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贾樟柯的纪录影片《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以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们"口述史"的方式展开了一场文学与历史的"寻根"之旅,以文学名义重返历史现场,用影像之思构筑起横跨70年的作家个人心灵史、文学叙事与当代中国人精神图谱的时代交响,抒发出对乡土的深情眷恋和对理想的执着呼唤。  相似文献   

2.
正一、塔哈·侯赛因生平与本文论题的提出塔哈·侯赛因(■)(以下简称塔哈)(1889—1973),是埃及现代著名作家、文学家、文艺批评家、思想家。他的著述涉及文学、历史、哲学等领域,被人们誉为"阿拉伯文学之柱"。塔哈三岁时患眼疾因医治失当,致使双目失明。后进入村里的学堂学习,诵读《古兰经》。十三岁时,入爱资哈尔大学预备部继续学习。1908年,塔哈进入新创办的埃及大学(现开罗大学)。1914年,他写出纪念中古时期阿拉伯盲诗人的《纪念艾布·阿拉》一文,获得埃及大学颁发的第一个  相似文献   

3.
《穆罕默德生平》(下简称《生平》)的汉译本,全书约四十余万字,将于今年上半年由新华出版社出版,32开本。 穆罕默德·侯赛因·海卡尔博士是埃及著名作家,为我国和阿拉伯读者所熟悉。海卡尔博士撰写了《生平》一书,王永方、赵桂云二同志译为汉文,在付印之前,我有幸拜读了《生平》的中文译稿。 海卡尔博士用他所具有的文学天才、丰富多彩的语言及结构严谨的作风,通过大量的史料,史诗般地对穆罕默德的生平进行了叙述。本书对穆罕默德的童年生活、青年时代  相似文献   

4.
2012年8月7日,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刘震云参加了自己的长篇小说《我不是潘金莲》的首发式。  相似文献   

5.
<正>在中国文坛,回族著名作家马德俊无疑是一位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他的诗歌创作和文学评论一度在我国文坛绽放着耀眼的光芒。1993年,他创作的第一部回族英雄史诗——《穆斯林的彩虹》出版,成为当年中国文学界的一大盛事。我国主流媒体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工人日报》、《农民日报》《中国文化报》、《新闻出版  相似文献   

6.
美是生活     
五年前的元旦,著名作家李同志为我刊题辞“美是生活”。五年后的今天,当我们推出2003年第一期学术版的时候,特选载了著名文学评论家孙荪同志的新作《风中之树》中的一节《浓后谈——李的语言美与文学语言的理想境界》,作为纪念。"“美是生活”,是现实主义美学的传统命题,也是其美学思想的核心。美存在于生活,美感起源于生活,人的审美观念,随着生活而发展。现在,生活的激流,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前进,美学也应追踪着时代,把自己推向一个灿烂的新阶段!美是生活  相似文献   

7.
《学海》1997,(4)
著名作家谈鲁迅文学传统编者按: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福勤先生牵头承担国家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五四’以来鲁迅文学传统继承和发扬的轨迹”,发函致著名作家,提出一些问题,请他们作答,发表意见或谈“我与鲁迅文学传统”这个题目。作家们的“答问”各有特色,...  相似文献   

8.
(1984年9月26日至同牟10月25日) 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思想研究马克思和黑格尔哲学思想形式过程的比较衣俊卿 求是学刊1984年第6期论马克思对其早期异化思想的“清尸王卫国 李英时人文杂志1984年第4期马克思对历史必然性学说的贡献陆云彬苍道来 江西社会科学1984年第6期文学学方法论的基石—试论《神圣家族》对《巴 黎的秘密》评论的文学—哲学的科学价值汤 克明延边大学学报1984年第3期建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伟大纲领—学习《关于费 尔巴哈的提纲》李鹏程云南社会科学1984 年第6期试论《资本论》的叙述方法黄泰岩经济理论与 经济管理1984年第5期…  相似文献   

9.
波斯文学博大精深,在世界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2002年湖南文艺出版社推出的七卷本《波斯精典文库》,包括:《鲁达基诗集》、《鲁拜集》、《列王记全集》(六卷)、《玛斯纳维全集》(六卷)、《果园》、《蔷薇园》、《哈菲兹抒情诗全集》是一套经过历史考验的享有世界声誉的文学名  相似文献   

10.
迟到的诚实     
1871年5月,客居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在比利时《独立报》上发表声明,把他在布鲁塞尔城街垒广场4号的住处,改为临时避难所,专门收留因躲避梯也尔(1871年—  相似文献   

11.
青春家园     
青春实力派小作家张悦然是山东大学的学生,她初中阶段的作品《诺言角落》就发表《青年思想家》上;高中阶段的《残食》在《青年思想家》上发表后,引起了文坛广泛关注;她大学阶段由中国作家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小说集《葵花走失在1890》,获得了著名作家莫言的好评。这里我们编发了一组评论张悦然小说的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散文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形象含蓄,耐人咀嚼。这咀嚼中需要思考,需要推理,需要判断,但更需要联想和想象。文学创作是一个形象思维的过程,文学阅读我认为同样也离不开形象思维的帮助。当代著名作家王蒙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读雪需要联想》。其实,读其他散文也同样是需要联想的。  相似文献   

13.
午后,踏着初春淅沥清新的小雨,我们在王蒙先生的办公室里对他进行了专访。回忆起少年时代阅读《道德经》的经历,以及这部经典给他带来的感悟和影响,这位年过七旬的著名作家侃侃而谈。  相似文献   

14.
<正>封孝伦,汉族,中共党员,文学博士,教授。1953年生于贵州省黄平县。1980年,毕业于贵州师范大学(原贵阳师院)中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获四川大学文学硕士、山东大学文学博士学位。1989年,获四川大学文学硕士学位。1996年,获山东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历任贵州师范大学中文系副主任、主任,贵州省教委副主任,贵州省教育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现任贵州大学常务副校长,民族审美方向博士生导师。已发表《走出黑格尔》、《对自由与美关系反思》、《从自由、和谐走向生命──中国当代美本质概念的嬗变》等40余篇学术论文。已出版《二十世纪中国美学》、《中国当代文学》(1949—1997)、  相似文献   

15.
以“伤痕”、“反思”、“改革”文学为代表的新时期小说借助于现实主义美学原则,通过宏大叙事行为模式完成了“现代化/人”的双重话语建构,从文学角度给予历史、现实以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本质性的存在意义,从而确立了宏大叙事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6.
范潇兮 《美与时代》2007,(1):111-113
诗人北岛在伤痕文学大潮中以"朦胧诗歌"的方式留下了时代的影子.他的诗歌呈现了一种悲剧美,表达了孤独者所具有的那种沉重和苦痛的气质.  相似文献   

17.
化敌为友     
前苏联著名作家叶夫图申科在《提前撰写的自传》中,曾讲到过这样一则十分感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18.
论《易经》的人文精神──兼论《易经》非筮卜之书孙希国,李大银“人文精神”是近两年来较为时髦的一个话题。自1993年《上海文学》发表了《文学与人文精神的危机》一文后,“人文精神”的讨论逐渐进入高潮。在这场讨论中,一些论者从寻找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当代的人...  相似文献   

19.
王国维的美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维在他一生的后期中,从事于历史、语言、文学的研究和创作,表示与哲学分手,但他一刻也没有与哲学分离,无时不受哲学支配。什么哲学支配他呢?叔本华哲学。当王国维宣称他与哲学分手时,他就着手于美学问题的研究。除《红楼梦研究》是美学的著作外,他还写了多篇的美学论文,处处都流露出他对叔本华美学理论的惓惓之情。王国维的《屈子文学之精神》(1906年)、《文学小言十七则》(1906年)、《古雅在美学上之地位》(1907年)、  相似文献   

20.
正2015年底,在人文社科出版领域享有盛名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史少博教授、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学术院土田健次郎教授及其博士许家晟的《日本重要哲学家著作编译和研究》,这无疑为日本哲学研究者献上了一部重要著作。该书共分16章,26万字,是作者国家社科基金"日本重要哲学家著作编译和研究"(12BZX033)的研究成果。史少博教授于2010年11月到2011年11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