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亚里士多德在《动物志》(第2卷第8页)中陈述了人类语言两个不同的任务:它“说明”和“指出某物”。因此,解释学(Hermeneutik)就是说明的学说,理解的学说。解释学常常被说成解释的学说(也被称之为解释的艺术)。解释学是作为解释的总理论来用的。解释学常常同基督教教义密切相关,同时使解释学历史性的概念有意识地同天主教的传统概念对立起来。在基督教教义里,被强调的是解释学的注解作用。 1625年,J.克劳伯吉尤斯(Johannes Clau-  相似文献   

2.
历史的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一、“历史”的唯物主义与历史的“唯物主义”什么是“历史唯物主义”:它是把“历史”作为解释原则而变革了唯物主义,从而实现了一场“世界观”革命,还是把“唯物主义”作为解释原则而变革了历史理论,从而实现了一场“历史观”革命?这个问题表明,在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和阐释中,隐含着两条不同的解释路径和两种不同的解释原则:一是把“历史”作为解释原则所构成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路径,一是把“唯物主义”作为解释原则所构成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路径。这两条不同的解释路径和两种不同的解释原则,直接关系到如何理解和阐释马…  相似文献   

3.
人们在关注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经典著作的重新解读的过程中,对国外解释学的思想和方法发生了浓厚的兴趣,而我国深刻的社会变革,又将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置于需要把理论和实践统一起来的“视域融合”的思潮中。然而,到底何种解释更契合经典文本的意义或原作者的用心,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想寻求马克思的意见,尝试将其在繁浩的文献解释实践中提出的某些解释学原则、方法给予梳理,作为文本解读中的解读,以就教于同仁。一、作者言说与读者理解之间的涵变马克思认为,出现在历史发展中的各类文本的思想以及人们对这些思想的理解并不是一回事…  相似文献   

4.
江怡 《哲学动态》2006,(1):19-22
从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看,“训诂”被看做后人继承前人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由于历代统治者出于自身需要而提供大力支持,“训诂学”在中国文化史上成为一门重要的学科之一,尽管近代以后由于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而日渐衰落。在西方思想史上,解释学也是一门具有悠久传统的学科,早在中世纪就有了关于圣经典籍的解释学,到了近代有施莱尔马赫和狄尔泰的解释学,到了现代又有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我们今天把训诂学与解释学放到一起讨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哲学解释学的深刻影响,促使我们对自己文化解释的反思。我们首先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训诂与解释有着…  相似文献   

5.
论施特劳斯的解释学视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特劳斯的思想依托在对经典作品的解释之上,也提出了一套自己的解释学原则和方法,相对于流行的哲学解释学而言,可称为经典解释学。这种解释学的前提或出发点就在于哲学与政治、政治哲学和政治神学的永恒冲突,由此而提出了矛盾方法、文学形式和深度观察等解释学的新视域。在这种新视域中,才有可能“确如过去思想家理解自己那样去理解他们”,从而真正地学会聆听。  相似文献   

6.
R.E.帕尔默在他著的《解释学》一书中写道:“当然,现代神学的论著中也常用解释学一词(hermeneutics),不过一般拼法是没有‘s’而是‘hermeneutic’”。《简编牛津字典》把“解释学”定义为“解释的、尤其是对圣经解释的艺术或科学。一般是把它和注释或举例说明区别开来的。”《天主教百科全书》(1910)卷七写得更明确:“习惯上解释学仅仅指圣经的注释的科学,即仅仅指收集正确解释圣经所应遵循的种种规则的学问。所以,注释与解释学,正如语言与语法、推理与逻辑,其关系是一样的。”很明显,这些定义说明,解释学研究解释的方法而不研究解释本身。然而加达默尔的解释学却与此正相  相似文献   

7.
激进解释学     
激进解释学名安激进解释学是继现代解释学之后,美国学者卜开普托(J·CapotO)提出的一种激进的解释学理论。开普托在其《激进解释学:反复·解构与解释学的方案》(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出版社,1988年,以下简称《激进解释学》)一书中,系统地阐述了其激进解释学的思想。此书确立了开普托作为美国最前沿的、后现代主义者的地位。《激进解释学》一出版,就以其激进的、独创的、批判的和冒险的特征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注目;与此同时,由于书中过激的论点和激烈的言词,也招致了来自各方的批评.现将该书及激进解释学的基本思想作一简要的概述。《激进解释学》一书分为三个部分。在第一部分,开普托叙述了激进解释学有关激进趋势的历史演变。这里,开普托所谓的激进解释学的历史发展与我们通常所理解的解释学史完全不同。一般认为,解释学最初渊于对圣经和法典的诠释,而真正形成为一门学科则是始于近代解释学的奠基者施莱尔马赫,其后由狄尔泰等人加以发展而延续至今。但开普托则把克尔凯郭尔视作激进解释学的开创者。他求助于克尔凯郭尔的“反复”(Repetition)概念,进而又从胡塞尔那里寻找出“构成”(Constitution)这一范畴,然后,这M者在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解释学在西方可谓源远流长,从古希腊经中世纪直至近现代,经过若干发展阶段,终于演进为现代西方哲学中一个引人注目的流派。而在中国传统哲学、文化的发展演变及其研究中,也存在理解和解释问题,比如有的论者就注意到了中国的“释经传统”与西方解释学的异同,“释经传统”与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关系问题。鉴于这个问题对于哲学研究和文化发展的重要性,本刊陆续刊登了一些有关解释学的介绍与研究的论文,并于1990年第1期开辟了“关于理解和解释问题的探讨”的专栏。为了把这一研究提到新的水平,需要我们运用科学历史观结合中西文化的研究对之作出更深入的探讨。为此,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是:如何把解释学发展中提出的问题转化为我们正面研究的对象,对这些问题作出科学的回答,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这其中有诸多课题值得进一步探讨,例如:现代解释学提出的所谓“解释循环”、“时间间距”“合理成见”、“理解与解释的本体论、方法论”等等实质上都是些什么性质的问题;如何科学地解决理解和解释中的客观性与主体能动性的关系问题;一定时代人们的理解和解释同他们的社会生活实践有怎样的联系;如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开展西方解释学和中国古代“释经传统”的比较研究;怎样使包括现代解释学在内的现代西方哲学各流派的研究从以介绍为主尽快转向改造和创新,等等。显然,这些问题都带有跨学科的性质;因而,加强哲学内部各分支学科之间、哲学与其他相关科学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加强理论工作者与实际工作者的联盟,对于推动有关方面的研究乃至整个哲学事业的发展,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了。  相似文献   

9.
解释学的任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采用的解释学的暂行定义如下:解释学是关于与“本文力(text)的解释相关联的理解程序的理论。我的主导思想是有关作为“本文”的话语(discourse)的形成的问题,在整个第二讲中我将详论“本文”的诸范畴。这样我们就有可能设法解决在第一讲中提出的中心难题——在说明和理解之间的那种在我看来是破坏性的分裂。设法在这两种态度之间寻求某种互补性的联系(而具有语义学根源的解释学一直倾向于使二者分离),将通过本文概念在认识论上表明解释学方向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解释-理解争论的历史回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给历史科学的或者更一般地讲,“精神科学”的方法论的自由性主张提供一个认识论基础,J.G.德罗伊森的《历史概论》(1858)和狄尔泰的《精神科学引论》(1883)首先把“解释”和“理解”作为专门的术语进行了区分。与被认为是以因果解释和定律论解释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相反,历史学和精神科学被认为是以作为“理解的艺术学”的解释学为基础的(施赖伊马赫,A.伯克)。这个两分法尤其针对的是较老的唯科学论实证主义的方法论还原论(即  相似文献   

11.
该文以现代西方哲学视角分析了<易传>交感与会通的解释学思想.指出:易文本与解释者同源同构同德是理解解释的原因,易文本与解释者交感是易学理解前提,"往"与"来"、"彰"与"微"、道与物之视域融合是理解与解释实质,生命与易道互诠互显是理解与解释的终极目标.最后通过与西方解释学比较,提出了<易传>解释学特征是融创造与循环、理性与非理性、方法解释到哲学解释为一体.  相似文献   

12.
一、艺术解释学的基本方法论原则伽达默尔对艺术经验中真理问题的研究,首先着手于通过人文主义有关概念以及康德学派美学思想的考察,推出艺术经验问题中艺术解释学的基本方法论原则。首先,他通过对人文主义“教化”、“共通感”、“判断力”和“趣味”这四个概念的考察得出结论:艺术经验中的理解活动就是对象和理解者交融成一个新的共同体的过程,这种理解活动不是依据某个抽象概念而发生的,而是在对单个事物的感觉中,在具体情形中发生的。这样,对艺术经验中真理问题的研究就必须摆脱自然科学的方法,必须摆脱概念性知  相似文献   

13.
本文之所以要讲解释学分类,因为研究、实施解释学的人往往有三个忽略:(一)不注意海德格尔为什么要中断解释学循环;(二)不反省"现代人比古代人更好的理解古代人"的启蒙教条;(三)还原解释经验比作为知识学的解释学更能面向事物(文本)本身.  相似文献   

14.
正近一个半多世纪持续进行的中国现代化转型的历程,生发出对整个传统文化进行重新解释的诉求。同以往不同,这次处于古今之争漩涡中的解释活动又受到中西之争的影响,古今中西之争交织在一起,共同构造了人类历史上最为复杂的一次解释学的实践。李承贵教授新著《哲学的解释与解释的哲学》收集了作者2000年以来发表的相关论文,分析论述了古今中西之争中众多思想家对中国传统哲学进行现代阐释的具体实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关于解释学原则和方法的精辟见  相似文献   

15.
魏琴 《哲学研究》2023,(11):108-117
马里翁认为,谈论解释学必须从“给予性”这一现象学的最终权威开始。现象学对“给予性”的强调不仅没有像很多批评者所认为的那样取消解释学,反而从现象学的维度赋予了解释学一种根本的“现象化”功能,即试图弥合现象之“给予”与“显现”之间的间隔。具体来说,解释学至少从四个方面“介入”了给予性现象学,使得不同的现象性模式之间可以相互转换。给予性的“溢出”最终要求一门“不可穷尽的解释学”,充分说明“给予越多,解释越多”。  相似文献   

16.
从国内近几年已经发表的有关解释学的论文中,论述伽达默尔解释学思想的占了相当大的比例.研究者在不同角度的探讨中,产生了对伽达默尔解释学的正确“理解”与“解释”问题.下面就将有关的不同看法综述如下.江怡强调,伽达默尔解释学的核心是语言问题,而且,书面语言是其解释学对象的决定因素.他认为,伽达默尔解释学的主要内容都是围绕着语言与理解、语言与世界这两个关系范  相似文献   

17.
解释学     
一、从1966到1976年,是解释学尤其是“哲学解释学”内部急剧发展的十年,是它同当代各种思想流派对话、进行活跃的“解释的论战”的十年。我们可以用P.利科尔在《论解释》一书(1965)中的一句话,即“语言的问题和原文(或译为本文——译者)解释的问题已经变为当代思想的十字路口”,来说明这整个十年的情况。除了传统的解释学、神学的解释学和H.-G.加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以外,其他思想运动也一一涌现了出来——例如结构主义、符号学、拉康的以语言为中心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福柯以及对尼采的研究。后面这些研究的发展使国际上认为法国在语言理论和原文解释理论方面是大步前进的研究中心。当然,有  相似文献   

18.
本讲义首先是围绕着讲座的题目展开的,海德格尔依次说明了“本体论”、“实际性”以及“实际性的解释学”的含义,并初步表达了他的整个讲座的要旨。他所理解的本体论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对象论,而是对存在本身的探讨,实际性指的是人的此在,而实际性的解释学涉及此在自身的解释。他所提供的西方解释学史纲也是基于他的实际性解释学立场的,根据这个立场,他对奥古斯丁的解释学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相反,他对当时占主流的施莱尔马赫、狄尔泰的认识论一方法论解释学评价不高。  相似文献   

19.
现代法国哲学中解释学的状况与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解释学在法国哲学中的位置如果一般而言,没有不带“解释”操作的哲学思考的话,那就可以说,任何哲学都或多或少是“解释学的”。在这里必须严格使用这两个在日语中容易混淆的词。说解释学,显然就是表明一种哲学立场。“解释学”(hermeneutique)一词从语源上说是来源于希  相似文献   

20.
在解释过程中,前见有其存在的合法性,并成为解释中无法克服的前提。解释者的处境所决定的视域与流传物本身的视域所实现的视域融合,形成效果历史意识。根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这种前见以及效果历史意识,都受到特定社会历史情境及意识形态的制约,因此效果历史意识的合法性需要进一步接受意识形态批评,从而保证解释学的开放性,形成更为合理性的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