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医科学化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重要任务.然而,50多年试图从物质的角度阐释中医理论的研究,并没有拉近中医和科学的距离.对科学的误读可能是其原因之一.通过不断的实践,实现自我纠错,是科学的核心价值观.因此,运用西医建立的临床论证方法,实现对中医理论的去伪存真,应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国中西医结合事业现状,通过调研,结合文献,提出中西医结合科研工作的发展对策.试从研究方向、人才队伍、科研交流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有助于我国中西医结合科研工作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是我国的原创性医学,尽管历经50年的系统临床实践,但迄今对中西医结合医学概念尚未有明确的共识或权威性描述.认为中西医结合医学是用中医学规律和方法研究西医学、或用西医学规律和方法研究中医学而产生的不同于中、西医学的,有利于人类健康的技术、方法和理论的医学科学;其外延应包括整个中西医结合医学体系.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首先应对教育体系进行基本的研究.针对中西医结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教学双方在基本认知、总体评价、教学需求、教学结构、教学体系、教学标准等方面的看法进行调研,提出了强化通约性、学理性、系统化、标准化研究的建议,以期对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提供变革依据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论阴阳:兼论阴阳研究的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医结合论阴阳—兼论阴阳研究的思路河北中医学院(石家庄050091)赵洪钧刘延伶一、近现代阴阳研究简评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基础。粗看西医理论体系,与阴阳学说似毫无关系,至少它的重要理论中没有对等于阴阳的术语。因此,近代汇通医家和当代中西医结合理...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研究作为中医学研究中的一次观念和思路的转变,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但是,中西医结合存在一个局限,即很多研究限于具体、局部、微观的治疗经验和技术上的协作、改进,没有从根本上实现中西医两大医学体系在理论方法上有机结合。其原因除了在认识上仅重视中医经验而忽视其理论内容,在方法上忽略中医学的整体性特点外,一个重要因素是人们将中西医学这两种不同的理论体系、思维方法的特征作为衡量判断其科学性的对照参考系。其结果导致两个极端现象:一方面注重借助现代科学手段而忽视中医药理论特点,从而以现代科学技术水平和西医学模式评价中医学的科学性,另一方面无视中医学自身的  相似文献   

7.
中医科学化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重要任务。然而,50多年试图从物质的角度阐释中医理论的研究,并没有拉近中医和科学的距离。对科学的误读可能是其原因之一。通过不断的实践,实现自我纠错,是科学的核心价值观。因此,运用西医建立的临床论证方法,实现对中医理论的去伪存真,应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试析中西医结合的内涵及其历史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析中西医结合的内涵及其历史地位江苏省扬州大学医学院(225001)孙荣一、中西医结合与中医现代化、中西医学比较研究的关系———析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内涵中西医结合的内涵是什么?这是关系到中西医结合事业能否健康和如何顺利发展的基本问题,近几年来,随着中医...  相似文献   

9.
1中西医结合在国内发展的概况及其评估 中西医结合临床最切合实际的概念是取中西医各自所长而又去其各自所短,包括两者的理论、辨治,包括治法、治则和药物及其治法原理与病机的契合.除了要明确西药与西药之间的相互作用外,还要深入了解中药与西药之间之相互作用及其与病理生理之间相合的利弊关系.自从西洋医学传入中国后,即有了中西医药并用的学派及中西医之间相互研究学问问世.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汇通的实质是站在中医的立场理解西医、解释西医、评价西医;目前的中西医结合模式则是站在西医及西方自然科学的立场理解中医、解释中医、评价中医.从表面看,目前的中西医结合与中西医汇通思路相反,但从深层看,两者并无本质区别.目前的中西医结合模式与当年的中西医汇通一样是行不通的.  相似文献   

11.
"中医"和"西医"既指称两种不同的知识体系,也指称相应的知识承栽者.作为"知识人","西医"往往囿于知识规范而难以理解"中医",但在"知识"之外又能够实践"中医"原则.以基于原创性的生活经验和艺术创造矫治"知识"带来的"缺陷",使之回归整体性的生命观,可能是"中医社会"对"西医社会"的文化启示.  相似文献   

12.
达尔文医学与中医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达尔文医学是博物学(进化论)传统与生理医学传统(终因和近因生物学)最后的结合,尝试着对这门新兴学科作出理论基础和研究内容的建构。在此基础上,达尔文医学与中医学的可通之处在如下三个层次上作出了探讨:医学理念的整体性,理论基础的哲学思辨性和学科结构中的修辞性。  相似文献   

13.
基础、临床与预防医学的整合是预防医学发展的方向,它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推进痰病早期防治,提高疾病防治的科学性和效果,促进新的卫生保健服务体系的构建,促进保健公平.提出完善和加强社区疾病防控的建设等是实现整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循证医学是以证据为基础的医学,其在烧伤医学的应用即为循证烧伤医学.循证医学主要实施策略是发现和提出问题;寻求烧伤医疗实践中或者文献中的有价值证据;进行实验或方法学的评价;应用于临床检验的实践中;评价实践结果.循证烧伤医学和循证医学对烧伤医学的学科发展和临床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烧伤医学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循证烧伤医学.  相似文献   

15.
循证医学是以证据为基础的医学,其在烧伤医学的应用即为循证烧伤医学。循证医学主要实施策略是发现和提出问题;寻求烧伤医疗实践中或者文献中的有价值证据;进行实验或方法学的评价;应用于临床检验的实践中;评价实践结果。循证烧伤医学和循证医学对烧伤医学的学科发展和临床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烧伤医学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循证烧伤医学。  相似文献   

16.
17.
Studies suggest that medical students and physicians have higher rates of anxiety, depression, and suicidal ideation than their peers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Some authors have suggested that medical culture perpetuates these problems by erecting “barriers to treatment,” preventing students and physicians from getting the help they need. Here, the author begins a broader examination of the potential role of culture by examining the myths and symbols that form the basis for medical culture and the medical self-image. The author argues that a medical self-image based on a de-contextualized medical mythology, the Asclepius myth, results in a sense of professional identity that is unbalanced, dehuman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unattainable expectations. The outward expression of this medical self-image, the medical culture, is often a-relational, unhealthy, stressed, or even toxic. The author suggests some ways of re-modeling medical culture, including its rituals and symbols, and medical education in ways that incorporate what is currently kept in its shadow.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医学中的一些"形而上"问题进行比较研究,认识到主流医学在这些方面有欠缺,生物学规律不完全就是物理学规律的翻版.适当保持生物学与医学的多元性并非蠢举,在人与自然、心与身以及其他一些医学问题的认识上,主流医学宽容而谦虚地兼容包括中医学在内的一些有益思想,也许是医学发展之幸事.  相似文献   

19.
跳出中西医之争看医学——论医学之“道”的不足与互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医学中的一些“形而上”问题进行比较研究,认识到主流医学在这些方面有欠缺,生物学规律不完全就是物理学规律的翻版。适当保持生物学与医学的多元性并非蠢举,在人与自然、心与身以及其他一些医学问题的认识上,主流医学宽容而谦虚地兼容包括中医学在内的一些有益思想,也许是医学发展之幸事。  相似文献   

20.
从具体病例分析入手谈临床医生实践循证医学既需要思维模式转变、又要求掌握实际应用方法,即要敢于分析循证医学证据的实用性、又要善于用循证医学证据丰富经验医学内涵.新医学模式的普及将是临床医生群体认识史上一次具有深度和广度的飞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