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情绪与养生,这个古老而新鲜的话题。人类时时处处都得受到情绪的影响,情绪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心健康。恶劣情绪——致癌的重要因素人的情绪与健康长寿有着密切的关系。祖国医学十分重视情绪与身体健康的关系,把喜、怒、忧、  相似文献   

2.
神仆的忧患     
任何工作都存在成绩与缺点二个方面,或者说,喜与忧二个方面。由于有些人爱听“喜”而不爱听“忧”,就有人报喜不报忧。其实报喜不报忧容易使人陶醉于眼前的成绩,得意自满,沾沾自喜,而停滞不前。忧患意识在于促使人们不但看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它的负面;看到兴旺背后的荒凉,光明背后的黑暗,美所掩盖的丑,以及“属灵”外套包装下的属肉体、属血气、属情欲等等的东西;在于提醒人们正视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隐患,知所注意防范,设法化解,而不是掩饰、回避。所以报忧足以起苦口良药、逆耳忠言的作用,有  相似文献   

3.
情志理论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内经>认为五志,即"怒、喜、思、悲、恐"五种情志变化与内脏有密切的关系.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悲",肾"在志为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明确了情志的产生以五脏之精气为物质基础.当五脏发生虚实盛衰变化时,往往对外界某种刺激极为敏感,会直接影响到人的情志活动,而有情志异常的相应表现.<素问·宣明五气篇>云:"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是谓五并,虚而相并者也".马莳注释日"此言五脏既虚,故精气并之,则志不能禁也".<灵书·本神>中又有"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也是脏腑功能失常导致情志异常.以上<内经>的论述,既强调五志分属于五脏,又强调脏腑的病理变化因气血虚实等不同,五志不拘泥于五脏,心在志为喜,气虚则悲;肝在志为怒,气虚则恐,精气并则忧.同时,随着现代医学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转变及心身医学的发展,近年来心身医学对多发病、常见病的心理、情绪改变等也有初步研究,并取得一定结果[1].为探讨中医脏腑疾病与情志异常的关系,我们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不同脏腑疾病的患者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4.
乔建中 《心理科学》2003,26(6):1127-1127
在普通心理学书籍中 ,谈到情绪与心境的区别 ,往往仅限于概念的范畴 ,很少从它们与认知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上进一步探讨二者的差异。其实 ,在所传递的信息内容上、在对归因的限制程度上、在对注意的影响方式上、以及对态度的改变作用上 ,情绪与心境都有着明显的区别。1 信息的确定效应  情绪与心境对人的心理影响 ,通常取决于其所伴随的主观体验 ,而其中的有效变量又取决于主观体验中所传递的信息。从信息的角度来看 ,情绪与心境有着明显的区别。情绪的产生通常由具体刺激物所导致 ,因而其体验中有明确的反映客体 ,并且在意识上是清晰的、…  相似文献   

5.
人的情绪会随着个人的处境和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有时心境明朗,情绪稳定;有时心境暗淡,情绪低落。很多人尝试用多种方法改变和调节情绪。而人的情绪与服饰有关系,服饰也能调节人的情绪,对于这一点,目前很多人还未注意到。美国一位心理学家认为,适当地选择衣着服饰,有助于调  相似文献   

6.
不少人刚跨入“天命”之年,就忧心忡忡,感到手脚不灵,脑力大减,面对镜子里的自己日渐增多的皱纹和白发,总认为衰老、死亡已日益临近,心中充满失落之感、惆怅之情,这种过早老化的不良心理如不及早排遣,很不利于健康长寿。须知,一个人除了有以出生年月日计算的实际年龄外,还有生理年龄、心理年龄。身心健康的人较年轻,而体弱多病者偏岁大,这是生理年龄;童心未泯者较年轻,而畏老怕死者偏岁大,这是心理年龄。一个人的年龄大一点并不可怕,怕的是心态的未老先衰导致  相似文献   

7.
在日常生活中,人的情绪不仅与学习和工作效率有关,而且与其自身心理的发展、潜能的开发、生活的质量,以及心身的健康等因素均密切相关。实践表明:良好的情绪可以使青少年朋友们有广泛的学习兴趣、主动的活动意识、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健康的人格特征;更可以使中老年朋友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顺心如愿,愉快、幸福。特别是积极开朗的情绪对各种疾病的治愈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8.
在新近人们对情绪神经机制的探索中,很多研究成果都在表明,在通常概念下的人的情绪感受中,不仅有那种含有喜厌态度的更严格意义上的情绪成分,还有直接来自各种内外感官上的认知性感知觉成分。本文的目的是运用新近的情绪心理学研究成果,仅以情绪内在体验中的含有喜厌态度的心理成分作为情绪的心理实体,对其的神经—心理机制进行一些尝试性的解释,以期使通常概念情绪感受中的情绪成分和感觉成分更具可辨性。  相似文献   

9.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其需要的态度体验。情绪影响着人的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并且使人的心理染上特殊的主观色彩。情绪依其强度和稳定性,可以分为三种:激情、应澈和心境。激情是一种突然爆发、反应强烈而短暂的情绪状态:如见义勇为、狂喜、暴怒、恐惧、悲伤和绝望等,它通常与一个人生活中的重大事件、意外刺激等引起的激烈的内心冲突相关。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所引起的情绪状态,应激使得整个机体的生理处于高度激活的水平.表现出心律加快、血压升高、肌肉紧张、血糖增高等等变化。  相似文献   

10.
生命在于运动,情绪影响健康。良好的情绪可使人精神饱满、精力充沛,而懒惰情绪则使人萎靡不振,有气无力,甚至百病丛生。欲避免这些弊病危害,中年人尤应防止以下三种惰性。 其一要防心理惰性。在漫长的的人生旅途上,中年人心理上的惰性往往会不知不觉地萌生。这主要是因为中年人肩挑工作、家庭两副重担,生活上往往是“紧张的早晨,繁忙的中午,疲劳的晚上,战斗的星期天”,使肌体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日久精神受到压抑,心理失去平衡,从而产生消极心理,惰性油然而生。另外,中年人在年轻时大多经过拼搏,在事业上或专业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  相似文献   

11.
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人们的情绪更加多变:或喜、或悲、或怒、或乐……如果我们能注意到情绪的反常或瞬间突变,适当控制、合理宣泄,对战胜心理疾病可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多喜成疾怒以治病促怒疗法是医者有计划地利用一定刺激强度的多种非药物治疗手段,触怒患者,使之产生愤怒的情绪,以治疗忧愁、惊恐或过喜等心理病变的一种方法。中医认为它尤其适用于喜笑过度引起的疾病。有这样一个以怒治喜的例子:一女喜笑不休,屡治无效,遂请医生诊治。医生对病人母亲说:“你让你女儿穿上平时最喜爱穿的衣服,你和她面对面饮酒吃饭。你要故意装作不小心的样子,用酒菜油水把她心爱的漂亮衣服弄脏,使她发怒。”在病人母亲的  相似文献   

12.
浅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俊民 《心理学探新》1990,(1):38-40,37
什么是心理健康的人?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下了这样一个定义:“不但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因此,我们认为:凡是具有与其年龄发展阶段相适应的认识水平、稳定的情绪、愉快的心境,并且具有同客观现实保持着积极平衡的意志行动和良好的个性品质的人,就是心理健康的人。心理健康的大学生不仅思想境界高,有理想、有道德、守纪律,而且热爱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乐于同别人交往,人际关系融洽,有自知之明,能自重自爱。可是近几年  相似文献   

13.
笑与健康     
笑是人类特有的功能和表情。笑的内涵玄妙多变,意境深长,是人体心理活动画卷中最精彩的一页。 笑是由不同的情绪情感情志变化而引起的。因此,笑也就有不同的作用。通常,笑表示一种心境,反映出人们此时此刻的情绪状态和精神面貌,人通过对方表面的笑脸,可以测探出他心境的好坏。 笑是人类传递情感信息的特殊语言,凭借它可以进行广泛的交际。托人求情时满脸堆笑,情人见  相似文献   

14.
情志理论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内经》认为五志,即“怒、喜、思、悲、恐”五种情志变化与内脏有密切的关系。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悲”,肾“在志为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明确了情志的产生以五脏之精气为物质基础。当五脏发生虚实盛衰变化时,往往对外界某种刺激极为敏感,会直接影响到人的情志活动,而有情志异常的相应表现。《素问·宣明五气篇》云:“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是谓五并,虚而相并者也”。马莳注释…  相似文献   

15.
芸芸听到奶奶生病的消息虽然心里有些着急,但情绪变化不大;她认为,生病是人之常事,老人生病更不足为怪。当听到奶奶住院的消息,焦急心理得到加强,且添了几分担忧,使焦急演化为焦虑。在医院里,她看到奶奶痛苦的病态,焦虑心理激化,增添了几分悲哀;出于对医院的信任寄托,这种悲哀没有流露。当看到奶奶病入膏肓,再也克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冲出病房  相似文献   

16.
无论成人或儿童,不可能总是快乐无忧,但我们都希望能够帮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使之向快乐的方向转化。情绪是人与生俱来的心理反应,它由4种基本情绪构成:愤怒、恐惧、悲伤、快乐。这如同绘画中红、黄、蓝三原色,其不同的组合构成人的各种情绪状态。情绪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其独特的作用。愤怒激发人为争取自己的权力和自由而抗争;恐惧使人躲避危险,寻求安全;悲伤能缓解心中的痛苦,让我们  相似文献   

17.
情绪和情感是人的心理的三个基本过程之一,也是人类生活中极其重要的一面。但长期以来,较之对认识过程诸心理现象的研究,对情绪情感规律的研究探讨显得十分薄弱,关于情绪情感的定义,也还是观点纷繁,缺乏一个众所公认和采用的定义。在我们看到的国内外心理学教科书和专著中,情绪情感的定义就有十三种之多。仅我国从1979年年至1982年期间出版的国内教科书和专著中,对这样一个基本概念的定义就有七种以上。这很不利于对心理学的学习和心理科学本身的发展。因此,把情绪情感的定义  相似文献   

18.
中学生忧郁情绪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现实教育的弊端的重要表现之一,是漠视人的心理健康.这种片面的教育造成了学生的种种心理障碍,甚至使一些学生产生了某种程度的心理异常,严重地影响着青少年一代的全面发展.发生在某些中学生身上的忧郁情绪,就是这种心理异常的重要表现.忧郁的特征性症状为心境悲闷,缺乏活力、丧失兴趣、自责自罪、失眠、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中学生的忧郁问题,目前在国内的教育实践领域,尚未引起重视.心理学界对该问题已开始有所研究,但研究的内容仍尚欠全面.  相似文献   

19.
人们面对困境,情绪懊丧,如长期这样,毕竟会影响到人们的身心健康。那么,怎样才能从不良情绪中摆脱出来呢?有一种方法,那就是享受快乐,不断地换位思考问题,它常常能使人战胜沮丧,从不良情绪中解脱出来。人生在世,难免遇到伤心事、苦恼事,有时会使人痛苦不堪。这时如果你能从不幸中寻找、挖掘出积极因素来,就能转“忧”为喜,开拓出一片新的天地,从“山穷水尽”转入“柳暗花明”。在很多情况下,人们的痛苦与快乐,并不是由客观环境的优劣决定的,而是由自己的心态、情绪决定的。遇到同一件事,有人感  相似文献   

20.
嫉妒是指对在才能、品质、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的一种不健康的心理情感。持有这种心理状态的人,怨恨别人的成就和成功,甚至有破坏性的情绪,是“平庸的情调对卓越才能的反感”,是对别人才能的一种烦恼。嫉妒是在利己主义思想支配下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名利和虚荣的基础上产生的。自尊与名誉意识的偏差是产生嫉妒心理的温床。被嫉妒者一般是在年龄、职业、能力等方面与自己相近的人,甚至还不如自己。一旦对方在各方面优于自己,对这种位置变化就会缺乏正确认识,内心就会产生一种痛苦刺激从而造成情绪上的抵触和对立,把这种不良的情绪发泄到对方身上,从而产生一种愉快的情绪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