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宋代小品花鸟画注重"形似"与"格法",通过盈尺的画面传达出一种"朴素淡雅"的美学特征,在中国工笔花鸟画史上具有极高的艺术典范。其作为这一时期皇家绘画机构——翰林图画院艺术成就的最集中体现,画院的制度及审美取向对宋代小品花鸟画创作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画家在一件绘画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和精神内涵,就是这件作品的中心思想。在美术界,表达中心思想这一概念时习惯上称为主题性绘画或主题创作,说法不一,内涵相同。所有的绘画艺术作品都有自己的中心思想,无论是大型历史题材作品,还是小品,只是分量不一,侧重点不同,有的明确,有的含蓄;有的恢弘,有的淡雅。没有主题,就没有灵魂。  相似文献   

3.
现代小品画在借鉴古代绘画的同时,跟随着时代精神和审美需求不断创新发展。它与现代的审美观念、造型理念相融合,以现代的情感、创新的手法、独特的艺术面貌,满足人们欣赏美的需要,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多元化的审美享受,并提倡艺术创作者,以最虔诚的态度,用心去对待艺术、创作艺术,而不是仅仅为了利益去创作、绘画,脱离了艺术的本质。  相似文献   

4.
不同城市环境中都有着不同风格与形式的小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文化观念也在不断增强,在不断改善内部居住环境的同时也开始渴望得到一个舒适和谐的外部环境。本文从小品设施与景观设计的色彩材料应用以及设计在文化中的体现为出发点,从城市小品设施的色彩应用、材料应用、设计要点等阐述了不同的城市小品在景观设计中对人们的生活所产生的影响。只有合理的优化、用心的设计,将城市小品与每个人的生活环境相结合,才能创造出更好的城市小品设施,服务于人,造福与人。城市小品设施作为一种载体早已渗透到城市景观设计中,它不仅可以给人们提供优美舒适的城市景观环境,而且对于提高该地区的文化品质、人文交流也带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宋代小品花鸟画是中国工笔绘画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其构图上的精小细致,设色上的清淡秀雅、明艳脱俗,反映出当时社会生活的现状,小品中的一花一叶都寄托着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从构图形式、线条的运用和设色方面来表达出作品的形式美和意境美,运用写实的手法将心与自然相结合,传达出作品的意蕴,宋代小品是我们后人临摹的典范。《春之韵》受宋代小品构图设色写实性的启发,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通过写生梨花、桃花、玉兰花、水仙、兰花、竹六大春景,进行主观性的选取嫁接,形成"圆形"小品工笔画,构图上追求形与形之间的趣味变化,设色上运用互补色的同时加强冷暖对比,体现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促使人们在充满生机的自然景象中放飞自己的心灵,同时热爱生活,观察生活,要有积极向上的心态。  相似文献   

6.
人类的每一样文化活动都与人的思想情感等的内在需要有着密切的关系,绘画作为一种典型的文艺活动,自然也出自于画家的心理活动.绘画和作文有相似之处,即讲究艺术性、思想性、功能性,但是并不是每个人懂得了这一点就能绘画,因为绘画需要用直观的形象来说话,绘画形象的表达本身需要很多的知识和技巧,要有对形象进行艺术加工和提炼的本事,所以绘画本身是一项比较复杂的文化活动,而能够用绘画作品反映画家的心理的作品更加弥足珍贵,所以中国画史上具有画家个人真性情、真感受的绘画作品就会为后人所推崇和学习.八大山人的绘画作品就是因为包含他自己独特的认识和感受,而彰显出独特的绘画风格,这种独特的绘画风格自然就令人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7.
影壁作为我国独有的小品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台山历史悠久,寺宇林立,至今保存有唐代以来各个朝代的庙宇60余座,大多建有影壁,特别是南山寺的影壁多达9座。五台山影壁形式多样,材质齐全,内容丰富,集建筑、绘画、雕塑于一身,与所属建筑浑然一体,既有观赏作用,又具有调节空间的功能,是十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8.
陈侃  宋斌  申荷永 《心理科学》2011,34(6):1512-1515
目的:利用回归分析探讨绘画测验对焦虑状态的评定作用。方法:对290名被试实施了房子-树-人绘画投射测验和Scl90焦虑分量表测验,结果:在所考察的11种绘画特征中,有5种对焦虑具有预测性。可以建立绘画特征对焦虑进行预测的回归方程,方程具有中等程度的解释水平。两名主试评价的Kappa一致性系数均达到较高水平。结论:可以通过绘画测验评定和预测焦虑,焦虑症状的绘画测验方法具有较好的评分者信度。  相似文献   

9.
明朝末年,发生了近代史上东西方文化间大规模的交流和碰撞。圣画像、圣经插图等西方写实绘画以及西方绘画原理在中国的传播,使以具有明暗画法"绘画阴影"的写实样式为特征的、与中国本土的人物画呈现出巨大反差的宗教绘画成为中国人认识西方绘画的视觉经验,给中国人留下了体积感强、画得像、动态真的"望之如塑"的视觉经验,这种新的视觉经验也让当时的中国人开启了不同于原有状物造型方式的思考。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西画东渐"现象也由此发端。  相似文献   

10.
塞尚、梵高、高更三位具有代表性的后印象主义画家,处在绘画历史最辉煌的地位,他们受人们的关注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创作了开创20世纪绘画先河的作品,更重要是他们非凡的人生经历,在绘画中体现出自身对生命的呼唤,挖掘绘画的本质意义,达到人、画合一的崇高境界.  相似文献   

11.
苏州园林景观设计深受中国绘画、诗词和文学的影响,多以诗为题,以画为本。园林满足了人的审美需求并寄托了人的理想、情感,它不但在造园技巧、手法上表现了园林与绘画的融通,而且在造园思想上融入了文人的性格、观念和审美,具有文人性。拙政园景点的布置隐含了不少隐逸观念,这更为拙政园增添了几分韵味。文章主要以拙政园及文徵明的文人园林绘画为例,研究拙政园的诗情画意。  相似文献   

12.
日本江户浮世绘美人画与中国仕女画同为具有代表性的描绘女性题材的绘画形式,在日本美人画的产生与发展中,中国传统绘画对其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唐寅和日本浮世喜多川歌麿同为各自所处时代绘画领域的代表人物,又都擅作美人题材的作品,且都在政治上不得志,又在困顿中离开人世,因此具有可比性。将两人的作品进行对比,从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三个方面出发,分析了中日传统绘画在女性题材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13.
山水小品多种多样,主要包括装饰性小品、展示性小品、休闲性小品和服务性小品,其在城市景观园林设计中的功能主要包括使用功能、造景功能、信息传递功能、安全防护功能、表达文化内涵功能。但目前山水小品在城市景观园林设计中的运用仍然存在不足,主要表现为品种单调、搭配不协调,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完善措施,如灵活使用不同品种,注重山水小品的合理搭配。  相似文献   

14.
人的精神状态要具有道家的清静无为的思想,用最纯粹的心态对待艺术。然而在当今的艺术领域中,很多人都忽略理论的重要性,只是熟练的掌握了绘画技巧。学古人之法,述古人之道,用发展创新态度,要深刻的认识到艺术不是纯粹的绘画那么简单,要结合一定的艺术理论,同自己的对绘画态度,认识加以创新,充分的汲取古人之法,来进行绘画创作。  相似文献   

15.
在浏览公园或者旅游景区甚至一些私家园林时,人们经常会被那些造型独特或者形态美观的景或物所吸引,流连忘返。这就是景观小品的魅力,它能够提升整个景观设计的品味,提升景观的意境美。文章欲从景观小品的设计原则和设计要求分析成功的景观设计应该具备的要素,好的景观小品设计应该遵循审美性、整体性等设计原则,以满足不同景观小品的设计要求,使之成为一个更加具有艺术性的作品。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画论是中国古代绘画的思想结晶,阐述了绘画创作过程中的总结经验及思想创新。众多的古代画论将历代人的美学思想汇聚起来,构成了一个庞大而坚固的中国画理论体系。其中,郭熙的《林泉高致》便印证了作为绘画理论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它聚集了郭熙对于绘画创作经验的独特见解和艺术分析,是一本具有时代意义的著作。由此可知,画论在中国绘画史中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因此也成为后人绘画创作过程中理论知识的来源,也可以通过总结历代人的绘画理论经验来丰富绘画实践,将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传递下去。  相似文献   

17.
姓名是我们每个人的代号,它由汉字组成,有一定的意义和特点。而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汉字作为中华文明之母,其本身就是美的构成图形,具有很强的艺术创作性。以姓名为题材,根据组成姓名汉字的特点,把姓名变成有创意的绘画作品,更能给人带来视觉上的美感,使人有着独特的享受。那么如何让小学生把姓名变成有创意的绘画作品呢?主要从笔画延伸、创意变体、加粗填充、主题创意、字意装饰、色彩匹配、卡通动漫等七种教学方法简述了姓名创意绘画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8.
易学与晚明小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学是晚明小品最重要的文化资源之一。晚明小品家的人生观、生活情趣,晚明小品理论强调小品短小、简易、新奇、独抒性灵、自然而然,皆直接或间接地吸取易学理论资源。晚明小品创作多方面受到易学的深刻影响。晚明小品兴盛也促进了易学的“小品”化。  相似文献   

19.
宋代是中国"写实"绘画的巅峰时代,但又开"写意"绘画之先河,其中最具有开创性和代表性的画家当梁楷莫属。他的减笔人物画对于同时代以及后世绘画在技法材料运用、视觉语言创造、意识形态发展的意义均是开创性的。梁楷的水墨人物画艺术在追求形似的大环境下异军突起,从形似到神似的过渡使人耳目一新,为停滞不前的宋代绘画增添几分活力,并以其独特的精神内涵和审美特征为后代所标榜。  相似文献   

20.
春节联欢晚会上,大家看了赵本山、范伟与高秀敏三人的小品《卖拐》,赵大忽悠为了出手卖掉他制做的双拐,使出了浑身解数,终于使一个本来健康的小伙子心甘情愿地买下了双拐。钱不够,竟把自行车相送,还要千恩万谢。小品固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