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林仲賢 《心理学报》1964,9(3):11-22
在触觉定位的研究中,一些研究者早已看到:动觉和触觉同时参与比单靠触觉进行定位发生的誤差要小,利用视觉表象可提高定位的准确性,在施用刺激时,视觉参与(被試看着主試施予刺激)使定位誤差更加減少。近年来有的研究者从运动知觉和表象方面研究視觉和动觉相互作用問題,結果发現:两次試驗中,视觉均参与下,定位是相  相似文献   

2.
问題 19世紀末,奥伯特(H. Aubert)发現在暗室中观察者的头向一侧傾斜时,将一根綫条調整成为垂直,会出現一定的誤差(Aubert現象)。繆勒(G. E. Müller)后来发現,在头傾斜的时候,原来垂直的綫条看来向相反的方向傾斜(E-現象)。此后,蔡馬克(A. Tschermak)、舒伯特(G. Schubert)进一步观察到,整个身体傾斜时,也会出現垂直判断的誤差。自  相似文献   

3.
曹傳詠 《心理学报》1963,8(3):85-88
呈示器是心理学实驗中比較常用的仪器。在知觉、記忆和学习等方面的研究中,經常要用适当的仪器来把視觉刺激物呈現給被試,以記录他們的反应。在精确的实驗中,要求呈示器能控制刺激的呈現时間、強度和呈示序列。1859年伏尔客曼(A.W.Volkmann)  相似文献   

4.
西方有关精神分裂症病理心理特点的研究,文献浩繁,但一般說来,或因实驗設計缺乏足够的理論根据,或因实驗条件控制不严,或因被試人数过少,或因方法过于繁难,故迄今公认的結論不多,实际的应用更为有限。近年来不少人对以上各点已有所注意,而且广泛地从实驗心理学的各个領域应用較新技术从事研究。因此,在病理心理学的若干方面,似已显露出有希望的萌芽。今仅簡述下列五个方面的少数研究为例。一、感知觉方面(一)視觉方面感知觉是最基本的认識过程,也是心理學联系精神病学的最早与最主要方面之一。首先,在視觉方面,不少人曾从暗适应、  相似文献   

5.
孙世路 《心理学报》1964,9(3):23-28
問題繆勒-萊依尔錯觉(下簡称M-L錯觉)是一种典型的几何视錯觉。錯觉效果是带箭尾的綫段(a)比带箭头的綫段(b)显得长些,而实际上两者是等长的(見图1)。从1889年繆勒-萊依尔(F.C.Müller-Lyer)提出这种錯觉现象  相似文献   

6.
目标物大小影响距离判断的实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問題 作者在另一个实驗中証明,观察者对各个等距上的同样大小刺激物的知觉大小,随距离的增加而縮小,但縮小的程度却不随距离而按比例地变化。在各个距离上刺激物物理大小的改变,对距离知觉将起着什么样的影响,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問題。支持“大小——距离不变”假設的学者都认为,在視角固定的条件下,距离与大小是互为条件的,二者存在着正比的关系。浦尔迪、吉伯逊(S.Purdy and E.J.Gibson),多田(H.Tada)  相似文献   

7.
彭聃齡 《心理学报》1964,9(2):42-50
問題垂直視觉定向是空間视,视知觉的重要問題之一。虽然,在正常条件下,人們借助于外物的参照和自己身体的姿势,能够相当正确地判断外界物体的垂直或水平的方向。但是,在某些特殊性貭的作业(如飞行操作)中,垂直或水平的視觉定向就异常复杂起来。有过飞行經驗的人知道:在飞行时,人們有时就不能正确地分辨上、下、垂直或水平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王甦 《心理学报》1965,10(1):87-100
問題 烏茲納捷及其同事在实驗研究定势的早期,曾經在不同的感觉道发現过許多种費希納重量錯觉的类似現象,如压力錯觉、体积錯觉、音強錯觉、明度錯觉等。他們孰为,这些錯觉具有統一的根源,都是以人对客体之間的量的差异建立的定势。这种表現皆可称为定势錯觉。通过对这些定势錯觉的研究,确定了定势的一系列基本規律。这些研究就組成烏茲納捷定势論的重要的实驗基础。  相似文献   

9.
問題 深入地探討体育館內观众席的视觉效果問題,是保証观众“看得好”的首要因素,是合理分布观众席、决定比賽厅平面形式(如圓形、椭圓形、方形、矩形等)的必备前提。决定观众席视觉效果的两大因素是观察距离及观察方位。关于这两个問題,国內外先后都进行过研究,但距离、方位与观众席分区方法的关系等問題,一般多局限在理論方面的討論,不能完全符合于实际情况。要对这些問題进行更深入的探討,必需进行视知觉心理学方面的实驗和研究,非仅靠建筑学知識所能解决,本研究卽试图通过知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对体育館比賽厅观众席距場地距离与視觉辨认的关系进行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0.
一、心理学实驗的基本原則正象其他科学实驗一样,心理学实驗不是被动地等待观察现象的发生,而是主动地按照一定的計划,人为地改变作用于人的条件,在精密地处理某些变量的情景中,引起要观察的現象,从而能准确地断定某种心理現象产生的原因,注意到它們的变化和发展,証实一个或几个特定的假設。心理实驗之所以要在簡化了的条件中进行,正是为了寻求实驗結果更大的概括的可能性。一般科学实驗都开始于对問題的試探性解释,这就是假設。有了假設,科学工作者便設計实驗,安排仪器,进行实驗,記录数据,統計分析;基于获得的結果来討論、总結。总結相当数量的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