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国内外大部分认知诊断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CD-CAT)主要采用PWKL作为选题策略进行研究。PWKL结合后验分布信息对KL指标进行加权,提高了判准率,但该方法仅利用个体层面信息加权,忽视了项目本身能够提供的信息,属于单源指标。本研究结合认知诊断中的项目区分度信息,对PWKL进行修正,提出了4种新的多源选题策略:GIDPWKL、AIDPWKL、CIDPWKL和KLEDPWKL方法,并在加入曝光控制下与PWKL和互信息法(MIM)进行比较。模拟研究结果表明:(1)在定长测验情景下的绝大多数实验结果表明,测验长度越短,新方法的判准率越高。平均属性/模式判准率最高的是GIDPWKL,之后是AIDPWKL,而CIDPWKL、KLEDPWKL和MIM方法的优势随实验条件不同而不同。(2)在定长测验情景下的绝大多数实验结果表明,题目质量越高,新方法的优势越明显。(3)Q矩阵结构的复杂性会影响不同选题策略的表现。(4)在变长测验情景下,4种新方法和MIM的平均测验长度均要低于PWKL方法,表现最好的是GIDPWKL方法。因此,若实际测验情景与本研究的模拟情景相似,推荐GIDPWKL方法。  相似文献   

2.
对三维心理旋转操作任务特性的效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蔡华俭  杨治良 《心理科学》1998,21(2):153-158
在认知心理学领域,对心理旋转的研究主要是以反应时范式为基础。本研究试图突破反应时范式,把心理测量学和实验的方法相结合,以现代测量理论——项目反应理论的项目参数(如项目难度、区分度、猜测参数)为指标,对心理旋转测验中,操作任务的若干特性对测验项目特性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对于以Shepard三维旋转材料编制的心理旋转测验、测验材料的复杂程度,标准图形和匹配图形的角度差,以及匹配图形的编排位置等对测验项目的诸特性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从个体水平研究面试考官的有效性是面试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本研究对面试考官权重策略的类型及类型的比较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运用线性规划策略捕捉方法,分析了公务员考试中28名考官在结构化面试和无领导小组讨论中的权重策略,研究了权重策略对评分和录用的影响,结果发现:(1)在结构化面试中存在三种策略,在无领导小组讨论中存在两种策略,这些策略大部分是规范的(符合评分规则的要求),它们会随面试情景发生变化;(2)权重策略影响了考官的评分区分度和最终考生的录用结果,规范性策略具有较高的区分度和录用预测效度。研究最后对结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CTT与IRT方法对人格测验结果处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说明使用经典测量理论(CTT)方法和项目反应理论(IRT)方法计算出的人格测验结果的差异,本研究使用IRT和CTT这两种方法分别计算出模拟人格测验和实际人格测验的测验结果,并对此进行比较。研究表明,两种不同的方法得到的测验结果之间平均有0.11个标准差以上的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对测验结果进行分析时,IRT方法比CTT方法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5.
干扰对外显和内隐记忆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实验用汉字常用词为材料。每两个词组成一个无关词时,让被试在学习阶段形成联系,并用干扰词对对这种联系进行干扰,来检验干扰效应对以两种测验方式为指标的外显和内隐记忆的影响。实验表明:1.汉字无关词对经过意义加工后可以出现启动效应;2.干扰因素对两种记忆具有不同的作用。实验者认为,两种方式的测验实际上要求了不同的操作过程,并且它们所代表的记忆具有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文章在回顾近年来情景判断测验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情景判断测验的效标关联效度、结构效度、增量效度和情景判断测验效度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情景判断测验有较高的效标关联效度,是一种较好的人才选拔工具;情景判断测验是一种测量方法,可以用来测量指定的结构;情景判断测验对认知能力、人格、工作知识等变量具有增量效度;试题特性、测验开发模式、研究设计、评分方式等会影响情景判断测验的效度.  相似文献   

7.
刘永芳  高鑫 《心理科学》2004,27(2):311-314
本研究探讨了人工语法迁移效应产生的机制,着重考查了组块信息迁移理论对人工语法迁移效应机制解释的适宜性。结果发现:当学习和测验序列的表层结构不同时,被试能够学习和迁移非重复成分间的序列依存性(实验一);当被试将非重复成分间的序列依存性迁移到表层结构不同的测验序列中时,需要在学习和测验序列的分布特征上形成一种匹配(实验二)。  相似文献   

8.
任务难度和反馈学习对儿童类比推理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研究采用情景类比任务,通过两个实验对180名小学生进行纸笔测验,探讨了任务难度对儿童类比推理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进行反馈学习以降低任务难度时,7~8岁儿童能完成更高年龄段儿童才能完成的任务;但增加任务难度,11岁以上儿童也表现出类比推理能力的弱化.结果提示,儿童是否能在类比推理任务中表现出相应的能力可能取决于任务难度,反馈学习可促进一定年龄段内儿童的类比推理能力发展.本结果为有机融合皮亚杰和Goswami等人的观点提供了有效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嫉妒心理及其内隐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欧阳文珍 《心理科学》2000,23(4):446-449
采用自行设计的关于嫉妒的故事集和嫉妒测验问卷两类材料,分别运用"快答"和"慢答"两种方法,在考察嫉妒心理的普遍性、强烈程度和个体差异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并确定了人类嫉妒心理的内隐性.研究表明人们普遍存有嫉妒之心且程度较强;理科的学生似乎更甚,但男女差异并不明显;一方面,大家已能承认自己存嫉妒之心,表明了现代人的理性,另一方面,嫉妒心理产生时却大都不为主体所察觉,具有明显的内隐性.另外,本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及结果还启示我们各种测验量表若不严格控制施测时间,其效度将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10.
以往的来源记忆研究大多以词汇和图形等为实验材料,意义丰富的声音材料尚未涉及.本实验采用中国情感数据声音系统的声音为材料,分析了情绪效价、编码和测验阶段的刺激呈现方式等对区分听觉和想象两种不同来源的现实性监控的影响.实验含编码和测验两阶段,编码任务是听声音或根据提供的文字想象声音,并判断刺激的情绪效价;测验阶段则要求被试听声音或根据文字想象声音,并做出“听过”、“想象过”或“新项目”的三项选择判断.结果显示,想象刺激低于听觉形式获得刺激的提取成绩;情绪效价显著影响听过项目的提取绩效;编码与测验刺激呈现方式匹配条件的来源监控成绩较高;恐惧刺激的判断快于厌恶刺激.上述结果表明:内部来源与外部来源提取是两种不同的活动,情绪效价对区分上述两种任务的现实性监控具有调节作用,编码与提取刺激呈现方式匹配与否对提取结果的影响明显,恐惧刺激的加工相对优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