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音》2017,(1)
<正>本刊讯2016年12月24日,浙江佛学院成立大会在浙江奉化雪窦山举行。浙江佛学院总部位于雪窦山,为面向全国招生的四年制本科学历佛教高等院校,下设雪窦山弥勒佛学院、温州佛学院、天台宗佛学院等三所分院。国家宗教事务局四司副司长赵忠海、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演觉法师出席活动并致辞。  相似文献   

2.
《法音》2008,(12):65-65
11月8日,浙江雪窦寺露天弥勒大佛开光法会暨“2008中国f奉化1雪窦山弥勒文化节”在雪窦寺隆重举行。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长老.台湾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长老.澳门佛教会理事长健钊长老,中国佛教协会副长戒忍、觉醒法师:国家宗教局局长叶小文.浙江省委副书记夏宝龙、  相似文献   

3.
7月16日晚,2010中国(奉化)雪窦寺弥勒文化节暨“应梦雪窦”音乐盛典开幕式在浙江奉化溪口雪窦山国家风景名胜区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4.
随喜 《法音》1994,(12)
本刊讯今年9月23日(农历八月十八日)至9月29日,雪窦山千年古刹资呈禅寺(简称雪窦寺)隆重举行弥勒宝殿大葱弥勒佛和微型千尊弥勒塑像开光大典,并恭请全国汉藏诸山方丈、法师启建大型水陆道场,盛极一时。雪窦寺座落在浙江省奉化溪口的雪窦山顶,始辟于晋,兴盛于唐宋。建寺以来,历代高僧辈出,《宗镜录》作者永明延寿禅师、《颂古集》作者明觉重显禅师和智鉴、师范、炳同、无印、石奇等禅师先后住持该寺,宗风远振。特别是近代太虚大师于1932年住持雪窦寺后,古刹重现光辉,闻名海内外。相传五代后梁时的布袋和尚为弥勒化身,雪窦寺便…  相似文献   

5.
学诚 《中国宗教》2017,(8):16-17
今天,我们在弥勒菩萨应化圣地、太虚大师曾经住持弘法的道场——浙江奉化雪窦寺,隆重举行太虚大师圆寂70周年纪念大会,缅怀太虚大师一生的愿行事业,深入研究太虚大师的思想宝藏,对丰富发展“人间佛教”思想,进一步加强当代中国佛教自身建设,不断开创佛教中国化新境界,构建世界新文化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太虚大师是我国近现代佛教改革的倡导者。面对清末民初中国佛教内外交困的危机.  相似文献   

6.
《法音》2016,(1)
正雪窦山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积淀的佛教名山,尤其是五代时期布袋和尚降生奉化,应迹雪窦山,因此更让雪窦山蜚声海内外。民国时期,太虚大师出任本山方丈,提出人生佛教的思想并致力于雪窦山弥勒道场的建设。建设名山文化,本质上是为了传承中国佛教中的精华。弥勒文化中浓缩了中国人的情怀、信仰及追求,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虽然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但弥勒的形象早已被中国化,弥勒精神亦浓缩了中国人的智慧。近年来,雪窦山结合自身特点,  相似文献   

7.
正今天,我们在弥勒菩萨应化圣地、太虚大师曾经住持弘法的道场——浙江奉化雪窦寺,隆重举行太虚大师圆寂70周年纪念大会,缅怀太虚大师一生的愿行事业,深入研究太虚大师的思想宝藏,对丰富发展"人间佛教"思想,进一步加强当代中国佛教自身建设,不断开创佛教中国化新境界,构建世界新文化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太虚大师是我国近现代佛教改革的倡导者。面对清末民初中国佛教内外交困的危机,太虚大师在佛教菩萨  相似文献   

8.
近代佛教复兴运动中,太虚法师有过一段鲜为人知的复兴弥勒净土信仰而构建佛教新宗派——慈宗的历史,尽管昙花一现,却对揭示太虚的佛教思想变化有特别价值。太虚慈宗构建活动主要有两次:一是1922年创办武昌佛学院时期,着意创设一个综合唯识宗和弥勒信仰的佛教新宗派,试图以宗派的形式复兴弥勒净土信仰。二是从1932年住持雪窦寺时期,把慈宗阐释为一个融贯全部佛法、以总持义面目出现的佛教发展新方向,并发展出建设人间净土的新弥勒信仰思想,超越了以往只注重往生的净土思想,是对第一次构建活动的转向和超越,消解和升华了此前的宗派意识。此后,太虚的弥勒信仰思想逐步与人生佛教思想合流,基于弥勒信仰而建设人间净土成为太虚人生佛教思想中融会人间性与超越性的结合点。  相似文献   

9.
弥勒信仰自印度传入中国就成了中国佛教菩萨信仰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界对于弥勒信仰的起源,比较流行的观点是源于外来的“弥赛亚”或伊朗的“米特拉”信仰.实际上,弥勒信仰有属于自己的“救度”性格与“拯救”方式.  相似文献   

10.
<正>今天的雪窦山基于历史资源与现实条件,在各方贤达的帮助下,制定了"打造弥勒根本道场,建设雪窦佛教名山"的总体建设目标,并以"提倡人生佛教,学习弥勒精神;推崇尊重包容,促进社会和谐"为根本理念,合理、有序地进行弥勒道场的各项建设。  相似文献   

11.
《法音》2017,(9)
<正>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各位法师,各位嘉宾:今天,我们在弥勒菩萨应化圣地、太虚大师曾经住持弘法的道场——浙江奉化雪窦寺,隆重举行太虚大师圆寂70周年纪念大会,缅怀太虚大师一生的愿行事业,深入研究太虚大师的思想宝藏,对丰富发展"人间佛教"思想,进一步加强当代中国佛教自身建设,不断开创佛教中国化新境界,构建世界新文化,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首先,谨向兜率内院中的太虚大师致以至诚礼敬,  相似文献   

12.
《法音》2017,(9)
<正>在中国近代佛教改革先驱、"人间佛教"倡导者太虚大师圆寂70周年之际,中国佛教协会8月18日至19日在宁波雪窦山弥勒道场举办系列纪念活动,缅怀太虚大师一生卓越功德,弘扬"人间佛教"思想。本次活动由浙江省佛教协会、宁波市佛教协会协办,宁波雪窦山佛教协会承办。期间,举行了太虚大师圆寂70周年传供大  相似文献   

13.
正弥勒信仰伴随着佛教的传入即已始之,无论是上升兜率天的弥勒菩萨,还是下生阎浮地的弥勒佛,或是笑口常开的大肚弥勒,都广受崇奉。在中国,随着弥勒经典的不断译出和广泛传播,弥勒信仰在上层社会乃至民间迅速流传开来,成为先于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的信奉对象[1]。在我国公元460  相似文献   

14.
《中国宗教》2014,(10):6-7
9月19日,以"慈行天下·和乐人间"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国(奉化)雪窦山弥勒文化节在浙江奉化溪口拉开帷幕,向海内外展示了奉化独特的弥勒文化和地域文化。文化节的内容包括浙江佛学院、海峡两岸佛教文化交流中心奠基仪式,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第三届中国弥勒文化暨太虚大师思想学术研讨会等系列活动。国家宗教事务局副局长蒋坚永出席了开幕式。10月4日至5日,香港道教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五周年系列纪念活动在港举行。香港道联会举办了道教坛仪展览、香港道教论坛、  相似文献   

15.
按佛教传统所说,瑜伽行派的创始人是弥勒论师。但学术界一般认为,弥勒是否实有其人无法定论,或以为在瑜伽行派形成以后,大乘佛教为弘传教义而假托弥勒菩萨之名。瑜伽行派的实际创立者当是无著和世亲兄弟两人。现存佛经中仍保存了一些署名弥勒  相似文献   

16.
《法音》2014,(7)
正一座山,因一道圣旨而名扬天下,一座山,因高僧辈出而千古流传,一座山,因一尊大佛而道场重兴。此山乃位于宁波奉化市溪口镇的雪窦山,海拔1081米,享有"秀甲东南"之美誉。山上资圣禅寺则是历史悠久的佛教丛林,始于晋、兴于唐、盛于宋、中兴于现代。千余年来,资圣禅寺几经变迁,五毁五兴,亦有"大慈弥勒菩萨应迹道场"之称。  相似文献   

17.
胡同庆 《法音》2014,(4):56-61
正在敦煌石窟艺术中,关于弥勒信仰的造像和壁画很多。仅就经变画而言,便保存有《弥勒经变》多达98幅,同时还有大量的弥勒菩萨或弥勒佛塑像。这些壁画和造像,反映了自北朝至唐、五代、宋时期敦煌地区的弥勒信仰情况。一约在公元二、三世纪,印度和中亚地区已出现弥勒菩萨和弥勒佛的造像。随着佛教东渐,弥勒造像传入中国,到四、五世纪,弥勒造像十分盛行。敦煌地处丝路咽喉,佛教传入首当其冲,弥勒造像自然滞形于此,在北凉、北魏、北周等洞窟中所塑甚多。这与北朝盛行坐禅、求弥勒决疑的风尚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8.
敦煌北朝石窟造像当中有很多交脚坐像,其弥勒菩萨的身份几乎已在学界达成共识。经研究发现应该将交脚坐像及其座椅靠背上的织物折角视作一个完整的图像组合,在新疆石窟、河西北凉石塔、云冈石窟、犍陀罗和巴米扬佛教造像中找到了大量图像实例,并通过分析贵霜大乘佛教在塑造交脚弥勒菩萨形象时借鉴了当时流行的贵霜王坐像,从而推断交脚弥勒菩萨及其高靠背座椅的图像组合来源于贵霜佛教艺术。交脚坐图像一开始形成就兼具王像与弥勒菩萨的双重含义,体现了统治者的治国意图,这种含义也随着图像的向东传播而延续了下来,莫高窟第275窟主尊交脚坐像及倒三角形靠背即是受这种图像组合的影响而作。  相似文献   

19.
<正>浙江宁波,素有"书藏古今,港通天下"的美誉,文化底蕴深厚。这里自古又有"东南佛国"之称,历史上高僧辈出,境内古刹林立:有被誉为中国五大佛教名山的弥勒菩萨道场——雪窦山,有清代"禅宗四大丛林"之一的天童寺,有印度阿育王在中国建19座佛舍利塔的原址之一——阿育王寺,影响力遍及海内外。尤其特殊的是,历史上,有众多韩日高僧曾在这里学习参  相似文献   

20.
11月8日,2008中国(奉化)雪窦山弥勒文化节在浙江奉化溪口雪窦山隆重开幕。新落成的雪窦山露天弥勒大佛总高56.74米,其中佛像高33米。来自两岸三地佛教界、政界、商界、文化界及新闻界的数千人参加了此次文化节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