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题型主要考察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它的内容广泛、题材各异,称为很多学生最头疼的难题。而从总体来看,初中语文阅读理解题占了语文试卷总分数的30%左右,可以说,初中语文阅读理解部分事关语文考试甚至学生总体成绩的好坏。因此,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成为广大的初中生和语文教师普遍关注的焦点。本文简要分析了初中语文阅读理解题型失分的主要原因,然后结合原因分析了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帮助广大的初中生做好语文阅读理解题,考得好成绩。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区分了故事语法和故事图式这样两个既易混淆又非常重要的概念,然后介绍了近年来对故事的理解和回忆的研究,指出了故事图式在理解和回忆中的作用。了解故事语法和故事图式理论,有助于进行阅读理解的研究,特别是对于阅读的高层次研究,即故事水平(相对于词和句子水平)上的研究,它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涯有重要意义,语文教给学生如何识字、说话,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是每一位教师必须贯彻和落实的。阅读能力指人们对于文字和语言的认知和理解,通过阅读,人们可以开阔自视野,提高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培养高尚的情操和人格,净化思想和灵魂。一、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现状1.学生和教师的重视度不够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一些语文教师忽略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提出近年来,国外语文教学界对阅读能力的形成和训练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但“至今缺少一个综合的、系统的、建立在详细分析有成效阅读所必须的技巧基础上的阅读训练程序”;国内对外语阅读作了一定探讨,尽管提出了不少观点和见解,但概括起来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强调侧重阅读速度的训练;二是强调侧重理解准确性的训练。两种观点的共同缺陷在于将速度与理解机械地割裂开来。阅读技巧训练的实验目的就是试图结合一定量的阅读材料,以教阅读技巧的形式,培养学生乐读的兴趣和会读的能力,实现阅读速度与理解准确程度的有机统一,从而促进外语阅读能力和教学成  相似文献   

5.
语篇理解中动允性信息的提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三个实验考察了读者在语篇理解中对动允性(affordance)信息的提取状况, 以及动允性在阅读理解中的意义。实验一的结果表明, 被试在阅读理解中, 会自发地提取语篇中的动允性信息, 并围绕着动允性信息组织其他信息; 在IEF中的解析过程中, 动允性信息对其他信息有组织作用。实验二的结果表明, 被试在阅读理解中能够直接提取动允性信息。实验三的结果表明, 被试在阅读理解中存在两条提取动允性信息的通路, 一条是直接提取动允性信息, 另一条是先提取属性信息再推导出动允性信息, 选择哪条通路取决于被试是否得到了属性信息。三个实验的结果表明, 阅读理解中的动允性与知觉过程中的动允性存在着相当大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6.
该研究使用句法错误句子更正任务、阅读理解自信度评定和阅读理解错误觉察任务、完形填空任务探查了初三学生的英语句法意识、阅读理解监控与背景信息利用的关系.被试为武汉市一所普通中学的初三学生.结果发现,英语句法意识、阅读理解自信度、阅读理解错误觉察和背景信息利用之间两两相关非常显著.英语句法意识对英语阅读理解自信度和阅读理解错误觉察有显著预测作用,英语句法意识可以直接预测背景信息利用,也可以通过英语阅读理解自信度间接预测背景信息利用.这些结果表明,英语句法意识既是阅读理解监控的一个显著预测变量,也是英语阅读中背景信息利用的一个重要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提出我国语文大师叶圣陶老先生早就指出:“教语文,最终目的是达到不需要教”,“使学生养成这样一种能力,不待老师教,自己能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1962年4月10日文汇报) 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阅读的速度,是独立阅读能力的两要素,也是衡量阅读能力的尺度。对课文篇章结构是否善于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加工评述的工作,以及阅读方法的掌握:则是独立阅读技能形成的标志。阅读的方法主要有两种:朗读与默读。国内外以往研究和实践表明,默读速度快于朗读;默读应用广于朗渎,成年人生活和工作主要应用默读。就小学生而言,随着年级  相似文献   

8.
背景音乐对中学生阅读理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初一、初二、高一、高二72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考察不同类型音乐对有无背景音乐偏好被试阅读理解成绩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不同类型背景音乐对不同年级被试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古典乐对4个年级被试的阅读理解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流行乐对初中生的阅读理解产生了干扰作用,对高中生则没有产生干扰作用。(2)不同类型背景音乐对不同背景音乐偏好被试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对有背景音乐偏好被试来讲,古典乐对他们的阅读理解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流行乐对他们的阅读理解无显著的干扰作用;对无背景音乐偏好被试来讲,古典乐对他们的阅读理解既无显著的促进作用,也无显著的干扰作用,而流行乐对他们的阅读理解有显著的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衡量其阅读能力的指标有: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概括段落大意和归纳文章中心思想的水平;分析文章结构(分段、分层,鉴别文体等)的技能等等。要培养、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还需在揭示学生上述阅读理解水平和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探察影响学生阅读过程的主客观因素。  相似文献   

10.
汉语综合理解能力的测试及其初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丽霞  陈永明  崔耀 《心理科学》2000,23(4):390-394
采用两个测试,多媒语言理解测试和文章的阅读理解测试,分别测量了大学生的汉语综合理解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多媒语言理解测试根据Gernsbacher的多媒理解量表编制而成.文章的阅读理解测试是莫雷编制的<语文阅读水平测量>中的一个分测验.测斌结果表明(1)两个测试之间有显著相关和较高的一致性,说明阅读是汉语综合理解的一个重要方面;(2)汉语综合理解能力有两个成分外部语言和内部语言理解能力;(3)书面语言的阅读理解与口头语言的听力理解显著相关,说明外部语言的理解受信息传递方式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该研究选取90名大学生为被试,探索了阅读理解监控,阅读理解成绩及其相关因素。结果发现:大学生的阅读广度,阅读理解效能感和对所阅读材料的熟悉程度对其理解监控水平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大学生的阅读理解监控,阅读广度和阅读材料的难度对其阅读理解成绩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阅读广度同时经由阅读理解监控进而对阅读理解成绩具有间接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149名小学一年级儿童为被试,进行为期两年的追踪,采用交叉滞后的分析方法考察了儿童汉语语素意识对阅读理解的影响以及字词阅读流畅性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儿童汉语语素意识、字词阅读流畅性和阅读理解随时间均有显著增长;(2)控制一般认知能力、语音意识、快速命名和阅读理解的自回归效应后,儿童汉语语素意识对阅读理解有稳定的预测作用;(3)字词阅读流畅性在儿童汉语语素意识与阅读理解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这些结果表明,汉语语素意识对阅读理解具有重要作用,并能通过字词阅读流畅性促进阅读理解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选取36名大学生被试,采用探针检测的方法和逐句阅读范式,考察被试阅读中文材料时走神对阅读正确率和阅读时间的影响。结果发现:(1)中文阅读中出现走神的时间占34.80%;(2)走神会影响阅读理解,降低阅读理解正确率;(3)走神会导致阅读时间变慢。这些发现均证实走神对中文阅读绩效有影响,降低阅读理解正确率和减缓阅读时间。  相似文献   

14.
以287名3-6年级小学生为被试,分析影响汉语阅读理解的语言学认知因素。结果表明:(1)语素意识、语音意识和正字法意识与汉语阅读理解均有显著相关,语素意识是汉语阅读理解最显著的预测变量;(2)阅读困难组和阅读水平匹配组的语音意识、语素意识和正字法意识的差异不显著;阅读困难组的语素意识和正字法意识显著低于年龄匹配组,语音意识差异不显著。研究结果提示了汉语阅读困难是一种发展迟滞,该研究结果对汉语学习困难的评估与教育干预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应该是使学生思维清楚、语言准确。我们要想迅速而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在加强语言训练的同时,必须重视逻辑知识的教学、重视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形式逻辑向人们提供了有关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知识,它能帮助人们自觉地遵守思维规律,去运用概念作出判断,进行推理,是发展人们思维能力的重要工具。我们从初中开始,就应该在语文教学中,自觉地运用这一工具。在这方面,天地是十分广阔的,很值得我们去探索。就拿提高阅读能力来说吧,阅读能力一般指认读能力、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认读是为了理解,理解了才能鉴赏,所以理解能力是核心。理解一篇文章要解清题目,要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作者的思路,也就是要了解作者先说了什么,后说了什么,句与句之间、层次与层次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有  相似文献   

16.
以161名小学四年级(10岁)儿童为对象,探讨社会观点采择与故事阅读理解之间的关系。要求被试完成故事阅读理解测验,社会观点采择测验和字词认知测验。采用分层回归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发现:(1)被试的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对阅读理解总分、直接理解、直接推论、诠释整合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对检视评价的预测作用不显著;(2)字词认知调节社会观点采择对故事阅读理解成绩的预测作用。社会观点采择对故事阅读理解成绩的影响随着字词认知能力的减弱而增高。对于字词认知能力较低的儿童,社会观点采择在故事阅读理解中发挥更强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隋雪  毕鸿燕 《心理科学》2007,30(5):1065-1067
采用眼动记录技术探讨被试阅读不同汉语量词的即时加工过程。考查名量词和动量词,以及名量词内部的差异。结果发现:(1)被试在阅读理解过程中对名量词和动量词的眼动特点存在显著差异,名量词获得更多的加工;(2)被试在阅读理解过程中对不同名量词的眼动特点也存在显著差异,个体量词比集合量词和临时量词获得更少的加工。由此可知,不同量词在阅读理解中的信息加工难度是不同的,对于篇章理解而言,其信息含量和信息的重要性也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8.
语文新《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逐步培养学生探究阅读和创造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这一段话的核心就是“多元阅读”。多元阅读倡导的是个性化阅读,它有利于打破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以教师理解、教参答案为唯一标准的僵化阅读模式,从而有利于张扬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使阅读教学过程变得更加具有人性化。  相似文献   

19.
探讨阅读理解水平不同的被试前后两次阅读的文章结构与内容上的共同性对目标文章信息保持的迁移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阅读理解水平的差异影响信息保持的迁移效应;被试必须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水平,文章的结构特征与内容特征才会对文章信息的迁移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儿童阅读理解监察能力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采用错误检测形式,从小学三年级、五年级和初中一年级中共随机选择270名被试,初步探讨了中国儿童阅读理解监察能力的发展状况。实验发现,阅读理解监察能力随年级升高明显增强,但其发展速率是不均衡的;另一方面,理解监察过程也受到众多心理因素的影响。实验还证实了理解水平与理解监察能力之间的紧密关系,以及教育在提高理解监察能力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