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肠梗阻导管治疗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早期低位小肠梗阻综合征的临床疗效。选择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早期低位小肠梗阻综合征患者28例,随机分成采用肠梗阻导管的研究组(n=11例)和采用鼻胃管的对照组(n=17例)。观察两组患者腹部胀痛改善程度、肠梗阻缓解时间、腹部立位片气液平面消失时间、腹围消减程度。所有患者均置管成功。研究组早期低位肠梗阻缓解率100%(11/11)。研究组腹部胀痛改善程度、肠梗阻缓解时间、腹部立位片气液平面消失时间、腹围消减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随访6个月无一例低位肠梗阻综合征复发。肠梗阻导管治疗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早期低位小肠梗阻综合征疗效确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表现,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对4例剖宫产术后并发肠梗阻患者进行临床分析,采用保守治疗并及时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4例患者均治疗成功,无肠穿孔、肠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发生.认为密切观察腹部体征、及时明确诊断、采用正确的治疗及护理方法是患者痊愈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总结Ⅳ级以上闭合性肝外伤的非手术治疗经验。对2007年3月~2014年6月我院肝胆外科收治的Ⅳ级以上选择非手术治疗的闭合性肝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组9例,其中损伤程度Ⅳ级6例,Ⅴ级3例,最终8例行非手术治疗成功治愈,1例中转手术治疗后治愈。非手术治疗措施包括积极监测生命体征、绝对卧床、补液、止血、输血、抗...  相似文献   

4.
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直肠癌术后早期肠梗阻的疗效。选择我科收治的直肠癌根治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腹腔镜手术组60例和开腹手术组60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因素及术后早期并发症情况。腹腔镜手术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腹部胀痛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及术后早期肠梗阻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手术组,但其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开腹手术组(P0.05)。腹腔镜手术是直肠癌术后早期肠梗阻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直肠癌术后早期肠梗阻的发生与术式的选择有着密切的关系;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术后肠梗阻发生率减少。  相似文献   

5.
肠梗阻是腹部外科中一种常见的疾患,严重者可危及生命.胃肠减压是肠梗阻治疗的主要措施之一.既往胃管减压效果较差.近年开始应用的肠梗阻导管可对肠道进行有效的减压,效果明显.肠梗阻导管的发明和临床应用充分体现了假说对科学实践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1 非手术治疗肠梗阻的“软通”与“硬通”在吴咸中的《科学路上无坦途》(《中西医结合杂志》1986年特集)文章中有一段记述:1961年秋,天津医学院附属医院“原外科的一位护士长李维骆同志,当时正在北京中医学院读书,已做过三次腹部手术,又因急性肠梗阻住院。值班医生已经为她做好了手术准备,等待她第四次进入手术室。但是李维骆实在没有勇气再接受手术了,于是把我找来,恳求我‘刀下留人’。我详细地检查了患者的全身情况,认为还有用非手术疗法治愈的可能,根据辨证属于寒实肠结病,患者体质素虚,脉沉细无力,属正虚邪实…  相似文献   

7.
肠梗阻是腹部外科中一种常见的疾患,严重青可危及生命。胃肠减压是肠梗阻治疗的主要措施之一。既往胃管减压效果较差。近年开始应用的肠梗阻导管可对肠道进行有效的减压.效果明显。肠梗阻导管的发明和临床应用充分体现了假说对科学实践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腹部手术后,机体在修复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生物化学与细胞学反应,导致腹腔粘连形成.尽管粘连形成具有一定保护性意义,但是粘连也是导致术后小肠梗阻的最主要病因.研究发现,纤维素沉积与降解之间的平衡关系,对于粘连性小肠梗阻的发病机制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评价复方泛影葡胺在直肠癌Miles术后低位小肠梗阻治疗中的作用。选择直肠癌Miles术后低位小肠梗阻患者3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16例对照组经造口置入一次性吸痰管灌肠治疗,其余16例研究组在吸痰管灌肠治疗基础上联合经口服用复方泛影葡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腹围变化、肠梗阻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及影像学肠管直径变化,并观察其疗效。研究组直肠癌Miles术后低位小肠梗阻缓解率为100%(16/16),并成功接受了保守治疗。研究组患者的腹围缩小程度、肠梗阻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及影像学肠管直径缩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随访6个月无一例肠梗阻复发或再手术治疗。经造口置入一次性吸痰管灌肠治疗联合经口复方泛影葡胺治疗直肠癌Miles术后低位小肠梗阻是安全、经济、有效的方法,不仅能缩短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也能避开接受手术之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讨剖宫产术后盆腔血肿形成的原因、早期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对我院2010年3月~2011年4月1 800例剖宫产术后发生盆腔血肿的6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盆腔血肿发生率为0.33%,均通过B超检查确诊,3例保守治疗,3例在B超下穿刺治疗,均治愈.剖宫产后盆腔血肿的形成有多种原因,多在术后一周左右B超检查确诊.早期使用抗生素及局部理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