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引言体操运动员学习和完成体操动作,就其神经过程看,是体操运动员在学习或完成动作之前,从相应的地方获得动作信息,并在头脑里形成相应的动作程序,即完成动作的肌肉和关节运动过程。然后再按这一预定程序进行动作。在动作的过程中,体操运动员还不断地根据动作过程反馈得到的信息进行动作调节,直至学会或完成动作。可见,按预定程序动作很可能是体操运动的特点之一。但是,在以往的相关研究中,却很少发现紧密联系体操运动这一特点的系统性研究。因此,体操运动员按预定程序活动有何特征?乃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另外,如果体操运…  相似文献   

2.
假如你第一次跳伞,你的心跳急速加快,在你从飞机上往下跳之前,教练给你进行最后的指导。你问了教练一个重要的问题:“你确信这个降落伞能打开吗?”你希望教练给你哪一种回答:是“我相信它能打开”,还是“我知道它能打开”?  相似文献   

3.
1970年,在加利福尼亚州发现了一个“野孩”。这个年仅十三岁的女孩自襁褓以来就被关在一间小房子里、父母从不对她说话。对她测试和保护她的利益的心理语言学家给她起了一个名字“吉妮——怪物。”在吉妮刚被发现时,她不能站立,也不会说话、只会呜咽。吉妮的发现,引出了一些关于语言和智力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4.
有一个美丽的女孩,喜爱击剑运动,她有一个伟大的理想:到奥运的舞台上向全世界去展现她对击剑的热爱。可是,击剑需要天分,许多知名的教练给女孩下了定义,她是“上帝遗忘的一把剑”。  相似文献   

5.
意志的力量     
一位著名的体操教练到某业余体校选拔队员。到了那里,他发现学生的身体条件大致相当,技术上也各有所长,实在难以取舍。于是,这位教练心生一计,他要求学生站成一排,靠墙倒立,  相似文献   

6.
体操内容丰富,动作繁多,技术复杂。即使要完成一个简单的动作,也要有一定的素质基础,更不要说完成高难度、高质量的成套动作了。身体素质训练在体操训练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需多讲。男子少儿体操在各阶段训练中的素质练习,要注意以下几方面:一.素质训练的内容;二.素质训练的安排与方法;三.素质训练的要求。一、素质训练的内容各年龄阶段的素质训练内容不是一在直不变地,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与技术水平的提高,素质练习的量和难度也随之增加。启蒙阶段训练主要是基本身体素质的练习,任务就是打基础,为培养优秀运动员做准备。因为是为将来的“…  相似文献   

7.
健美操运动是一项融体操、舞蹈、音乐于一体的追求人体健与美的运动项目,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健康、力量、美丽”是健美操运动的主要特征,整套动作的艺术性和完成情况是健美操运动欣赏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中国体操健儿在国际竞技场上拥有较强的实力,在出征雅典前,也一直被人们所看好,被认为是能夺金最多的队伍。可是运动员在比赛中,一个个动作变形、失误,不得不将一块又一块的金牌拱手相让给他人,留下的是不尽的懊恼和哭泣。人们不禁要问:“这是怎么了?”有人说,这是缺乏大赛经验,思想紧张和压力过大造成的。其实,我认为无论是我们的领导、教练,还是运动员本身都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太看重自己了,太在乎这些奖牌了。他们不是输给了别人,而是输给了自己。最近偶读一篇文章颇有感触,文章如是说:一位年轻的作家初到纽约,马克·吐温请他吃饭,陪客…  相似文献   

9.
引言只要对体操动作稍加分析,我们不难看到一些完整的体操动作里含有快速反应动作成份。例如,跳马和自由体操中的各种空翻动作的起跳以及器械上的摆动制动技术中的快速蹬跳和急速制动动作,都是快速反应动作。这些动作完成的速度,对完成动作的成败和质量高低起决定性作用。另外,运动员  相似文献   

10.
数学有多方面的美,在数学教学中充分揭示这些美,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点燃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是一项极具意义的工作。揭示数学的美,陶冶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是进行智育的同时充分发挥德育功能实现教书育人的重要内容。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化学家法拉第有一句名言:“科学给人高尚和可亲。”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人们的精神正直、心地纯洁和信念端正”。数学正是由于它所蕴涵的丰富的美,使它在成为“思维的体操”的同时理应成为“心灵的体操”。用数学美陶冶学…  相似文献   

11.
阻力的价值     
我是在溜冰场听到这个故事的——溜冰教练小时候生活在大兴安岭旁边的乡村里。冬天来了,湖面结冰,孩子们在上面玩得不亦乐乎。有一天,一个大孩子提议:去湖对面的小山上玩打仗游戏。大家都赞同。为了抄近,他们需要穿过湖面。教练穿的是解放鞋,橡胶底,踩在冰上,很滑。其他孩子穿的是布棉鞋,走得稍稍快一些。整个湖面大约1公里宽,那个下午,教练走得相当艰难,不知摔了多少跤。到达岸边时,全身冒汗,累得气喘嘘嘘。看看电子表,竟然走了半个小时。大家在山脚下休息一会儿,约定一起向山头“冲锋”,谁先占领谁就赢了。教练看看山,高度不过600米,但沿…  相似文献   

12.
花画花     
正放下画笔,李晓林伸了个懒腰,终于画完今天最后一幅画。她照常打开手机,看看被她发到网上的作品收到网友怎样的回应。李晓林迅速地浏览着,一条评论吸引了她的目光:“两朵花——你和画。”看到此评论,李晓林感到十分欣喜。两朵花,一朵指的是画,一朵指的是她。这一年来,只要她的画被发到网上,网友们只看到她本人的美貌,却对画的内容只字不提,这个评论却是对她的画的肯定。  相似文献   

13.
爱的人间     
记得那个贝利吧,他可是个了不起的人,他写下了近代足球史最辉煌的一页。可他的少儿时代却是贫寒得很,在里约热内卢的贫民窟,这个酷爱足球的穷孩子从垃圾箱里翻出塑料盒来当足球踢。一位足球教练看到了,觉得这孩子脚法灵便轻捷,就送了他一个足球。贝利真是乐坏了。圣诞节前夕,小贝利到教练的花园里挖了一个树坑,对教练说:“到圣诞节了,我没有钱给您买礼物,就给您挖个坑栽圣诞树吧。”教练感动之极,对贝利说:“亲爱的孩子,这是我收到的最珍贵的圣诞礼物,你明天就到我的足球俱乐部来参加训练吧。”就这样,一代球王诞生了。是爱…  相似文献   

14.
娜达莎的特异功能美国探索频道(Discovery Channel)导演和制片莫尼卡·盖塞(Monica Garnsey),做了一期电视节目——“一个具有X射线眼的女孩”。为了这个电视片,她向CSICOP的理查德·怀斯曼(RichardWiseman),安德鲁·斯库尔尼克(Andrew Skolnick)和我提出,希望对自称能“阅读”(透视)人们身体内部器官的一个17岁的俄罗斯女孩——娜达莎·戴金娜(Natasha Demkina)进行相关的测试,来检验她的声称是否确实。据了解最近世界很多地方流传,一个17岁俄罗斯女孩娜达莎有一双能够透视的X射线眼,可以看到人体内部。她10岁的时候,做了一个修道…  相似文献   

15.
<正>一、《扪心问诊》案例概况《扪心问诊》是一部专门呈现精神分析治疗师保罗如何治疗个案的美剧。其中对精神分析知识和技术的展示、对保罗的治疗观以及自身成长的困境和突破都进行了细致的刻画,很有专业性,也很有趣。在第一季中有位青少年体操健将———16岁女孩索菲,她在某次“意外”中摔断了自己的胳膊,打着石膏带了份个人陈述报告来见保罗,希望能让保罗证明她并不是有意造成这次“意外”的。保罗没有直接满足她的心愿,  相似文献   

16.
一、友善的态度——“她的课堂有如一个大家庭,我再也不怕上学了。” 二、尊重课堂上每一个人——“她不会把你在他人面前象猴子般戏弄。”  相似文献   

17.
银屏上的她迥造了一个个坚强不屈的女性,她的美丽和知性,犹如一朵淡淡的白玉兰花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芳香,她就是我国知名的青年演员——小宋佳。说起成功,她淡淡地回应,这是一场美丽的“意外”。的确,她的人生中曾经有过几次的“意外”。  相似文献   

18.
正她站在十米跳台上,娃娃脸,大眼睛,乖巧可爱,她以完美的跳水动作,获得了439.25分,为中国代表团拿下了里约奥运会第20枚金牌。网友称她是"跳水赛场上的博尔特",BBC评论称她的表现简直逆天,跳水权威教练周继红则豪言:"世界上女子十米台还有谁能跟她比?"她就是被誉为下一个"跳水皇后"的中国跳水"梦之队"运动员任茜。第一次出战奥运便拿了金牌,还是中国奥运史上第一个00后冠军。  相似文献   

19.
十年前,她的事业达到了很辉煌的阶段,在别人惊讶的目光中,她也有了一种释然。在那之前,她听到最多的话就是“这个孩子的命太苦了”,“她的命怎么这么差呢”。  相似文献   

20.
大脑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越用越灵活,越“闲置”就越迟钝。常见一些退休老人,由于常年无所用“心”,结果很快就记忆力衰退,少数老人未到“古稀之年”已患“老年痴呆症”,乃至生活不能自理。而一些科学家由于常年不间断地进行着繁重而复杂的脑力劳动,乃至“耄耋之年”仍然思维敏捷,语言锋利,并无头脑衰朽的主观感觉。近些年,人们还发现,人脑的活动量与人的身体健康有密切联系。经常科学地用脑,不间断地进行正常而繁重的思维活动的人,平均寿命要高于不肯用脑、思考迟钝的人。过去我们常说“生命在于运动”,近些年已被“生命在于脑运动”代替了。为了使人们的头脑保持灵活机敏,我们应当象对待身体的其它器官一样,让大脑也经常做些体操——。马克思在艰巨的写作任务之余,经常用解些高等数学习题的方法,使大脑得到休息,大概也是在做必要的思维体操吧。 n·兹拉凯维奇(n·孔)于一九八三年用俄文在纽约出版了一本名为《测验一下自己的能力》的小册子,其中汇集了一百二十四个逻辑测试题,目的就是为了使读者在做必要的“思维体操”中,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这一百二十四个测试题有难有易。本刊拟编译其中推理性、趣味性较强的若干题目,并进行必要的逻辑分析,以飨读者。当然,有些题目难度是较大的,甚至百思不得其解。这时读者会望而生畏,甚至望而却步的。但,正是在这种时候,我们的大脑正在做着“大运动量”的“思维体操”。只要再坚持一下,疑团就可能被解开。这时,正如本书作者在“前言”中说的,你会产生一种“奇妙的欢乐感觉”("pagoema")愿读者能尽快找到这种感觉。为此,本刊特辟“思维体操”专栏,每期给出一个测试题,并对上期的题目作出答案,进行必要的逻辑分析,希望读者喜欢这个栏目,并多提宝贵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