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1990年第6期上发表了《二难推理的迷惑》一文(以下简称《迷惑》)。该文指出我文中有五个误点,并形成了一个误区。首先,《迷惑》指出金岳霖先生定义的二难推理不够严格。他说:“要严格定义二难推理,就应当引出它的所有形式。那么,具有何种形式的推理是  相似文献   

2.
1992年第6期《逻辑与语言学习》上发表了张力同志的《什么是正确的推理?》的问题求解。提出了“所有形式正确的推理都是正确的推理呢?还是有些形式正确的推理是正确的推理呢?”的问题。问题的实质是:“前提真实”是不是正确推理的必要条件?争论的焦点是:我们应该给“正确推理”下一个狭义的定义(正确推理是形式正确并且前提真实的推理)呢?还是应该给“正确推理”下一个广义的定义(正确推理是形式正确的推理)呢? 我同意《普通逻辑》教学参考书(修订本)的观点:“正确推理”应当理解为形式正确的推理。我赞成“形式正确前提虚假的推理仍然是正确的推理”。有人引用恩格斯的话:“如果我们有正确的前提,并且把思维规律正确地运用于这些  相似文献   

3.
一个矛盾     
贵刊今年第1期所载《二难推理的语言表达方式》一文首先指出二难推理“是由具有两个选言肢的选言判断和与其选言肢的数目相等的假言判断组成的演绎推理。”然后,作者在有些反诘句也表达二难推理”一点里,引用了周恩来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的一段话作为例证,将这段话立成如下的二难推理式: “如果你真想缓和世界局势,你就应该从捷克斯洛伐克或蒙古撤退军队, 如果你真想缓和世界局势,你就应该  相似文献   

4.
概念“■■P”是否是“P”?回答应该是肯定的。邢运中撰文对此提出了“二难”。(《概念“■■P”是否是“P”(我讲<形式逻辑>的二难之二)》,《逻辑与语言学习》1991年第4期)我认为,邢的第二个“二难”是其第一个“二难”的孪生兄弟,两个“二难”形式不同,实质  相似文献   

5.
三等奖作品:《论归纳发现机器的存在与结构》(论文,载《自然辩证法研究》1990年第3期),作者:鞠实儿(中山大学哲学系讲师)。该文反驳了否定归纳发现机器存在的主要论据:(i)说明的二难推理,(ii)反归纳主义,(iii)直觉主义观点;严格地定义了启发式合理性判定标准,论证了归纳发现方法的合理性;澄清了科  相似文献   

6.
弟:在《中学生与逻辑》里,我看到一篇“半费之讼”的小故事,很有意思。文中说那是用的二难推理,故事中的师生两个人都错了。哥哥,什么叫二难推理?怎么才能正确地运用这种推理形式呢?你能给我讲讲吗? 兄:好!我先问你一个问题,你们中学里讲过什么叫充分条件,什么叫必要条件吗? 弟:讲过,这都指的假言判断。充分条件指的是:有了前件就一定有后件,没有前件不一定就没有后件;必要条件却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7.
一、“吴牛喘月”答案满奋自认为面临一个二难推理: 如果靠北窗去坐,就会受风寒;如果不靠北窗去坐,就会违抗皇命。或者靠北窗去坐,或者不靠北窗去坐,所以,或者受风寒,或者违抗皇命。这是一个复杂构成式的二难推理。一个真实而正确的(有效的)二难推理其假言前提必须真,不能犯有强加条件、混淆条件关系的错误。其选言前提不能遗漏必要的选言肢。其推理过程不  相似文献   

8.
二难推理在前提中提出两种可能,然后由这两种可能引申出两种结论,对方无论选择其中的哪一种结论,都会陷入进退维谷,左右为难的境地,所以叫二难推理。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在第三次打白骨精时,实际上就面临了二难,因为根据前两次的经验,如果孙悟空第三次把白骨精打死,它就可能被师父赶走,但如果不把白骨精打死,师父就可能被白骨精吃掉.所以,或者打白骨精,或者不打白骨精,所引起的两种后果,或者孙悟空被师父赶走,或者师父被白骨精吃掉,都是孙悟空所不愿接受的. 在日常生活中,二难推理的运用是非常普遍的,善于巧妙地运用…  相似文献   

9.
编辑同志: 在贵刊的92年第6期的“问题求解”栏目中(第20页)登载了张力的文章《什么是正确的推理?》。他说,上海版的《普通逻辑》(修订本)和《<普通逻辑>教学参考书》(修订本)上告诉我们说:正确的推理就是形式正确的推理,就是合乎逻辑的推理,就是有逻辑性的推理。张力还说,但教材第314页上有一道练习题:从“凡是正确的推理都是形式正确的推理”,能推出“形式正确的推理”怎样?又  相似文献   

10.
否定判断的换质和矛盾概念的论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运中同志在《我讲授<形式逻辑>的二难》(见《逻辑与语言学习》1990年第1期)中提出了他在讲授换质法时遇到的一个问题:当按照换质法的规则对某些否定判断进行换质时,会从真前提得出假结论。我想就此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换质法是通过改变一个直言判断的质,并把它的谓项换成与之具有矛盾关系的概念而得出结论的。在换质法推理中,前提的谓项和结论的谓项是一对具有矛盾关系的概念(简称矛盾概念),这就不能不涉及矛盾概念的论域问题。我们知道,所谓两个概念“P”和“非P”具有矛盾关系,就是指这两个概念外延全异,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等于它们的最小共同属概念(有的书  相似文献   

11.
我正在讲授《普通逻辑》。使用的教材是上海版《普通逻辑》(修订本)。另外,还参阅一本与教材配套的《普通逻辑》教学参考书(修订本)。参考书第180页上说,正确的推理(即合乎逻辑的推理)需要具有哪些条件?这个问题是教学重点之一。但是,教材上并没有直接讲“什么是正确的推理?”而在第139页上讲:要使推理有逻辑性,推理过程必须遵守推理规则。违反了推理规则,推理就没  相似文献   

12.
去年,邢运中同志发现了诸如“正方形不是等边三角形;所以,正方形是非等边三角形”这类符合现行规则(“结论中的谓项是前提中谓项的矛盾概念”),却又得不出正确结论的直接推理方面的几个实例。(见本刊1990年第一期27页) 今年,夏年喜同志又发现:由“一切生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推出’有些非生物是不发展变化的”,前提真实且推理形式正确(SAP→SEP→PES→PAS→SIP),得出的却是假结论。为此发问:“是这一推理不属于演绎推理?还是演绎推理并非当其前提真实且推理形式正确时,结论一定真实可靠呢?”(见(《逻辑与语言学习》,1991年第2期第24页) (注:这个问题,苏越主编的《现代逻辑推理技法》中已涉及到,并作出了答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6  相似文献   

13.
二难推理是我们经常运用和时常遇到的—种推理形式。这是不因人们的好恶或褒贬而存亡的客观现实。然而究竟什么是二难推理?其实质意义是什么?其逻辑形式又是怎样的?多少年来,却并未引人认真对待。顾名思义,二难推理重在“二难”,即左右为难、进退维谷之意。  相似文献   

14.
二难推理是常用于证明和反驳的一种重要的推理形式。它是由具有两个选言肢的选言判断和与其选言肢的数目相等的假言判断组成的演绎推理。二难推理的形式结构比其它演绎推理的形式结构复杂,但在语言的表达上,人们为了精悍、鲜明、生动地表达思想,总是运用最简练的语言形式来表达二难推理,而并不机械地按照前提和结论的组成来表达。一般说来,表达二难推理的基本的语言形式是句群。例如,恩格斯在批判杜林  相似文献   

15.
应当给换质法、换质位法加一条规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运中同志在《我讲授<形式逻辑>的二难》一文中提出了一个很重要且必须加以解决的问题,即为什么有的推理虽然符合换质法的基本规则——“改变已知判断的质,并把它的谓项换成矛盾概念”,却出现错误的结论呢? 于是,邢运中同志感到为难了:“我要么违背其它学科的基本常识,要么否定换质法的基本规则”。(引语均见1990年《逻辑与语言学习》第1期。) 自然,违背其它学科的基本常识是不允许的,这用不着解释。当然,也用不着否定换质法的基本规则。  相似文献   

16.
二难推理的最大特点就是“二难”,就是能够使人陷入进退维谷、左右两难的境地。在论辩中,二难推理运用得好,可以置对方于二难的境地,可以使自己摆脱对方设置的二难圈套。那么,如何才能获得这种制人而不制于人的效果呢? 首先,要能够巧妙设置二难推理,令对方左右为难。一名妇女带着女儿在河边玩耍。突然,鳄鱼叼着了她的女儿。妇女要求鳄鱼放了她女儿。鳄鱼说:“你如果能猜对我的心思,我就放了你的女儿。”心思是隐性的、难以捉摸的,鳄鱼可谓狡辩。妇女只有让鳄鱼处于两难,才能救回女儿。她说:“我猜你想吃掉我女儿。”鳄鱼乖乖地放了她的女儿。因为如果鳄鱼说“猜对了”,则根据猜对就要放人的约定,应该放了女孩;如果它说“没猜对”,则它就是不想吃掉她女儿,也应该放了女孩。所以无论鳄鱼怎样回答,都  相似文献   

17.
由两个假言判断和一个选言判断构成的演绎推理,在逻辑上叫做二难推理。由其而导致的各种言语困境,可称为二难困境。所谓“二”指的是仅有两种选择的可能;而“难”呢?则是指的其任何一种选择的结果都将令人陷入难堪。人们口语中常说的“左也不是,右也不是”,“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进退维谷”、“前后碰壁”等,指的都是这种困境。面对二难困境,人们常用的处理方法有两种。  相似文献   

18.
自本刊90年1期刊登了邢运中的《我讲授〈形式逻辑〉的二难》一文后,陆续收到大量来稿,试图回答“二难”问题。有的是对答文又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限于篇幅,本刊不能一一刊登.仅就其中部分观点作—介绍,与大家共同探讨。河北的张景岳认为:“二难”非难。他以邢文中第一个换质法的推理“正方形不是等边三角形;所以.正方形是非等边三角形”为例,说明问题所在,一是语法结构。即结论中“非等边三角形”是句子的合成谓语,而不是以“非等边”作定语以“三角形”作  相似文献   

19.
关键是确定负概念的论域——答邢运中同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运中同志在《我教<形式逻辑>的二难》(见《逻辑与语言学习》1990年第1期)一文中提出了四个换质推理,就其正误征求答案。邢同志认为,如果回答正确,那就违背了其他学科的基本常识;如果回答不正确,那又否定了换质法的基本规则。“因此,我要么违背其他学科的基本常识,要么否定换质法的基本规则”。于是,邢同志陷入了“二难”境地。对此,笔者不揣冒昧,直陈浅见,以与邢同志交流学习心得。按照换质法的规则,结论判断中一定会出现一个负概念。这个负概念的内涵是什么?外延有哪些?只有在确定了负概念的论域以后才能明确。因此,要回答以上四个推理是正确还是不正确,关键是要确定各个推理的结论判断中的负概念的论域,并进而明确其内涵、外延。负概念总是相对一个特定的范围而言的。这种“特定的范围”在逻辑学中就称为论域。对一个负概念来说,它的内涵与外延是随着其论域的变化而变化的。论域越大,负概念的外延越大;论域越小,负概念的外延越小。如“非文艺书籍”这一负概念,在“书籍”的论域里,  相似文献   

20.
上海版《普通逻辑》(修订本)第319页上有如下一道练习题: 以E判断为大前提,以I判断为小前提进行三段论推理,结论应该是什么判断?为什么? 《<普通逻辑>教学参考书》(修订本)第404页的答案是: 结论应该是O判断。因为前提中有一个是否定的,结论一定是否定的;又因为前提中有一个特称的,结论应该是特称的。所以结论是O判断。对于以上的答案,我提出以下质疑: 如果我们用同样的解题思路,将上述练习题改成: 以I判断为大前提,以E判断为小前提进行三段论推理。结论应该是什么判断?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