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领导活动中的信息负反馈傅冰钢领导活动离不开信息反馈。所谓反馈,是指一个系统将信息输出去,又把其作用结果反送回来,把它与原定的目标进行比较对照,从而对信息的再输出进行调节,起到控制的作用。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指出:反馈的特点就是“根据过去的操作情况,去...  相似文献   

2.
“无限”(infinity)概念是列维纳斯哲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揭示了他的本体论、伦理学与宗教思想的统一。一、列维纳斯的“无限”概念谈到“无限”概念,就要首先从“存在”(Existence,Being)概念谈起。列维纳斯更愿意使用“有”(there is,Il y a)这个概念来表达“存在”。在他看来,“有”既是一切事物存在的根据,也是“无”的根据。“有”是一个无人称的概念,如果一定要坚持一种人称形式,那么,它就是“一般的存在”。他写道:“就像无人称形式的第三人称代词一样,它并不是指某个行动的已知的但尚未确定的作者,而是指这个行动本身的特征,它可…  相似文献   

3.
本文译自法国《思想》杂志1964年10月号。这是作者(Jacques Guil-laumaud)的一本同名的书的内容的概括。作者说,他的目的是要把控制论的科学理论引进哲学领域内,而使辩证唯物主义得到新的血液——新的科学素材和新的理论根据。因此,居尧谟在他的这篇论文里,对于控制论中一些带有关键性的概念,如自动调节系统的反馈作用、伺服机构、信息传递和负熵的转换关系,都从科学上和哲学上进行了分析。另外,他又别出心裁地从代数学中的群论,从理论物理学中的时间和空间的结构概念,去探讨生物的进化以至于国家类型的发展。并且,宣称控制论经过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处理,就会像古典力学加进了一个时间度而转变成为相对论性的力学一样,有可能使今天的控制论成为“辩证的力学”。作者在各个不同的科学概念所反映的自然现象中,指出矛盾的因素和统一的法则,进而说明“控制论受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导,反过来又去帮助辩证唯物主义发展……”,并给自然辩证法的探究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作者根据控制论的理论,认为在辩证唯物主义中应该特别强调“时间”范畴、“度量”范畴,以便进一步阐明“运动”和“结构”的问题。作者在论文的最后部分,说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一书在三个方面是未完成的,有待于现在的人们继续去完成。“物质作为物质是确定的,而且必然有一个形态,而形态则总是物质的,总是以具体的状况存在着的。” (黑格尔:《逻辑学》,Ⅱ,86)  相似文献   

4.
黑格尔并不认为现存就是指当前存在着的一切客观事物或现象。因为黑格尔在他的《逻辑学》中听指的现存和现实,并不是从客观事物中抽引出来的,而是指“绝对”观念的一种规定性,即绝对观念、世界精神的一种表现。按照黑格尔的说法,“现存”通过自己的内部矛盾运动而达到了它本身的高级阶段——“现实”。概念的运动过程并不是对客观事物运动  相似文献   

5.
思想工作如何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形势的要求,是摆在我们面前急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要真正解决这一课题,关键在于思想工作本身的现代化和科学化。所谓思想工作的科学化,根据我们的理解,它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思想工作内容的科学化,即按照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原则,确定自己特殊的研究对象与领域,建设自己特殊的理论基础,形成自己特殊的科学体系;一是指思想工作方法的科学化,即运用当代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乃至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分析人们思想和行为的  相似文献   

6.
“文化”这个概念,与“劳动”之类的概念~样,正因为它的抽象而“适用于一切时代”(马克思语)。但是,“文化”这个概念本身不是纯粹思辨的结果,它是历史的产物。在从事文化研究时,要注意把文化概念的历史同文化本身的历史区别开来。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文化”作为一个历史范畴,它标志着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发展,对它的研究有助于深入把握历史过程的本质。我们认为,在当前文化研究中,应当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先分别对文化与自然、文化与社会、文化与人本身发展这几方面的关系作深入分析,然后再进一步将这几方面的关系综…  相似文献   

7.
试析学习反馈的分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学习反馈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都在增多。但是,关于学习反馈分类的探讨,至今仍显得比较薄弱。本文试从学习反馈的主体和对象、内容和形式、目的和结果等六个角度对学习反馈进行分类,以展示学习反馈的意义和加强对它的应用。一、依主体和对象分类学习反馈是“将学习的结果提供给学生”①。谁来提供反馈信息,即谁是学  相似文献   

8.
延迟结果反馈对追踪任务技能学习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运动技能学习中,指导者通过提供外部反馈(Extrinsic feedback),帮助学习者掌握运动技能。结果反馈(knowledge of results,以下简称KR)是人们研究较多的一种追加反馈,它是指根据预定目标提供的关于应答结果的语言化(或可语言化)的末端追加信息(Schrnidt,1988)。  相似文献   

9.
控制论的产生,有其科学技术前提。控制论跟数学类似,它撇开控制论系统的特殊的物质实现,而只考察信息加工系统的功能和结构方面。把持殊的控制论规律绝对化,把控制论解释成一门哲学学科(如克劳斯),是错误的。把控制论当作一门技术科学,否认控制论在其他科学中的应用的可能性(如西加尔),也是错误的。信息概念是控制论的中心概念。信息是在高度分化和复杂的系统中进行的一定的物质过程的特性。把信息解释为既非物质的又非意识的“第三种”实在,是没有根据的。信息是一种同构关系。信息只能被理解为外部事件在自动组织系统的某个物质过程的结构、形式中的反映。当一些系统发生相互作用时,在不同的物理过程之间便产生了一种同构对应。在客体与主体之间、主体与主体的行为之间,存在着同构对应关系。同构概念以严格的数学形式说明了反映活动的一般条件,因而证明了唯物主义反映论的正确性,扩大了我们关于认识活动的知识。  相似文献   

10.
要讨论装置作品,首先讨论下装置的概念本身,装置艺术是指艺术家们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下,将人类在日常生活中消费的或者为消费的产品、物质文化实体进行艺术性地有效选择,并且利用改造组合和演绎出新的个体或者群体丰富的精神文化,简单地来说,就是在场地允许的状况下,艺术家们对自己情感的一种表达。  相似文献   

11.
信息概念研究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说信息论是控制论的理论基础,那么“信息”则是控制论的基本概念。随着信息论的发展而出现信息科学,信息概念则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多种学科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今天,信息生产方兴未艾,正在成为一种划时代的产业。但信息究竟是什么?信息科学是怎样定义它的?哲学又怎样不满足于这些定义而试图对它作出最一般的概括?  相似文献   

12.
控制论和哲学的关系非常密切。自从控制论创立以来,围绕着控制论的哲学斗争从未止息,特别是随着控制论的发展,引起有关认识论的一系列争论。控制论是一门综合性的新学科,是数学、数理逻辑、神经生理学与无线电通讯、自动控制、电子计算机等学科相互渗透的产物,是这些学科的边缘科学,属于横断科学。人们给控制论下过十几种定义,其中被认为是经典性的,还是控制论奠基者N·维纳对控制论所下的定义:控制论是“关于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讯的科学”。控制和通讯共同的特点,就是信息变换和反馈调节。实际上,信息和反馈不仅技术系统有,而且生物界、社会直至思维都有,因而从原则上说,控制论可以应用于所有这四个领域(技术系统、生物界、社会和思维),并且相应地形成了工程控制论、生物控制论、社会控制论和智能控制论,出现了现代科学的控制论化,使自然科学愈益向社会科学渗透,促进哲学的现代化,可能引起哲学变革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企业文化”对我国的企业来说,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概念。说它熟悉,是因为我们这些年来所进行的企业管理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或多或少都同“企业文化”有关,企业家们和企业的政工干部在实际工怍中已不同程度地把企业文化的实际内容付诸实践。说它陌生,是因为“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论,对于我国企业来说,存  相似文献   

14.
姚俊 《学海》2007,(2):137-141
“关系”作为社会网络研究乃至整个新经济社会学研究的核心概念,自从它成为一个学术研究对象以来就一直是学者们争论的一个焦点问题。如何对这一概念做出定义、分类、操作乃至如何运用它来建构理论,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解释。本文以“东西方差异”作为反思“关系”概念的切入口,指出现有的“关系”概念所包含的东西方差异实质上是一种假象,并就国内学者对“关系”概念的反思进行了梳理、提出自己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本文包括四部分。一,控制论、控制、信息。作者阐述了控制论产生的客观基础、发展过程和实际应用,控制论、控制与信息的关系,信息的客观实在性。作者认为,“控制论扩展了我们的认识领域”,“在控制论的成就中,包含着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思想的深刻确证和发展”。二,控制论的思维模拟。作者着重讨论“机器能否创造性思维”的问题。他们认为,这个问题的提法本身就是不准确的,由此得出的两个极端答案都是站不住脚的。否定的回答是“教条主义的”“毫无根据的怀疑”;肯定的回答是“对控制论的耸人听闻的广告式的态度”。他们说,“过去曾经广为流传的教条主义地否定控制论的企图之完全破产,导致了部分哲学家陷入另一个极端”,即断言“一定能建造出‘有创造性的思维和意识的’机器”,并“把相反的假设都无条件地宣布为不可知论和唯心主义”。他们认为,对这个问题还需要继续进行研究,而“在这里可以帮助我们的,并不是大吹大擂的哲学口号,而是控制论专家、心理学家的有计划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工作。”三,人的目的和机器的程序。作者认为,机器没有需要和利益。无论机器的动作多么复杂,都是受人输入给它的信息支配的。如果说机器在其活动的某个具体领域可能比单个的人“更聪明”,那么无论什么时候机器都不可能比整个人类“更聪明”。在人与机器的不断发展中,人将是主导的方面。四,控制论和知识的综合。作者认为,控制论的产生和发展是现代科学综合趋向的最重要的表现之一。控制论的发展促进了各门科学的相互接近,加速了科学综合的趋势。作者还谈到了知识的形式化趋向以及对这种趋向进行哲学分析的意义。整篇文章强调控制论的“创造本性同所有的、任何形式的教条主义的僵化”的“深刻对立”,同时反对关于控制论发展前景的“毫无根据的”、“耸人听闻的”空想。  相似文献   

16.
一九六五年,美国控制论专家查德(L.A.Zadeh)第一次提出了弗晰集合的概念(“弗晰”是英语中Fuzzy一词的译名,也可以译为“模糊”),从此诞生了一门新的应用数学—弗晰数学。十几年来,它发展得很快,据初步统计,它的文献几乎已经涉及到数学的各个分支。不少专家认为,数学的发展已经由古典数学、统计数学进人到弗晰数学的时期(至少是并行的),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几年前 ,我国学者刘福森首次提出了“发展伦理”概念 ,并对发展伦理学研究的对象、理论性质等问题做了探讨 ,试图把它作为一门新的应用伦理学进行研究。应该说 ,这一理论的提出 ,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首先 ,“发展伦理”概念的提出 ,具有实践意义。我们现在所采取的发展模式 ,基本上是近代工业文明延续下来的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所关心的只是“如何发展得更快”,而对于人来说 ,什么样的发展才是好的发展 ,却毫不关心。因此 ,旧的发展理论只有为了“发展得更快”而进行的“技术理性”的规范 ,但却没有以人本身的可持续生存和发展为价值尺…  相似文献   

18.
“发现”一词,一般认为,是指一种思想或理论的最初发生或最实概念。它是一种特殊的历史过程,而不是证明的最后成果。通常说的“证明”,包括确定一种观点的支持度与认识的根据。它意味着或者过程、或者成果,这取决于前后关系。发现和证明的关系是同一的还是分离的?就十七世纪的经典发现纲领来说,发现的方法就是证明的方法,发现的逻辑等于证明的逻辑,发现和证明  相似文献   

19.
尚杰 《学海》2007,(3):25-32
与“抽象的”研究伦理学“概念”的做法不同,舍勒在胡塞尔现象学基础上,直接描述具有道德价值的“具体心情”。舍勒试图把哲学从“天上”拉回到“地上”,他以描述的方式,分析具有现象学性质的“心情”,在胡塞尔应该说“纯粹意识”的地方,舍勒说“纯粹心情”或“纯粹价值”,让这些心情本身具有道德价值含义。羞耻感是返回自身的心情,是冲向自己的意向的转变,天然具有现象学的意义。在这个意义上,现象学又是一门升华心情的学问,就悔悟而言,不再是消极的而是积极的心情,改变从前的心理习惯,让精神生活重新开始。因此,悔悟是战胜自己的积极途径。  相似文献   

20.
反馈在现实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反馈信息进行学习是人类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有效手段。反馈间隔是指个体行为发生到反馈刺激呈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反馈加工过程中, 反馈间隔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但反馈间隔影响反馈加工的研究结果不一。对反馈间隔影响反馈加工的行为和电生理研究分别做了介绍, 对结果出现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未来的研究应考虑结合行为研究与电生理研究, 并统一反馈间隔的操作定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