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诱导机体抗病毒免疫应答,若不能对病毒有效清除,体内抗原特异的CTL降低,出现抗原特异性T细胞免疫耐受,造成慢性肝脏炎症.分析HBV感染时抗原特异性T细胞免疫耐受机制,并通过打破免疫耐受预防HBV感染.  相似文献   

2.
1A型糖尿病是由T细胞所介导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人们利用转基因技术、自身抗原疫苗接种、单克隆抗体治疗等新兴技术通过诱导自身免疫耐受,改变免疫调节因子,调节细胞凋亡等途径阻止了自身免疫反应对胰岛的攻击。这些针对其发病机制所提出的新型治疗策略让人们看到了治疗自身免疫型糖尿病的希望。  相似文献   

3.
1A型糖尿病是由T细胞所介导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人们利用转基因技术、自身抗原疫苗接种、单克隆抗体治疗等新兴技术通过诱导自身免疫耐受,改变免疫调节因子,调节细胞凋亡等途径阻止了自身免疫反应对胰岛的攻击.这些针对其发病机制所提出的新型治疗策略让人们看到了治疗自身免疫型糖尿病的希望.  相似文献   

4.
脓毒症多呈现典型的促炎效应和抗炎反应,并与获得性免疫功能障碍同时出现,且免疫细胞中超过80%的基因表达发生改变。由于单核/巨噬细胞细胞因子谱的改变、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抗原(MHCⅡ)及共刺激分子表达下降以及树突状细胞的凋亡,诱发细胞免疫功能下降;中性粒细胞活性降低和补体系统的激活,又增加感染易感性。T淋巴细胞表现...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一种以慢性进行性胆汁淤积为特点的自身免疫性肝病,血清中抗线粒体抗体(AMAs),尤其AMA-M2升高是该病的特异性表现.AMAs在PBC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是研究重点之一.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PDC)的E2亚单位(PDC-E2)是AMAs的主要抗原.诱发AMAs靶抗原暴露和打破免疫耐受的主要诱因是感染及化学因素.后者或与靶抗原交叉反应,或通过对靶抗原的化学修饰,或是使凋亡后抗原的清除发生障碍,从而促进AMAs的产生.针对PDC-E2的细胞免疫主要参与PBC的发病.AMAs在PBC发病中的作用存在争议,更多研究认为其不参与PBC的发病.  相似文献   

6.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目前发现最强大的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能有效激发T细胞应答并诱导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ity Tlymphocyte,CTL)生成。膀胱肿瘤是我国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国外发病率在男性泌尿生殖器肿瘤中仅次于前列腺癌,居第2位;我国膀胱癌发病率也逐年升高。利用DC疫苗接种宿主、诱导或增强宿主防御功能、提高机体免疫系统对肿瘤的特异杀伤能力,已成为晚期膀胱癌免疫治疗中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7.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目前发现最强大的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能有效激发T细胞应答并诱导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ityTlymphocyte,CTL)生成.膀胱肿瘤是我国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国外发病率在男性泌尿生殖器肿瘤中仅次于前列腺癌,居第2位;我国膀胱癌发病率也逐年升高.利用DC疫苗接种宿主、诱导或增强宿主防御功能、提高机体免疫系统对肿瘤的特异杀伤能力,已成为晚期膀胱癌免疫治疗中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8.
乙型肝炎病毒(HBV)持续感染可导致多种严重的疾患,包括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在我国约有1.2亿HBV感染者.目前临床主导的抗HBV药物是干扰素(IFN)和拉米夫定(LAM).据国内报道[1],治疗慢性乙肝,用IFN-α可使约10%病人HBeAg转阴.单用1年后,约15%出现耐药,常出现副作用.用拉米夫定可使约71%病人血中HBV DNA转阴,27%~40%的HBeAg转阴.用拉米夫定的疗程较长(1年以上),易产生耐药(1年后为20%,2年后为53%,3年后70%).这主要是由于拉米夫定不能清除细胞核内以cccDNA(共价闭环DNA)形式存在的HBV.机体清除细胞核内的HBV cccDNA,主要通过细胞免疫功能.另外cccDNA也可再进入病毒复制循环而逐渐消耗.由此产生两个治疗途径,一是辅用免疫调节剂,如拉米夫定加用乙肝疫苗(HBsAg)或细胞因子;二是保证拉米夫定长疗程使用,使cccDNA逐渐耗尽.对此笔者有两点学习心得.  相似文献   

9.
近代生殖免疫学研究认为,正常妊娠维持有赖于母胎免疫耐受的形成,耐受一旦失调,就可能妊娠失败,发生如流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分娩发动等。近几年来,国内外学者逐渐认识到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妊娠中的重要作用并进行系列研究。本文就目前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妊娠与分娩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近代生殖免疫学研究认为,正常妊娠维持有赖于母胎免疫耐受的形成,耐受一旦失调,就可能妊娠失败,发生如流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旱破,分娩发动等.近几年来,国内外学者逐渐认识到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妊娠中的重要作用并进行系列研究.本文就目前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妊娠与分娩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儿童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比较复杂,应正确选择抗病毒治疗的时机,合理应用有限的治疗药物。处于免疫耐受期的患儿不应治疗,处于免疫清除期或肝脏组织学提示有明显炎症的应进行治疗。干扰素是治疗的一线药物,核苷(酸)类似物是二线用药。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乙型病毒性肝炎高发区,母婴传播感染是一条极其重要且不易阻断的感染途径,由母婴传播导致的儿童乙肝病毒感染问题,不仅仅是现阶段我国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同时也是严重的社会伦理问题。HBV感染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社会歧视和自身权利保障是每一个患儿家庭迫切关心的,也是社会伦理学工作者的研究范畴。  相似文献   

13.
乙肝病毒(HBV)感染是我国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致病因子,因此抗HBV治疗十分重要.但是,由于对抗HBV的治疗现状不够了解,不少人在盲目追求彻底清除体内的HBV,以至于弄巧成拙,所以,有必要客观地看待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以求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乙肝相关性肝病肝移植患者术后乙型肝炎病毒再感染是影响其长期存活的主要因素,因此,有效地防治HBV再感染或者乙肝复发,是我国肝移植受者术后长期存活的关键。术前应用抗乙肝病毒药物,使血液中HBVDNA处于检测不到水平,以及术中使用高效价人乙肝免疫球蛋白,术后联合应用核苷类药物,保持抗-HBs水平大于100IU/L~150IU/L,可以达到长期有效预防HBV感染防止乙肝复发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Exposure to an acute laboratory stressor at the time of keyhole limpet hemocyanin (KLH) immunization results in a long-term suppression in circulating anti-KLH antibody. The mechanism for the stress-induced reduction in anti-KLH immunoglobulin (Ig) remains unknown. Given that the generation of anti-KLH antibody requires T cell help, we hypothesize that stress reduces the proliferation of anti-KLH T cells, thus leading to a reduction in anti-KLH antibody. The present studies examined the effect of tail shock stress (100, 1.6 mA, 5-s, 60 s ITI) on the KLH specific T cell response. Fischer F344 rats were immunized either intraperitoneally (i.p.) or subcutaneously (s.c.) at the base of the tail with 200 microg KLH, and exposed to inescapable tail shock (IS) or remained in their home cages (HCC). T cell proliferation after KLH restimulation, but not ConA, was markedly suppressed in IS animals in both the spleen after i.p. immunization and the draining lymph nodes after s.c. immunization. Other secondary lymphoid cells did not differ in their proliferative capacity. Anti-KLH IgG, IgG1 and IgG2a, but not anti-KLH IgM serum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suppressed. These data support the conclusion that stress suppresses the generation of antigen specific T cells. In addition, the methods employed in the current study allow the isolation of the site of the acquired T cell immune response, making it possible to further elucidate the cellular mechanisms that contribute to stress-induced modulation of the antigen-specific acquired immune response.  相似文献   

16.
母婴垂直传播是我国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主要传播方式,新生儿标准的主动一被动免疫即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大大降低了母婴垂直传播的比例,但母体高HBVDNA水平可以增加胎儿宫内感染HBV的风险,导致HBV母婴垂直传播。因此,妊娠期抗病毒治疗尤为关键。计划妊娠的育龄期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尽可能在妊娠前完成抗...  相似文献   

17.
观察恩替卡韦对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20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予恩替卡韦0.5mg,每天1次口服,持续治疗48周。观察治疗后12周、24周、48周病毒学、生化指标、凝血酶原活动度及Child-Pugh积分等变化情况。患者治疗前血清HBV DNA对数值平均为7.45±0.38 log拷贝/ml,在接...  相似文献   

18.
抗病毒治疗是控制乙型肝炎病原进而防止肝硬化、肝癌等并发症的重要手段。就目前的抗病毒药物而言,单一药物的疗效不能令人满意,越来越多的研究数据表明联合抗病毒治疗,包括干扰素α和核苷(酸)类似物联合治疗以及两种核苷(酸)类似物联合治疗可以减少耐药发生,提高抗病毒疗效。联合抗病毒治疗可能是控制乙肝的有效策略,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