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老子是我国古代一位重要的思想家。解放以来,我国学者对老子和《老子》一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广泛、深入的探讨。 五十和六十年代,哲学史界曾对老子的哲学思想进行过比较热烈的讨论。据不完全统计,当时各报刊发表了近百篇研究老子的论文,对老子、《老子》书以及老子哲学的性质等问题展开了“百家争鸣”。在讨论中,对老子的辩证法思想,分歧不大。但对老子哲学基本上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老子》一书成于何时,它与老子的关系如何?《老子》书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等等,却看法不一,存在着较大的分歧。  相似文献   

2.
王弼宇宙本体论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无”及其“别名”王弼的贵“无”论哲学体系主要是运用名理方法改造《老子》的“道”论而完成的。他首先需要解决的矛盾就是给老子的“道”起一个具有时代新内容的“名字”。这是因为,当时流行的名理思维方法认为,事物的“名”,产生于事物的形状,它反映了事物的基本性质和特点。“道”这个名字的意思是道路,引申为规律,它本身不具有“无为”这个思想内涵,将其改造为含有“无为”内涵的“无”,成了王弼建立哲学体系的第一步改造工程。老子称宇宙本根为“道”,同时又指出这个名字是强加上的:“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相似文献   

3.
一 什么是哲学的党性原则?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 全部哲学史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历史,同时更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斗争的历史。在阶级社会内,这两条哲学路线的斗争归根结蒂反映了社会上敌对阶级之间的根本利害冲突;一般地说,唯物主义代表进步阶级的利益,唯心主义代表保守、反动阶级的利益。坚持哲学上两条路线斗争的观点,就是哲学党性原则,是我们从事哲学和哲学史研究的同志千万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先秦道家黄老著作——《管子》中黄老学篇章(《心术》上、下和《白心》、《内业》四篇)和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暂称《黄帝四经》)中的思想为主要材料,来分析道家黄老学的哲学体系的一般理论特点和思想实质,以及它对老子“道”的哲学体系的改造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由老子開創的道家学派,曾是中國二千年來哲学史上头等重要学派之一?献拥恼苎俏ㄎ镎摶故俏ㄐ恼摰膯栴},中國学術界迄無確定答案。本文依据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哲学史观點,对这个問題試圖給以初步底解决;並对不同的意見,略作必要的批評。是否正確,請求学術工作同志共同指正。在哲学史上,一切“最傑出的哲学体系,總是一元論的”。。老子的哲学,是一个以“道”为基本概念的“最傑出”的一元論体系;所以解决老子的哲学是唯物论还是唯心論的問題,就是解决“道”是物質性东西还是精神性东西的問題。究竟老子用以構造自己的一元論哲学体系的“道”,是物質性的还是精神性的东西呢?我們的答復是精神性的东西碛扇缦?第一、老子的“道”,是“先天地生”(第二五  相似文献   

6.
语言、翻译与意识形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马克思的著作中,“意识形态”约有三种含义:一是指思想、观念、意识的总体,社会存在的反映(在这个意义上,自然科学也可以是意识形态);二是指唯心主义者脱离现实的玄想,社会存在的颠倒反映;三是指某阶级或利益群体为实现某个目的而故意向大众灌输的带有明显引导性的思想意识(在这个意义上,人文、社会科学大都是意识形态)。(参见单继刚,第143页)从词汇的感情色彩上说,第一种意识形态是中性词,凸显的是它的反映性;第二种是贬义词,凸显的是它的虚假性;第三种凸显的是它的服务性,它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取决于它所服务的阶级的性质:如果这个阶级…  相似文献   

7.
一般地说,古希腊的官吏道德思想是奴隶主阶级的道德生活在官吏阶层身上的反映。是为巩固奴隶主阶级统治利益服务的。但从中也积淀着人类一些美好的道德思想因素,值得我们弘扬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哲学研究”第六期刊载了关锋、林聿时两同志“论老子哲学体系的唯心主义本质”一文,意在论证老子哲学是唯心主义体系,文章中主要论点是对我和冯景远在光明日报“哲学”副刊刊载的“老子的研究“一文而发。最近又读到人民日报汉友兰先生和关锋、林聿时两同志的关于老子的文章。对于老子的时代问题上,我和关、林的意见一致;对于老子哲学问题上,我和关、林的意见对立。冯先生的结论虽与我相同,但采用的方法我不完全同意。  相似文献   

9.
老子与柏拉图分别是中国古典美学史和西方美学史上重要的代表人物.老子约生于公元前580年,其美学思想是中国美学史的起点.柏拉图生于公元前427年,他是古希腊成就最大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对后来西方美学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老子的哲学体系以"道"为主,柏拉图的思想体系是"理念"为基础.本文将对两者的同异作一些简要的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10.
正确理解“道”的含义,是正确理解和把握老子思想的关键。考察“道”的字义、“道”的思想渊源、老子把“道”作为其哲学体系的根本概念的有关论述、“道”融通万物的同一性、老子关于“道”的认识论、“道”作为实践行为法则等方面,可以发现,“道”体现的是过程的思想。将“道”理解为过程,不失为研究老子思想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1.
(一) 我认为社会真理是有阶级性的。它的含义是:在阶级社会里,总的说来社会真理对各阶级不是一视同仁的。它只能为先进阶级服务,也只有先进的革命的阶级才能认识、掌握、运用社会真理。社会真理是对社会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的(而不是歪曲的)反映。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它的内容是客观的,是正确反映了不依赖于任何个人、阶级、以至整个人类的社会客观实在,是客观真理。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意识形态主要被人们看作是扭曲地反映社会现实或者利益关系的思想体系,或者代表一定阶级利益的价值观体系。然而意识形态不仅仅是一种思想体系,而且还会融入人们的实际生活,物化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一种思想体系或者价值观只有物化在人们的生活中,它才真正地发挥作用。研究意识形态就必须研究它如何物化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何发挥它的社会功能。它的这种社会功能可以  相似文献   

13.
英国资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化了的贵族联合起来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行动,是以十七世纪前半期革命军队与封建的天主教反动联盟军的武装冲突而告结束的。这一斗争也反映在思想的领域里。资产阶级革命摧毁了封建的经济制度,必然要破坏与它相适应的上层建筑。上升的资产阶级社会中反封建主义的社会力量的思想政治斗争,是各种各样的、多方面的,它反映在哲学方面的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唯心主义顽强地维护着垂死的封建主阶级的利益,并作为这个阶级在反对正在成长着的新的社会关系的斗争中的旗帜。体现在天主教的理论和实践中的唯心主义是实现资  相似文献   

14.
什么叫阶级性?这是关于真理有没有阶级性问题争论的一个焦点。 我主张部分真理有阶级性。我认为,所谓阶级性就是指某种事物(或理论)具有的那种只能为特定阶级服务的性质。 阶级性问题是服务性问题,这符合经典作家的一贯思想。比如,道德是有阶级性的。“它或者为统治阶级的统治和利益辩护,或者当被压迫阶级变得足够强大时,代表被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频繁展开,学术界关于老子及其著作的研究有升温的趋势,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果。然而,老子哲学思想是怎样形成的?它为什么能够具有经久不衰的魅力?其深层次的文化底蕴是什么?如果我们稍微展开一点地省思,就会感到,由老子所创造的恢弘博大的理论体系依然  相似文献   

16.
关于老子哲学的讨论,现在是一步步地深入了。我在“关于老子哲学的两个问题”里面所说的甲乙两方,都根据材料,把自己的论点重新发挥,暢所欲言庵帧鞍偌艺亍钡男缕?是学术界的大喜事。我在“人民日报”发表的那篇文章写成以后,又读了关锋同志和林聿时同志“论老子哲学体系的唯心主义本质”和“再谈老子哲学”,得了不少的启发,但是觉得还没有被说服。关锋同志和林聿时同志指出甲乙两方争论“有关键所在;关于‘道一生’、‘无生有’便是一个最重要的关键”(“再谈老子哲学》)。我同意这一点。现在我们能够指出甲乙两方争论的主要分歧点之所在,这就是一个进步。有了这个基础,我们就可以就这些  相似文献   

17.
道是老子哲学体系的最高范畴,老子思想就是围绕着道展开的.从道的层面来观照人,老子肯定了人的崇高地位,人的价值与尊严,提出了"无弃人"的重要思想.水是道性的体现,也是老子理想人格的喻体.无私、谦卑、柔弱是水的三个重要特性,也是老子理想人格必备的品质.无为是道的本性,老子在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基础上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思想.老子道论对现代企业核心理念的确立、人本管理、经理人员的人格塑造、管理境界的提升等,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2)党列宁强调,共产主义制度下不仅国家将消亡,而且作为阶级社会统治形式的民主制度也将消亡。如果那时民主制度要消亡,自然,民主制度的机构,政党,也要消亡。这是必然的结论。作为阶级统治形式的强制机关国家消亡时,阶级统治的特殊形式民主制也必然同阶级利益的有组织的表现和代表者政党一起消亡,这适用于一切政党,包括工人阶级政党在内;因为当工人阶级及其特殊利益消失时,为什么这个政党还存在呢?这种没有国家和  相似文献   

19.
《管子》四篇并非专门注解《老子》的著作,只是为建构自己的哲学体系而解读、发挥老子思想、注解《老子》文本。《管子》四篇的"《老子》注"不是独立的存在,而是分散于《管子》四篇。并且,主要是对《老子》"道经"的部分内容的注解。而且,其注解《老子》具有主观性。这种主观性构成了其注解《老子》的特色,也是其注解《老子》新意之所在。从《管子》四篇注解《老子》的文字,并结合《管子》四篇对老子思想的阐发来看,《管子》四篇认为老子思想包括道、圣人、人生修持等方面。这些,大体不谬。《管子》四篇把老子道之无为解读为"道贵因",以"因"释"无为",是其《老子》注的最大特色。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是讨论老子哲学体系是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这是学术界争论了几十年的问题了。断定老子哲学是唯物主义的人们,其主要理由是:(1)老子的“道”是“永存的物质世界的自然性”,是“物质存在”,也就是说是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2)“道”又是“微小的物质分子”,是“物质性的实体”,大致就是古代的“原子论”,或者就是“精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