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陈芳凤  杨泉林 《天风》2004,(2):42-43
我的儿子在与同学打篮球时,不慎被同学碰伤颈椎,一个多月后,他只能躺在床上,我心急如焚, 我的丈夫曾患鼻咽癌,2000年鼻咽癌复发,转移到大脑,压迫神经,我再一次遭到生活的打击。  相似文献   

2.
逆境与人生     
我的一个同学曾扬眉吐气地给我讲了他的一段经历他说:“我读高中的时候,那所学校点名气也没有,每年大慨也就只能出几个本科生。在距离高考还有几个月的时候,学校决定把那些有可能考上大学的学生集中到一起进行辅导我那个班有三名同学名列其中。于是在我们班,老师只对那三名同学  相似文献   

3.
细节的魅力     
当我听到周围的同学高声议论小沈阳现在的出场费竟高达六位数时,我选择了沉默。 我想这一切都是他应得的。毕竟,他也曾是黑暗里的舞者。  相似文献   

4.
约翰     
《天风》2006,(20)
神的礼物God’s gift耶和华已施恩Jehovah has been gracious约翰看见耶稣来到他那里,他就说:“看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这就是我曾说‘有一位在我以后来,反成了在我以前的,因他本来在我以前’。我先前不认识他,如今我来用水给他施洗,为要叫他显明给以色列人。”约翰又作见证说:“我曾看见圣灵仿佛鸽子从天降下,住在他的身上。我先前不认识他,只是那差我来用水施洗的,对我说:‘你  相似文献   

5.
必言 《天风》2003,(6):30-30
圣经上曾说:“原来我们在许多事上都有过失;若有人在话语上没有过失,他就是完全人,也能勒住自己的全身。”(雅3:2)可是谁又能制服自己的舌头呢? 今天晚自习结束时,突然班上两位同学吵了起来,原因是因为其中一位同学说另一位同学在别人祷告时看英语书。两个人就你一言我一语地吵了起来。“你是什么东西,我……”另一位言:“你是什么东西,我要你管……”两人互不示弱。同学好多去劝架,才平息了……  相似文献   

6.
维系、延续圣教会的动力是天主圣神;坚固、联接圣教会的核心也是天主圣神。吾主耶稣在受难前夕曾语重心长地告诉给宗徒们说:“如果你们爱我,就要遵守我的命令。我也要求父,他必赐给你们另一位护慰者,使他与你们永远同在;他是世界所不能领受的真理之神,因为世界看不见他,也不认识他;你们却认识他,因为他与你们同在,且  相似文献   

7.
康先生信箱     
康先生: 您好!我是一名学生。以前我性格开朗、活泼好动,但好管闲事,曾帮助过同班一个同学,可他却不知好歹,把我当仇人。由此我完全变了一个人,克制自己,少说话。同时因为家里穷而自卑,并且越来越严重,好像得了青春期综合征。请您帮我解除烦恼。  相似文献   

8.
对每个人来说,生与死的问题都是无法回避的,并且随着岁数的增长,对它也会有越来越深刻的认识。 小时候生活在长江与嘉陵江相汇的山城,每逢天气炎热的时候,班上就有同学忽然不来上课了。过不多久,传来坏消息:他在江里游泳淹死了。那时坐在教室里望着窗外的夹竹桃林,我想我的同学是不是会到了另一个地方,也许他还没有死,另一个世界正在等着他呢。及至稍长,与全国的青年一样,戴着一顶“知识青年”的桂冠,来到了大凉山生活。一  相似文献   

9.
看清自己     
正"对于文章方面的指责,我从不辩驳,似乎胆小,也许是宽宏大量。一件事总有两面,我不便往自己脸上贴金。"老舍曾这么说,很佩服他已经功成名就之后,还能如此清醒地认识自己。我认识一些鸡汤作家,总喜欢拿自己的事举例子。比如某天在街上与人争执,道理全在自己这边,对方还无理谩骂。自己不与他一般见识,风轻云淡  相似文献   

10.
最初认识张悦然的小说,是在两年前。一个高中学生难得休息的周末,我的正上高二的儿子带回家一本校园杂志,激动地对我说:我和同学去陶吧了!看我莫名其妙,他赶紧递给我那本杂志:张悦然的《陶之陨》就是写的那里!那口气,如同追星族找到了巩俐吃过饭的餐桌。  相似文献   

11.
正出风头在一群风华正茂的同学中,我罗小宇就像路边的杂草,根本不起眼。我皮肤黑,常有同学嘲笑我是从非洲来的。我很生气,反驳说:"长那么白干吗?我又不想做‘小白脸’。"一句话,堵得嘲笑我的同学哑口无言,更气得他暴跳如雷。我们都知道,男生被骂"小白脸"是最受辱的。谁让他来招惹我呢?一向以来,我的伶牙俐齿从无对手。  相似文献   

12.
正我认识了一个写故事的朋友。可是,时间不长,我就不想再跟他见面、交流了。此君有个特点越来越明显:每次谈话,他总是滔滔不绝地夸耀自己,并且在他眼里,没有谁能够超过他在某个方面的能力。而事实上,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文学爱好者,仅仅发表了一些豆腐块而已。可能爱炫耀是人的一个共同的缺点。跟我住在同一单元的一位退休教师,这几天一见面,要么说他刚刚跟当局长的同学喝了酒,要么说谁谁要在某个高档酒  相似文献   

13.
<正>罗国杰是我的老同学、老同事、老领导。1956年人大哲学系在全国提前特招本科生,我们同时考入,成为命定的老同学。但我是高中毕业直接考入的,他是从上海市委"调干"到人大读哲学系的。早年,他在河南读完中学,在上海曾就读于同济大学法学院,其间加入中国共产党地下党组织,从事革命活动,1949年后又在上海虹口区委和市委做过多年党务工作。论年龄他比我大八岁,论经历和学识他是我的前辈和老师。他为人正派、清廉,可谓  相似文献   

14.
母亲领着刚上初一的儿子到门诊寻求心理咨询帮助,原本听话的孩子,上了初中后接连不断地与同学发生冲突,为了报复同学,他连续好几天半夜给同学家打匿名恐吓电话,闹得人心惶惶,为此,老师多次教育他,但收效不大,老师怀疑他心理有问题,建议他看心理门诊,于是我就认识了这位孩子。  相似文献   

15.
一广洽老法师(以下略称洽老)于今年2月24日在新加坡的任葡院圆寂了,享年九十五岁。噩耗传来,凡是认识他的人都非常轨悼,认为是中新佛教界很大的损失。首先,是因为他热爱祖国,作出许多贡献,对人真挚诚实,和易近人,具有一种古德的风度。在我的师友中,治老是我最早认识的一位长者,回忆起来,在故乡漳州南山寺最初见面,已经是七十年前的事了。洽老好交游,他虽不甚宣传佛法,但由于他胸怀坦荡,不存芥蒂与人无利害之争,人们都乐与之交,早年厦门一位新闻记者赵家欣曾这样介绍他说:“1935年,我在厦门《星光日报》当记者,认识南…  相似文献   

16.
刘凌维 《天风》1994,(收录汇总):47-48
前段时间,一位毕业五六年的学生打电话给我,他谈到自己近几年服侍的一些经历,事工的压力、同工关系的微妙和复杂……言谈间透露出困惑和沮丧.放下电话,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静,记得临毕业前,他和几个同学曾到我办公室小坐,谈论各自即将奔赴的禾场、服侍的方向和一些计划.那时,他眼中有光,心中有远象,而现在他的语气中满是疲惫、无奈和迷茫.  相似文献   

17.
顾云涛 《天风》2007,(11):2-4
耶稣基督是一位和平、和好、和睦的使者,他要来铺平人与神和好的道路。道成肉身的主耶稣是要完成和好的使命。圣灵,对于我们每位基督徒的信仰生活是极为重要的。因为主耶稣曾应许说:“我要求父,父就另外赐给你们一位保惠师,叫他永远与你们同在,就是真理的圣灵,乃世人不能接受的。因为不见他,也不认识他;你们却认识他,因他  相似文献   

18.
小成,男,20岁,大学一年级学生,就读我任教心理学课的班级,得知我在心理咨询室值班,主动来找我。通过谈话,得知其刚升入大学时曾经和几位同学关系不错,交往也很愉快,但后来却发现他们“原形毕露,露出狐狸尾巴”(他的原话)。我向他为什么要这么说,他告诉我他们中有的竞选班委靠关系拉票,有的在班里销售电信卡赚同学的钱,他看不惯他们的所作所为,并且同学间勾心斗角,不直率不真诚等等,于是他觉得很孤独,也不愿与同学们交往,同学有事找其帮忙,他也予以回绝。  相似文献   

19.
刘凌维 《天风》2023,(8):47-48
<正>前段时间,一位毕业五六年的学生打电话给我,他谈到自己近几年服侍的一些经历,事工的压力、同工关系的微妙和复杂......言谈间透露出困惑和沮丧。放下电话,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静,记得临毕业前,他和几个同学曾到我办公室小坐,谈论各自即将奔赴的禾场、服侍的方向和一些计划。那时,他眼中有光,心中有远象,而现在他的语气中满是疲惫、无奈和迷茫。  相似文献   

20.
有朋友同我见面时,打量着我朴素的穿着,他问:满足吗? 有亲人与我谈话时,对我的人生道路的选择问说:满足吗?有同学惊讶地问我,你曾是学习上的佼佼者,竟然没考中学校,满足吗? 对这一连串的问题,我没有躲闪,也不感到脸红。我说:我活得很充实,很满足。我的满足不在于当一名大学生,也不在于拥有一份好工作,或有大把大把的钞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