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存在三种意义上的向乌托邦告别.从前的乌托邦主义者是马克思主义的先行者,但是乌托邦主义者缺乏中间阶段,脱离现实,不善生活.马克思主义并非不是乌托邦,而是一种具体的乌托邦的新事物.具体的乌托邦要求我们善于同可能性打交道,努力领悟可能性,使之成为一种智力参谋部,从而建设一个公正的、美好的、人道的社会.具体的乌托邦永不满足.  相似文献   

2.
恩斯特·布洛赫是20世纪以来德国最富盛名的马克思主义者之一。在他看来,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希望的哲学、一种具有乌托邦主义色彩的现实的人道主义,只有遵循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批判精神,在实践中改变这个非正义的世界,才是未来乌托邦得以实现的现实路径。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对宗教“弥赛亚”的变革及其对现实的否定性批判,还是通过劳动和实践来从事乌托邦式的人道主义的现实化,抑或是在追溯天赋人权时对尊严、道德和自然法的人道主义阐明,无一不彰显了布洛赫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所持有的以人为本的道德哲学,以及他对现实的人道主义的坚定信念。这种信念打破了传统马克思主义者在伦理价值问题上的固有论述方式,在坚持唯物史观的同时,将人道主义理想视为超越现实意识形态的道德形式,并将之置于希望的乌托邦之中,保留了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念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现实导引作用。  相似文献   

3.
乌托邦在20世纪衰落根源于人超越性的枯萎。乌托邦产生于人超越性之中,是一种想象性对话,通过这种叙事方式能够在现实世界中展开对更高世界或真实世界的追求,它们构成了乌托邦的本质。乌托邦的产生是古希腊、希伯来文化的内在独特性构成的——人的超越性和有更高世界的存在,因此它在古希腊文化中由对神人关系的理解、灵魂不朽、柏拉图的理念、亚里士多德对诗的本质的洞察所奠基,在希伯来文化中则由神人关系以及存在的独特性所规定。现代社会所理解的乌托邦已非源初意义上的乌托邦,正因此雅各比为乌托邦辩护时仍未能把握其本质,出现了理解上的偏差,我们应该把握乌托邦的本质和特殊性,一旦把握了此,也就明白了乌托邦是不会消亡的。  相似文献   

4.
身体美学与乌托邦式身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鸟托邦”一词的双关含义入手,结合东西方哲学文本,阐述了乌托邦的历史传统、身体的哲学概念、身体和方位的关系等,说明身体构成我们主观体验的中心,并确立我们在世界中的空间坐标。同时,作者结合自己在日本研习禅宗的经历,描述了成功的坐禅体验,此时的身体在最良好的状态下运行,并把自身隐没到更广泛的行动中去。总之,乌托邦式身体(the utopian body)是一个不存在的美好之地,这也是作者身体美学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追溯了布洛赫从求学到流亡,从东德到西德的生活经历,描述了他与卢卡奇、海德格尔、马尔库塞、萨特等同时代人的关系。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布洛赫是一个和平主义者,他的哲学思想深受表现主义的影响。1938年布洛赫流亡美国,1949年回到东德。1956年以后,布洛赫受到东德当局的批判,被指控为“偏离分子和修正主义者”。1961年布洛赫移居西德。布洛赫承认深受黑格尔哲学和宗教的影响,但他强调自己是完全站在马克思立场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在他看来,乌托邦理论在马克思那里就已经出现,而他只是从马克思主义立场出发,发展了马克思的乌托邦概念而已。乌托邦不仅是哲学-艺术范畴,也是我们时代的政治范畴。乌托邦并不意味着逃避现实,而是意味着探索现实事物的客观可能性,并为其实现而奋斗。具体的乌托邦导向一种更美好的未来、一个人道的世界。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无权成为悲观主义者。  相似文献   

6.
梦海 《学海》2007,(3):33-41
在20世纪西方众多自然-风景美学思想中,恩斯特·布洛赫的“风景-暗码”学说独树一帜。布洛赫强调自然美的重要性,有意识地把它描写为人化的感性自然的前假象基础。风景乃是自然暗码的在场的解释,作为人与自然之间的中介机构,风景具有某种原型功能。自然美之所以对人发挥某种中介效应,全在于自然本身的乌托邦特性。在艺术美中,自然美的复制本身包含某种乌托邦的前假象,在这种前假象中,风景指向“尚未”,并对乌托邦和解目标内容起到暗码中介作用,从而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得到新的规定。  相似文献   

7.
"乌托邦"是人类对现实中不可能最终实现的终极性社会理想的一种总体性构想或设计。通过对中西乌托邦观念的比较研究,以此作为理论契机折射出不同文化传统之间的差异、补充与对话,在"历史的终结"乐观主义背后的现代性之隐忧中,尤为凸显其意义。在文化领域引入乌托邦,从中发现和吸取社会进步所需要的精神力量,使人类的现代文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黄小惠 《学海》2011,(3):166-169
在现代西方哲学界,詹姆逊最为明确地高举起乌托邦旗帜。他继承了布洛赫的乌托邦思想,将总体性思想内嵌其中,并且始终把乌托邦作为一种政治策略来建构,因此他的乌托邦思想具有鲜明的政治维度。乌托邦的本质是政治无意识,借助总体性方法,乌托邦实现对社会历史总体性的揭示;而乌托邦的政治功能在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的辩证法中得到充分凸显。  相似文献   

9.
王英 《现代哲学》2006,(5):33-38
迈斯纳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主义和乌托邦主义》是以西方马克思主义为分析理论的一部名著。他恢复了毛泽东思想中的乌托邦主义内涵,并采用“民粹主义”的方法论解释中国革命。他通过“乌托邦主义”来分析毛泽东追求美好未知世界的热忱,并对后毛主义时代的反乌托邦性质作了深入透彻的考察。这对我们理解毛泽东思想和今日的中国社会都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本雅明看来,巴黎拱廊街作为资本主义现代性神话的缩影,是一个辩证的现代性意象,它不仅真实地反映着资本主义商品世界的虚幻性和拜物教本质,而且隐藏着整个社会集体的乌托邦理想和人们革命救赎的共同诉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