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法人体器官交易的刑事立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借鉴他国立法经验,根据我国刑法典,把非法人体器官交易这种行为定性为一种犯罪,在刑法中增设非法人体器官交易罪(类罪名),以此预防、打击非法人体器官交易.  相似文献   

2.
《学海》2016,(2):198-203
税收违法行为的犯罪化是刑事立法的一个主导性趋势,这与我国一直以来的税收不法行为的变化规律是相符合的,也与税收违法犯罪行为的观念相适应。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变化发展,刑事立法对税收犯罪行为所存在的回应过度、视野偏颇、注重实害等缺陷也不断暴露,制约和影响了刑法应有作用的发挥。这种状况实质上显现出刑法在税收领域的定位问题。税收犯罪刑事立法应当明确其有效性、控制性和经济性原则,注重严密法网、行为本位和罪刑均衡问题,由此,税收犯罪刑事立法方能更好达到控制税收犯罪的积极效果。  相似文献   

3.
随着当今社会传播媒体的空前发展,青少年以敏感的心灵感受着时代的变化,见多识广,早熟、早知、思维活跃。而在另一方面,青少年犯罪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无论从犯罪动机、犯罪形式、犯罪的手段等等方面都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16岁的少年陈某将与其家有过节的13岁小孩陈某杀害并勒索被害者的家人20万元:  相似文献   

4.
邪教是指冒用宗教、气功或者其他名义建立,神化首要分子,利用制造、散布迷信邪说等手段蛊惑、蒙骗他人,发展、控制成员,危害社会的非法组织。与普通刑事犯罪不同,邪教犯罪因信仰因素的纠缠而带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如犯罪客体的不特定性、主体的多元性、手段的残忍性、危害的严重性、惩治的争议性等。当前,国内邪教犯罪活动虽有所收敛,但与邪教作斗争仍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5.
《学海》2017,(6)
因为中法法人犯罪的刑事立法基于共同的功利主义动因,又采取相同的例外到原则的立法路径,使得两国法人犯罪刑事规制体系常常被认为具有高度相似性。然而,通过对中法两国关于法人主体资格、罪名范围、归责理论、刑罚配置的制度设计、理论解读和实践适用的比较研究,足以发现两国法人犯罪刑事规制的具体条文、基本原理和发展趋势都存在天壤之别。这些细节差异之处集中体现了中法两国法人犯罪刑事规制体系理论发展的不同重心和共同动向,对反思中国刑法单位犯罪的资格认定和立法技术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要求世界各国加强对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但由于我国现行刑法中有关知识产权犯罪的规定还存在着一定的纰漏,不利于对于侵犯中医药知识产权犯罪的刑事惩治.因此在理论上对我国中医药知识产权犯罪刑事控制的现状进行检讨与反思,并适时对知识产权犯罪的刑事立法进行完善是完全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要求世界各国加强对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但由于我国现行刑法中有关知识产权犯罪的规定还存在着一定的纰漏,不利于对于侵犯中医药知识产权犯罪的刑事惩治。因此在理论上对我国中医药知识产权犯罪刑事控制的现状进行检讨与反思,并适时对知识产权犯罪的刑事立法进行完善是完全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刘静 《学海》2024,(1):150-160+216
司法解释与刑法修正案的先后双重犯罪化是我国刑法立法活性化过程中的本土特色现象,这种双重犯罪化的现象在近年来的修法中尤为突出。当相关犯罪行为发生在司法解释施行之后、刑法修正案生效之前,审判时刑法修正案已经生效的情况下,如何适用从旧兼从轻原则,就成为一个亟待探究的问题。从旧兼从轻原则中的“新法”和“旧法”均指刑法规范的整体而非个别法条,司法解释应当属于“新法”和“旧法”的内容,刑法修正案生效之后,先行犯罪化的司法解释并不自动失效。解释论上,被先后犯罪化的行为可能同时适用司法解释和刑法修正案;立法论上,应当强化立法机关在犯罪化过程中的主导地位,提升修法频率,优化立法模式。  相似文献   

9.
本介绍了青少年犯罪的概念、犯罪率、犯罪原因以及青少年犯罪的理论,并对青少年犯罪的预防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犯罪与道德建设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计算机给人类带来的影响和作用是惊人的、前所未有的, 它在给人类带来福音的同时, 还滋生了计算机犯罪。计算机犯罪的主体是青年, 计算机犯罪侵害最严重的客体也是青年。在计算机管理及技术层面上, 应该采取一些防范计算机犯罪的措施, 但不是根本之策; 推进社会道德建设,提高青年道德水平才是遏制计算机犯罪最为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少年犯罪问题愈发严重,引起了全球各国的普遍关注。青少年犯罪不仅人数增多、涉及面广,且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青少年犯罪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导致其的原因有很多,有家庭原因、学校原因、社会原因等。其中家庭是最重要的原因,其所处的独特地位是其他原因无法比拟的,其发挥着纽带和核心的作用。因此,完善家庭功能的社会化,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是目前亟待解决的头等大事。  相似文献   

12.
龙菲 《社会心理科学》2004,19(5):118-120
青少年犯罪在世界范围内已被列入与吸毒贩毒、环境污染并列的三大公害之一。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引发的社会结构变迁,青少年犯罪呈逐年增多的趋势。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表明,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在我国2.2亿青少年中,平均每分钟发生一起刑事案件,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影响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探析,提出了转轨时期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特点、趋势,在分析其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青少年犯罪的社会矫治意见。  相似文献   

13.
家庭功能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家庭功能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诸多研究得到了非常一致的结论,即以家庭情感关系为主要内容的家庭功能系统与青少年犯罪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犯罪有非常显著的预测作用;以改善家庭功能为基础的干预项目,对预防青少年犯罪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犯罪心理学是以犯罪心理为研究对象。狭义的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犯罪人即犯罪主体的心理和行为,就是说犯罪心理和犯罪是其研究对象。简单地说,他是研究犯罪人的个性缺陷及有关的心理学问题。广义的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除包括狭义的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之外,还包括犯罪对策中的心理学问题,如侦查心理、审讯心理、预防犯罪、惩治犯罪以及教育改造罪犯中的心理学问题。简单地说,广义的犯罪心理学既研究犯罪人的心理和行为,又研究与犯罪作斗争的对策心理部分。在这里,仅对广义的犯罪心理学中的临界犯罪心理进行阐述和论证。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重点介绍了本世纪20─40年代我国犯罪心理学方面有代表性的专著(包括译著)和论文。对几本专著的主要内容、特点作了简介,并就犯罪行为和犯罪心理的性质、成因及社会历史制约性等重要问题,联系当前有关著作的情况、进行了对比和讨论.对当时发表的文章,选择有代表性的作了分类介绍,大致分为:介绍国外青少年犯罪和犯罪心理研究的。就有关理论进行评论的,探讨犯罪心理的研究方法的,对犯罪人心理一行为特点进行实验研究的等4类.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国洪起特大合同诈骗案件作为研究基点,引入优势犯罪理论的分析工具,尝试对此类犯罪的刑事归责机制进行探讨.文章首先对优势犯罪的一般原理进行阐述,指出优势犯罪是一种对于在资源分配关系中优势地位的滥用行为.本文重点对于优势犯罪的刑事归责机制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并提出了公正优先、注重主观恶意和适当兼顾效率的三个原则.本文还以优势犯罪原理为视角,对国洪起案件进行了分角度的探讨,论证案件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指出了其中的不足.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全国未成年犯抽样调查资料,对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犯罪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城市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未成年犯在犯罪时的年龄、刑期、重新犯罪比例、犯罪类型的多数方面、犯罪目的、犯罪时的心理状态等方面均不存在显著差异.独生子女的文化程度高于非独生子女,犯强奸罪的比例是独生子女高于非独生子女,犯盗窃罪的是非独生子女高于独生子女.笔者认为,从整体上看,将独生子女作为特殊的未成年人犯罪群体的论点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8.
犯罪史是史学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在英国,经过近30年的发展,犯罪史研究已经产生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整体看来,英国犯罪史学家们对犯罪的考察主要是在英国近代社会转型这一框架下展开的.因此,从资本主义发展的视角对英国犯罪史学做一番梳理和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同伴交往和青少年犯罪之间的关系是青少年犯罪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大量的实证研究结果支持学习理论所提出的与越轨同伴交往会促进青少年犯罪的观点。这种促进作用适用于不同类型、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犯罪路径的青少年犯罪, 也适用于众多类型的青少年犯罪团体干预项目中的同伴交往。为深化对这一领域的认识, 未来研究需更多采用纵向研究、对比研究、实验研究等方法, 以不同文化背景中的青少年为对象, 深入考察这种影响的群体差异、内部机制以及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中国罪犯心理测试个性分测验》(COPA-P)I测量罪犯的人格特征,并对初犯和重复犯罪罪犯的人格特征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在攻击性、报复性、犯罪思维模式这三个因子上,重复犯罪的罪犯明显高于初犯。并具体分析了其人格特点,针对重复犯罪罪犯人格的特殊性,提出了在改造过程中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