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上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后西方国家加强国家干预以来,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把国家干预与市场机制恰当而有效地结合起来以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是摆在各国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二战以后,英国的国家干预经历了三次重大转折,政府先后推行过凯恩斯主义需求管理、新自由主义和第三条道路的经济战略.这些战略及政策不仅广泛涉及经济领域,同时也触及到与其相关的经济管理体制领域,对英国的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沈熙 《学海》2002,(4):153-158
英国福利国家的建立 ,依国家干预的程度和范围 ,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自由主义阶段 ,这一阶段国家对社会福利的干预极其有限 ,主要是由政府设立济贫机构对一部分社会成员进行救济 ,除此之外 ,社会成员则以自助或互助的方式寻求救济 ;第二阶段是国家部分干预阶段 ,这一阶段对社会贫困等问题逐渐形成了新的认识 ,国家也逐步对社会成员的生老病死承担起必要的责任 ,西方学者所说的“社会服务国家”① ,即2 0世纪初自由党的社会立法时期 ,就属于这一阶段 ;第三阶段则是国家全面干预阶段 ,二战以后英国建立了一整套“从摇篮到坟墓”的…  相似文献   

3.
欧阳萍 《学海》2011,(5):167-171
工业革命的爆发和发展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也使自由放任原则成为英国政府在制订经济发展战略时的主导思想。由于经济形势的变化,20世纪初英国政府掀起了一场影响深远的关税改革:大幅度提高外国商品的进口税,并且在帝国内部实行帝国特惠制,逐渐摒弃贸易自由主义而转向保护性关税政策。这场关税改革表明英国政府在制订经济发展战略时重心发生了转移,从自由放任原则逐渐向国家干预主义转变。改革不仅为此后英国经济复苏形成了重要的推动力,而且还为二战后国家全面干预经济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宋雄伟 《学海》2013,(1):88-92
本文从公民治理的角度分析了英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变迁,论证了二战之后英国政府在改革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过程中逐渐向以公民权利为中心的治理模式转变,这一模式反映了英国国家治理结构、国家与社会、公民关系之间的权力调整和关系变化.系之间的权力调整和关系变化.  相似文献   

5.
潘兴明 《学海》2004,6(2):121-126
二战期间 ,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除了在军事、外交方面全力维护英帝国的利益之外 ,还亲自确定英国的战时帝国政策原则 ,并确保政策原则的贯彻 ,处理涉及帝国安危的重要事务。战时帝国政策的实施 ,基本上保证了帝国内部的安定 ,但英国政府对殖民地作出的让步或施行的镇压 ,动摇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使得帝国内的离心倾向进一步加强 ;同时殖民地的参战和英国的战时宣传 ,促进了殖民地民族意识的觉醒 ,为二战后的非殖民化作了必要的准备。  相似文献   

6.
金燕 《学海》2006,(6):42-49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工厂制的出现引发了诸多严重的问题,19世纪上半叶的工厂立法正是为解决这些问题所作的最初努力。这一时期立法的指导思想是旧的家长主义,而所要解决的问题又是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这种新旧矛盾造成了这一时期立法覆盖面狭窄和实施效果不理想等不足,但却延续了前工业社会国家干预的传统,并为其后的国家干预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7.
当代世界宗教的几个新特点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在宗教的领域中出现了许多新特点、新情况。概括起来,这些新特点、新情况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按说随着科学的昌明,社会的发展应该有助于人们生活中宗教意识的削弱和世俗化思想的发展,但二战后至今宗教徒...  相似文献   

8.
最近读到一则有关二战的笑话,忍俊不禁的同时,也让人感慨颇多。笑话说的是:二战中欧洲的某个海湾,每周一、三、五德国军舰去布水雷,二、四、六英国扫雷  相似文献   

9.
《学海》2016,(4):103-109
作为在较大范围内进行经济要素的综合部署和构建合理城市化格局的一种重要手段,区域规划在19世纪下半叶期的英国开始出现。从内容来看,近代英国区域规划经历了从附属于城市规划的辅助活动向区内规划、区际规划的转变。同时,实施区域规划的机构也由相关城市政府自发组织的临时性专项委员会,演进为稳定常设的区域规划委员会。区域规划有力推动了近代英国的城市化进程和区域经济的良性发展。二战结束前,英国的区域规划已初步形成了中央—区域—地方三级体制,并在战后成为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郭家宏 《学海》2013,(1):80-87
19世纪末期,由于英国发展相对放缓,社会贫困状况恶化。中产阶级的社会调查使得人们对英国贫困问题深感震惊,他们认识到贫困的成因不单是因为个人的懒惰,而是有更深刻的社会原因,由此英国人的贫困观念的发生了巨大变化。以新自由主义、社会伦理学和有机体理论以及费边社思想为代表的社会思潮也从理论角度论述了国家和社会干预贫困问题的必要性。相应政府的济贫政策也发生变化,即由惩戒到政府救助,对20世纪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