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钱宁峰 《学海》2005,(5):156-161
人民代表大会和司法机关的关系是我国宪法体制中的重要关系之一。本文重新审视了建国后历部宪法和有关法律的相应规定,针对人大监督和司法改革中存在的认识误区分析了1982年宪法对人大和司法机关的关系的立法原意,指出人大和司法机关的关系定位为:人大应通过法律制约和人事任命权两方面来监督司法机关的工作,使司法机关对人大负责,而不是通过报告工作、质询和个案监督等途径来达到相应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建立后,国家领袖权威与诸多权力机构相结合,形成庞大的法吉赫体系,成为伊朗政治体制的核心。1989年宪法修订使国家领袖在宗教领域的弱势与政治领域的强势形成对比,引起人民对领袖性质及其职能的质疑。来自教俗两界的压力使领袖干预政治成为必然,其在国内政治斗争中起到的平衡作用,是领袖在处理宗教和政治关系上困境的表现。人民主权和领袖权威之间的矛盾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伊朗改革的渐进特征。  相似文献   

3.
《学海》2015,(3):183-189
非对称性的权威资源与权力结构始终存在张力,导致社会治理中的合法性诉求、绩效约束与制度弹性共同作用于科层体制,并消解了其所构筑的制度化与规范化的权力分配与治理模式,从而导致了非制度化治理趋于常态化。诸多文献探讨了绩效与成本约束下社会治理的衍生形态,以及政体类型与治理质量的关系,但在揭示非制度化治理是如何偏离并制约正式制度的各个层面、探求非制度化治理的关键要素以及治理转型的内生机制等方面却远未充分。因此,本文将探讨非对称状态下的权威和权力关系如何影响社会治理的组织结构与制度运作,尝试引入"基础性权力"的概念来研究治理的内生性变迁机制,分析技术化的治理手段如何借助基础性权力的制度化与渗透网络实现从"权力"到"渗透"的转变,进而助推社会治理走向"责任-回应"的互赖结构。  相似文献   

4.
关于“权势”论的管理心理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我国古代传统文化被一些发达国家成功地运用于企业管理这一事实,发现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的超民族性,且从我国传统文化中关于“权势”论出发溶合于企业管理中构成为一种管理艺术,论述了权力与权威在从产品生产到产品销售整个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必要性及二者的辨证关系.  相似文献   

5.
规范性是指"休谟法则"中"应然"的广阔领域。将规范性和行动联结起来的关键点就是理由,而理由有着不同的类型。权威试图给予行动主体理由来指引行动,但是这面临着权威悖论的问题。权威悖论可以通过规范性间隙得到解决,权威的规范性间隙包括从事实权力到事实权威的间隙以及从事实权威到合法权威的间隙。规范性间隙影响行动主体的实践推理,一端是基于审慎原则的推理,另一端是基于理由的推理,只有后者具有规范性。对于既存的制度性权威,需要通过增进其道德性获得规范性。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考察了在一个道德两难的情境中, 权威人格和权力感对道德思维方式的影响。研究以某市公检法系统的122名公务员为被试。首先采用权威人格问卷筛选出高权威人格组和低权威人格组被试, 然后分别进行高、低权力感的启动, 最后让被试对一个道德上的两难情景做出选择, 选择的结果可以反映被试的道德思维方式。研究结果显示, 高权威人格组被试在启动了他们高的权力感后, 产生了明显的以规则导向为主的道德思维, 而对低权威人格被试, 他们道德思维方式则不受权力感启动的影响。由于社会冲突的产生常常与冲突情境中的道德思维方式有关, 因此本研究的结果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某些社会冲突产生的原因, 并从心理学的角度提出解决冲突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协商民主理论主张以沟通、交往的理性实践观来实现公民主体与权力主体的平等交流,强调通过讨论、交流、对话等方式培养交往主体的公共理性精神,实现政治民主.协商民主以理性对话的柔性机制,创新了对公共权力制约的民主形式,符合当代中国政治民主化转型时期社会稳定的需要,可以作为政治民主化改革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8.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指引下,我们应当如何紧扣我国的政治生活实际,从伦理学的视角来分析社会主义政治权力问题,提出相应的伦理对策,引导和规范权力向善,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服务?这是一项极富学术意义和实践意义的重大课题。近日,笔者有幸拜读了钱俊君博士撰写的《  相似文献   

9.
彭斌 《学海》2011,(5):119-125
认真对待权力,核心在于理解权力的必要性依据、正当性基础与合理性运用的问题。人类所以需要通过权力的方式实现社会管理,是由于权力既具有社会公共性同时又具有强制性的内在特征决定的。在现代政治生活中,人民主权原则是权力正当性的依据,它否定了将暴力、神权、知识与权利作为权力正当性基础的观念,强调只有经过人民同意与授权的权力才具有正当性。从权力运用的角度讲,议行合一与三权分立、单一制与联邦制之间在权力运用方式的合理性问题上存在争论。  相似文献   

10.
话语、知识和权力是福柯在<临床医学的诞生>等著作中的基本思想脉络,福柯将知识归结为话语体系,即知识体系由话语方式决定,所以他认为临床医学出现的可能性条件是话语方式的转变,同时由于话语与权力的关联,知识也并不是价值无涉的,它不可避免地与权力相连,在医学实践中人的生活状态被知识结论所决定,人们不断地接受医学知识所提出的各种训诫,人的精神和生理均被"知识-权力"这一框架所规范和控制,从而远离人自身的价值逻辑,并导致现代人的不自由境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