐渐地湿润起来,那动人的场面,至今依然清晰可见,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11.
如果我能唱     
黄美廉 《天风》2011,(2):51-51
如果我能完整唱一首歌那将是对你的感恩和赞美苦难中 你给我安慰彷徨时  相似文献   

12.
正有一次,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杨洪基参加一场演出,当时,排在他前面出场的是一名通俗歌手。按规定,每名歌手只能演唱一首歌,可是,由于这名歌手唱得太好了,所以她唱完一首后,台下观众都意犹未尽而齐呼:"再来一首!"看到观众这么热情,舞台监督就破例让她又唱了一首。可没想到一曲唱罢,台下观众又齐呼:"再来一首!"就这样,这位歌手一连唱了六首。舞台监督急了:这样唱下去可不行,后面的歌手没法唱了。  相似文献   

13.
渊声 《天风》2018,(2):43-43
最近,听到一个笑话:一个墨西哥的妇人生下第七个孩子,妇产科医生打电话给她丈夫说:"也许你应该考虑计划生育。"那丈夫听后很不高兴地说:"医生,你要知道这是上主赐给我们的!"医生说:"是的!一点没错。可是主也时常降雨给我们,你为什么撑伞呢?"  相似文献   

14.
开心一刻     
桩尬的处境有一对朋友去听音乐会。两人过听边议论: 甲:“这个女人的嗓子太借糕了,你知道她是谁吗?’’ ‘:“啊呀,真对不起!她的嗓子当然不坏啦,主要是她唱的那支歌太差了,不知是那个错出来的整脚曲子广 乙:“这曲子是我诸的。” 甲:那……。 袍怨和声明女婿在丈人面前艳怨,说自己的妻子怎么怎么蜜横无礼。“如果我的女儿再一次给你招来烦恼”,丈人回答说,“我一定取消她的遗产继承!”女娇立刻陪笑声明,“我刚才是说着玩儿的。你的女儿贤淑、端正,,天下第一。” 不接特殊儿子:“爸爸,厂里光荣榜挂出来了。那么多照片,我怎么一直找不到你的?…  相似文献   

15.
《天风》2002,(5):F004-F004
你们作儿女的,要在主里听从父母,这是理所当然的。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弗6:1-3)。你们作儿女的,要凡事听从父母,因为这是主所喜悦的(西3:20)。你要使父母欢喜,使生你的快乐(箴23:25)。愚味的儿子是父亲的祸患(箴19:13)。我儿,要听你父亲的训诲,不可离弃你母亲的法则(箴1:8)。  相似文献   

16.
沈光玮 《天风》2001,(9):53
熊熊奥运的圣火,你将映红文明的古国。五洲健儿飞北京,四海宾朋爱黄河。哈利路亚声越江河,正义人民同唱一首歌!奥运精神宝贵无比,高擎圣火永远去拼搏! 五环会旗风采多,你必飘在美丽的中国,长城长江相辉映,改革开放功勋卓!哈利路亚声越江河,正义人民同唱一首歌!奥运精神宝贵无比,高擎圣火永远去拼搏! 华夏儿女真好客,神州迎松永远是绿色,欢迎你啊,欢迎你,真诚友谊永诉  相似文献   

17.
陈伟 《天风》2010,(2):53-53
笔者有一次到某个教会去圣乐培训,有天晚上,我听到教会弟兄姊妹在唱诗歌,我就想听听他们在唱什么诗歌,我越听越觉得这首诗歌的旋律非常熟悉,我仔细想了想,原来是社会上非常流行的歌曲,是歌颂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成果,是由青年歌唱家张也唱的《走进新的时代》;这首歌是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歌曲;但把这首歌词的内容改了,旋律仍然不变,就变成我们信仰的表白,听后心里总不是滋味。  相似文献   

18.
在一家酒吧里有一个钢琴师。他技艺精湛,许多人到这里来都是为了听他弹奏。有一天晚上,一位顾客告诉他,他不愿意再听他弹钢琴了,他想听他唱一支歌。钢琴师说:“我不会唱。”可是那位顾客坚持要他唱。顾客告诉酒吧侍者:“我对听钢琴已经厌倦了。我想听那个家伙唱歌!”酒吧侍者从房间那头大声冲他喊道:“嗨,伙计!如果你想拿到薪水,就唱一支歌。这位顾客请你唱歌!”迫于无奈,钢琴师不得不唱一支歌,于是,那天晚上,一位从来没有在公共场合唱过歌的钢琴师生平第一次唱了一支歌。而在那之前,人们也从来没有听到过有人用那种唱法演绎那首“蒙娜丽莎…  相似文献   

19.
我读到1997年第一期《天风》上的讣告:“全国两会委员、湖南长沙市三自主席李雍吾牧师于1996年11月1日安息主怀,在世81年。”当时,我非常难过,眼睛一直盯着他的名字足有2分钟,我真的不敢相信,这位爱主的老牧师这么快就离我们走了。 一、初次相识 我是在1991年认识李牧师的,那时姑婆婆住在长沙教会办的老人之家,因她当时身体很软弱,就写信来希望我能去照顾她几天。到了长沙后,姑  相似文献   

20.
佚名 《天风》2010,(9):13-13
一次主日礼拜后,我在教堂的书房看了看,顺便选购了几本书。在这期间,一对自称在美国居住的华人基督徒夫妇也来买书。当他们看到书房的柜台上摆放着圣经时,感到非常惊讶。姊妹严厉地说:“圣经怎么还卖钱?在美国都是免费赠送!”语气中似乎有些责备书房同工的意思。听了她的话,我心里很不好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