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牟钟鉴先生《研究宗教应持何种态度》一大(载今年第5期“当机者说”栏目),是近年来学者治佛学中不多见的水准较高的力著,其“信与不信”的提出,皆赖党的改革开放、发扬传统文化的好政策,体现了时代的风貌。不过我以为这信与不信属于中性概念,既有盲目的迷信,也有盲目的不信;当尚未知晓明达之前就信或不信皆是迷信,待知其真善美之后仍拒而不信也属愚盲。因而似应确立一个可以量度的标准方好。于此,佛法中有“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智不依识”。此中的法、义、了义、智皆具真实义,而凡真皆具善美,真善美…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宗教信仰成因及对策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今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状况如何?笔者在本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2000名大学生中进行了一次调查。此次调查要求学生以作业的形式回答信不信宗教,若不信,信什么,理由何在?若信,信哪种宗教,原因何在?等等。调查结果显示: 认为宗教“可信可不信”、“说不清”、“很模糊”、“宁信其有,不信其无”的有1180人,约占总数的60%。  相似文献   

3.
或许有人会说,这个问题太浅了,基督徒谁不能回答呢?罪人就是不信的人,义人就是信主的人嘛! 这样的回答合乎圣经吗? 但愿我们能好好地思考这个问题。 (一) 我们先要思考:“罪人就是不信的人”有没有圣经根据? 有人会说,约翰福音3章18节明明记着:“不信的人,罪已经定了”,这就是圣经根据。  相似文献   

4.
李志刚 《天风》2001,(5):50-52
经文:太5:38-48 信仰耶稣基督主要是蒙赦罪,得永生,那可以说是信徒在世最大的期望。然而信徒在世生活中何以要介入“追求圣洁”,过“圣洁生活”的要求。如此介入和如此要求,岂不是成了信徒生活的累赘和枷锁。一个不信的人在生活上是没有属灵的要求,人们可以随着自己的喜好去做事,不受任何限制。所以有许多不信主的人认为,不信耶稣可  相似文献   

5.
物理学家作为一个社会的人,他可以信神,也可以不信。或者说他有信与不信任何一种宗教的自由。但作为一个科学家,无论他们是不是信奉宗教的,他们的科学研究工作实际上是与宗教教义相悖的。"尽管近代早期的一些科学家们从事科学研究的动机可以是来自于宗教,他们本人也可以是虔诚的宗教徒,可一日他们的科学发现与宗教教义相抵  相似文献   

6.
“当时,不信道的人对你用计谋,以便拘禁你,杀害你,或驱逐你;他们用计谋,真主报复这计谋,真主是最善于报复计谋的。”(8:30) “如果你们不援助他,那末,真主确曾援助他了。当时不信道的人把他驱逐出境,只有一人和他同行,他二人在山洞里,当时他(穆圣)对自己的同伴说。‘你不要忧虑,真主确是与我们在一起的。’真主把安宁降给他,并以你们看不见的军队援助他,使不信者的言词变成最卑贱的;而真主的言词确是最高尚的。真主是万能的,是至睿的。”(9:40)  相似文献   

7.
建立基督化家庭,对许多信徒来说恐怕是如何与不信的家人相处这个具体而现实的问题。宗教信仰是自由的,不可勉强不信的家人改变信仰,我们应该为不信的家人祷告,要用好行为为主的福音作见证。以下两篇均为作者个人的体会谈,可作参考。“基督为我家之主”,是否仅指全家信主的家庭?当然不是。基督既是宇宙之主,他当然也是每一个家庭的主,这既是一种信心,也是一种交托。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它根据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以及我们党的性质一再重申,共产党员必须树立科学世界观,不信宗教、不信迷信、不信任何伪科学的东西,要成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者和彻底的无神论者。可近些年来,有些地方,特别是农村,有神论、愚昧迷信沉渣泛起,反科学、伪科学的东西频频出现,非法宗教活动屡禁不止。这不仅严重败坏  相似文献   

9.
蒙爱 《天风》1996,(6):22-23
我最喜欢哥林多前书十三章四节的这句经文:“爱是恒久忍耐”。她给了我很大的属灵的力量,并得到了丰盛的恩典。 我刚刚信主时,平安、喜乐充满心头,感到无限的快慰。可不久,心上的阴云又密布,昏暗而沉郁。因为我的丈夫不信,不但不信,他还讥刺我信,恶语伤人;恶语伤人不算。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上封建迷信沉渣泛起,“官员”们参与迷信活动的现象也屡屡发生。一些党员干部,甚至是中高级领导干部(包括政府官员和企业的管理者),不信马列信宗教、不信科学信鬼神。他们烧香叩头,以祈福禳灾;求签问卦,以预测仕途;做决策请“大师”当顾问,用人时以“八字”做参考;出门要选“黄道吉日”,办事须择“吉祥数字”;门外立菩萨,室内设佛堂;念金刚经,喝信息茶……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认真剖析治理这一社会现象,不但是整个社会反对伪科学和封建迷  相似文献   

11.
当今社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商家为了推销商品,在竞争中取胜,往往把一些怪诞的创意运用到促销活动中,其效果如何呢?当然不错,常常是一举两得、或出奇制胜。您若不信,请看……  相似文献   

12.
有关“鸡和鹰”、“鸭子和天鹅”的故事看过不少,无外乎是在表现鹰与天鹅的高贵和志远。但生活远非想象得那么简单,不信请看下面两则寓言。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在被查处的贪官身后大多数都有“大师”的身影。他们或因官迷心窍,求“大师”指点升官捷径;或因做了亏心事,在反腐高压下惶惶不可终日,祈求在菩萨的保佑下,逢凶化吉,逃避打击。在没有被查处的领导干部中,不信马列信鬼神的也不乏其人。有的领导干部对一些“大师”津津乐道,甚至以认识个别“大师”为荣;有的领导干部家里堂而皇之地供奉着玉帝、观世音等神灵;有的领导干部每逢上任、购车等重大事情都要问问神灵;有的领导干部甚至连出行也要算日子。领导干部求神拜佛之风凸显了当前干部教育管理监督方面的“软肋”,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几年前,偶尔看了场外国电影,大部分情节都记不清了,而其中一个对整体并不重要的片段,却像钩子似的钩住了我。女主角是新闻记者。陪随她的男朋友一边走一问她:“你信不信上帝?”她笑了一笑,回答说:“有时信,有时不信。” 有时信,有时不信,这只是代表当今西方中产阶级,普通知识分子的心态,还是具有更广泛的普遍性呢?到今天为止,我越来越倾向后一看法。在理论上有唯心、唯物,有神论、无神论,教徒、非教徒的划分,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个“神仙“辈出的国度,哪朝哪代都有几个神通广大的“奇人“。不信你翻翻历史书,汉武帝时代的李少君、栾大,三国时代的于吉、左慈,北宋末年的郭京……而史书没有记载的“神仙“恐怕就更多了。新中国大概也出过“神仙“,不过“文革“前的政治气  相似文献   

16.
爱因斯坦自少年时代起一直不信宗教,但他始终非常重视宗教问题,对宗教文化,对科学与信仰的关系有深刻而独到的认识和理解。但是他关于宗教的一些论述经常被人们所误解,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经常利用伟大科学家的感召力来鼓动宗教狂热,例如邪教教首李洪志曾多次讲到:“爱因斯坦不是一般人,他发现了宗教甚至神学所讲的东西是对  相似文献   

17.
主内同道谁不想有个基督化家庭,一家人每天在主面前同心合意,祷告上主,一同唱诗赞美真神;闲暇之时,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查考圣经,分享神的话语,那时光该是多么快乐和美好啊!可事实却不尽人意。从你我周围的信徒中就可以发现,全家信的不到一半,往往是妻子信丈夫不信,丈夫信妻子不信,因此,引领家人归主建立基督化家庭已势在必行,那么究竟怎样做到呢?我本人有几点体会,谈一谈仅供弟兄姊妹参考。  相似文献   

18.
去年11月28日,我在北京科技大会堂获得了第二届反伪科学突出贡献奖.   如此殊荣可以说明,我是一个不信神,不信鬼,不怕那些“神功大法“的人.……  相似文献   

19.
梁涛先生“《大学》早出新证”一文有几个疑点。其一,梁文说:“在《中庸》中也有多处文字与‘修、齐、治、平’的思想相近,如: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第二十章)①按《孟子》中有一段文字几乎完全与此相同:孟子曰:“居下位而不获于上,民不可得而治也。获于上有道,不信于友,弗获于上…  相似文献   

20.
张角     
(?—184) 太平道的创始人和黄中起义领袖,东汉钜鹿(今河北宁晋)人。初信奉黄老,灵帝熹平(172—178)年间,创立太平道。举凡太平道的神道、称号、教区组织、口号、宗教活动内容、传教方式等,皆从《太平经》。张角自称大贤良师,“持九节杖为符祝,教病人叩头思过,因以符水饮之,得病或日浅而愈者,则云此人信道,其或不愈,则云此人不信道”。以这种符祝术与其弟张宝、张梁一起,在河北一带传教,颇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