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5年11月17~23日,印度的主要哲学团体“印度哲学大会”在南印度召开年会,庆祝它诞生60周年。印度本土和以外的各国哲学工作者300余人应邀参加会议。这篇文章是大会主席I. C. 沙尔玛教授代表大会主席团作的主旨性的学术报告,它反映印度哲学大会关于印度哲学和当前世界形势的一些基本看法。作者在这篇报告里提出一个值得重视的哲学观点——客观的主观性。意谓,按照奥义书哲学,“我”这个最高哲学范畴本质上是主观的,但在“我”之内,主观和客观是分不开的,是统一的;主体就象客体一样是可以被感知的、被经验的——主体和客体都是客观的存在。这是一种对奥义书唯心论的新解释,是和客观物质不依赖于主观意识而存在的观点相反的。然而,据说现代量子力学在一种称为EPR效应的实验中发现微观世界里的物质和意识之间存在着一种不可分离的关系(参看《国内哲学动态》1985年1期37页);客观的物质和主观的意识二者并不是绝对的绝缘,前者不是完全独立于后者而存在。说来奇怪,现代物理学家竟在微观领域里、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上和三千年前奥义书哲学家的“幽灵”邂逅。所不同的,古代奥义书哲学家从苦思冥想的瑜伽中猜测主观和客观在“我”中的同一性,现代物理学家从科学研究的实验中发现物质和意识的不可分离性。客观物质和主观意识的关系既是古代哲学的根本问题,也是现代哲学的根本问题。现代科学为深入探讨这一问题开辟着新的途径——为认识物质和意识在微观世界里的本来面目在科学上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2.
传统哲学借助哲学家的“思想实验”对道德进行研究,新近兴起的实验伦理学采用“科学实验”范式来探索伦理问题,特别是致力于道德判断、道德行为、道德责任和道德价值的心理模式与认知机制研究.作为一种用实证方式探索伦理问题的有益尝试,“科学实验”的应用能够拉近“应该”与“是”的距离,使科学与人文走向合流.  相似文献   

3.
一、美学的哲学基础问题美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还是主客观的统一,这个所谓美学的哲学基础问题,是几年来争得最热闹的。但是,究竟甚么是主观、客观,主观、客观用在这里是甚么意思,却似乎并不是那么清楚。例如,吕荧认为美是观念,但又有“客观性”。这只是说主观观念中有客观内容,而不是说美是客观事物的  相似文献   

4.
自我意识,也称自我,是指人对自己的认识以及对自己和周围人的关系的认识。“我”这一概念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主观的“我”,即对自己活动的觉察者;一是客观的“我”,即被觉察到自己的身心活动。“我觉得我很伤心”中的第一个“我”是主观的“我”,而第二个“我”是客观的“我”。  相似文献   

5.
“共同美”一词有歧义,有释为“客观存在的美本身对各阶级有共同性”;有释为“兼有客观的‘共同美',又有主观的‘共同美感'”后一说法说到底还是各个阶级对客观的美有共同的美感.为消除歧义,并基于这样的理解,即各阶级有公认的美,各阶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基于Jones(1991)的问题权变模型,采用情景研究法,考察主观道德强度的结构以及主观道德强度对企业道德决策的预测作用.研究选取137名MBA学生为被试,要求被试基于所提供情景中假想参与者的行为,回答随后关于道德决策(道德识别、道德判断和道德意图阶段)的问题.结果表明:1)主观道德强度是1维结构;2)主观道德强度对道德识别、道德判断和道德意图有显著预测作用 ;3)结果大小对道德识别、道德判断和道德意图有显著预测作用,而社会舆论对道德识别和道德意图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美学界占压倒优势的理论是美在客观论。在他们看来,美在主观论是唯心主义,美在客观论是唯物主义。中国美学界存在着“对主观的恐惧”。我们就此问题发表一点意见。一审美活动的主观性。“花是红的”,“花是美的”,“红”是花的属性,“美”当然  相似文献   

8.
亚当·斯密的“同感说”是其道德情感学说的基础和核心。“同感”产生于“公正的旁观者”的设身处地的想像 ,是在经验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公正的”共鸣感情。它的作用是对他人行为和自身行为进行道德评价。斯密把主观的感情当作了客观的评价标准 ,其“公正的旁观者”也是抽象的 ,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9.
1 通常是把辩证法区分为“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这里的“客观辩证法”是指“事物的辩证法”、“主观辩证法”是指“思维的辩证法”。至于认识的辩证法”和“实践的辩证法”,则未作出明确归属。对于这种区分,人们常常提出疑问:事物本身是否存在与辩证法相对待的形而上学?思维的辩证运动是不是主观的?认识的辩证运动和实践的辩证运动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 列宁在《哲学笔记》中的论述表明,无论是外在于思维的物质世界还是人类思维本身,无论是思维反映存在的认识运动还是主体改造客体的实践活动,它们自在地都是辩证的运动过程。他主要是在四重意义上说明辩证法的自在性的。  相似文献   

10.
道德如何由“要你做”的不得不为之的客观责任变成主体乐意为之的“我要做”的主观爱好,如何由他律变成自律,如何由规范约束变成精神鼓励也即如何更好地发挥道德作为人们“实践精神的掌握世界的方式”的独特的能动作用是时下人们热衷  相似文献   

11.
文章围绕道德判断的理性加工与非理性加工展开。已有神经影像研究表明,道德判断包含非理性加工,但是否包含理性加工仍存争议。当道德判断视为类属概念时,研究倾向支持道德判断的非理性加工;当视为类似记忆的连续体时,倾向支持理性与非理性的双加工。研究还显示,个体进行风险回避的道德判断时多是基于行动的非理性判断;进行奖赏趋近道德判断时多是基于意图的非理性判断。未来研究应完善实验设计,在整合检测技术基础上,对亲社会道德判断和反社会道德判断及基于客观和主观损益的判断加工进行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一位外国哲学家曾这样说过:“人与人之间的友谊问题是仅属于道德领域的问题。”我认为这话是很有道理的。一个在社会中生活的人,如何交友,怎样认识和看待朋友之间的友谊,这本身确是一个道德问题。不仅友谊的缔结,需要道德的指导,而且友谊的发展和巩固还要靠道德来维系。反过来,友谊产生以后又会对道德发生影响,真正的友谊会促进人们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13.
道德本能与道德判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们的所有道德意识,以及所有基于此上的道德表述与道德行为,要么是依据于我们的道德本能,要么是依据于我们的道德判断。上述命题本身应当是无可置疑的。可能的问题仅仅在于:(1)这里所说的道德本能与道德判断究竟是指什么?(2)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虽然有可能造成先入为主的概念误导,笔者还是愿意冒险在一开始就对这两个概念做一个概念化的描述定义:首先,这里的“道德”是一个形容词;它的对立面不是“不道德”,而是“非道德”。因此,“道德本能”不是指道德自身所具有的本性(the nature of morality)(倪梁康,2007年a,第47-64页,尤其参见第53…  相似文献   

14.
“确定问题测验”是德育心理学的方法学上的一个里程碑,它突破了道德判断研究只能限于“谈话法”的界限,从而使得人们对个体道德发展的评定更加客观,更加便利。这一测验自问世以来,已被广泛应用于各项研究,在这些研究中,既显示出这一测验的很多长处,也暴露出它仍存在着的一些缺点。  相似文献   

15.
谭嗣同在其“仁学”中表达了“万物一体之仁”的思想。从表面来看,这是对宋明理学万物一体论的继承和发展,但实际上两者有着重要差别。在理论面向上,理学的万物一体论主要指向道德主体经过修养所达到的主观精神境界,谭嗣同的万物一体论则主要是在“以太”“通天地万物人我为一身”的客观存有层面进行阐述。在价值指向上,理学的万物一体论始终坚持“仁”的特殊性和差等性,谭嗣同的万物一体论则将“仁”理解为消除人我之别的无差别平等。造成两者上述差别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宇宙论根据的不同:理学的万物一体论是建立在宇宙造化生生不息的基础上的,差异性是造化之必然,也是统一性之前提;谭嗣同的万物一体论则以均质无差别的“以太”作为宇宙本原,由此无差别同一才是宇宙的根本原理。  相似文献   

16.
《宗教政策法律知识答问》选编徐玉成96.问: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帝国主义利用宗教”的问题?答:周恩来总理指出:“我再重复一次,帝国主义利用宗教团体的问题,我们要做这样的解释:分清主观和客观,客观上是存在了的;分清少数与多数,事实上反动分子是极少数。”...  相似文献   

17.
在不同领域的道德判断中,情绪可能起着“催化剂”的作用。一种特定情绪对应一种核心评价;一种情绪只影响某一道德领域的判断,不同情绪的影响是特异性的;进化心理学和具身认知对道德判断中存在的评价倾向和特异性效应进行了解释。未来研究需要探索评价倾向与特异性效应的内在心理机制。以及进一步探讨文化等第三变量对不同情绪与特定领域道德判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作为道德判断和评价范畴的“恶”的文化阐释吕方何为恶,恶的价值本质是什么,是人文学科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日常语义中,恶被视为一种行为或事件的客观事实,恶就是生活中那些诸如贪婪、残暴这类东西。伦理学则认为恶是一种进行道德判断和评价的范畴,说某种行为是一种恶,是对这种行为的一种否定性的道德判断和评价。但在我国,这类研究不够深入,许多问题未能从新角度展开。本文着重研究作为道德判断和评价基本范畴的“恶”,并通过对“恶”的价值内涵、结构形式、文化功能等问题的分析,进而对“恶”作一种文化上的解答(以下打引…  相似文献   

19.
让客观利自己使主观为社会——关于人生活动规律问题的思考刘远方(河北省沙河市玻璃厂054100)“让客观利自己,使主观为社会”,这是我从一个普通农民成长为一个乡镇企业家的人生活动的切身体验,我把它称为人生活动的规律。我认为,把它上升到“规律”的高度是符...  相似文献   

20.
论礼貌的道德性陆晓禾(一)在“讲礼貌”普及宣传中,笔者经常碰到这样的问题,它可称作礼貌的道德性问题,即:为何人们要讲礼貌?礼貌的是否即是道德的?还是有的礼貌是道德的有的则不是?如果是后者,那末判断道德礼貌的标准又是什么?这些问题是礼貌宣传教育中需要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