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使苏南人的价值观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悄然改变着的人际关系,展示着人们在人际价值观方面的变化。在对苏南人的价值观的调查中,人际价值观成为我们又一关注的焦点。一、研究方法(一)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主要是苏南农村的乡镇企业职工和专业技术人员,乡镇村  相似文献   

2.
现代化浪潮冲击下的婚姻价值观——现代化初期苏南人价值观研究之一李宁宁苏南现代化是一个以经济现代化为中心,以人的现代化为主体,以社会全面现代化为目标的综合发展过程。①作为现代化主体的人,在实现着现代化的同时,其自身也不可避免地历经着个人现代化的过程,他...  相似文献   

3.
苏南现代化的根本动力与首选战略──苏南人力资源开发战略三论叶南客苏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其根本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进步,而人本身也正是苏南现代化大业的设计者、开创者和建设者。正因如此,苏南人口素质的全面提高、人力资源的充分开掘已构成苏南现代化这一跨世纪工...  相似文献   

4.
《学海》1995,(5)
苏南现代化的发展现状与发展战略─—苏南现代化课题调查综述《苏南现代化研究》课题组为了贯彻省九次党代会精神,并促进苏南地区在本世纪末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的目标,省社科院“苏南现代化问题”调研组在胡福明和贾轸同志率领下,于1995年元月16—22日、2月9...  相似文献   

5.
论孔子人生价值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孔子思想典籍中,没有出现“人生价值观”一词,但是,围绕着“人”的问题所进行的探讨和论述,却时时涉及到个人对社会所具有的意义和作用,实际上阐述了现代意义上的人生价值观。对于这部分宝贵的文化遗产,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仅限于“批判地继承”这样一句抽象的口号已经远远不够了,现实要求我们用当代人的眼光去审视传统,用理性的思维去分辨其中的良美,用现代意识去汲取其精华。(-)人生价值观的核心内容是确立怎样的人生价值目标。所谓人生价值目标是指人在价值实现的过程中所确立的行为指向。一般说来…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和谐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根本,唯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得到准确和有效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发展才会获取正确的方向。因此,厘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立的合法理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当代中国形态等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从只重视人的社会价值、不关注人的个人价值的人生价值观,转变为既强调人的社会价值,又重视人的个人价值的人生价值观。 ●从只讲无私奉献、不谈合理取得的人生价值观,转变为既追求努力奉献,又讲合理取得的人生价值观。 ●从只重视人的政治价值或道德价值,不重视人的其他价值的人生价值观,转变为重视人的综合价值,强调人的专业价值的人生价值观。 ●从只强求利他、不讲爱己的人生价值观,转变为既要利他,也要爱己的人生价值观。 ●从把人仅仅作为手段或目的的人生价值现,转变为既把人作为目的也作为手段,目的与手段辩证统一的人生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苏南现代化研究的意义、问题及发展取向甘贝为了总结苏南地区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取得的历史经验,客观分析苏南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揭示苏南地区下一步发展的战略目标取向,由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与江阴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苏南现代化研讨会”于5月14日至16日在江...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价值观由一元向多元、整体向个体、神圣向世俗、精神向物质的转变,对国家治理提出了协同治理、民主治理、法律治理和道德治理的价值诉求。这些价值诉求符合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规律。因此,国家治理现代化在理念上也就意味着对中国社会价值观特别是政治价值观的重构。  相似文献   

10.
正廖小平教授的新作《价值观变迁与核心价值体系的解构和建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9月版)从价值观变迁的规律中探究核心价值体系的解构和建构逻辑,是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的又一可喜成果。作者从社会结构、政治制度和经济体制等方面全方位地对改革开放之前与之后的价值观进行比较,为人们提供了一幅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全景图像。作者在对改革开放前后价值观比较的基础上,依据三十余年来学界对价值观及其变迁的研究成果和实证调查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初探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着社会主义的价值本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灵魂,指导着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引领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现代哲学史上,冯友兰是自觉地去解决中国传统哲学与现代化关系问题的卓有成就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运用逻辑分析的方法,不仅发愤创作一个新理学的综合哲学体系,而且在人生哲学方面,继承和发展了儒家的人生价值观念。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客观全面地评述冯友兰的人生价值观,对树立新的人生况仍然是有现实意义的。儒家向来重视人之所以为人,重视人生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在中国古代立德、立功、立言的人生价值和意义思想的基础上,孔子提出了“仁”这一范畴,力图把立德、立功和立言统一到“仁”上来,认为“仁”不仅…  相似文献   

13.
韩国基督教对韩国现代化之价值观形成的影响(韩)金英一、序言本文的目的是要说明韩国基督教对韩国现代化之价值观的形成有着什么样的影响。为了探讨这一问题,第一,要从历史观上就现代化本身考察基督教和西方现代化问题,因为基督教作为文化概念乃是西方社会历史的产...  相似文献   

14.
消费主义价值观批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消费主义价值观是把消费看成是人生追求的唯一目标的价值观,消费主义价值观提倡超前消费、炫耀性消费.消费主义的价值观对于经济发展以及人的价值的实现都有负面影响.我们需要在经济条件许可的前提下,提倡健康适度的消费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儒道佛人生价值观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究竟怎样,这是我国八十年代以来全国性的持久的热门话题.我认为传统文化对现代化最具积极意义的内容是人生价值观,传统文化对现代化最直接的作用是有助于提高国民素质.国民素质包括科学素质、道德素质和艺术素质等内涵,是一个国家的根本资源,也是一个国家强弱的主要标志.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极为丰富,从流派的角度来看,主要是儒道佛三家的思想文化.本文拟简要地叙述儒道佛人生价值观的基本要点,进而揭示其现代意义,尤其是对提高国民道德素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弘扬良好家风是在家庭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和途径。家风具有教化功能、调解功能、保护功能和规范功能,每个功能作用的转变都对不同历史时期价值观的培育具有重要作用。在当今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明晰家风功能的现代化转变,对注重家庭建设,探究良好家风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一致性,用优秀家风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由《人民日报》理论部、国家教委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教学与研究》、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河南省委党校、《中州学刊》等单位发起召开的“改革开放与人生价值观”讨论会,于1993年5月4日至8日在郑州召开。30余人出席会议。这是继全国人生价值观多次讨论会之后的又一次讨论会。会上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人生价值观产生的变化。在充分肯定积极变化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在人生价值观方面产生的一些消极影响。会议讨论了“人本主义价值论”或“需要价值论”问题。有的同志提出以满足人的需要界定价值是错误的。它将使用价值看成价值,有用即有价值。而价值指的不  相似文献   

18.
冯莹 《四川心理科学》2014,(12):192-192
价值观是指行为人对人、物、事及对自己的所作行为之结果的效用、意义和重要出炙准确性的总体评价,是促进并引导个人采取决定和行为的准则、指标,是个性心理要素的重要因素之一。审美观是审美主体对美的总体看法,它是在人类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和政治,道德等相关意识形态有紧密的关系,审美观和价值观是后天形成的心理要素,是通过社会化实践培养起来的。价值观与审美观相互沟通、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二者非常密切相依,本文就由此出发试论审美观与人生价值观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我国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特点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自编词汇选择问卷对639名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总体上看,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是积极、进取和乐观的;少数大学生崇尚个人主义、消极退缩,一些大学生消极悲观;男女大学生在人生价值观总的趋势上相当一致,但一些具体项目仍存在性别差异;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表现出广泛性和个体差异;必须加强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引导和教育.  相似文献   

20.
通过访问、交谈及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笔者对安谷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价值体系建设,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了高度凝练后,安谷镇再次加大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和践行力度,并取得了喜人的成果。但同时也看到,部分民众在指导思想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认识度上仍存在不小的差距。因此,论文提出:政府需要不断提炼和培育共识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领导干部应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先行者,各级党委、政府应采取得力措施提高引导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