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假说、理论必须接受观察、实验的检验,科学检验问题是西方科学哲学和科学方法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从逻辑经验主义开始的西方科学哲学,企图从逻辑的、定量的角度探索解决科学检验问题,并给科学检验以逻辑表征。本文在西方科学哲学的基础上,着重探讨这种检验的逻辑过程和逻辑模式以及遇到的逻辑困难。以卡尔纳普为代表的逻辑经验主义继承了罗素、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原子论思想,正式提出了经验证实原则,他们把这个原则概括为一句名言“命题的意义就是它的证实方法。”那么,科学假说、理论是怎样被证实的呢?也就是说,对假说、理论进行检验的活动其过程如何?一般说来,在检验一个假说、理论时,首先必须应用演绎法,从科学假说、理论推导出结果即经验陈述,然后把这种经验陈述与通过归纳法从观察、实验中得出的结果加以对照,看是否一致。如果用H表示假说、理论(一般为全称命题),E是由H导出的经验陈述或观察、实验结果,S为被考察对象系列,则其  相似文献   

2.
对这个问题,有三种回答,即三种科学理论观:(1)语法学理论观;(2)语义学理论观;(3)结构主义理论观。坎贝尔首先试图给科学理论作出确切的规定:一个理论就是命题的一个连通集。以  相似文献   

3.
如果我们的兴趣只在于探求真理,那么,在一系列相互竞争着的解释性假说中,我们究竟应该优先选择哪一个呢?众所周知,鲍波尔在诸多方面卓有建树,尤为突出的是:他认为对这一个问题作出似乎有道理的答案是错误的。这个似乎有道理的答案(可能在一个世纪前就已经是常识了)是这样的:我们应该根据现有的实验资料去选择最有可能的那个假说。可是,鲍波尔认为这是错误的。因为任何不等同于一个单称陈述的全称或普遍的假说的概率为零。(假设我们是在范围无限大的对象之中解释这个问题)。鲍波尔持此立场的论点集中在他1959年的《科学发现的逻辑》附言Ⅶ中,而且他的所有论点都是围绕这样一个中心的,即赋予任何普遍假说为非零值的概率量度在认识论上都不会是中立的,实际上,那样做就是在进  相似文献   

4.
一确认理论是经验科学的基础理论,但由于内部产生了严重的悖论,致使其本身的基础一直没有稳固下来,这在相当程度上削弱了科学本身的稳固性。确认理论中的标准看法认为:全称条件句所表述的假说或概括由它的肯定实例而得到确认,由它的否定实例而得到否认(证伪)。科学实践中被普遍接受的尼柯标准对之进行了具体的规定:“所有的A是B”这个概括由观察到的一个既具有A特性又具有B特性的对象所确认;由一个具有A特性却不具有B特性的对象所否认;而一个不具有A特性但具有B特性的对象,以及既不具有A特性也不具有B特性的对象,在确认方面与以上概括不…  相似文献   

5.
地面参照框架是空间知觉的重要基础, 连续表面整合加工(SSIP)假说首次对其形成过程做出了推测, 将这一科学问题的研究向纵深推进, 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SSIP假说的核心观点及其相关证据包括地面的表征原理、整合条件和表征结果三个方面, 得到了大量研究的支持。未来研究需结合基于过程检验的技术手段, 直接探查地面参照框架的形成机制, 关注高级认知过程的作用, 并可考虑其在国防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何文广 《心理科学进展》2015,23(9):1540-1549
二语(L2)和母语(L1)在句法加工方面的差异是量的不同还是质的表现?当前, 该问题已成为语言认知领域研究的热点。研究表明, 二语句法加工受到二语习得年龄、语言熟练度、工作记忆、二语习得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有关二语句法加工的理论主要有浅层结构假说、D/P模型和统一竞争模型。未来研究应注重探讨二语句法加工中二语熟练度及二语习得年龄的交互效应, 同时也应当加强儿童二语句法加工能力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有一种想法,即有可能研究出某种科学发现的方法,某种调查与推理的程序,只要认真遵守其原则就可以保证获得科学的知识,这种想法长期以来被认为仅仅是哲学家的梦想,其可能性还不如炼金术者要造出点石成金的哲人之石的梦想。而事实依然是科学的权威(对科学专家的尊敬,对其理论的信任)建立在以科学方法为名而提出的主张上;在取得对我们周围世界的信念上,这些方法被看成是不论怎样都优于或更可靠于其他方法。说那种认为现在英国被允许通用的食品添加剂有副作用的想法  相似文献   

8.
第10届国际逻辑、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大会于1995年8月19日至25日在意大利弗罗伦萨召开。来自世界各国的1000多名代表参加了这次大会。大会邀请了报告人63位,收到论文600多篇。笔者有幸受到大会的邀请,参加了这次规模盛大的国际学术会议。 大会共分15个专题组:(1)证明论和范畴逻辑;(2)模型论、集合论和形式系统;(3)递归论和构造主义;(4)逻辑和计算机科学;(5)哲学逻辑;(6)方法论;(7)概率、归纳和判定理论;(8)逻辑、方法论和科学哲学的历史;(9)科学和技术伦理学;(10)逻辑、数学和计算机科学;(11)物理科学;(12)生物科学;(13)认知科学和人工智能;(14)语言学;(15)社会科学。此外还有4个专题讨论:(A)逻辑和科学哲学;(B)语义学和符号学;  相似文献   

9.
理论是什么     
什么是理论?这是一个复杂而牵连颇大的问题。因为人们常常是从理论与其他事物的关系中来理解它的含义的。人们有时拿理论和实践或实用相对立。在这样的构想下,理论往往是用来指导实践的根据,或者用来产生实际效果的指导原则。这是理论的一种重要类型。有时人们也拿理论和“事实”相对立,把理论看成是用来统摄事实的东西。在这样的构想下,理论不是具体的事实,而是用来组织或含盖事实的思想或说法。在这个意义底下,事实或许是天生、现成的,但是理论却是人为的,它是人们为了其些特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贝叶斯推理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Kahneman 和Tversky在70年代初期发现人们在概率推理中并不遵循数学上的贝叶斯定理,常常由于忽略问题中的基础概率而对稀少事件的条件概率作出夸大的反应。此后心理学家采用文本范式和经验范式对此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涌现了一些不同的理论观点,主要有启发法策略论(代表性启发法和可得性启发法)、自然抽样空间假说、频率效应论和抽样加工理论。  相似文献   

11.
科学解释(scientific explantion)是科学哲学中的经典问题,科学就是追求对经验事实给出解释性原理的学科。科学解释也是科学哲学中的一个长盛不衰的主题。2005年《综合》杂志专门刊登整整一期来讨论科学解释问题,作者主要从认识论视角研究科学解释问题,其靶子文章就是由哈洛宁(Ilpo  相似文献   

12.
儿童英语句法学习中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科学》2006,29(6):1364-1369
本文以内隐学习理论为基础,采用强分离程序,分别选取有、无英语学习经验的被试,从句法学习方面探讨了儿童英语学习过程中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的作用及关系,结果表明:(1)单纯的内隐学习方式或单纯的外显学习方式都不利于对句法规则的掌握;(2)两种学习方式的协同效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先外显学习后内隐学习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句法规则的掌握;(3)内隐学习、先内隐学习后外显学习的学习方式不适用于较简单句法规则的学习;内隐学习也不适用于难度较高的句法规则的学习。  相似文献   

13.
张锋  沈模卫  何亚芸 《心理科学》2006,29(6):1376-1381,1339
采用改编后的“整体自尊问卷”和“交谈自尊问卷”筛选出整体自尊和交谈自尊高低不同的四组被试,通过模拟现实人际互动情境,在评价人对被试的交谈表现提供不同评价(肯定或否定)及表达不同交友态度(接受或排斥)的条件下,考察了整体自尊与特殊自尊对人际互动过程中自我确认倾向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论社交需求是否获得满足,即整体自尊是否得以维持,被试的自我确认倾向都只受特殊自尊的调节;(2)在社交需求和一致性需求同时获得满足,即整体自尊与特殊自尊均得以维持时,被试的自我确认倾向受整体自尊和特殊自尊的共同调节;(3)在社交需求和一致性需求未同时获得满足,即整体自尊和特殊自尊不能同时得以维持时,高整体自尊者的自我确认倾向受特殊自尊的调节,而低整体自尊者未表现出自我确认的倾向。  相似文献   

14.
知识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论其实是两个理论:一个理论说明知识是什么,另一个理论则回答我们是否有任何知识的问题。第一个理论旨在定义或分析事实知识的概念,即不同于对人或对地点的知识或不同于实际技能知识之知识的概念。在这个分析或定义过程中,也说明知识概念和信念、真理及证明概念之间的联系。第二个理论是对哲学怀疑论的回答,哲学怀疑论是对合理的信念、知识和科学的可能性的抽象地建立  相似文献   

15.
龚少英  彭聃龄 《心理科学》2008,31(2):346-349
采用句法判断和句法修改任务,探讨了4~10岁汉语儿童句法意识发展的过程和特点.结果表明:(1) 4~10岁儿童句法意识的发展非常迅速,其中6岁是一个转折点;(2) 儿童句法意识发展的内在过程是从对个人生活经验和句子意义的依赖发展到对句子本身的句法结构进行有意注意;(3)句法意识的发展受到句法错误类型的影响,表现出发展的不同步性.  相似文献   

16.
从意识哲学到文化哲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什么是意识哲学第一个时期 (1 7世纪初叶— 1 9世纪末 ) :哲学家纷纷提出各自的意义理论。 1 7世纪以来的西方哲学主张科学的职能在于探索真理 ,哲学则揭示意义 ,特别是科学概念、假说或理论的意义 ,这是两者的区别及关系。人们相信意义是说话者自己心里的内容或观念或图象 ,它决定心外的对象或指称。第二个时期 (1 9世纪末叶— 2 0世纪中叶 ) :意义究竟是什么 ?有没有固定不变的意义 ?等成为注意的焦点。分析哲学预设意义的固定不变性 ,试图给出语句的“意义” ,并且说明同一性、分析性和意义含混。意义所以含混 ,是因为很难给下述语句…  相似文献   

17.
论科学活动中的错误徐建龙为了便于分析科学活动中错误产生的原因,我把科学活动简单概括为三个相互连贯的阶段,即成果的形成→成果的检验→成果的承认。成果形成中的错误主要有(1)先入之见;(2)以偏概全;(3)被假象所蒙蔽。检验中的错误根植于检验的复杂性,检验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真伪断定的复杂性;第二,证据力、证伪力判定的复杂性。承认中的错误:评价一个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经验一逻辑标准主要指可检验性标准、功能标准和逻辑性标准,一项科学发现是否具有真理性,关键在于它是否有可检验性,但由于检验自身的复杂性,对可检验性不能做简单、机械的理解。我们不能把与个别事实是否相符作为制定理论真伪的决定性因素。因为一方面观察实验本身易出错,另一方面任何时候都很难找到一种没有渗透着理论的中性事实。按照经验逻辑标准确认的科学认识成果,不仅符合理性法则,而且使得承认更符合科学的价值,更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但在具体实施中,这三条标准都有其相对性:检验性是原则上的可检验;功能性深深埋于假说一演绎之中,因为单纯的假说,是推不出可观察的命题;逻辑性,就相容性而言,越新越革命性的发现,越难与已有理论相容,故都可能出错。(欣摘自《自然辩  相似文献   

18.
从非典病原体发现的科学突破中,我们可以得出四点科学方法论的启示:(1)观察应全面,实验要充分;(2)小心使用不完全归纳法;(3)做出结论应慎重,发表假说要及时;(4)合作与良性竞争是科研成功的一大法宝.对我国科学工作者在这场科研战中的贡献与失误进行了方法论方面的反思.  相似文献   

19.
最纯粹的编史学模型是一种普遍的而不仅仅是我们的某些哲学史专著或教科书所依据的哲学史观。其主要特征是:(1) 把方法论理论主要当作一种哲学活动,而不是一种科学活动;(2) 倾向于靠留心伟大哲学家的著作来确认科学方法论的历史演变的中心论题,它仅对为数极少的一些科学家的方法论贡献表示赞许;(3) 倾向于想象每当方法论信念发生变化时,这些变化一定是基于形而上学或认识论方面的居先替换,因而,合理地采纳或放弃某一种方法论主张主要基于哲学方面的考虑。  相似文献   

20.
一、劳丹对趋同实在论的诘难1.劳丹并非笼统地反对实在论他将科学实在论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所谓本体论的实在论,即认为世界具有独立于作为认识者的我们的确定性.我坚定的相信本体论的实在论是正确的.……第二种实在论是所谓语义学的实在论.这种理论断定科学理论、科学定律和科学假说是关于世界所作出的或真或假的断言.……第三种实在论,可称之为认识的实在论.它主张:我们有权将得到最好确证的自然科学理论接受为真.”(《进步及其问题》,中译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2页)劳丹承认前二种而反对第三种(认识的)实在论.所谓趋同实在论就是一种认识论的实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